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雨点》教案

短文网

2025-10-12教案

短文网整理的《春天的雨点》教案(精选1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沙哑、飘洒、疲劳等词。

2、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感情。

3、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后最后一段,懂得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识认生字。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3、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春天的雨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用喜欢的方法认识文中生字。

2、检测学生认字情况,重点检测:跪、竭、朦胧、蓬。

三、书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略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几件事?

3、试着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意思。

4、仔细读课文,说说那一部分对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找出描写乌罕娜老师言行的语句,边读边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结合课文21段,让学生体会老师的用意,感受老师的以后,达丽玛是怎么做的?(师通过指导朗读,是学生体会师生之间的爱。)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联系自己感受师生之爱。

2、指导写生字。

导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春天的雨点》。

二、感情朗读,回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一段,讨论春天的雨点涵义?

三、拓展与延伸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要说的`?

2、说一说在你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事情?

四、指导写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那些字容易写错。

2、重点指导:蒙(不要少写一横)、忍(心字头上一把刀)、蓬(上下结构)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抄一抄。

五、总结,布置作业。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次想象作文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想象思维能力设计的。春雨是最寻常的,也是孩子们最熟悉的。通过本次习作,要求学生运用大胆,神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春雨的特点,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半的作文训练,在语言表达方面已经有了较强的能力。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想象力丰富。本次作文的设计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春雨,让学生有话可说,再加上孩子天生爱做梦,想象力丰富,所以相信学生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习作。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运用大胆,神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春雨的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的能力,以及语言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学难点:用拟人手法写出春雨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讨论交流,指名说)

(让学生对春雨有个初步的认识,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说话,为写作做准备。

1、师:同学们喜欢春雨吗?为什么?(讨论交流)

(春雨滋润了万物,告诉大家春天来了,春雨是报春的使者,给大地带了了生机,春雨是春天的精灵,让我们周围的空气变得清新,)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激起学生热爱春雨的思想感情)

2、师:运用多种器官,如:用我们的眼睛去看一看,用我们的耳朵去听一听,用我们的鼻子去闻一闻,用我们的身体去感受一下,春雨是什么样子的,春雨有什么特点呢?(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了解的春雨的特点。)

(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春雨,让学生对春雨有个全面的认识。)

3、春雨来到我们人世间看到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她的心情会怎样?(快乐,新奇,喜爱等等)

4、那么大家展开想象,春雨落到大地妈妈的怀抱里,他会和大地妈妈说什么呢?当春雨滋润了万物,花草树木与春雨之间又会发生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学生了解了春雨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5、春雨落到农民伯伯的庄稼地里,禾苗会说什么呢?农民伯伯看到小雨点后,心情怎样?(高兴,喜欢春雨)那么农民伯伯又会说什么呢?落到小朋友的身上,小朋友会怎么样呢?

(继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尽可能的展开想象。)

6、春雨这个小精灵确实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拿起你们手中的笔,以“我是春天的小雨点”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三、学生开始习作。老师巡回指导。(尽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写)

四、写完后自己先练习修改,然后同学之间互改。选出写得好的,有代表意义的在班内读,师生共同评析。

(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以及为别人作文评析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五、选出好的作文,选编班里的优秀作文选。

(调动起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

教学反思:

记得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有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用想象编制神话故事寄托人力力所不能及的的愿望,在今天,古老的想象和愿望很多变为现实,想象是人类社会的希望。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扣住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循序渐进的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对有些达不到要求的学生适当的放宽要求,让每一个孩子通过想象激发创造的灵感,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评析:

本课的设计,注重让学生抓住春雨的特点来谈,激起学生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同时在此基础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特点,调动起学生写作的欲望,让每个孩子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能根据问题理解指定句子的意思,能说出文中两处省略号的用法、

3、能根据课后作业第3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读书记号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的词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的点题之语、

三、教学准备

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3、通读课文,初步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二)教学过程

1、古诗导人,揭示课题、

(1)师生齐诵杜甫的《春夜喜雨》(四句),感受春雨的美好、

(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雨,赞美春天的诗篇举不胜、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2、自学课文、要求:

(1)通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学习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主地读读,议议,记记、

教师点拨重点:

字音:竭誓,唇(翘舌音)

字形:誓(上半部分是"折")补,袍,襟(均是衣字旁)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酌情处理、

(2)逐段读课文(正音),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3)课文主要写了谁(乌汉娜和达丽玛)她们之间发生什么事(板书:发现补课护送)

4、根据板书提示给课文分段,讨论交流、

5、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读书记号学习第一,二段

2、根据问题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能说出文中省略号的用法

3、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一段

上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用"……"做好读书记号

(2)交流,重点理解以下几点:

①"走神"什么意思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达丽玛上课走神了

②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这双走神的眼睛,说明了什么

③想象: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

(3)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出达丽玛此时的心情乌汉娜老师的`话又该怎么读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放学后,乌汉娜老师是怎样给达丽玛补课的达丽玛是怎样听讲的

(1)自由读第二段,质疑问难,并用"——"做好读书记号、

(2)交流:你有哪些不理解或是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3)梳理问题后,再次自学,尝试解决、

