短文网整理的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心得体会 篇1
教师是塑造年青一代灵魂的工程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所谓责任越大,压力越大,面临着科技发达、广泛的新闻舆论,教师的行为举止受到广大群众的瞩目。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在假期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颇有感触,他们无私的奉献自己,不求回报,感动在座的所有观众,同样身为乡村教师,面对这些“最美乡村教师”自身有些惭愧,因为我并没有为教育、为学生付出那么多,而社会却给了我很多,他们是永远的学习榜样。
短短的称呼,隐含着背后种种的含辛,一根小小的粉笔,夹在断臂之间,马复兴做到了。白马相依相伴、长期冒着生死,徐德光用五年的时间一刀一刀的劈出学生的学习之路,37年的坚守,20万公里的跋涉的艰辛,他在孤独、等待、忍耐着。在泥泞的雪山上寻求道路,8年的青春,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用双脚为600多个牧民的孩子走出了一条求知之路。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所说:乡村教师所扮演的是:一个就是基础中的基础,一个就是基础中的铮铮塔尖。这些最美乡村教师,他们在偏远的贫困地区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的汗水为农村孩子们开启求知之路,开启通往幸福的大门,给这些农村娃带来希望,带来光明,让他们可以走出大山,摆脱贫困和无知。
在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更深深地感受到当一名好老师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从今以后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经过假期的学习,名师的经验体会,开启了我智慧之门,最美教师的付出,引发起我的认识与反思,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以他们为楷模做到一下几点:
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其次,必须了解学生,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教育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既有各种信息的发出和反馈,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教育学生的前提是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所以,一切当从“了解”开始。如果老师不能了解、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或教育氛围,是使德育“入心”、“入脑”的基本前提。而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就要尽力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感受着学生的感受。
最后,必须做到爱岗敬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只有对职业的热爱,才能全心全意的投身进去,用这股热诚去教书育人,去开启学生的知识大门。如果为了铁饭碗而从事教师行业,教书的积极性就变得被动和应付。
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心得体会 篇2
乡村“最美教师”阿里泰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阿里泰和静巴音布鲁克人,阿力太16年孤身独骑,走遍两万平方公里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冬天踩冰踏雪,忍耐饥寒;夏天趟过湍急河流,多次遇险,共家访4000余次,去过3000多名学生家中,经过她的启迪,有1000多名学生鼓足勇气,走出草原,50多名学生走进高等学府。作为同行,第一次聆听她的事迹,第一次为家乡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动,是他这样一群老师托起家乡的教育,教会了草原深处孩子做人做事,让他们知晓了感恩,让他们背靠草原也感之幸福。
我要向“最美教师”学习:
第一是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
最美老师,美在责任。阿里泰工作16年,固守着自己对学生的关爱。一心铺在学生身上。无私的把自己的爱全部给了草原里的学生。家乡的学生身上。向她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二是是甘于奉献。
草原的牧民们,时至今日有些仍然过着追逐水草,浪迹天涯的生活。他们把孩子托付在一所孤零零的学校里,便数月不知所踪,杳无音信。对于失去亲情的孩子们来说,广阔的草原成了感情的监狱。节目里,孩子眼角的泪水宛如夜空中的星星闪烁;他们的哭泣仿佛草原上孤兽的哀鸣。我猜正是这夜晚的哭泣声,让阿力太无法安睡罢,才会造就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家访旅程。向她们学习,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做无亏与心得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第三是是实实在在为学生服务。
阿力太不但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料理好学生的吃喝拉撒。她像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关爱着学生。给学生洗头,洗衣服。学生生病时,她彻夜操劳,买药喂药;冬天一些分困家庭学生穿不上保暖衣,她总是自己掏腰包为学生买棉衣,担心学生发育时期营养不良。她时常改善学生的伙食。20xx年,为能更好的照顾学生,她搬到了学校宿舍。开始以校为家,对于孩子来说,阿力太老师就是他们的母亲。20xx年,她说服自己的丈夫调到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当厨师。在她看来,孩子们能在成长期得到伙食照顾十分关键。她所有的选择里,最先想到的,始终是她的学生们。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阿力太善良的内心世界和对教师职业的无限忠诚,作为同行我深深地被阿力太老师的优秀品质所打动,作为基层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要把阿力太爱岗敬业精神不但要内化于心,更要践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去,尤其融入到转变工作作风服务群众的活动中,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服务。
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心得体会 篇3
