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认识教案

短文网

2025-10-16教案

短文网整理的大数的认识教案(精选19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1

1.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课 题 内 容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主题图 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1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例2读含两级的数。

亿以内数的写法 例3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

例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例5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例6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数的产生 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 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 例1 读含三级的数。 例2 写含三级的数。 例3 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 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 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3.教学重难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内容:P2-4例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具:图片和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百一百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亿级 万级 个级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1 3 8 1 9 0 0 0↑表示8个十万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 “做一做”的1题数数

2、 “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2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练习教学内容:练习一的:3-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及其意义。

2、熟练地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谁能说出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2、亿以内的数位是怎样分级的?

3、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32680 145800 5205000(要求:说出万级和个级上各有什么数,分别读作什么,然后再合起来读)

1、学生说出计数单位和相对应的数位。

2、学生说出个级和万级。

3、学生读数:32680读作三万二千六百八十145800读作十四万五千八百5205000读作五百二十万五千了解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1、投影出示:分别说出下面每个数中的“2”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72650 5624500 2845000

2、说出下列各数是由几个千万、百万、十万、万……组成的。567000 703500040080000 30200000

1、学生先讨论再回答:72650中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5624500中2在万位上,表示2个万;2845000中2在百万位上,表示2个百万。

2、学生讨论回答。

巩固练习

1、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4050000 90083000 38000400

2、投影出示:

(1)56850549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从左往右起,5分别表示( )请读出万级上的数。

(2)在54后添( )个0,这个数是五十四万。在63后添( )个0,这个数是六千三百万。要把12345变成一千二百三十四万,应该( )。在96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是九百万零六。

3、游戏:用0、1、3、5、7组成四个不同的五位数,再读出来。

1、学生先分级再读数。405 00009008 30003800 0400

2、学生先分小组回答然后全班交流。

3、同桌两人组成数,另一人读数。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认识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明白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出学习目标。

(一)师:这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叫《青年的财富》,想听吗

(生):想

师:故事中也有数学信息哦,看谁的耳朵灵!

有一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天,在他无意中遇到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老人见他愁容满面,于是问到:“年轻人,你为什么这样不开心?”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年轻人说。

老人由衷地说:“穷?你很富有啊!”

年轻人问道:“富有?我怎样不明白?这从何说起?”

假如去掉你一一只手,给你10000元,你愿意吗?”老人问道。

“不愿意,”年轻人肯定地回答。

“给你100万让你立刻变成80岁的老人,你愿意吗?”

(师:小朋友们,你说年轻人愿意吗?)“不愿意”!

“用1000万来换取你的生命,你愿意吗?”“当然不!”

“这就对了。你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财富了,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微笑着说。年轻人恍然大悟。

亲爱的同学,如果此刻用1亿元换走你的爸爸妈妈,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是啊!看来我们的生命和父母是多么的珍贵啊,用再多的钱也是换不来的,我们必须要珍惜生命。

师:故事讲完了,你听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80、1000、100万、1000万、1亿等

(师适当表扬: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你听得真仔细!……)

师:100万、1亿、1000万等都是大数(板书:大数)这样的数你还听到或是看到过吗?

(预设)学生举例。

生1:中国的人口有13亿多、

师:对,你了解得真多!

生2:房价和车价等

师:是的,你很会选取信息、

师:看来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这天就来学习有关大数的知识、(揭示课题:认识大数)

(二)想一想:你们想明白什么有关大数的数学知识?(提出学习目标)

1、计数单位的认识,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学习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3、掌握数位顺序表

二、交流互动,展示学习成果。

1、学生自学例1、做一做。

2、学习小组互相帮忙、质疑问难。(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引导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帮忙、相互探讨)

3、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1)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A: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也是计数单位。

B:我们明白了每相仿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因为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十个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十个百万是千万、十个千万是一亿)

C: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D:一个数还能够分成个级、万级、亿级。

E:我们认识了数位顺序表。

F: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好处不一样。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冲突。

A:你是怎样区分数位与计数单位的?

师:大家已经明白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象你们在教室里有座位,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要买票买个座位(如果不安排座位会怎样?)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是它们的数位。

B;从数位顺序表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知识?

C;为什么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好处不一样?

(4)学生自由提问质疑、激发冲突。

三、检测学习成效。

(一)决定题(用手势表示)

1、从右边起,第九位是千万位。()

2、万、十万、百万、千万是计数单位。()

3、十万里有10个千。()

(二)填空:(独立完成,再校对)

1、千万位的右边一位是(),左边一位是()。

2、10个十万是(),1亿里有10个()。

3、2091837是一个()位数,最高位在()位,9在()位上,表示();2在()位上,表示()。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猜数

(创设情境:前几天,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它的价钱是下面几个数中的一个,

956800,965800,895600,958600,9586000,986500

信息:是个六位数

它的最高位上数字是9

它的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

它的千位上数字比百位上数字多2。

你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猜出它的价钱吗?先独立完成,再同桌商量商量,说说你的想法,比一比,谁猜得准!(反馈)

2、师: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大数有了一些了解,在以后地学习中,我们会了解更多的有关大数的知识。那时,老师相信同学们不但会读大数、还能写,相信小朋友们在数的王国里能更加自由驰骋!你们会读下面各数吗?