(4)讨论释疑,相机理解重点句的意思,指导朗读、

①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发誓"在这里指什么想象一下,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②"你没看见闪电吗没听见雷声吗"乌老师问、达丽玛摇摇头、(达丽玛为什么"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

③"哦,达丽玛……你会学好的,我放心了……、"(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乌汉娜老师为什么那么激动)

3、感情朗读第·一,二段、

(1)自由准备、

(2)分角色朗读,评议、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读书记号学习第三段,深化总结这种学习方法、

2,看图想象说话,进一步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3、质疑问难,重点理解最后的点题之语、

(二)教学过程

1、感情朗读第一,二段

2、看图学文,想象说话

(1)(投影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这幅图的内容的用"……"划下来,反复读

(3)联系上下文,看图想象,在送的路上发生了些什么事师生俩会怎么说,怎么做

3、默读第三段,思考,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分别做好读书记号

4、交流中引导理解:

(1)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

①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②望着老师的背影,达丽玛会想些什么写一写,读一读

(2)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

①两个"春天的雨"有什么不同

②小结:在春雨无声无息地滋润下,万物萌生、同样,在乌汉娜老师的关心、爱护下,达丽玛进步成长起来、广大教师正是以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培养着祖国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以茁壮成长

5、回顾学习方法,规范一些常用的读书记号

提出做读书记号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如记什么,记在哪儿,怎么记等、)

6、作业:

(1)听写词语

(2)完成部分课堂作业

板书:

11、春天的雨点

达丽玛乌汉娜

(知错,专心)关心爱护

走神发现

发誓,专心补课,惊奇

摸着,依在解开,搂在,送

感激

望着,护送转身,走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褐力”等词语,理解“竭力、发誓”

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通过理解重点句从而理解课

3、理解“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

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自学课文,做读书记号,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从而理解乌汉娜的关心爱护学生的品格。

2、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的词句。

3、引导学生理解课后最后一段,懂得“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春天的雨点。(齐读课题)

看到《春天的雨点》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这篇课文是写春天的雨点吗?我预习了课文,

是写达丽玛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可不知为什么课题是《春天的雨点》?)

带着大家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春雨绵绵的春天,看看达丽玛和老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一起讨论课题《春天的雨点》是不是合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按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议议,记记。

注意的生字:唇(chǘn),不能读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词句,酌情处理。

3、课文主要写了谁?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分学习小组。

1、分组。

2、分工

自己把课文读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乌汉娜老师关心学生的句子用“~~~~”划出,告诉组内

的同学你为什么认为这是重点句,在共同讨论的基础 上,重点选择一个重点句进行研究。

3、组内推选一个同学朗读重点句,选一位同学做说明理由,另三位同学进行补充。

4、汇报交流(抓住重点句进行探讨学习)。

例:⑴乌汉娜老师从一双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的眼睛走了神。

①说理由。

②说一说怎样理解“走神”“发现”说明了什么呢?

③从“发现”一词可以看出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④指导朗读。

⑵“乌汉娜老师让达丽玛坐在自己身边,像是对着42位学生,又开始讲课了。”

①说理由。

②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

③朗读指导。

⑶乌汉娜老师忘记了一切疲劳,心头一阵激动:“哦,达丽玛……你会学好,我放心了……”

①说理由。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乌汉娜老师的`疲劳?

③这两处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④后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乌汉娜老师怎么想的?

⑤指导朗读。

⑷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10岁的达丽玛楼在身边。在绵绵春雨中,她送孩子

回到家里,然后转身走了。

①说理由。

②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③指导朗读。

五、总结。

六、作业:①抄写生字新词

②完成课堂作业1、2、3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说说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二、感悟达丽玛的品质。

1、朗读全文。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达丽玛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错就改)

3、用“~~~”划出最能看出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句子进行研究、感悟、交 流。

例:⑴放学后,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去,达丽玛低着头走进了办公室。

① 从什么地方看出达丽玛知错了?

② 达丽玛低着头走进办公室,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③ 指导朗读。

⑵达丽玛望着老师亲切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师讲的每

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① “发誓”什么意思?

② 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

③ 你从达丽玛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④ 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发过什么誓?

⑤ 指导朗读。

⑶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声!

① 句式改变,给句子个说法。

② 达丽玛只看见,没有看见。

③ 从这句中感悟到什么?

④指导朗读。

三、领悟题意。

1、课题中“春天的雨点”在课文的结尾出现了几次?

2、怎样来理解“春天的雨点”?两个“春天的雨点”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说春天的雨点会落在达丽玛的心里?

小结:在春雨无声无息地滋润下,万物萌生。同样在乌汉娜老师的关心、 爱护下,达丽玛进

步成长进来。广大教师正是发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培养着祖国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

发茁壮成长。

四、指导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1、读熟课文;

2、完成课堂作业4、5、6题

板书: 11、春天的雨点

达丽玛 爱 乌汉娜老师

走神 发现

发誓 补课

专心 放心

感激 护送

知错就改 关心爱护

《春天的雨点》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天的雨点》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沙哑、飘洒、疲劳等词。

2、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感情。

3、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后最后一段,懂得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识认生字。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3、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春天的雨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用喜欢的方法认识文中生字。

2、检测学生认字情况,重点检测:跪、竭、朦胧、蓬。

三、书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略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几件事?

