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短文网

2025-10-16教案

短文网整理的《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精选9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掌握故事大概内容,能够跟随故事情节发挥想象。

2、启发幼儿寻找大自然的色彩美,并寻找周围美丽的景象。

3、加深对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认识

教学准备:

1、手偶

2、白描画(幼儿每人一张)

3、油画棒

4、挂图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拿出手偶向幼儿介绍“小朋友们好,我们是妞妞和牛牛,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认识颜色》。”

2、幼儿一边听故事一边观看图片。

提出问题:

(1)牛牛和妞妞都认识了哪些颜色?

(2)他们在什么地方找到这些颜色的?

(3)小朋友们都喜欢这些颜色吗?还喜欢哪些颜色?在哪里可以找到你最喜欢的颜色?

3、到户外寻找美丽的颜色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到外面去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我们到草地上寻找颜色,比一比看谁找到的色彩最多,看谁找的最快。

4、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哪些颜色。

学习语句:我在**地方找到了**颜色

5、涂色

幼儿每人一张白描画,请幼儿看一看都画了什么,让幼儿涂色。

6、作品欣赏和介绍

幼儿向小伙伴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创作自己作品的。

7、活动结束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掌握故事大概内容,能够跟随故事情节发挥想象。

2、启发幼儿寻找大自然的色彩美,并寻找周围美丽的景象。

3、加深对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认识

教学准备:

1、手偶

2、白描画(幼儿每人一张)

3、油画棒

4、挂图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拿出手偶向幼儿介绍“小朋友们好,我们是妞妞和牛牛,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认识颜色》。”

2、幼儿一边听故事一边观看图片。

提出问题:

(1)牛牛和妞妞都认识了哪些颜色?

(2)他们在什么地方找到这些颜色的?

(3)小朋友们都喜欢这些颜色吗?还喜欢哪些颜色?在哪里可以找到你最喜欢的颜色?

3、到户外寻找美丽的颜色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到外面去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我们到草地上寻找颜色,比一比看谁找到的'色彩最多,看谁找的最快。

4、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哪些颜色。

学习语句:我在**地方找到了**颜色

5、涂色

幼儿每人一张白描画,请幼儿看一看都画了什么,让幼儿涂色。

6、作品欣赏和介绍

幼儿向小伙伴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创作自己作品的。

7、活动结束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颜色的名称及其特征。

2、能够辨别不同颜色。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颜色。

二、教学重难点:

1、颜色的名称及其特征。

2、颜色的辨别。

3、颜色的描述。

三、教学内容:

1、颜色的名称及其特征。

红色:代表热情、勇气和力量。

橙色:代表温暖、快乐和活力。

黄色:代表光明、希望和智慧。

绿色:代表自然、健康和平静。

蓝色:代表清新、深邃和智慧。

紫色:代表神秘、高贵和浪漫。

2、颜色的辨别。

教师可以出示不同颜色的物品或图片,让学生辨别颜色。

3、颜色的描述。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或图片,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颜色。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颜色的名称及其特征,让学生了解颜色。

2、实物演示法:通过出示不同颜色的物品或图片,让学生辨别颜色。

3、情景模拟法: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或图片,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颜色。

五、教学步骤:

1、引入新课:出示不同颜色的物品或图片,让学生猜测颜色的名称。

2、讲解颜色的名称及其特征。

3、出示不同颜色的物品或图片,让学生辨别颜色。

4、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或图片,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颜色。

5、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正确说出基本颜色的名称及其特征。

2、学生能够辨别不同颜色。

3、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颜色。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辨别颜色和描述颜色方面有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的简单明了,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篇4

设计意图:

现在中班的孩子对颜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索者,学会发现哪里有颜色,从而使幼儿认识色彩不仅存在于颜料中,更存在于大自然和我们身边的事物中,因此我设计了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是一节对颜色的巩固课,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对颜色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目标:

1、主要对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认识和巩固。

2、引导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颜色、对颜色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三、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颜色,让幼儿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活动难点:

让幼儿感受色彩的美丽与美好。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色的小鱼各一只,各种颜色的卡片。

2、红、黄、蓝、绿色的地垫若干。

3、四种颜色的卡片框。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几位客人,大家想认识他们吗?(想)好,那就让我们用热情的掌声请出他们吧。(出示四种颜色的小鱼)哦,原来是小鱼呀,大家喜欢他们吗?(喜欢)是呀,看到小班的小朋友这样热情,小鱼们也很高兴,你们瞧,他们特地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来和你们见面,你们都知道他们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吗?(红、黄、蓝、绿)是的,他们分别穿上了四种颜色的衣服,今天呢,他们就和我们一起来走进颜色的美丽世界里,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开心的玩吧。

二、认识颜色、进行游戏

(一)颜色找朋友

1、小鱼喜欢小班的小朋友,想和你们交朋友,但是它们只会交和他们衣服颜色相同的朋友,所以今天呢?红色的小鱼它会选择这些小朋友做他的朋友。老师出示红色的小鱼,然后邀请穿红色衣服的小朋友和小鱼站在一起,并请小朋友们说说,为什么红色的小鱼会邀请这些小朋友来到一起呢?(因为他们衣服的颜色相同。)

2、老师又请出一位穿蓝色衣服的幼儿和蓝色的小鱼交朋友,并问一问其他幼儿为什么老师会让他们交朋友呢?