4576,45760,7800,78000,97540000,100000000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3、预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的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类比迁移能力。

2.掌握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改写,体会用“万”为单位计数的简捷性。

3.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课件出示

356○12802010○10205693○52978064○8046

2.师: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3.师: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哪个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下一位……)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20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有19612368人,上海有23019148人。

2.师:北京和上海哪个城市的人口多?(有的学生可能在数位数,有的学生可能已经说出了答案,都可以)看来,大家是想比较这两个数据的大小,这两个数位数这么多,怎么比较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比较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人口的现实情境,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不同,先比位数

(1)师:(出示:99864和101010)我们先看这两个数,谁大谁小?(101010)

(2)师:9986最高位上是9,101010最高位上是1,9比1大,那应该是99864大呀,怎么回事?

(3)方法一:比较两个数的最高位,99864的最高位是万位,101010的最高位是十万位

①师:我们分别在两个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数,看看是不是这样。(找两个学生上来拨数)

②师:从计数器上看,99864的最高位是万位,101010的最高位是十万位,两个数谁大?

③师:比较两个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可以比较出这两个数的大小。

(4)方法二:比位数

①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②师:99864是五位数,101010是六位数,谁大?

③师:通过比位数也可以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

(5)师:你们虽然用的方法不同,但都说明了101010这个数大,看来真不能上来就比最高位,可以比最高位,也可以比位数,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说说你的想法。(比位数,数数比背数位顺序简单)

(6)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不能上来就比最高位上的数,应该先比什么?(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

(1)师:两个数比较大小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你能举两个亿以内的数说明吗?(最好用学生说的,他们会更有兴趣。这里用书上的数:356000和360000)

(2)师:这两个数都是六位数,怎么比大小?说说你的想法。(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下一位,直到比出结果。)

3.练习:做一做第1题,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4.小结:

(1)师: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为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2)师:与我们学过的万以内数比大小的方法相比,你发现什么?

5.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① 学生独立完成。

② 汇报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出:几个数比较大小,可以把它们相同数位对齐排成一列,便于比较。

(2)解决引入问题: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人口哪个多?

【设计意图:比较大小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比较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另一方面是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教学时,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1.体会用“万”为单位计数的便捷

(1)课件出示:

师:这是我们身体中的血液图,血液中有红细胞和白细胞,一滴血液中有多少红细胞呢?男生女生分别看,看看谁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出这个数。一方看时另一方闭眼。能读出来就举手。

男生看到的:红细胞:5000000个

女生看到的:红细胞:500万个

(比赛结果肯定是女生用时短)

(2)出示:红细胞:5000000个

红细胞:500万个

师:男生为什么会慢些呢?(后面的0太多了,读起来太麻烦)

(3)师:像这样,个级上全是0的数,是整万数,这样的数0太多了,我们读、写起来比较麻烦,有时为了读数方便,会把整万数改写成像500万这样用“万”作单位的数。如果怎么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呢?

2.例题教学

(1)出示:红细胞:5000000个 白细胞:10000个

(2)师:请你把这两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① 5000000个=500万个 在万级上写500,然后写个“万”字。

师:原数中个级上的4个0呢?(换成“万”字了)

② 10000个=1万个 去掉个级上的四个0,写上“万”字。

有些学生可能会忘记单位名称,要提醒学生注意。

3.试一试:做一做第1题

4.小结:

(1)师:怎样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先分级,去掉万位后面的4个0,写上“万”字。)

(2)师:比较改写前、后的两个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大小不变,所以用“=”连接

不同:计数单位不同,改写前的计数单位是“一”,改写后的计数单位是“万”

5.练习:做一做第2题。

提醒学生注意:原数有单位名称改写后的数也要有单位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男女生读数比赛,使学生体会到改写后读数的便捷。让学生读出整万数,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4页第1题

2.教材第15页第5、6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和亿以内数改写的方法。】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探索精神。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教学,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对照顺序表,回答。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900009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1050000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23000000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2340050“234”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

“5”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10200800这个数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六千三百二十二十三万五千一百零四万零二十

要求:(1)先说一说写数的方法,步骤(你是怎么写的)。

(2)读一读,先明确含有几级的数。

(3)对照数位顺序表写数。

3、练习一中的第12题。

要求:(1)先读一读

(3)按题目要求连一连

(4)想一想:如果不经过读数、写数,能不能通过推测、判断进行连接?说出你的策略。

二、专项练习

1、不对照数位顺序直接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五十万三千

①由学生独立完成

②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过渡到直接写数。

明确有几级——分级画线——填上数字

(2)一千零二十五万零六百

步骤同上。

(3)写一写

一千零八万二百二十六万三千四百二百万零六十三

2、练习一中的第14题

要求:(1)教师读数,学生听写。

(2)同桌校对,互相交流、检验。

(3)请学生说说体会,介绍自己写数的方法、步骤。

3、练习一中的第9题。

要求:(1)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题目特征。

(2)引导练习。

(3)学生之间相互校对,教师巡视、检查。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一中的第10、11、13、15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认识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出学习目标

(一)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叫《青年的财富》,想听吗?(生):想

师:故事中也有数学信息哦,看谁的耳朵灵!

有一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天,在他无意中遇到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老人见他愁容满面,于是问到:“年轻人,你为什么这样不开心?”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年轻人说。

老人由衷地说:“穷?你很富有啊!”

年轻人问道:“富有?我怎么不知道?这从何说起?”

假如去掉你一一只手,给你10000元,你愿意吗?”老人问道。

“不愿意,”年轻人肯定地回答。

“给你100万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人,你愿意吗?”

(师:小朋友们,你说年轻人愿意吗?)“不愿意”!

“用1000万来换取你的生命,你愿意吗?”“当然不!”