3、试着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意思。

4、仔细读课文,说说那一部分对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找出描写乌罕娜老师言行的语句,边读边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结合课文21段,让学生体会老师的用意,感受老师的以后,达丽玛是怎么做的?(师通过指导朗读,是学生体会师生之间的爱。)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联系自己感受师生之爱。

2、指导写生字。

导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春天的雨点》。

二、感情朗读,回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一段,讨论春天的雨点涵义?

三、拓展与延伸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要说的?

2、说一说在你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事情?

四、指导写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那些字容易写错。

2、重点指导:蒙(不要少写一横)、忍(心字头上一把刀)、蓬(上下结构)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抄一抄。

五、总结,布置作业。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褐力”等词语,理解“竭力、发誓”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通过理解重点句从而理解课文。

3、能根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学习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

难点:理解重点句的内涵

教学准备:录音

教学时间:二教时

学习过程:

第一教时

学习要点:

通过自学课文,做读书记号,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从而理解乌汉娜的关心爱护学生的品格。

一、揭题:

1、读题。

二、听录音朗读课文。

1、听一听,课文主要讲什么事的呢?边听边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标上序号。圈出生字、新词。

2、分段,按“发现、补课、护送”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大段。

3、教学生字:

a.读一读,检查。

b.自己送一两个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誓、竭)

三、自读课文。

1、请同学自己再读一遍课文,用“——”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平时在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是怎么解决?(,联系上下文)读完课文后,把不理解的地方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如果还不能解决,我们共同来研究。

2、讨论不理解的地方。

3、老师也有不理解的地方,课文主要写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为什么要以《春天的雨点》为题目呢?不过这个问题等我们学了课文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四、分学习小组。

1、分组。

2、分工(自己把课文读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乌汉娜老师关心学生的句子用“~~~~”划出,告诉组内的同学你为什么认为这是重点句,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个重点句进行研究。)

3、组内推选一个同学朗读重点句,选一位同学做说明理由,另两位同学进行补充。)

4、汇报交流(抓住重点句进行探讨学习)。 例

(一)乌汉娜老师从一双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的眼睛走了神。 ①说理由。 ②说一说怎样理解“走神”“发现”说明了什么呢? ③从“发现”一词可以看出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④指导朗读。

(二)“乌汉娜老师让达丽玛坐在自己身边,像是对着42位学生,又开始讲课了。” ①说理由。 ②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 ③朗读指导。

(三)乌汉娜老师忘记了一切疲劳,心头一阵激动:“哦,达丽玛……你会学好,我放心了……” ①说理由。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乌汉娜老师的疲劳? ③这两处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④后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乌汉娜老师怎么想的? ⑤指导朗读。

(四)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10岁的达丽玛楼在身边。在绵绵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转身走了。 ①说理由。 ②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③指导朗读。

五、总结。

六、作业:

①抄写生字

②完成课堂作业1、2、3

七、板书:

春天的雨点 乌汉娜 发现 补课 护送 (关心爱护) 达丽玛

第二教时

学习要点:

运用学习记号,抓住重点句,深入理解感悟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好品质。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说说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二、感悟达丽玛的品质。

1、朗读全文。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达丽玛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错就改)

3、用“~~~”划出最能看出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句子进行研究、感悟、交流。

例:①放学后,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去,达丽玛低着头走进了办公室。

a. 从什么地方看出达丽玛知错了?

b. 达丽玛低着头走进办公室,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c. 指导朗读。

②达丽玛望着老师亲切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a. “发誓”什么意思?

b. 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

c. 你从达丽玛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d. 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发过什么誓?

e. 指导朗读。

③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声!

a. 句式改变,给句子个说法。

b. 达丽玛只看见,没有看见。

c. 从这句中感悟到什么?

d. 指导朗读。

三、领悟题意。

1、课题中“春天的雨点”在课文的结尾出现了几次?

2、怎样来理解“春天的雨点”?

3、为什么说春天的雨点会落在达丽玛的心里? (感受老师的爱犹如春雨一般,滋润着孩子的心里,使新一代茁壮成长)

四、指导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

六、作业:

1、读熟课文;

2、完成课堂作业4、5、6题。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文课题虽为“春天的雨点”,但内容并非春雨,而是借春雨向我们讲述了一件发生在春天里的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达丽玛在上课时没有专心听讲,放学后,乌罕娜老师不顾疲劳认真地给她补课,并冒雨将达丽玛送回家。达丽玛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不仅认真听讲,而且在第二天早晨还为老师送去了雨伞。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学习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勇敢精神,以及老师真挚的爱,激发他们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

2、在朗读、讨论、感悟中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的含义。

3、抓住第1和第20自然段体会达丽玛的变化,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感悟,体会课文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懂得“春天的雨点”指的是师生之间细腻、真挚的情谊,并引导学生感受、表达这情意。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谈一谈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教学准备:

学生读一读课文,认一认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15个生字。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再这如油般贵重的雨滴下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1、师:同学们昨天都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你了解了哪些词语?

