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体育活动教学反思

短文网

2025-10-16教案

短文网整理的小班体育活动教学反思(精选11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班体育活动教学反思 篇1

我们果班组进行了体育赛课活动,我为大家展示一节体育活动《赛马》。本次活动目标有两个:

1、掌握跑马步的技能技巧,积极参与跑马步的训练。

2、学习与同伴合作赛马的技能,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分为三个部分:

一、开始部分

开始部分是一个热身活动,老师先带领幼儿一列纵队随着音乐围圈慢跑、加速跑、反方向跑,然后小朋友圆圈立定站好,老师带着幼儿做热身活动。我觉得在这一环节做得还是挺好的,如果在做准备动作时让孩子多做一遍就更好了。

二、基本部分

这一环节是该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我先交代学习内容,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知识示范跑马步;接着老师示范讲解,幼儿自由练习跑马步,请个别幼儿示范,幼儿再次来回练习跑马步;最后是集体合作游戏《赛马》。孩子们在这一环节学习的兴趣很高,都能够积极参与练习跑马步和游戏。但我在语言引导方面做得不够好,没有跟随孩子指导。导致孩子在练习和游戏时,场面乱,不听从指挥。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和评价幼儿的表现,交流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更加热爱体育活动,对体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我在这方面做得也不够好,放松和评价这一环节还没做到位就匆匆结束了。

整节活动结束后,经过李园长的点评,我觉得语言在体育活动中有着很大的作用,语言是向幼儿说明动作的要领,指导幼儿掌握动作的技能技巧。为了让幼儿更好的获得运动成效,我与大家分享几点体会:

(1)合理运用引导性语言。在教学中,老师应联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幼儿学习。例如在学习跑马步和集体游戏时,不但要先讲清游戏的方法,还要讲解游戏时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引导性的理性教育,能促使幼儿大脑积极思维,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多采用表扬性语言。表扬为主,正面教育,是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如“这一组排得最整齐!”“这位小朋友学跑马步跑得真神气!”“这位小朋友真勇敢!”等等。这些简短的表扬性语言,肯定和鼓励了受表扬的幼儿,同时也给其他幼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

(3)合理采用勉励性语言。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对不会跑马步的'幼儿,教师用勉励的语气说:“你来看看我的手怎么样我的脚怎么样,学一学,我和你一起跑!”这样幼儿们听了不但乐意参加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这要比训斥好得多。

(4)适当采用幽默性的语言。在体育活动中,老师的的幽默语言对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改正学习错误,减轻幼儿心理压力,调整情绪,消除疲劳以及提高幼儿对课的兴趣,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运用好语言艺术,让幼儿在激励中前进,在引导、启示中醒悟,在提示中明确,在幽默、趣味中发展。这样,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层次及活动具体内容,正确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掌握体育活动中语言的特性,将语言艺术与体育活动有利的结合在一起,结合幼儿的兴趣,让孩子们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使体育活动在幼儿园中更好的开展起来!

小班体育活动教学反思 篇2

在这节课中孩子们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很好的练习,能够在这节课后知道跳跃对身体的好处,并学到了更多跳跃的.方式。因为是轮流玩的游戏所以在游戏时幼儿并没有相互谦让。

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都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重点突出,幼儿的学习劲头也很足,尤其在竞赛过程中能遵守游戏的规则进行,秩序较好。

在上完这节课后,幼儿四肢协调发展有了很好的提升.活动游戏中材料的充分让幼儿很感兴趣,老师的不断表扬和激励让幼儿大胆表现,不怕困难,持完成一些难度跳跃,这次也大大提升了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生活的兴趣。

小班体育活动教学反思 篇3

对于本次活动,我比较满意,从教法的使用、问题的设计都经过了反复的尝试与调整。

本次活动是在冬天的主题情境下的一次教学活动。进入冬季后,班级的环境发生的变化,用松果来装饰教室,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创设环境的'乐趣。活动中,我创设了“扔鞋子”这一游戏,来突破活动重难点,让幼儿自由探索连续单脚跳的方法。之后,我创设了“拾松果装饰教室”的游戏情境,使幼儿在与活动材料的充分互动中积极探索保持身体平衡、连续单脚跳的方法。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与环境的创设、活动规则的要求、摆放活动材料的方式隐形体现出来,整个活动过程层层递进,让幼儿由易到难,不断的进行挑战,一次次的激发大班幼儿的挑战欲望。