“这就对了。你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财富了,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微笑着说。年轻人恍然大悟。

亲爱的同学,如果现在用1亿元换走你的爸爸妈妈,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是啊!看来我们的生命和父母是多么的珍贵啊,用再多的钱也是换不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

师:故事讲完了,你听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80、1000、100万、1000万、1亿等

(师适当表扬: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你听得真仔细!……)

师:100万、1亿、1000万等都是大数(板书:大数)这样的数你还听到或是看到过吗?

(预设)学生举例。

生1:中国的人口有13亿多。

师:对,你了解得真多!

生2:房价和车价等

师:是的,你很会选择信息。

师:看来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今天就来学习有关大数的知识。(揭示课题:认识大数)

(二)想一想:你们想知道什么有关大数的数学知识?(提出学习目标)

1.计数单位的认识,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学习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3.掌握数位顺序表

二、交流互动,展示学习成果

1.学生自学例1,做一做。

2.学习小组互相帮助、质疑问难。(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引导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帮助、相互探讨)

3.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1)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A: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也是计数单位。

B:我们知道了每相仿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因为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十个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十个百万是千万、十个千万是一亿)

C: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D:一个数还可以分成个级、万级、亿级。

E:我们认识了数位顺序表。

F: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冲突。

A:你是怎么区分数位与计数单位的?

师:大家已经知道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象你们在教室里有座位,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要买票买个座位(如果不安排座位会怎样?)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是它们的数位。

B:从数位顺序表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知识?

C:为什么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4)学生自由提问质疑、激发冲突。

三、检测学习成效

(一)判断题(用手势表示)

1.从右边起,第九位是千万位。()

2.万、十万、百万、千万是计数单位。()

3.十万里有10个千。()

(二)填空:(独立完成,再校对)

1.千万位的右边一位是(),左边一位是()。

2.10个十万是(),1亿里有10个()。

3.2091837是一个()位数,最高位在()位,9在()位上,表示();2在()位上,表示()。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猜数

(创设情境:前几天,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它的价钱是下面几个数中的一个。

信息:是个六位数

它的最高位上数字是9

它的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

它的千位上数字比百位上数字多2。

你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猜出它的价钱吗?先独立完成,再同桌商量商量,说说你的想法,比一比,谁猜得准!(反馈)

2.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大数有了一些了解,在以后地学习中,我们会了解更多的有关大数的知识。那时,老师相信同学们不但会读大数、还能写,相信小朋友们在数的王国里能更加自由驰骋!你们会读下面各数吗?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五、教师总结

六、作业:

预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在利用计算工具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体验转化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识过程中, 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情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

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

1.课件出示:

2.师:这是计算器,还记得这些是什么键吗?说一说。

(二)引入

师:你会用计算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设计意图: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一)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1.用计算器的方法

(1)课件出示: 386+179= 825-138= 26×39= 312÷8=

(2)师:这道题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3)师:说说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的。(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演示)

(4)课件出示:

师:依次按数字键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数字键1、7、9,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出结果了。

2.试一试

(1)课件出示:825-138= 26×39= 312÷8=

师:自己用计算器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

(2)订正答案。

(3)学生质疑

①师: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有问题吗?(如:按错了怎么办?)

②师:对呀,万一按错一键怎么办?(学生可能会想出两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按退格键“←”,清除输错的数字,然后输入正确的。

方法二:按“CE”键,清除然后再重新输入。

【设计意图:对于计算器大部分学生并不陌生,甚至有的学生可能在学习这节课之间就用过。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并采用学生间互问互答的学习方式,解决用计算器计算时会遇到的按错键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方法。】

(二)用“M+”“MR”进行四则计算

1.尝试计算

(1)课件出示:20xx-1368÷9

师:你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了吗?那试试这道题。

(2)师:这道题等于多少?(1882、74)

师:哪个结果是对的?怎么做的。(先算1368÷9=152,再用20xx-152=1882)

(3)师:实际上是这样的.(课件出示:20xx-1368÷9=20xx-152=1882)。这道两步计算的题目,用一般的计算器计算,就必须先记住这个除法的结果,有没有好办法?

2.用“M+”“MR”和“MC”键

(1)师:一般的计算器上都有“M+”和“MR”这两个键,有的计算器上“MR”和“MC”合用一个键“MRC”。有了“M+”和“MR”这两个键我们就不用记住中间的结果了。怎么用呢?

(2)师:先按“1368÷9=”,屏幕上会显示出计算结果1882,然后按下“M+”,计算器就会把“1882”这个结果存储下来,然后输入“20xx-”,再按“MR”或“MRC”,就把刚才存在计算器中的结果提取出来了,最后按“=”,就能显示出最终结果。

(3)师:自己试一下。(学生用这种方法尝试)

(4)练习:672÷(139-115) 37×12+46×9

师:计算新题前,先按“MC”清除存储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用计算器计算也要注意运算顺序。通过介绍“M+”和“MR”的用法,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计算。】

(三)计算比赛,合理使用计算器

1.课件出示:

128+284 45×7728÷4 2345514-0

师:大家会用计算器了吗?我们进行比赛,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课件)

2.订正结果。

3.师:有的同学还在按计算器呢,你就算完了,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后两道题不用按计算器,口算就可以了)

师:大家同意吗?看来,不是我们学习用计算器,所有的题就都用计算器,而是要用到改用的时候。

【设计意图:采用计算比赛的形式,并在题目中设计了两道口算就能得出结果的题目,使学生感悟什么时候用计算器计算,学会合理使用计算器。】

三、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一)尝试计算

1.课件出示:111111111×111111111

师:算算这道题等于几?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发现计算器没有显示出完整的结果

3.师:结果是多少?(1.234567898765432e+16,不同的计算器显示出的会不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答案?(屏幕显示不下了)

4.师:计算器帮我了我们了,只能靠我们自己了,怎么办?