2、检查生字的读音(小黑板出示)

特别提出多音字:蒙、调(通过组词来掌握)

3、找同学读课文(每人一段)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2、一步巩固生字

(二)学习课文

1、教师帮助学生总体感知课文脉络,渗透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

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

有哪几个时间?(上课、补课、回家、第二天)

分别在什么地点?(课堂、办公室、路上、师门前)

2、学习1-3自然段(课堂上的故事)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课堂上的故事?(学生举手表示)

(1)请同学自读1-5自然段提出问题。

初读课文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将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因势而问

(2)请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自学课文:

[培养自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体会出老师的认真负责和对学生的爱]

3、自学4-6自然段

(1)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说说达丽玛为什么有了这样的变化?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从而体会深厚、真挚的师生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在寻找答案的同时,学生必然反复读、快速读课文,初步锻炼他们的略读能力。]

(三)有感情朗读全文。

回到整体,再次品味。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上课

补课

放学

第二天早晨

教室

办公室

路上

师门前

达丽玛

委屈

感动

乌罕那

负责

认真

关爱

感动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褐力”等词语,理解“竭力、发誓”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通过理解重点句从而理解课文。

3、能根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的内涵

教学准备:

录音、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读题。

2、师:《春天的雨点》是一个发生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故事,请大家听一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3、播放课文录音。 (示课件)

二、交代本堂课目标:(示课件)

1、学习生字、词语;

2、按“发现—补课—护送”的思路把课文分为3段;

3、用做读书记号的方法找出并读懂课文中写乌汉娜老师的句子。

4、完成部分作业。

三、教学生字、词语,分段

1、 生字、词语。(示课件)

2、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讨论分段。

四、学习课文中写课文中写乌汉娜老师的句子

1、 师:同学们,你们在平时上课时有没有跟达丽玛类似的情况?当达丽玛走神以后,老师是怎样对待她的?你认为乌汉娜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板书:关心爱护学生)下面我们分组学习先把课文读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乌汉娜老师关心学生的句子用“~~~~”划出,告诉组内的同学你为什么认为这是重点句。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2、分学习小组朗读、讨论、分析重点词句。

五、汇报交流(抓住重点句进行探讨学习)

1、组内推选一个同学朗读重点句,选一位同学做说明理由,另两位同学进行补充。(示课件)

例: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的眼睛走了神。

①、找句子(我找的句子在77页第2自然段第1行)

②、读句子

③、想句子。说一说怎样理解“走神”“发现”这说明了什么呢?

④、证明,说理由。从“发现”一词可以看出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指导朗读。

2、 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分析、朗读重点句子。

六、总结

七、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1、2、3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乌汉娜 →关心爱护 → 达丽玛

发现 → 补课 → 护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说说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二、感悟达丽玛的品质

1、朗读全文。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达丽玛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错就改)

3、用“~~~”划出最能看出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句子进行研究、感悟、交流。

例:①放学后,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去,达丽玛低着头走进了办公室。

a. 从什么地方看出达丽玛知错了?

b. 达丽玛低着头走进办公室,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c. 指导朗读。

②达丽玛望着老师亲切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a. “发誓”什么意思?

b. 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

c. 你从达丽玛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d. 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发过什么誓?

e. 指导朗读。

③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声!

a. 句式改变,给句子个说法。

b. 达丽玛只看见,没有看见。

c. 从这句中感悟到什么?

d. 指导朗读。

三、领悟题意

1、课题中“春天的雨点”在课文的结尾出现了几次?

2、怎样来理解“春天的雨点”?

3、为什么说春天的雨点会落在达丽玛的心里?

(感受老师的爱犹如春雨一般,滋润着孩子的心里,使新一代茁壮成长)

四、指导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

六、作业

1、熟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4、5、6题。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乐于学习演唱歌曲,享受唱歌的乐趣。

乐于倾听豆子掉落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激发想象力。

能用身体动作表现雨点,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豆子、粗吸管、盘子。

歌曲《滴答滴》(《春天》四季小书第6页,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不同的乐器。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出示一支装满豆子的.粗吸管,桌上放一个盘子,让豆子从吸管中掉下落在盘子上,请幼儿说说声音像什么。

教师可分别在不同的吸管中放入大小不同的豆子,或是调整吸管的倾斜度,以制造不同的声音。

2.播放歌曲《滴答滴》,教师朗读歌词,然后与幼儿一起唱歌曲:

3.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种乐器,然后一起唱歌曲,并演奏乐器来代替歌词“滴答滴”。

4.再次演唱歌曲,每当唱至“滴答滴”时,请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雨点。

活动评价

能唱歌曲《滴答滴》。

能用乐器演奏唱歌。

能放松地用身体动作表现雨点。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知识目标:

学会12个生字,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情感目标:

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1. 运用读书记号阅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大家都已学过了《春晓》,我们再来一起背一下好吗?

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天、春雨的诗篇举不胜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二、自学课文,并检查自学情况。

(一)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议议,记记。

师点拨重点:

唇(chún),不能读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词句,酌情处理。

3.课文主要写了谁?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给课文分段。

我们在第七册已经学过了好几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还记得吗?

请自选一种分段方法给课文分段

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时间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地点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

2.我们来看一下,在上课时的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课时达丽玛怎么样?)

(达丽玛上课没认真听,被乌罕娜老师发现。)

3.乌罕娜老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乌罕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面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小黑板出示)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课文哪些句子写达丽玛走了神?理解游荡。

(3)用哪个词把前后两部分连接起来的?表明这句话是什么关系?