3、 其他颜色的'小鱼也同样的进行游戏。

4、 也可请幼儿来选择小鱼。

(二)颜色找家

1、小朋友们和小鱼都成为了朋友,那就让我们也为小鱼做点事吧,帮小鱼找到他的家。

2、将四种颜色的地垫随意铺在地上,请幼儿跟随老师边做动作边说:“一个娃娃一个家,小鱼小鱼没有家,小朋友们帮帮他,帮他找到家。”老师出示黄色的鱼,然后说:“到黄色的家”,小朋友要立刻找到黄色的垫子,然后站在上面。

3、大家帮黄色的小鱼找到了家,小鱼很开心,可是还有小鱼没有家,我们又继续帮他们找吧。

4、律动开始又重新进行游戏。

三、给颜色分类,送卡片回家

1、小鱼和小朋友们交上了朋友,他们特意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现在老师分发给你们。(将卡片框里的卡片分发给幼儿)

2、老师手里也有礼物,老师举起红色的卡片,请小朋友找出和老师手中颜色相同的卡片。(幼儿找出卡片,然后老师要求将卡片送回卡片框)

3、其他颜色都这样进行分类。

四、拓展

小朋友们手中还有一些卡片是什么颜色的呢?是呀,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仅只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还有更多美丽的颜色等着我们去发现呢。请小朋友们看看我们的活动室,在我们的活动室里还有很多颜色呢,能找找吗?(幼儿在活动室里寻找颜色)是啊,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更多的颜色,欣赏这些颜色的美好。小朋友们,感谢小鱼陪我们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我们和他们说再见吧,也和听课的老师说声再见吧。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文件的打开。

2、学会颜料桶的使用。

3、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

教学重点:学生对图画的涂色及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

教学难点:学生对图形进行填色时,容易忘记图形是否封闭。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文件的打开:“上节课,我们把画好的画保存下来,我们怎样把它打开呢?”教师可演示打开上次保存文件的方法。打开保存的文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我们能不能给图画涂上漂亮的颜色”很自然转到颜色的填充这一环节。

教学颜料桶时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在进行填色时,封闭图形与未封闭图形有什么不同。

在讲清楚封闭图形的涂色后,可以让学生打开课文例图,自己尝试对色块的更改(换衣服)。

如果要将图画中的某一特定颜色A改成另一特定颜色B,即颜色A—>B,可以使用彩色橡皮,具体方法如下:

1、将前景色设为颜色A;

2、将背景色设为颜色B;

3、选择橡皮;

4、按住鼠标右键,在需要修改的地方拖动鼠标。(彩色橡皮的.使用有一定难度,教材中没有介绍,但这个功能比较常用,可根据情况作为补充知识介绍。)

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在平常学生使用画图软件时经常要碰到工具箱或颜料盒没有出现的情况,所出学生从心理上就比较想了解工具箱与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在这里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暗箱,让学生碰到问题,自己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再从总体上给全体学生一个明确的方法。本课时讲这一内容为学生以后操作标准菜单的工具栏服务。

教学参考:

如果学生把工具箱或颜料盒拖到桌面外时,可采用更改屏幕的分辨率来找到工具箱、颜料盒。

应该让学生把涂好颜色的图画保存下来。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文学传记的写法,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品味课文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习居里夫妇的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学习居里夫妇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熠熠闪光。她的一生伟大而美丽,正如她发现的镭一样,放射出略带蓝色的荧光。这光芒照射了百年,并且越来越光彩夺目。今天,我们就走进居里夫人的世界,感受她那伟大的灵魂。

二、作者简介

艾芙·居里(1904-20xx),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04年出生在巴黎。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的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给予她巨大的影响。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潜心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

背景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居里(1867-1934),通常称为玛丽·居里或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三、检查预习

生字和新词读音和默写都要正确。

微妙 燥热 沥青 骤雨 窒息 吹嘘 荧光 筋疲力尽 和颜悦色

四、整体感知课文

(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读出声音。朗读时请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居里夫人是在什么条件下提炼镭的?