(二)化繁为简,探寻规律

1.化繁为简

(1)师:这道题中,两个因数位数太多了,数太大,怎么办?(把数变小)

(2)师:真好,我们可以把数变小,算一算,找出规律,解决问题。可以从几开始?

2.探寻规律

(1)课件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师:可以从1×1开始,自己算一算

(2)订正答案。1×1用计算器吗?(课件出示答案)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3)师:回头看一看,发现什么规律?(从1开始,因数有几位就写到几,再倒过来写到1)

(4)师:这道题等于几?(12345678987654321)

3.小结

师:刚才我们用计算器算不出结果,为什么?(数太大了,位数太多)我们怎么解决的?(把数变小了,找规律)

师:数太大,我们先把它变小,变容易了,发现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难题。

4.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9999×1=99999999×2=9999×5=9999×3=9999×7=9999×4=9999×9=

【设计意图:当计算的数目很大时,计算器也显示不出结果,此时,可以把大数转化成较小的数,找到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方法。并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28页第3题

3.做一做第2题

4.教材第28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道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四舍五入”法,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并会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在探究求亿以内数近似数方法的过程中,渗透比较的思维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及概括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3.在认识和应用大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

2.师:这里有一些数据,比较这些数据有什么不同?(准确数,近似数)

3.师:有些数据前有“约”字,或后面有“多”字,这是什么意思?

4.师: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数,但有时有些数不需要知道到底是多少,如在整个2014年世界杯赛事举行期间,共有大约150万人通过航空电子系统在飞机上收看球赛。这时就需要近似数。图中这些画横线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二)点明课题

师:怎么求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求亿以内数近似数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一)求近似数

1.课件出示: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圈出题中的“大约”、“万”)。这说明要省略这两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还要把它们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师:这两个数都不是整万的数。把不是整万的数写成整万数,这个整万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关系呢?

2.求12756的近似数

(1)师:12756千米大约是多少千米?你是怎么想的?

(2)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图。

①课件出示:

②师:在这条数线上,用这个点表示10000,这个点表示20000,这两个点中间的点表示多少?(15000)

③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2756大约在什么位置。(学生上来指)

④师:从数线上看,12756接近几?(10000)

3.求1389000的近似数

(1)师:1389000的近似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师:我们也来看看图。

①课件出示:

②师:请你在这条数线上找一找,1389000大约在什么位置。(学生上来指)

③师:从数线上看,1389000接近几?(139000)

(二)理解“四舍五入”法

1.师:观察这两幅图,想一想,12756为什么约是10000,而1389000约是139000?(12756在15000的左边,更接近10000,1389000在1385000的左边,更接近1390000)

2.师:大家很会观察和比较,你们找到了一个标准,就是中间这个数。10000到20000这一段和1380000到1390000这一段都是10000,它们的一半是5000(课件演示:15000千位上的5变红,1385000千位上的5变红),12756只比10000多2000多(课件演示:12756千位上的2变红),不够5000,也就是千位上的2小于5,所以把尾数它和它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12756接近10000。这里用什么号连接?为什么?改写的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用什么号连接?

3.师: 1389000比1380000多9000(课件演示:1389000千位上的9变红),大于5000,也就是千位上的9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所以1389000约等于1390000,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39万,用“=”连接。

4.找一找,想一想

(1)师:想一想,是“舍”还是“入”,哪一位上的数起了关键作用?(千位)

(2)师:我们要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也就是个级上的四位,所以尾数的最高位——千位上是几很重要。

(3)师:结合数线图找一找,1□756的近似数也是10000?1□756的近似数就是20000了?

(4)师:不看图想一想,138□000的近似数是1390000?138□000的近似数就是1380000了?

5.小结:

(1)师:求近似数时,什么时候“舍”?什么时候“入”?

(2)师: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舍”,大于或等于5就“入”。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三)试一试: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注意:由于题目没有要求改变计数单位,所以省略尾数后应改成0。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4页第3题

2.教材第15页第4题

3.□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21□975≈29万 34□041≈35万 53□6831≈540万 2□3572≈20万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3、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4、多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计数单位十万和亿。

教学难点:

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教学准备:

计数器(每个小组的学生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为了使同学们读到更多的书,这两年我们学校增进了很多的图书。在一些中学和大学校园里还建有规模更大的图书馆,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

生:想。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 (指一名学生)你的表情告诉大家,你有话想说。

生:书真多啊。

师:老师还带来一组咱们班同学从网上查找的资料,谁来读给大家听?(课件展示课本上所提供的一段资料) 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指一名学生试读,生面露难色,眉头紧皱。

师:大家遇到困难了,生活中像这样的大数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生活中这样的大数。(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感知十万的数。

(1)师:同学们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的书有很多,十万是多少呢?谁来说说看。 学生自由说。 用课件出示:1小盒订书钉有1000个。 师:我们一起数数看一大盒装了几小盒呢?(课件动态演示,学生数) 引导学生继续往下想:两大盒有多少个订书钉?3大盒呢?5大盒、8大盒、9大盒、10大盒呢? 学生跟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 课件动态演示十大盒订书钉叠在一起的情景。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十万是多少? 师生共同小结:十个一万是十万。

(2)师课件出示人民大会堂图片。

师:我国雄伟的的人民大会堂,它能容纳一万人,如果要容纳十万人,需要几个这样的人民大会堂?