小班体育活动教学反思 篇4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而体育游戏孩子们似乎更加钟爱,在钻、爬、跑、跳中孩子的到一种宣泄与释放,可以任意的活动身体的每一部位。但是在“安全”这一背景下,我们总是不能大胆的放开让孩子们活动,所以情感释放与宣泄的程度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总是不能尽兴。例如从高处往下跳,有好多孩子们都很喜欢,但是我们总是制止这种行为,确实有危险。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们不敢从稍高一点的地方往下跳,有时下台阶都会扶着墙壁慢慢下来,更别说“跳”了。

每天我带孩子们去散步,有的孩子喜欢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身体那样灵活,而有的孩子不敢靠近半步,就这样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天我设计了一个体育游戏《跳水》,让幼儿从高20cm的小椅子上跳下来,提出这个游戏时有的孩子很兴奋,有的孩子则表现出不敢。活动开始了,老师先做示范:双手举到头顶,像跳水运动员的预备姿势,1、2、3喊完口令后轻轻地从椅子上跳下来,双后后摆,小腿微弯然后慢慢蹲下。演示完后,孩子们跃跃欲试,都想在椅子上大显身手,就连胆小的.孩子脸上也露出满意的表情,原来孩子“爱刺激”。老师说明要求之后,一个个“跳水运动员”扶着椅子把手轻轻地迈到椅子上面慢慢转身,小手微微举过头顶,做好准备工作,那些胆大的孩子也改以往的莽撞,按照老师的要求与步骤进行动作。幼儿第一次进行游戏,所以老师抓着孩子的手,让他们轻轻地跳下椅子,那些胆子稍大的孩子圆满的完成了动作,胆子稍小的孩子看到其他同伴玩得这样开心,再加上有老师的鼓励也完成了动作。游戏结束,所有的孩子欢呼“老师,再来一次!”游戏反复进行,由老师扶到放手,由一个一个练习到集体比赛,孩子们充满激情,完全没有疲惫的意思,这次活动满足了孩子喜欢刺激的欲望,增强了勇气与自信心。

活动过后进行反思,其实有些体育游戏不要以“安全”为由而不进行,给孩子们讲好规则以及活动要求,游戏会很安全、顺利的进行的。孩子喜欢玩,喜欢刺激,在今后的活动中多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同样老师的组织与指导能力也会在游戏中得到提高。

小班体育活动教学反思 篇5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发展得不够好,很多幼儿还不懂走拍球,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平衡、协调能力,及爱动脑、爱实践的能力。我设计了这个尝试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平衡、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爱动脑、爱实践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每人一个皮球。

四、活动过程(实录)

1、教学活动导入

每位幼儿手拿皮球做球操(准备动作)。

老师:我们手里拿着什么呀?(皮球)那你们知道皮球应该怎么玩吗?

幼儿自由玩球,鼓励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办法玩球。这时,老师发现了有的孩子在拍球,有的在踢球,有的在滚球等。老师便叫他们演示给小朋友们看,接着让孩子们也一起玩,最后鼓励幼儿想更多的玩球办法。

教学反思:以往的教学就是老师先示范,幼儿跟着学。现在我让幼儿自己先尝试着玩,老师再总结,然后大家跟着学,最后又让孩子们自己用不同的办法玩球。这样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

1、 教学活动之一

老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动一下脑筋,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玩球,看谁的办法多。

因为让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玩球,具有创新性,所以幼儿的兴趣很高。

老师:刚才老师看到有的小朋友玩球的方法和别人是不一样的,谁想上来表演给小朋友们看看?