(4)理解:发现,你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4.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呢?

五、学习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给达丽玛补课时,乌罕娜老师是怎样做呢?

2.达丽玛又是怎样回报乌老师的呢?

(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2)如果现在你是达丽玛,你会怎样发誓呢?

(3)达丽玛为什么要发誓呢?

(乌罕娜老师发现达丽玛走了神,用提问来证实后,并没有批评她,而是放学后给她补课。虽然只是给达丽玛一人上课,乌老师却同样严肃认真,这种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动了达丽玛,她不仅认识到了错误,而且决心改正错误。所以要发誓。)

(4)达丽玛又是怎样做的呢?

(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印什么意思,能换成什么呢?

3.正因为达丽玛这么认真地听课,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没有发现。

4.指名读,再齐读。

5.达丽玛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那她听见了什么呢?

(老师,我只听见您给我讲课。是的,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闪电、雷声?)(小黑板出示)

(1)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达丽玛听课时怎样?

从哪里看出?三个只字可以看出。

(2)从沙哑的嗓音和发干的嘴唇,可以看出乌老师当时怎样?

6.正是这样疲劳的乌老师,当她得知达丽玛听课时,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时心里怎样?(激动)

7.为什么这么激动?

8.分角色朗读,体会达丽玛的专心与乌老师的激动。

六、巩固练习。

至于乌老师是怎样护送达丽玛回家的事,我们下堂课再来学习。现在,老师要看看大家,是否把这堂的知识都掌握了。

1.填空(不重复,尽量用本课学过的词语)。

( )的眼睛( )的眼睛( )的眼睛

( )的春雨( )的春雨( )的春雨

( )的面容( )的面容( )的面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游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望着老师乌罕娜,但是她的心却跟着春风一起,游荡到大草原上去了。达丽玛瞪大眼睛望着老师是故意装给老师看的,为是的不让老师发现她思想开小差。( )

(2)达丽玛,这个问题你来回答。乌罕娜老师从四十二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这双溜了号的眼睛。乌老师能从那么多同学中发现达丽玛走了神,是因为她上课时特别注意达丽玛。( )

(3)达丽玛坐下来,竭力忍住,才没让眼泪掉下来。这句话是写达丽玛为自己做错了事,给老师添麻烦悔恨极了的心情。( )

(4)老师,下雨了!她惊奇地说。达丽玛之所以感到惊奇是因为草原上春天下雨极为罕见。( )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达丽玛 乌罕娜老师

上课时 走神 发现

补课时 发誓 补课

专心 放心

护送时 感激 护送

知错就改 关心爱护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达丽玛上课走神,老师怕她落下功课就放学后为她补课。她看到老师认真的为自己讲课,嘴唇干了,嗓子哑了,就暗下决心好好听讲,连窗外下起雨都不知道。老师用衣服为达丽玛遮雨送她回家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指定句子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真挚的师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把发生在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也落在老师和达丽玛的心上”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2`)

1.大家都已学过了《春晓》,我们再来一起背一下好吗?(1`)

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天、春雨的诗篇举不胜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1`)

二、自学课文,并检查自学情况:(4`)

1.自学课文要求:(1`)

(1)自由朗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3`)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议议,记记。

师点拨重点:

唇(chǘn),不能读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词句,酌情处理。

(3)课文主要写了谁?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给课文分段:(3`)

我们在第七册已经学过了好几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还记得吗?

请自选一种分段方法给课文分段

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时间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地点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标出自然段,思考每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

按照不同的内容,根据下面的提示把课文分成4段。

(一)、上课的时候,达丽玛没有听见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放学以后,老师为达丽玛补课,并且冒雨将她送回家。

(三)、第二天早晨,达丽玛冒雨接老师一同到学校去。

(四)、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师生情如同滋润大地的绵绵细雨。

四、学习第一段:(8`)

1.自由朗读第一段。(1`)

2.我们来看一下,在上课时的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课时达丽玛怎么样?)(3`)

学生可能回答:达丽玛上课没认真听,被乌汉娜老师发现。

3.乌汉娜老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2`)

学生可能回答: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面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课文哪些句子写达丽玛“走了神”?理解“游荡”。

(3)用哪个词把前后两部分连接起来的?表明这句话是什么关系?

(4)理解:“发现”,你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4.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呢?(2`)

五、学习第二段:(13`)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给达丽玛补课时,乌汉娜老师是怎样做呢?(2`)

2.达丽玛又是怎样回报乌老师的呢?(5`)

学生可能回答: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2)如果现在你是达丽玛,你会怎样发誓呢?

(3)达丽玛为什么要发誓呢?

学生可能回答:乌汉娜老师发现达丽玛“走了神”,用提问来证实后,并没有批评她,而是放学后给她补课。虽然只是给达丽玛一人上课,乌老师却同样严肃认真,这种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动了达丽玛,她不仅认识到了错误,而且决心改正错误。所以要“发誓”。

(4)达丽玛又是怎样做的呢?

学生可能理解: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引导:“印”什么意思,能换成什么呢?