生:10个。

师:也就是说,10个这样的人民大会堂才能容纳十万人。那你见过十万个人聚集在一起的情景吗?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十万是多少。

(3)师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引导学生在万位上一个一个地拨珠子。学生跟随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万时。 师引导生领悟:在万位的前一位,这一个珠子代表的是一个十万。并理解10个一万是十万;万和十万之间的进率是10。(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其过程) 师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计数器自己探索一百万、一千万、一亿、十亿、一百亿、一千亿之间的关系和进率。

师生总结: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感知万以上的数 结合资料引导学生想象。

(1)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0个成年人的头发集合在一起大约有多少根?100个人呢?1000个人呢?(学生边想象边回答)1000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

(2)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用三年多的时间。让我们跟随秒针跳动的速度来数数看。

三、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认识计数单位,了解数位顺序表。

介绍:像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计数单位。 讨论:细心的小朋友可能注意到了,亿后面为什么加,你怎么理解? 师:每个计数单位要占据一定的位置叫做数位。因此就有了数位顺序表。 学生独立完成数位顺序表,然后小组交流。

2.小组合作,研究数级的划分。

师:为了使用的方便,我们能不能给这些数位划分一下小组,然后给每一个小组起一个你们认为比较合理的名称。

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各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哪种分法更合理。 师:两种分法都有道理,但是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验证,第二种分法使用起来更合理、方便。 老师介绍数级的`划分方法。

3.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你能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讨论:相邻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

师:大家理解得都很好,我们一起了解一点相关知识。 生:就是挨着的两个计数单位。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不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读出这些大数来呢?课件出示: 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学生试试。(有的学生不会) 有关这部分知识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会使我们更熟练的认识大数。

五、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第五页的第二题。

让学生回忆今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场景,感受大数,并用大数进行表述通过练习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2.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其实像这样的大数生活中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走出教室,到生活中感受大数目的场景,把你的感受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探索精神。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教学,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对照顺序表,回答。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900009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1050000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23000000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2340050“234”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

“5”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10200800这个数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六千三百二十二十三万五千一百零四万零二十

要求:(1)先说一说写数的方法,步骤(你是怎么写的)。

(2)读一读,先明确含有几级的数。

(3)对照数位顺序表写数。

3、练习一中的第12题。

要求:(1)先读一读

(3)按题目要求连一连

(4)想一想:如果不经过读数、写数,能不能通过推测、判断进行连接?说出你的策略。

二、专项练习

1、不对照数位顺序直接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五十万三千

①由学生独立完成

②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过渡到直接写数。

明确有几级——分级画线——填上数字

(2)一千零二十五万零六百

步骤同上。

(3)写一写

一千零八万二百二十六万三千四百二百万零六十三

2、练习一中的第14题

要求:(1)教师读数,学生听写。

(2)同桌校对,互相交流、检验。

(3)请学生说说体会,介绍自己写数的方法、步骤。

3、练习一中的第9题。

要求:(1)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题目特征。

(2)引导练习。

(3)学生之间相互校对,教师巡视、检查。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一中的第10、11、13、15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迁移掌握万级的数的写法,培养迁移能力。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大数的用途,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课件出示信息

(1)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全长六千三百九十七米。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七千零六十二米。

(3)世界现有哺乳动物20个,四千零一十种。

(4)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七千颗

2.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3.师:这些信息中有一些数据,你能写出来吗?

4.师:想一想,万以内的数怎么写?(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的内外共铸了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个字。

2.师:这里还有一条信息,读一读,“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怎么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信息,写出信息中画横线的数,一方面,可以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为学生亿以内数的写法做准备;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受数在生活中的。】

二、探究新知

(一)写数: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

1.师:你能写出信息中的这个数吗?试一试。(230184)

师:你是怎么写这个数的?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可能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方法二:按级写数,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师:看来大家有不同的方法,你们的方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大家是从哪一级写起的?你们为什么把23写在万级,而把184写在个级?

4.师:看来,大家都关注到了“万”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万”字前面的数在万级,万字后面的数在个级)

5.小结:

(1)师:看来,“万”字真的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它圈出来。“二十三万”说明23在万级,就在万级上写23,184就写在个级上。

(2)师:万级上的23怎么写?(与以前写23一样)

(3)师:写个级上的数时要注意什么?(千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千位上写0)

教师边讲边对着数位表板书。

师:我们写得对不对呢?应该检查一下,怎么查?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如:

方法一:把写出的数读一读,与要写的数对照进行检查;

方法二:把数再写一遍,看两遍写的是否一样。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都会从高位写起,都会把23写在万级,把184写在个级,抓住这一共同点,突出“万”字的重要。写万级上的23时,注重与已学的万以内数的写法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通过提问“个级上的数怎么写”,突破“什么时候写0”这一教学难点。】

(二)写其他三个数

1.课件出示: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三百零二万六千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

2.师:这几个数怎么写呢?试一试,这些数位数比较多,注意检查。

3.师:说说你是怎么写的。(圈出“万”字,“万”字前面的数写在万级,“万”字后面的数写在个级)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写作:102345

三百零二万六千写作:3026000

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写作:20400700

4.补充:五万零三

师:这个数会写吗?

问:五万零三,只有一个零,为什么大家写出了三个0?

