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1
在繁花盛开的世界,他们以梦为马,化作不平凡。 ——题记
平凡与不平凡,似乎是两个站在天平两端的词,但没有人规定你生来就该站在哪端。命运终是由自我掌控的,即使刚开始是平凡,但只要拿出足够的力量,挑战不可能,天平就会向你倾斜。你的身后是平凡,但头顶却是一抹蓝天。
在路遥的著作《平凡的世界》中,孙家二兄弟孙少安,孙少平就切实地证明了这句话。
老大孙少安从小跟着父亲干农活,帮着操持家事。如果甘于平凡,也许他一辈子都是一个老实的庄稼人,但孙少安没有满足于当前,他知道自己还能再次向前,在经历了无数次磨砺后,终于开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烧矿窑。也许当所有人都停留在平凡的世界时,他迈向了不平凡。 老二孙少平在学校吃的`是丙等的饭菜,自幼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但却因书成为了有文化的人。与他哥哥一样,终不甘平凡,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成为了一名有文化的矿工且收获了爱情。
路遥把目光定在那个遥远而又普通的双水村,发现了其中的不平凡。
成功在你的头顶,你只有下定决心不断向上,才会触到天。平凡与不平凡就在一念之间。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音乐圣人贝多芬,足球天才梅西-----前半生都和我们一样,但他们敢于突破,在一次一次的挫折中成长起来,收集不平凡的力量,终成为了伟大的人。生活在那个穷苦的村庄里的人,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孙少平,孙少安,因为二兄弟给他们指明了道路。他们的世界也许是平淡的,但他们朴实,憨厚。还让自己的路旁开出灿烂的花。
你无法改变平凡的世界,但却可以去改造那个原本平凡的你,用你的“不甘平凡”去捅破外面的那层茧,去挣脱困住你的不自信。人不能满足于现状,不能一直在原地踏步,就像白领们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做着千篇一律的事,以平反的态度平凡的活着。但有些人却不甘平凡,总在向前,他们想要鹤立鸡群,想刷新他们原本全灰的世界,而这些人就像花园中那些奇异的花,笑到了最后。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不平凡的书,书中的人,像田晓霞,润叶,孙兰香,用自己的经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不愿在人身后,在相互扶持与一路坚持中,走向不平凡。
也许不甘平凡,一路向前,才是真正的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2
在双水村那片土地上,嘹亮的民歌里和红绿的窗花上,我读到豪迈与温柔;孙少平在工地上的废弃厂房躺着看《牛虻》,我读到不屈与坚韧;孙少安的砖厂刚有起色妻子却得癌症,我读到生活实在的苦;垂垂老矣的孙玉厚第一次吃到白面馍时饱含泪水,我读到人生的苦涩与欢欣……
平凡的人生活不平庸。仅有高中文凭的孙少平,教过书,种过地,揽过工,挖过煤,但他不向生活屈服,他坚持自己,追求真理,给妹妹的信中他说“我们出生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你的出身,她给我们带来了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也因此,少平总是欣然接受命运安排,用双手和心灵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非去哥哥的`砖场谋事,图生活。这种抉择,看似痛苦,看似愚蠢,而在少平整个人生中显得明智。
平凡的情感不平庸。哭咽河和东拉河的河水,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分分离离。平凡的人也可以拥有爱情,少安和润叶,金波和远方的藏族姑娘,她们的故事真实而无奈,总是小心翼翼的思念、呵护对方,当爱情这个理想过于光辉,以至于破灭时,有的人便跌入绝望的深渊,回望过去一切,能珍惜的只有一起走过的时光。慢慢地,男男女女敞开心扉,不再追忆情深缘浅,就像润叶和向前最终在命运的枷锁中突破,伴随着的悄悄爬上眼角的皱纹。
平凡的观念不平庸。当田晓霞在大无畏精神感召下几乎不假思索跳下水去搭救一个嘤嘤啼哭的小女孩时,我感到惊讶。为这样一个平凡的人,而具有完美人格魅力,具有高尚人生的理解而震惊,同样她的离开也是伟岸的。可能这就是生命的真理,每个人经历的命运之苦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在抗争命运,无论结果欢喜或遗憾。(此段还可以列举少安捐资村学、少平寻找自我的人生价值等事例丰富论据。)
有人说《平凡的世界》已有些过时,那些所赞美的坚韧和奋斗却一点没过时:生活不尽如人意,依旧值得我们努力。
平凡的生活如你我,平凡的日子如你我,一荤一素,柴米油盐。也许我们独行无依靠,也许我们前路迷茫,记住在黑暗中摸索,最终遍体鳞伤,黯然放弃,或许拨开迷雾,走向新未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3