3.正因为达丽玛这么认真地听课,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没有发现。(1`)

4.指名读,再齐读。(2`)

5.达丽玛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那她听见了什么呢?(1`)

学生可能回答:“老师,我只听见您给我讲课。”是的,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闪电、雷声?

(1)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达丽玛听课时怎样?

从哪里看出?三个“只”字可以看出。

(2)从“沙哑的嗓音”和“发干的嘴唇”,可以看出乌老师当时怎样?

6.正是这样疲劳的乌老师,当她得知达丽玛听课时,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时心里怎样?(激动)(2`)

引导:为什么这么激动?

7.分角色朗读,体会达丽玛的专心与乌老师的激动。(2`)

六、学习第三段:(4`)

1.补课后,天下起雨,乌老师是怎样护送达丽玛回家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老师对达丽玛的爱,以及达丽玛汇报老师的爱。(2`)

七、学习第四段:(5`)

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你有什么问题?(1`)

学生可能质疑:雨点怎么会落在人的心里?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理解。(4`)

交流中引导理解:

(1)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

(2)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

两个“春天的雨点”有什么不同?

春雨的特点是润物无声,老师对达丽玛的帮助,没有大声呵斥,是一种理解与尊重,这是润物无声;达丽玛对老师的感谢不是豪言壮语,是发自内心的纯真的爱,也是润物无声。在春雨无声无息地滋润下,万物萌生。同样在乌汉娜老师的关心、爱护下,达丽玛进步成长进来。广大教师正是发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培养着祖国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发茁壮成长。

八、总结,布置作业:(1`)

基础性作业:把课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课外拓展:

填空(不重复,尽量用本课学过的词语)。

( )的眼睛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能根据问题理解指定句子的意思,能说出文中两处省略号的用法、

3、能根据课后作业第3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读书记号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的词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的点题之语、

三、教学准备

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3、通读课文,初步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二)教学过程

1、古诗导人,揭示课题、

(1)师生齐诵杜甫的《春夜喜雨》(四句),感受春雨的美好、

(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雨,赞美春天的诗篇举不胜、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2、自学课文、要求:

(1)通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学习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主地读读,议议,记记、

教师点拨重点:

字音:竭誓,唇(翘舌音)

字形:誓(上半部分是"折")补,袍,襟(均是衣字旁)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酌情处理、

(2)逐段读课文(正音),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3)课文主要写了谁(乌汉娜和达丽玛)她们之间发生什么事(板书:发现补课护送)

4、根据板书提示给课文分段,讨论交流、

5、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读书记号学习第一,二段

2、根据问题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能说出文中省略号的用法

3、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一段

上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用"……"做好读书记号

(2)交流,重点理解以下几点:

①"走神"什么意思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达丽玛上课走神了

②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这双走神的眼睛,说明了什么

③想象: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

(3)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出达丽玛此时的心情乌汉娜老师的话又该怎么读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放学后,乌汉娜老师是怎样给达丽玛补课的达丽玛是怎样听讲的

(1)自由读第二段,质疑问难,并用"——"做好读书记号、

(2)交流:你有哪些不理解或是认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3)梳理问题后,再次自学,尝试解决、

(4)讨论释疑,相机理解重点句的意思,指导朗读、

①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发誓"在这里指什么想象一下,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②"你没看见闪电吗没听见雷声吗"乌老师问、达丽玛摇摇头、(达丽玛为什么"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

③"哦,达丽玛……你会学好的,我放心了……、"(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乌汉娜老师为什么那么激动)

3、感情朗读第·一,二段、

(1)自由准备、

(2)分角色朗读,评议、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读书记号学习第三段,深化总结这种学习方法、

2,看图想象说话,进一步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3、质疑问难,重点理解最后的点题之语、

(二)教学过程

1、感情朗读第一,二段

2、看图学文,想象说话

(1)(投影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这幅图的内容的用"……"划下来,反复读

(3)联系上下文,看图想象,在送的路上发生了些什么事师生俩会怎么说,怎么做

3、默读第三段,思考,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分别做好读书记号

4、交流中引导理解:

(1)达丽玛摸着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

①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②望着老师的背影,达丽玛会想些什么写一写,读一读

(2)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

①两个"春天的雨"有什么不同

②小结:在春雨无声无息地滋润下,万物萌生、同样,在乌汉娜老师的关心、爱护下,达丽玛进步成长起来、广大教师正是以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培养着祖国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以茁壮成长

5、回顾学习方法,规范一些常用的读书记号

提出做读书记号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如记什么,记在哪儿,怎么记等、)

6、作业:

(1)听写词语

(2)完成部分课堂作业

板书:

11、春天的雨点

达丽玛乌汉娜

(知错,专心)关心爱护

走神发现

发誓,专心补课,惊奇

摸着,依在解开,搂在,送

感激

望着,护送转身,走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褐力”等词语,理解“竭力、发誓”

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通过理解重点句从而理解课

3、理解“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

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自学课文,做读书记号,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从而理解乌汉娜的关心爱护学生的品格。

2、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的词句。

3、引导学生理解课后最后一段,懂得“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春天的雨点。(齐读课题)

看到《春天的雨点》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这篇课文是写春天的雨点吗?我预习了课文,

是写达丽玛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可不知为什么课题是《春天的雨点》?)