师:写数与读数不同,读数是每级中间或级首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而写数正好相反,要把读出来的零还原回去,数中虽然只读出了一个零,但实际上这个数的千位、百位和个位上都是一个单位也没有,所以这三个数位上都应写0。

【设计意图:学生对亿以内数的写法有了初步的感知,再写出三个数,强化学生的认识,为总结写数方法做准备。补充四万零九十的写法,突破“写几个0”这一教学难点。】

(三)总结写法法

1.小组讨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

2.汇报: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巩固练习

(一)基本练习

1.练习:做一做

2.教材第8页第4题

(1)师:没有数位顺序表了,你能准确地写出这些数吗?试一试。

(2)师:说说你是怎么写的?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如:

方法一:自己写数位;

方法二:先确定是几位数,画小横线确定数位;

方法三:边写边分级

无论学生采用哪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3)师:大家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用在解决不同的问题上。如果像这种写数,你觉得哪种方法更便捷?

(4)师:我们可以边写边分,就相当于数中的“万”字。

3.写出由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1)3个千万、5个十万、6个百

(2)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

问:这些数是多少?你有好方法吗?(可以用刚才的方法一或方法二)

【设计意图:没有数位顺序表的支撑时,也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鼓励他们自己找办法,突出分级的重要。】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数位顺序表,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改写。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3、结合练习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

4、通过情景,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改写。

三、教学难点:

结合练习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教具、学具:

多媒体设备、知识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这些数都是万以上的大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对《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出大数读写的复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徐希兴趣,同时也使学生能够明白数学本身就是生活。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1.制作数位顺序表

(1)既然是再次研究大数,我们就抽出关于大数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你能联想到《大数的认识》里的哪些知识?

预设:读数、写数、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改写……

(师把知识卡片贴在黑板上)

(2)我们研究这些内容都要用一个表格,它叫做数位顺序表。现在我们一起来制作数位顺序表,好吗?

请同学们把自己手中的卡片仔细看一看,我们数位顺序表分三部分,首先请这三位同学到前面来。然后请其他同学分别给其他卡片找到它们的家。然后请同学们一起把卡片贴到黑板上,贴的时候说一说我贴的是什么?表示什么?如:我贴的是数位万,这个位置上的数表示几万;我贴的是计数单位万,上面的数表示几个万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数位顺序表,这既是对知识的复习,又把拼图游戏融入其中,在复习知识的同时,充分激起学生兴趣。

2.大数读、写复习

下面我们将刚才这些数写到数位顺序表里读一读和写一写吧!

(1)请同学们把上面的数放在数位顺序表上读出来。

20xx 0000读作:

2342 0000读作:

(2)请同学们把上面的数放在数位顺序表上写出来。

二千三百四十二万一千零五,写作:

二千九百二十六万六千二百零一,写作:

思考与总结;请你说一说怎样读一个数?怎样写一个数?读数和写数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思考:脱离数位顺序表,你会读数和写数吗?(引导学生复习给数分级的方法)

设计意图:主要是复习大数的读写方法,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给大数分级的方法,使学生学到不仅读数要分级,写数也要分级。

3.大小比较:

看到咸阳机场每年给这么多人提供服务,老师想起了老师所在的城市延安的二十里铺机场。这里也有一组数据提供:20xx年延安旅客吞吐量185000万人次。

你能比较一下咸阳机场和延安机场20xx年的旅客吞吐量的大小吗?咸阳机场20xx年和20xx年的旅客吞吐量那个大呢?自己试一试吧!

比较:29266201和185000

23421005和29260251

思考与总结;请你尝试总结一下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延安和咸阳机场的'吞吐量比较,让学生复习大叔比较大小的两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4.大数改写与近似数

你能把咸阳机场20xx年到20xx年的旅客吞吐量改写成万做单位的数吗?

改写:20xx 0000改写:

2342 0000改写:

23421005改写:

29260251改写:

改写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后两个改写之后与原数可以用等号连接吗?它是什么数?这些数据里哪些数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思考与总结;请你尝试总结一下大数改写的方法,并提醒一下你的伙伴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依然通过飞机场的情景数据进行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的复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近似数。

5.构建网络

同学们,刚才我们回顾的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除了这些,在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知识?(板书:知识)同学们一起想一想。

预设: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自然数、计算工具...

(老师把知识卡片贴在黑板上)

这么多的知识安排在一个单元里,它们之间肯定存在联系,(板书:联系。)我们一起来捋一捋,好不好?

预设:古人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产生了数,这些数就是?(生: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什么数表示?(生:“0”。)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几?(生:“0”)随着物体个数的增加,对应的自然数也越来越大,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生:没有。)二年级我们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这一单元又认识了大数,即万以上的数。无论数大还是小,读写的顺序都是?(生:从最高位开始。)比较大小都要先看位数多少,如果位数相同,从?(生:最高位比起...)同学们,万以上的大数,位数比较多,有时为了读写方便,可以根据需要把这个数进行?(生:改写。)如果你在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改写过程中还存在小困难,不要紧,你可以继续使用数位顺序表这个法宝。想一想,数位顺序表中整理了哪三大部分内容?(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这样,我们把这些知识在找联系的过程中,整理成了一个网络,(板书:网络。)在这个知识网络之外,认识计算工具、体会一亿有多大等这些知识,使我们对数的认识更全面、更丰富。

设计意图:进行单元知识体系建立,使学生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三)重点练习,强化提高

1.火眼金睛

(1)读11011000时一个0也不读。()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四个计数单位。()

(3)在数字3和4之间填上7个0就组成了三亿零四。()

(4)一个数四舍后是5万,这个数最大是54000。()

2.猜商品价格

小明同学家买楼房了,楼房的价格是个六位数,它的最高位是1,它的万位是2,百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它的千位上比百位上少2,其他各位都是0.