(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总写玛丽·居里“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第二部分为第2-14自然段,写玛丽·居里在上木屋里提炼镭那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第三部分为15-25自然段,写玛丽·居里和丈夫终于提炼出镭时的愉快与幸福情景。)

(二)请学生看书上插图。居里夫妇。

五、精读课文

(一)请第一、二组同学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领起全文,增加文章的吸引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请第三组同学读课文第2、3、4自然段;第四组同学读第5、6、7自然段;第五组同学读第9、10、11自然段;第六组同学读第12、13、14自然段。

1、如何理解在此恶劣环境下的“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这几年里,尽管环境恶劣,工作量大,但正是因为居里夫人“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说是“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2、“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从这里同学们看出了什么?

从这里可以看出:居里夫人工作强度大,工作条件简陋,工作环境不好,但是居里夫人还是坚持工作。

3、“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拟人法。将镭人格化,形象地体现了镭的提炼非常艰难。使语言生动、活泼。

4、“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如何理解“反自然”?

“反自然”是指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工作环境差,超出人的身体极限。表现出作者欣赏父母两人工作的密切配合和感情的和谐,对父母在科学实验期间的协调的共同生活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请同学们再次看书上的插图。

(三)、请男生读第15-20自然段,请女生读第21-25自然段。

品析“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这句话。

”领域“,在这里指他们的学术范围,后面的”梦境“又将其形象化,将其比喻为美妙的境界,这就将居里夫妇热爱科学的情怀又一次显现了出来。这句话表现了居里夫妇早已把艰苦的提炼镭的过程当成一种美好的追求,一种美丽的梦境,衬托出他们乐观、坚定、执着的品质。

(四)文章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增强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请同学们快速读一遍课文,体会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找2个同学在全班交流。

文章对残破的棚屋的描写: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和简陋的'设备等角度进行细致的描写,反映出条件的艰苦,衬托出人物的伟大精神。对人物深入细致的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感觉、神态等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人物的伟大性格。

六、总结

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深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读者仿佛置身于残破的棚屋,看到居里夫妇忙碌的身影,感受到科学发展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在叙事中,文章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学过本课以后,同这们要学习居里夫妇刻苦钻研、坚韧执着、以苦为乐的精神。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课外读一读《居里夫人传》,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品德力量和科学贡献。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篇7

设计意图:班级里幼儿喜欢观察,动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简单又好玩的小制作,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培养他们对颜色的感性认识。美术活动离不开感知、模仿、练习、创作这几个基本环节。在这节活动中,也是通过先感知观察作品的形状、颜色,然后让幼儿去探索制作的步骤,最后去尝试。教师起到启发、引领的作用,把幼儿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美工活动中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在美工活动中不仅要会观察、会思考,会操作,还要会说话。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红、橘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功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主色是红、橘黄、绿三色的玩具若干

2、油画棒卡片纸若干,纸上用白色油画棒画有各种玩具的图案

3、红、橘黄、绿色颜料,刷子、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玩具

1、出示玩具,请幼儿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儿玩玩具的时候教师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颜色,进一步认识红颜色、橘黄色、绿颜色

(1)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漂亮玩具,让我们一起玩吧

(2)在玩的时候看一看你玩的`是什么玩具?这个玩具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绿色的天线宝宝

(1)快看,谁来了?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2)看看自己手中的玩具,有没有和它一样颜色的?

(3)谁拿的是红色(橘黄色)的玩具?

3、扩展幼儿思维,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二、游戏“照相“

三、洗照片

1、展示相片的“底片”(油画棒纸)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用形象的语言示范“洗照片”:“小刷子,喝点水,放在纸上轻轻刷”,用刷子蘸上颜料轻轻的在纸上来回的刷,全部刷满颜料后相片洗好了。

(1)下面我们也来试一试洗照片

(2)可以选一种你最喜欢的颜色洗相片

2、辅导幼儿“洗相片”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指导幼儿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四、作业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小班美术活动《线宝宝的舞》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11篇【优】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篇8

设计思路:

《美丽的颜色》是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八课,是《居里夫人传》的节选部分,属人物传记。课题“美丽的颜色”涵盖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居里夫妇提炼出的镭具有颜色美丽,自动发光的外在特点;二是居里夫人不畏艰辛,献身科学的美丽人格。本课语言优美,情感饱满,人物形象鲜明,所在单元写作设计为人物传记。因此,依据文本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记叙文阅读理解能力。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2.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3.品读赏析,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教学重点:

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品读赏析,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教学方法:

1.圈点勾画法。

2.朗读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美女,知道这是谁吗?(课件出示居里夫人拿着镭的照片。)

生回答后,师引导: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则消息,题目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知道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而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这位美女——居里夫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物传记《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