孩子们抢着演示他们的办法,边玩边说自己的方法,如有的幼儿说的.不够流利,老师就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说,耐心地给他们以第二次机会,鼓励他们把话说完整,走得更好。

教学反思:尝试开始时,幼儿只是象往常一样,拍球,都没想到什么别的办法。这时老师一言不发,也与孩子们一起玩球,让孩子们知道还有很多玩球的方法,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当孩子们知道还有这么多玩球的方法,以及他们在玩球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平时很少说话的佳澍、宇仑、斯杰、文隽等小朋友,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也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来解决问题了。如:

宇仑小朋友想与别的小朋友一起滚球时,她就会主动去找朋友玩,如果是以往的话,她肯定会站在一边看别人玩,而不会主动去找朋友玩的。但在我的鼓励下,她懂得说出:“小敏,我们一起滚球好吗?”然后她们就一起玩了。老师及时表扬了她,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2、 教学活动之二

针对一些幼儿没有大胆地去发现新的玩球方法,及不好意思去找朋友一起玩球的现象,我就和一些大胆的小朋友演示给他们看,鼓励他们大胆地邀请同伴与自己一起玩球。

老师:刚才老师发现了新的玩球方法,是可以两个人玩的,现在老师去邀请一位小朋友来和我一起玩。(教师去邀请一位幼儿一起自己发明的玩球方法)

演示完后,老师提问:刚刚小朋友都看到了,老师想到了新方法,就去邀请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现在老师也请你们去邀请小朋友和你一起玩球好吗?

小班体育活动教学反思 篇6

“助跑跨跳”是幼儿园大班体育基本动作训练之一。以往我们都是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的方式教幼儿学习,幼儿既不了解学习的意义,又对单调的练习不感兴趣,所以很难达到好的学习效果。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体育活动目标,我班尝试设计并开展了以学习“助跑跨跳”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学做解放军”情景游戏为主要形式的体育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播放背景音乐《小号手》――用雄壮有力的音乐和模仿动作激发幼儿学做解放军的积极性。来到户外,我告诉孩子们玩学做解放军游戏,并发给他们一颗红五星佩戴在胸前。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感。随着节奏鲜明、雄壮有力的《小号手》音乐,孩子们自然地挺起胸脯抬起头,精神抖擞地排好队伍,开始了准备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我带领孩子们学着解放军的样子雄赳赳、气昂昂地练习分队走,按口令做敬礼、吹号、射击、投弹等动作。情境逼真,具有鲜明特点的准备活动,激发了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跨战壕运子弹”――让孩子在体验中领会动作要领我以班长的身份给“战士们”布置了“跨战壕运子弹”的任务。这个任务需要跨两道“战壕”,为了保证成功地将“子弹”运回,我让“战士们”自选分成两组,尝试跨两种“战壕”。孩子们一听跨“战壕”,都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的任务刚布置完,他们就分组进行了尝试。助跑跨跳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学会用力蹬地,向前迈腿,这是我们在备课和亲身体验中摸索出的经验。为了让幼儿自己感受到这一点,我用缠上绿色皱纹纸的松紧带设置了两条宽窄不同的“战壕”(一条是60厘米,另一条是75厘米)。

在初次尝试中,跨窄“战壕”的孩子多是对跨跳信心不足或能力弱的孩子,但由于“战壕”比较窄,他们跨起来比较容易;跨宽“战壕”的孩子们因为能力强,跨起来也没有感到太困难。为了让他们充分体验跨越宽窄不同的“战壕”的方法,在第二次练习时我将这两组幼儿调换了一下。这样一来,一些较弱小的孩子就有些畏难。这时,我就鼓励他们向解放军叔叔学习不怕困难。看到老师鼓励的目光,孩子们鼓足了勇气站到起跑线后,听到口令就向“战壕”飞快地奔去。蹬地、起跳、迈腿,嘿!真棒,多数“小战士”都跳过去了。

在试跳两次以后,我及时组织孩子们进行交流,让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跳过去的,跳宽的和跳窄的有什么不同。他们总结了经验,共同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交流时,成功跨过“战壕”的孩子们表现得既兴奋又自豪。那些没有跳过去的孩子听了别人的'经验也受到了启发,有的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但是,再次试跳时,仍然有几个孩子跳不过去。于是,我又引导他们观察同伴的动作,分析跳不过去的原因。孩子们观察后发现,这几个小朋友之所以跳不过去,有的是因为离“战壕”距离相差很远就起跳,有的是因为跑得慢,缺乏冲劲儿,有的是因为没迈腿。在同伴的帮助下,这几个孩子经过总结经验,终于勇敢地跳过了“战壕”。几次尝试之后,幼儿自己得出了结论:跨窄的不用跑得太快,跨宽的要使劲跑,用力蹬地;跨窄的轻轻一迈步,跨宽的要迈大步。