学生介绍方法,强调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3.超级小英雄闯关

用5、3、9、6和4个0按要求写数

(1)、最接近10亿的数

(2)、最接近9亿的数

(3)一个0也不读的最大的数

(4)四个0都读的最小数

设计意图:及时进行巩固和小结,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的知识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进行了整理和复习,归纳整理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同学们以后可以自己学着用大括号,箭头或者是树状图等将知识按照一定的联系进行整理...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不错,让我感受到了咱们咸阳子校小朋友们的热情!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作业设计

每位同学完成一张单元知识体系整理的数学小报。

七、板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的认识。

2、正确地读、写出亿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和写出近似数。

3、能使用数据说明问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地读、写出亿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和写出近似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基础训练 10 1、小黑板出示:

读出下列各数

6678905、9043000、7890000

写出下列各数

二十万、三十八万零九百、三百零五万零五十

2、你们能说一说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吗?请背出数位表。

3、投影出示:一个数的百万位和十万位上都是5,千位上是3,其他各位都是0。

(1)这是几位数?请写出这个数。

(2)最高位是什么位?读出这个数?

(3)省略万位后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评议(要求学生说一说做题时是怎样想的。 1、学生读、写数。

2、多名学生回答。

3、学生在自备本上做。(四人在黑板上做。)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提高训练 17 1、投影出示:

下面□里可以填哪些数?

19□78520万、60□90760万

9□87651000000、9□4765900000

其中最大或最小是几?

2、用0、1、7、4、8能组成最大和最小的五位数各是多少? 1、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做题。

2、学生练习。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13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常见的计算工具,知道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②了解计算器上常见功能键的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教师提供的图文资料,经历了解计算工具演变的过程。

②经历认识计算器、学习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计算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科学探求精神。

②对计算器充满好奇心,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乐趣。

重点

了解计算器上常见功能键的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难点

了解计算器上常见功能键的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珠算表演(表演内容自己准备)

二、尝试小研究

课前尝试小研究:

1、自主学习60-63页,了解:电子计算器具有()、()、()等特点。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它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2、现在计算器在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你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计算器吗?你知道计算器的各键的功能都是什么吗?(可以问家长或上网查询,在下面空白处做简单的记录。)

课上尝试小研究:

1、用计算器按下图给出的`顺序计算。

(1)任取一个两位数>是双数,除以2;是单数,乘3再加1>得出结果后,如上反复进行>最后得出结果是1,停止。

(2)任取一个三位数,按上面的程序在计算一下,看结果如何。

(计算结果还是1)

2、按下图给出的顺序,用计算器计算。

任意取三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三位数>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用新三位数中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三位数和一个最小三位数>重复上面的运算>结果得495,停止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使用计算器的好处,感受计算器的神奇,体会数学的乐趣。】

三、小组合作探究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浪费16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

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说出怎样列式计算,还要说出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

2、把这些水装在饮水桶中(每桶水约重19千克),大约能装多少桶?

3、如果你家平均每月要喝12桶水,算算这些水够你家喝几个月,

合几年?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参与面和开口面,通过每个学生思维的碰撞,逐渐将知识进行完善、系统化。本题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计算过程中,感受水的宝贵,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同时亲自体验计算器的使用。】

四、班级展示提升

1、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一同分享你们的研究结果?

要求:下面的同学也要认真听,看看你同不同意他们的研究方法。一会说出你想问他们的问题,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做出自己的评价和补充。

2、互相纠错,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看列式和计算器的使用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及时指出。

【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教师的适时点拨使学生对计算器的认识更深入,教师的引导会让学生有意识的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2+3+··················+100=

五、挑战自我

基础练习:

教材P61练一练1、2题。

变式练习:

(1)9×9-1=(2)(10-1)÷9=

98×9-2=(200-2)÷9=

987×9-3=(3000-3)÷9=

9876×9-4=(4000-4)÷9=

要求:

①用计算器计算并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

②你能照样子每组继续编一道题,并直接写出答案吗?

【设计意图:练习体现基础性、目的性、层次性原则,主要是对使用计算器的考察,第二题还考察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困生吃饱,资优生吃好】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14

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认识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出学习目标

(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叫《青年的财富》,想听吗?(生):想

师:故事中也有数学信息哦,看谁的耳朵灵!

有一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天,在他无意中遇到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老人见他愁容满面,于是问到:“年轻人,你为什么这样不开心?”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年轻人说。

老人由衷地说:“穷?你很富有啊!”

年轻人问道:“富有?我怎么不知道?这从何说起?”

假如去掉你一一只手,给你10000元,你愿意吗?”老人问道。

“不愿意,”年轻人肯定地回答。

“给你100万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人,你愿意吗?”

( 师:小朋友们,你说年轻人愿意吗?)“不愿意”!

“用1000万来换取你的生命,你愿意吗?”“当然不!”

“这就对了。你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财富了,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微笑着说。年轻人恍然大悟。

亲爱的同学,如果现在用1亿元换走你的爸爸妈妈,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是啊!看来我们的生命和父母是多么的珍贵啊,用再多的钱也是换不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

师:故事讲完了,你听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80、1000、100万、1000万、1亿等

(师适当表扬: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你听得真仔细!……)

师:100万、1亿、1000万等都是大数(板书:大数)这样的数你还听到或是看到过吗?

(预设)学生举例。

生1:中国的人口有13亿多。

师:对,你了解得真多!