二、教学新课

(一)走进文本,初步感知“美丽”。

1.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速读全文,标注自然段。(教师提示学生统一标注课文18自然段后单独成段的省略号为“19”自然段)

2.提问:本文题目《美丽的颜色》,这句话也多次出现在文章当中,大家圈点出来,告诉老师,

明确: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

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个句子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们一起来把文章这几个段落齐读一下。

学生齐读17——22自然段。

自由朗读。

教师指名男女生各一,分角色读。

引导归纳:在这对话中,人物情感对“美丽的颜色”从期待到确信最终惊喜万分的.变化,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看到居里夫妇如呵护自己孩子般地研究镭的科学热情,读出题目“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

它:颜色美丽,自动发光。(板示)

(二)品析词句,体悟深层“美丽”。

师:只是,这篇文章“美丽的颜色”仅仅指镭的颜色吗?我们再回过头看看文章1——16自然段写了些什么?谁能概括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可多叫几人,反复引导。

明确:居里夫妇探究提炼镭的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1.师:请问,“艰苦”以及“微妙的快乐”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圈画并批注。

(学生可同桌、前后合作交流圈点勾画。)

2.指名学生朗读赏析,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

(艰苦)

工作环境恶劣

工作条件简陋

工作过程辛苦劳累

工作强度大

工作时间长

(意思相近即可,并板示。)

(微妙的快乐)

献身科学的热情,迎难而上的毅力,相互扶持的恩爱。(意思相近即可,并板示。)

3.师:由此可见,“美丽的颜色”除了指居里夫妇的工作成果——镭的颜色,更是指 。(引导学生归纳:居里夫妇的美好人格。)

师:而这,正是人类世界最美丽的颜色。(板示:美丽的人格)

三、拓展对比,品析写法。

本文是一篇传记,文章后面部分与前面我们所学《列夫·托尔斯泰》一样以对人物及事件的描写和记叙为主。前半部分,作者却偷了懒,大段大段地摘抄了居里夫人生前笔记中的话,这些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学生讨论探究后,指名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不能,引用居里夫人的原话使文章更具真实性,给人“身临其境,如经其事”的感觉。另一个,也因为作者身份的不同(课件出示作者简介),让我们从这篇传记中既读到了居里夫人,也感受到了作为小女儿的作者对父母浓浓的爱惜与敬仰之情,使传记的情感色彩变得更加浓厚起来。(可结合课本45页“阅读提示”品析。)

四、再次朗读,升华总结。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读读后半段的“美丽的颜色”,体会居里夫妇的幸福快乐。(看哪……看哪!到完。)

师:我们永远记得镭的美丽颜色,可是我们记住的只有镭荧蓝发光的美丽吗?

明确:还有居里夫人熠熠生辉的一生追求及美好人格。

师:是的,这光辉的美好人格是世间最美的色彩。其实,拥有着美丽颜色的镭一直侵蚀着居里夫人的肌体,她曾经的美丽健康在献身科学的道路上悄悄隐退,最终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患恶性白血病而亡。大家来看看这样的她还美丽吗?(出示居里夫人年老时的照片)

明确:美!因为人格的美丽是永恒的!

五、作业布置。

1.选择一位身边熟悉的亲人、同学、老师等,写一段150字左右的人物小传,要求:可借鉴本文引用传记人物原话的写法。

2.课外读一读《居里夫人传》,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品德力量和科学贡献。

六、板书设计。

随文设计(略)。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红、橘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功感到快乐。

重点难点:

1..巩固幼儿对红、橘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活动准备:

1.主色是红、橘黄、绿三色的玩具若干。

2.油画棒卡片纸若干,纸上用白色油画棒画有各种玩具的图案。

3.红、橘黄、绿色颜料,刷子、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玩具

1.出示玩具,请幼儿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儿玩玩具的时候教师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颜色,进一步认识红颜色、橘黄色、绿颜色

(1)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漂亮玩具,让我们一起玩吧

(2)在玩的时候看一看你玩的是什么玩具?这个玩具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绿色的天线宝宝

(1)快看,谁来了?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2)看看自己手中的玩具,有没有和它一样颜色的?

(3)谁拿的是红色(橘黄色)的玩具?

3.扩展幼儿思维,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还有那些东西是绿色(红色)的?

二、游戏“照相“大家做个小小摄影师,为玩具拍张照片吧!

三、洗照片

1.展示相片的“底片”(油画棒纸)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用形象的语言示范“洗照片”:“小刷子,喝点水,放在纸上轻轻刷”用刷子蘸上颜料轻轻的在纸上来回的刷,全部刷满颜料后相片洗好了。

(1)下面我们也来试一试洗照片。

(2)可以选一种你最喜欢的颜色洗相片。

2.辅导幼儿“洗相片”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指导幼儿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