带着大家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春雨绵绵的春天,看看达丽玛和老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一起讨论课题《春天的雨点》是不是合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按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议议,记记。

注意的生字:唇(chǘn),不能读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词句,酌情处理。

3、课文主要写了谁?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分学习小组。

1、分组。

2、分工

自己把课文读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乌汉娜老师关心学生的句子用“~~~~”划出,告诉组内

的同学你为什么认为这是重点句,在共同讨论的基础 上,重点选择一个重点句进行研究。

3、组内推选一个同学朗读重点句,选一位同学做说明理由,另三位同学进行补充。

4、汇报交流(抓住重点句进行探讨学习)。

例:⑴乌汉娜老师从一双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的眼睛走了神。

①说理由。

②说一说怎样理解“走神”“发现”说明了什么呢?

③从“发现”一词可以看出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④指导朗读。

⑵“乌汉娜老师让达丽玛坐在自己身边,像是对着42位学生,又开始讲课了。”

①说理由。

②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乌汉娜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

③朗读指导。

⑶乌汉娜老师忘记了一切疲劳,心头一阵激动:“哦,达丽玛……你会学好,我放心了……”

①说理由。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乌汉娜老师的疲劳?

③这两处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④后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乌汉娜老师怎么想的?

⑤指导朗读。

⑷21岁的乌汉娜老师解开蒙古袍的衣襟,把10岁的达丽玛楼在身边。在绵绵春雨中,她送孩子

回到家里,然后转身走了。

①说理由。

②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③指导朗读。

五、总结。

六、作业:①抄写生字新词

②完成课堂作业1、2、3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说说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二、感悟达丽玛的品质。

1、朗读全文。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达丽玛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错就改)

3、用“~~~”划出最能看出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句子进行研究、感悟、交 流。

例:⑴放学后,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去,达丽玛低着头走进了办公室。

① 从什么地方看出达丽玛知错了?

② 达丽玛低着头走进办公室,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③ 指导朗读。

⑵达丽玛望着老师亲切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师讲的每

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① “发誓”什么意思?

② 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

③ 你从达丽玛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④ 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发过什么誓?

⑤ 指导朗读。

⑶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声!

① 句式改变,给句子个说法。

② 达丽玛只看见,没有看见。

③ 从这句中感悟到什么?

④指导朗读。

三、领悟题意。

1、课题中“春天的雨点”在课文的结尾出现了几次?

2、怎样来理解“春天的雨点”?两个“春天的雨点”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说春天的雨点会落在达丽玛的心里?

小结:在春雨无声无息地滋润下,万物萌生。同样在乌汉娜老师的关心、 爱护下,达丽玛进

步成长进来。广大教师正是发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培养着祖国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

发茁壮成长。

四、指导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1、读熟课文;

2、完成课堂作业4、5、6题

板书: 11、春天的雨点

达丽玛 爱 乌汉娜老师

走神 发现

发誓 补课

专心 放心

感激 护送

知错就改 关心爱护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14

教材分析:

本次想象作文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想象思维能力设计的。春雨是最寻常的,也是孩子们最熟悉的。通过本次习作,要求学生运用大胆,神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春雨的特点,从而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半的作文训练,在语言表达方面已经有了较强的能力。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想象力丰富。本次作文的设计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春雨,让学生有话可说,再加上孩子天生爱做梦,想象力丰富,所以相信学生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习作。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运用大胆,神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春雨的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的能力,以及语言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学难点:用拟人手法写出春雨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讨论交流,指名说)

(让学生对春雨有个初步的认识,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说话,为写作做准备。

1、师:同学们喜欢春雨吗?为什么?(讨论交流)

(春雨滋润了万物,告诉大家春天来了,春雨是报春的使者,给大地带了了生机,春雨是春天的精灵,让我们周围的空气变得清新,)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激起学生热爱春雨的思想感情)

2、师:运用多种器官,如:用我们的眼睛去看一看,用我们的耳朵去听一听,用我们的鼻子去闻一闻,用我们的身体去感受一下,春雨是什么样子的,春雨有什么特点呢?(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了解的春雨的特点。)

(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春雨,让学生对春雨有个全面的认识。)

3、春雨来到我们人世间看到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她的心情会怎样?(快乐,新奇,喜爱等等)

4、那么大家展开想象,春雨落到大地妈妈的怀抱里,他会和大地妈妈说什么呢?当春雨滋润了万物,花草树木与春雨之间又会发生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学生了解了春雨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5、春雨落到农民伯伯的庄稼地里,禾苗会说什么呢?农民伯伯看到小雨点后,心情怎样?(高兴,喜欢春雨)那么农民伯伯又会说什么呢?落到小朋友的身上,小朋友会怎么样呢?