乡村“最美教师”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近段时间,中央台在播放《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纪录片,我挺喜欢看的,看着她们那至纯至朴的笑脸,我时常隔着电视和她们一起笑。她们生活在穷村僻壤,她们穿着朴素,甚至破旧寒酸,但是她们都有着崇高的品质和感人的事迹,令人心生敬意,聆听了乡村教师光辉的事迹,不管是曹瑾老师,还是邢源霞老师,她们心中都装着学生,想着别人,她们都有一颗崇高的心,她们都有为人类做贡献的大愿望。为了学生,她们不怕累不觉苦,为了学生,她们可以放弃优越的生活,为了学生,她们可以牺牲自己。几十年的艰苦付出,不是为了被谁称赞,不是为了取得荣誉,更不是为了获得报酬,默默地付出,默默地承受,默默地离开。她们都是当之无愧的“最美乡村教师”。
“最美乡村教师”的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
我也是一名教师,我决心以“最美乡村教师”为榜样,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她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己的光和热。我也是一名教师,我们的待遇和她们的差距这么大,可她们却用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态度和一种坚守,默默奉献着。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虽然不能像她们那么伟大,但我可以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为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第一是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老师,美在责任。她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她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二是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实实的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为充满爱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第三是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这曲感人的赞歌。向她们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为衢州两个崛起贡献智慧和力量。
总之,在感动之余我将继续努力,不辱为人师表。
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心得体会 篇4
暑假期间,我认真学习了“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看着那一个个平凡的名字,殊不知,名字的背后却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这些乡村教师,在不同的环境中,却发扬着最伟大的民族精神——无私奉献,他们的精神、他们的行动正是对教师高尚师德的最美好的诠释。
提及这些最美乡村教师,无论是身体残疾,还是在大山底下坚守了三四十年,还是自己一人扛着整个学校的担子,既当老师,又当学生的炊事员、管理员、维修工,还是为了那些可怜的孩子,错失了美好的爱情……不管是什么,他们的信念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做好教育,一切为了孩子。他们为了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他们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爱心与责任心谱写着一曲又一曲动人的乐章。
最让我感动的是就是徐德光。我真的难以想象一个刚刚18岁的孩子,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克服了多少的困难,用5年的时间,一刀刀劈出一条孩子的求学路。为了修学校,他卖掉了自己的一头猪,还借了点钱,修起来两所学校,每天5点起床,挨家挨户的接孩子上学。37年的坚守,20万公里跋涉的惊险,时光流逝。可想而知,他所承载的痛苦是我们常人所难以承受的。也许正印证了这样一句话:不放弃就有希望,在苦我也能忍受。
想象着他内心的痛楚,却坚强地走了过来,自己真的是自愧不如。我们生活在发达地区,身处优越的教学环境,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他比起来,我们有何理由再叫苦叫累?此时此刻,他的身影成了我克服所有困难的动力。
今后,我要以他和他们为生活工作的榜样,让他们的精神时时刻刻鞭策激励我自己。面对压力、困难绝不退缩、不逃避,要将其化为工作的动力,勇往直前。在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教学能力的同时,更要时刻想着孩子们。要在务实求真的工作中,力求创新,让每一位孩子都享受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我的沐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心得体会 篇5
“最美的乡村教师”这个响亮的称号已经震撼全国、传遍大江南北,为我们教师群体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也是激励自己奋勇向前的强大动力。
乡村教师是一个光荣又普通的职业,担负着传播知识、普及教育、培育农村人才的基础工作。而他们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比起城市要差许多,会遇到不少城市人难以遇到的困难,“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的入围者,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赢得了众人的好评与赞美!这些老师身上体现的可贵之处是非常值得自己学习的。
一、学习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老师,美在责任。她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她们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学习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实实的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把校园打造成为充满爱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三、学习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这曲感人的赞歌。向她们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过学习,自己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不但要将他们的精神内化于心,更要实践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去。爱生如子,这是“最美教师”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自己以后前进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