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6人一组自由组合,分成4队进行“运子弹”的比赛。比赛开始了,听到口令后,“小战士”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跨过“战壕”,阵地上的“小战士”在不停地为自己的“战友”加油,场面非常热烈。可是,因为孩子们求胜心切,有的顾不上用力蹬地迈腿跨跳就掉进了“战壕”,影响了动作的完成。于是,我引导幼儿重新调整了规则。新的规则规定,掉进“战壕”的战士所运的“子弹”不算数。这样一来,孩子们将注意力转向了跨越“战壕”的动作,使游戏真正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小班体育活动教学反思 篇7

我们班的孩子们在平时玩球的时候总是愿意用来扔,所以我想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条件,让他们扔得更开心,并且能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这次的体育游戏,我选择了球类,本来我想用大的皮球的,但是我又考虑到孩子的.手臂力量还不够,皮球的体积过大,孩子们对于皮球的抓拿和扔、投,未必会掌握的很好,所以我还是选择了体积比较小的小皮球,这种小朋友可以比较方便于幼儿的抓握,可以先引导幼儿学习球类的抛投。

游戏一开始时,孩子们看到小皮球就兴奋起来了,因为在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对于投球的掌握不是很好,在做游戏的时候也比较少运用到,所以孩子们都很期待我的这个游戏。在教授抛投小皮球的过程中,孩子们还是很认真的,而且都很迫不及待地想试试把小皮球抛投到纸箱里去的感觉会是怎么样的。

小班体育活动教学反思 篇8

活动过程一环扣一环,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体现《指南》中:即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原则。激发幼儿学习和锻炼的兴趣。活跃幼儿的思维,发展其能力。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自己的平衡、攀爬、跳跃能力,体现了幼儿勇敢、克服困难的.品质,幼儿主动探索游戏的多种玩法,感受到了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活动材料的选定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满足了幼儿好奇、好动、好玩、喜欢探索的心理特点。

活动中对幼儿的表现给与适时的回应,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课前的准备比较充分,所以活动中出现的小状况比如:第一个游戏设计孩子坐在桌子上动,孩子们先跪在了桌子上这种情况的出现,我在谈话时引导孩子坐在桌子上听,给与提示,活动得以按计划进行,备教材、备孩子等都是很重要的。

活动开展后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基本环节内容太多,四个运动游戏,整个过程尽管孩子兴趣很高涨,但孩子的活动量有些大。

以上便是我对这节活动的反思。

小班体育活动教学反思 篇9

一、通过今天这堂体育课,我感觉小(1)班的小朋友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愿意积极的与老师沟通互动,能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并结合生活,非常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愿意与其他小伙伴们交流互动,相互帮助。通过活动发现孩子们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探索精神,但需要逐步引导他们培养耐心、坚持、与人合作中完成相对较复杂游戏的能力。从小树立团队精神,从小渗透合作意识,在人人参与中体会体育游戏的快乐,不让任何一个小朋友掉队。

二、本堂课基本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实物项链和戒指引出"洞"这一认知概念,引导小朋友说出"圆"和"圈",激发小朋友的想象力,小朋友也说出了生活中的各种实物,如门洞、网眼、水龙头、水管、袖口、领口、书包口、桥洞、山洞、隧道、篮圈、纽扣孔、鞋口、鼻、嘴、耳孔、眼睛框、窗户、面具头套、护腕、手表带、茶杯、碗、戒指、项链、手镯、足球门等等。

三、体育游戏前通过跟我学动作让小朋友的手指、手臂、膝盖、脚踝、腰得到充分准备,从小养成运动前先热身的习惯。在实际过程中有的`小朋友会表现自己特有的动作,很有想象力、创造力,如单脚跳等,应及时鼓励但要注意安全。