(继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尽可能的展开想象。)

6、春雨这个小精灵确实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拿起你们手中的笔,以“我是春天的小雨点”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三、学生开始习作。老师巡回指导。(尽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写)

四、写完后自己先练习修改,然后同学之间互改。选出写得好的,有代表意义的在班内读,师生共同评析。

(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以及为别人作文评析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五、选出好的作文,选编班里的优秀作文选。

(调动起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

教学反思:

记得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有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用想象编制神话故事寄托人力力所不能及的的愿望,在今天,古老的想象和愿望很多变为现实,想象是人类社会的希望。所以我在教学中,紧紧扣住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循序渐进的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对有些达不到要求的学生适当的放宽要求,让每一个孩子通过想象激发创造的灵感,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评析:

本课的设计,注重让学生抓住春雨的特点来谈,激起学生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同时在此基础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特点,调动起学生写作的欲望,让每个孩子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春天的雨点》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入情入境地品读课文,感受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热爱之情。

3、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

读3个字。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入情入境地品读课文,感受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天的雨点》这篇课文,谁能告诉大家课文写了乌罕娜老师和达丽玛之间发生了几件事?(师板书)同学们,有这样一种说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神里就能透视他的心灵。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草原,透过达丽玛的眼睛去探究她的内心世界。齐读课题。

学课文。

1、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里,达丽玛眼睛看到了什么?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这五句话,用“——”把它画出来。师出示投影:

(1)达丽玛坐在教师里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正看着老师。

(2)达丽玛看到了,老师的嘴唇发干了。

(3)她望着老师善良的面容、认真的表情,心中暗暗发誓:再也不能在课堂上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4)补课完毕,她才看到窗外正飘洒着细细的雨丝。

(5)达丽玛摸着自己干干的衣服,望着细雨中老师的背影。

二、学生小组内探究

1.这五句话中只有一句话写了达丽玛的内心世界,哪一句?幻灯片出示:她望着老师善良的面容、认真的表情,心中暗暗发誓:再也不能在课堂上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1)什么叫发誓?(庄严的说出表示决心的话)你用表示决心的语气读一读

(2)达丽玛为什么要发誓?(知道自己错了;看到老师没有批评自己,而是耐心为自己讲课,很受感动)

2.指名读:达丽玛坐在教师里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正看着乌罕娜,但是,她的心正和春风一起,游荡在草原上:噢,我那雪团似的小羊羔儿,在撞着羊妈妈的奶头跪着吃奶吧?我那刚拱出犄角的小牛犊儿,又在互相顶架吧?我那黑油油的叭儿狗正在追赶鹰映在地上的影子吧?

3.幻灯片出示:师引读:她望着老师善良的面容、认真的表情,心中暗暗发誓:生续读:再也不能在课堂上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4.出示幻灯片:达丽玛听出来了,老师的嗓子沙哑了。达丽玛看到了,老师的嘴唇发干了。她会想些什么?

返回到:师:她望着老师善良的面容、认真的表情,心中暗暗发誓:再也不能在课堂上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引读:达丽玛听出来了,老师的嗓子沙哑了。女生读:再也不能在课堂上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引读:达丽玛看到了,老师的嘴唇发干了。男生读:再也不能在课堂上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引读:她望着老师善良的面容、认真的表情,心中暗暗发誓。生齐读:再也不能在课堂上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4.一个对孩子负有高度责任心的好老师啊,达丽玛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印在了心里。出示:补课完毕,她才看到窗外正飘洒着细细的雨丝.

(1)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把我们的感情融到里面读一读。(师生分角色读)

5.当她指导达丽玛专心听讲,竟然没有发现下雨了的时候,心中异常激动,高兴得“忘记了疲劳”,学生的进步,是乌罕娜最大的幸福。出示:二十岁的老师解开蒙古袍衣襟,把十岁的孩子搂在身旁,在绵绵春雨中,送孩子回家。

(1)画出乌罕娜的动作词,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把你感悟读出来。

老师对孩子的爱,深深打动了达丽玛的.心,乌罕娜把达丽玛送到家门前,扭身走了。达丽玛摸着自己干干的衣服,望着细雨中老师的背影,那些她曾经上课都在惦念的小羊羔儿、小牛犊儿、叭儿狗,在她心里已经失去了分量,细雨打湿了达丽玛的头发,她一直望到老师的背影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出示:达丽玛摸着自己干干的衣服,望着细雨中老师的背影。细雨打湿了达丽玛的头发,她一直望到老师的背影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此时此刻达丽玛心里会想些什么?

6.老师忘我的工作热情,对学生的关爱犹如春天的雨点儿,“润物细无声”,点点滴滴容进了学生的心里。绵绵春雨一直下着。第二天早晨,乌罕娜推开家门,见达丽玛正高高举着一把鲜红的雨伞,站在绿茸茸的草地上等待着她。看见老师出来了,达丽玛的笑脸向像绽开的花朵。这情同姐妹的师生俩会说些什么呢?

出示图片:真情流露

2、此时此刻,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蓬勃的生机。春天的雨点儿,仿佛也落在了乌罕娜和达丽玛的心里。出示: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蓬勃的生机。春天的雨点儿,仿佛也落在了乌罕娜和达丽玛的心里。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

(1)学生发言

(2)师: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着勃勃生机。沐浴在春天的雨露中,草原万物得以生长;沐浴在辛勤园丁的爱的阳光下,孩子们正在渐渐张大,幸福的感觉荡漾在老师÷孩子们的心里。教师对学生的爱犹如春天的雨点。达丽玛在爱的浇灌下,像草原上的春草一般,萌发出勃勃生机,天天向上,茁壮成长。

(3)齐读。

三.老师的爱就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学生在点滴中感受到老师的爱,师生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深厚的。想一想你与老师之间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发生,简单地写一写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