走进路遥笔下的《平凡的世界》,书如其名,这本书中的确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人们出生,长大,工作,结婚,生子,老去,死亡,这一切都平凡无比,可人们以史诗般的品格,直面这个世界,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孙少平就是其中一员。
在孙少平高中即将毕业时,他们班的郝红梅因为偷东西被抓,在此之前,郝红梅把他哄闪过一回,理应来说,他应该冷眼旁观,甚至幸灾乐祸,但他没有,他以一个纯粹的朋友身份,以一个善良人的身份,帮助了郝红梅,对自己的仇恨拿得起,放得下,这是不平凡的。
孙少平长大后,因为他读过许多报纸和书,所以视野很宽广,可他是一个农民,所以他矛盾无比,便进城揽工,在他给曹书记干活时,因为主家知道他是一个读书人,便给他安排了一些轻活,使他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他便争抢着为曹书记家干一些重活,到最后发工资的时候,曹书记多给了她一些钱,但他坚决不收,反而给了曹书记5元钱,这是不平凡的。
在另一家主家干活时,做菜小女孩晚上受到了主角的凌辱,孙少平愤怒无比,在他贫困无比的时候,马上辞工,并帮那个小女孩也辞了工,并给了那个小女孩儿50元钱,这是不平凡的。
虽然孙少平每天牛马般的劳动但他并没有忘记他是一个读书人,每个周六他都会去田小霞家借一本书和报纸在晚上工人们都睡着的时候,他才在微弱的烛光下悄悄的看,这是不平凡的。
田晓霞是孙少平的同学,每次孙少平去借书的时候,田晓霞总会和他讨论一些书中的`问题,两个人思想上互通,非常聊的来,于是,田晓霞就喜欢上了孙少平,但田晓霞是地委书记的女儿,还是一个女大学生,两个人身份差距巨大,门不当户不对,但孙少平并没有放弃,这是不平凡的。
孙少平只是《平凡的世界》中不平凡人们中的一个,还有很多像他一样,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人,我们不应被世俗带偏,认为不平凡就必须干一番大事业,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不平凡,我们不需要刻意要求自己。
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就能活出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4
今天,终于把平凡的世界读完了,跨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看完后的心情,并没有此前想象的那样,觉得可能会感到开心、惋惜等。相反,更多的其实是平静。而所谓的结局,其实也不是结局,只是在结尾那个时间点被切断了而已,没有再以文字的方式继续着书中人物的生活。
从这本书,我看到的是真实,是一个在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定的社会条件、特定的人物下,所发生着的生活。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其实这样的生活时时刻刻、无所不在地发生着,幸与不幸,好与不好,社会的、政治的、家庭的、个人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当然,在看的过程中,我有很多的情绪波澜。我因少安对待爱情的“怯懦”而惋惜和愤慨,但又不能不理解这种“怯懦”背后所堆积的现实;我因润叶最后的.转向感到欣慰,却也为她之前的痛苦感到怜悯;我因少平的善良感到敬佩,也为他爱情的崎岖感到难过……这一切波澜终都归于平静,并不是说时间的功劳,而是看到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所经历的事情,人物的性格,就对这些所发生的事情能够理解,理解之后也便平静。
不可否认,从这些人物的身上,从他们的生活轨迹和个人想法,我更看到了对于生活的理解。每个人物对生活的理解各有不同,对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的是,他们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奋斗,或者挣扎。期间,有辉煌、有坎坷、有选择,一如少安的崛起、没落、再崛起,二如少平的从教书到做工到挖矿,到最后拒绝调到省城的机会……他们都在为自己理解的那种生活而努力着。
我想,很多东西,都会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少平的善良和不屈、少安的勤劳和勇敢、向前对爱的执着、润生对感情的坚持、兰香的蜕变与不变……此外,作为同样农村出身的我,对于书中描绘的很多农村生活的方面也深有感触,无论是人物的局限、看待事物的角度,还是社会的变迁,其中的闹剧,都是那么的真实。
最终,当我看完后又再次瞥见这本书的名字——《平凡的世界》,觉得再恰当不过了。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5
这两天我们在练习写作品梗概。最开始是把《骑鹅旅行记》的节选写成梗概,全班49位小朋友,大约30位过关了;又训练一次把《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节选写成梗概,超过40位小朋友过关了。我想,应该没有大问题了,布置完成整本书的梗概。
结果,一下子露馅了,只有18位小朋友一次性过关。没过关的,除了部分写成了读后感外,好几个家伙应该是没有认真读过几本书的。所以无从下笔。
呃,这不认真读书,怎么可能写好整本书的梗概呢!