四、通过实物乒乓球、网球等让小朋友对各种体育运动有所了解。计划让小朋友用手指、手臂、大腿、脚等做出各种大小的的洞。考虑到小朋友准备活动已相当充分,这一环节并未过多展开,把更多时间用在邀请小朋友通过互动合作玩小球过桥洞游戏,为小火车运球过山洞做准备。其间发现个别小朋友用脚踢球,表明小朋友有表现欲的同时也在探索新的玩法。可以考虑围成大圈让个别小朋友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家一起欣赏。考虑到时间有限,未实行。

五、两两合作双手举过头顶做山洞,在老师的指导下,师生合作互动、生生合作互动开始做小火车运球过山洞的游戏。小朋友依次推球或抱球轮流过山洞,然后自己也搭山洞。这一游戏能很好的逐步引导小朋友培养耐心、坚持、与人合作中完成相对较复杂游戏的能力。从小树立团队精神,从小渗透合作意识,在人人参与中体会体育游戏的快乐,不让任何一个小朋友掉队。在确保每个小朋友都参与了之后,我在结束游戏前有意问了几个小朋友,你玩过了吗?他们说没有,看来是没有玩够。考虑到小朋友们才小(1)班,不宜玩太久,还是结束了游戏。

六、在整队做了一下放松运动后,小朋友们整齐的排队回教室。小朋友们表现很不错,一条小项链作为奖励。顺便给小朋友变了一个戒指入项链的魔术。

小班体育活动教学反思 篇10

本学期我们班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努力从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关注的焦点、熟悉的社会生活入手,注重幼儿之间的合作、想象能力、情感的激发及兴趣的培养,使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使活动获得主动发展。

本次健康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创新,体验运蛋的乐趣。在活动中,我觉得小朋友的参与性很强,兴趣很高。结束后,小朋友们都跟我说还想再玩,还有很多的办法可以玩呢’,其实在活动之后,我看了一下时间,本次活动在提问问题上有些偏长了。最后的运蛋环节没有做 ,所以将活动延伸到下次的运蛋游戏中。

不足:

活动结束后我觉得在时间的把握方面还应该注意一下,探索、实践的过程很精彩,幼儿的参与性很强,就是下次要注意环节细节方面的考虑和难度的提升。

小班体育活动教学反思 篇11

在这一段的学习中,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交流、碰撞……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从开始的心存疑虑到现在的的豁然开朗,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下面我从教学设计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现在的地位和一些不合理的状态是一时无法改变的,那么我能改变的是——我的心态,我的观念。要真正做到热爱教学,热爱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老是端着架子,我就是来给你教学的,你就是要学习的,这样的教学局面并不好,老师要做到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商量,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教学赋有亲和力,他们的抵触情绪就会消失,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探究学习,从而达到一个教与学的和谐状态。好的教育就是激励、唤醒和鼓舞。

二、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以前我们的教学虽然有前辈的指导,有可借鉴的方法、经验,但是与他人的切磋交流较少,因而教学方法也是较传统,保守。通过新课程培训我们认识到了新教学教法和设计的新理念。

首先,要创新。教学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材,对知识点,内容设计,教学评价等,做到有效的创新,才能赋予教学充实而富有个性的生命力。只有教师的教法新颖,学生也才会更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兴趣也会更浓厚。

其次、要清晰。教学思路、线索、过程清晰。这首先取决于老师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教学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另外还要在备课时进行大量充分的准备,理清教学脉络。

第三、要贴近生活、社会、学生。枯燥乏味,难于理解的教学是课堂大忌,以致学生对课堂失望,老师对学生失望,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当我们俯下身来,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从中取材,与自己的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这将大大有益于教学。

第四、要灵活。教学内容、过程、教学评价灵活。我们体育老师带的'班都很多,若每班的教学都是一种模式,一成不变,讲到最后,自己都会感到味同嚼蜡。对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教学,都是谈不上有所促进。但是课堂教学也不能够花哨过头。新课程里讲的分层教学,主题教学,自主探究式、分组协作的等的方式以及多种教学评价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学习之后感到获交益良多。最终我们教学要达到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我们应该在做好本学科教学的同时,能够从事一些有益于专业发展的专业研究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当自己真正在本职工作以及专业研究方面有所作为时,也就真正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我会沿着新课改的道路走下去,我会一直努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