说起来,班里倒是有好些小朋友特别喜欢读书。比如月夕,这家伙这段时间在读《平凡的世界》。我是上高中才读了这本书,当时的感觉也就是,哇,写得真好。月夕可不一样,她不但读懂了内容,还能与文中的人共情,越读越深刻,越读越有感触。
今天我读了第二部的十一到十八章,总的说来,日子差不多是越过越好了,这也让我心里舒坦了不少。
少安已经开了砖厂,钱赚得也是越来越多,现在他的生活已经让整个双水村的农民开始羡慕。在外人眼里,孙家出了一个这样的大人物,真不一般。
虽然少安渐渐富有,但是分家给他带来了不少痛苦,兰香和少平都不收他的钱,并且少平再苦,也不愿去少安的砖厂上班。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少安不跟嫂子吵架,他们也心疼自己的大哥。
少平在黄原再次和与自己一样有思想的.田晓霞相处起来,为了能看晓霞借给他的书,选个破地儿也要读。虽然已成揽工,但他骨子里仍是一个有知识的青年。
从书最开始只有13岁的兰香,现在已经19岁了。为了家,她用功读书,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她的那种拼劲儿和少平、少安一样的精神,简直不可描述。
读到这儿,我突然领悟到:少安、少平、兰香,他们都在同一个最初穷得只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农民家庭里。正如书名《平凡的世界》一样。但他们都经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们似乎打破了农民娃的出路、气质、思想,我简直不敢相信,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家庭?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6
跨越了时间,我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在书海中“偶遇”;跨越了空间,我品读那遥远的黄土高原的人民,平凡却又从未平庸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怎样的人生才算有价值?我看过许多关于名人的传记,也了解过许多伟人的事迹,我敬仰他们有时也羡慕他们拥有如此辉煌的人生。但要知道,这世上的英雄,不平凡的人少之又少,对大部分人来说,英雄是可看不可触,更不可能成为的。
很庆幸,在最美的年华中我遇到了它——《平凡的世界》。在这个人人赞颂伟人伟事,大多数作家都用华丽的词藻表现英雄人生的时代中,我品读这个平凡且真实的农民奋斗史。书中每个人的人生都截然不同,它用最朴素、平凡的语言,道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它正如大部分人的人生一般。书中没有盖世英雄,没有白马王子,没有惊天动地,有的只是一群一生都碌碌无为,却为心中的梦想努力着的奋斗者,一些平凡微小的事情与一个真正的世界。
人生一定要轰轰烈烈,人一定要名扬四海才会毫无遗憾吗?是路遥先生告诉了我:并不是。他笔下的人生,在别人看来是平平淡淡的.,但这不就是我们的人生吗?它如一杯清茶,饱经风霜却又苦涩无比,可有些人只看到了它的苦,而有些人总能品味它的甜。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是啊!人生其实没必要为了名利,为了赞美而奋斗,只要你努力过,就算没有成功,你的人生就是值得的。因为这样的人生,平凡但不平庸。
诗和远方固然重要,但人们更应重视自己生活的苟且,不能总活在幻想中。从前的我很希望获得称赞,也很羡慕那些光芒万丈的人。幸运的是在纠结的年纪中,我遇到了晓霞。这个如朝霞般美丽又短暂的姑娘教会了我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为了自己的人生,即使平凡,也是珍贵的。
成功、伟大是人们所梦想的,但朋友啊!要知道平凡才是生活的常态,平凡而不平庸的自己,才是最美的人生!赤橙黄绿的是斑斓梦想,酸甜苦辣才是人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