生2:房价和车价等

师:是的,你很会选择信息。

师:看来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今天就来学习有关大数的知识。(揭示课题:认识大数)

(二) 想一想:你们想知道什么有关大数的数学知识?(提出学习目标)

1.计数单位的认识,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学习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3.掌握数位顺序表

二、交流互动,展示学习成果

1.学生自学例1,做一做。

2.学习小组互相帮助、质疑问难。(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引导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帮助、相互探讨)

3.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1)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A: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也是计数单位。

B:我们知道了每相仿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因为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十个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十个百万是千万、十个千万是一亿)

C: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D:一个数还可以分成个级、万级、亿级。

E:我们认识了数位顺序表。

F: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冲突。

A:你是怎么区分数位与计数单位的?

师:大家已经知道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象你们在教室里有座位,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要买票买个座位(如果不安排座位会怎样?)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是它们的数位。

B:从数位顺序表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知识?

C:为什么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4)学生自由提问质疑、激发冲突。

三、检测学习成效

(一)判断题(用手势表示)

1.从右边起,第九位是千万位。( )

2.万、十万、百万、千万是计数单位。( )

3.十万里有10个千。( )

(二)填空:(独立完成,再校对)

1.千万位的右边一位是( ),左边一位是( )。

2.10个十万是( ),1亿里有10个( )。

3.2091837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在( )位,9在( )位上,表示( );2在( )位上,表示( )。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猜数

(创设情境:前几天,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它的价钱是下面几个数中的一个,956800 965800 895600 958600 9586000 986500

信息:是个六位数

它的最高位上数字是9

它的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

它的千位上数字比百位上数字多2。

你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猜出它的价钱吗?先独立完成,再同桌商量商量,说说你的想法,比一比,谁猜得准!(反馈)

2.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大数有了一些了解,在以后地学习中,我们会了解更多的有关大数的知识。那时,老师相信同学们不但会读大数、还能写,相信小朋友们在数的王国里能更加自由驰骋!你们会读下面各数吗?

4576 45760 7800 78000 97540000 100000000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五、教师总结

六、作业:

预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15

1.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安排如下表:

课 题 内 容

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主题图 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1北京天坛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例2读含两级的数。

亿以内数的写法

例3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

例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例5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例6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数的.产生

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字,自然数。

十进制计数法

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亿以上数的认识

例1 读含三级的数。

例2 写含三级的数。

例3 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计算工具的认识

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

用计算器计算

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3.教学重难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16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孙玮玮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掌握写数、改写和省略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善于比较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经历比较、整理的过程,掌握复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收集地震的资料,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识的梳理。

教学难点:带0的多位数的写法;改写和省略的区分。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多位数的写法、改写和省略

1.汇报课前调查资料

师:同学们,四川曾发生过特大地震。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资料,谁愿意把小组收集的资料介绍一下?

师:老师也和大家一样十分关注着汶川地震的情况。同样收集了一些信息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全国各地伤亡汇总(截至10月8日12时)

遇难:六万九千二百二十七人

受伤:三十七万四千六百四十三人

失踪:一万七千九百二十三人

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截至9月25日12时)

总计五百九十五亿元,

实际到账款物五百九十四亿元,

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二百六十八亿元

国家拨款几十亿救灾。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一万亿元!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信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复习做准备。通过读几组信息中的数,使学生知道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体会数的读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写数

师:读了这段资料,你们有什么感受?你能写出横线上的数吗?

六万九千二百二十七人写作:69227人

三十七万四千六百四十三人写作:374643人

一万七千九百二十三人写作:17923人

五百九十五亿元写作:59500000000元

五百九十四亿元写作:59400000000元

二百六十八亿元写作:26800000000元

一万亿元写作:1000000000000元

师:你是怎么写的?在写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生:第一步要判断最高位是哪一位,从最高位写起。

第二步是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要写0占位。

注意:

1.不是读一个零,就写1个鈥?鈥潯?/p>

2.不要忘记写单位名称。

【设计意图】复习大数的写法,强化学生的认识,为总结写数方法做准备。补充四万零九十的写法,突破鈥溞醇父?鈥澱庖唤萄训恪?/p>

3.改写和省略。

师:通过写这些多位数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为了便于读、写我们还可以把多位数进行改写和省略。

独立完成:

69227人7万人

374643人37万人

5950000元=595万元

2680000元=268万元

第一次比较:比较改写和省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次比较。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亿以内的写数、改写和省略的方法。如果扩展到亿以上的数时你们会吗?比较他们之间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次比较。

通过对比我们对改写和省略的知识认识得更加清晰了。回忆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了哪些知识?比较写数和改写、省略的知识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巩固练习

1.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零三万零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万

2.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人造卫星每分钟约行动计划470000千米。

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45000000000双,需要砍伐25000000棵树。

天文学家估计,在我们银河系中大约有近100000000000颗恒星。

地球上海洋的总面积是362000000平方千米。

3.省略下面的数中亿位后面的尾数,并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20xx年我国固定电话有案可查214420000部。

20xx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此325600000000美元。

1996年,我国森林面积是128630000公顷。

4.填空

(1)()个一万是十万;()个十万是一百万;()个一百万是一千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与99999999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3)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十次时是()

(4)1030700读时应读出()个零

(5)由3个亿、2个十万、8个千、5个百、6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5.判断对错。

(1)把6870000吨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687万吨。()

(2)把9505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9万。()

(3)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在百万位上。()

6.□里填几?

7□000=7万7□00000007亿

74□007万7□0008万

19□78520万60□90760万

28□078500029亿9□907000010亿

【设计意图】基本练习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发散性思维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在利用计算工具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体验转化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识过程中,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情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

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

1.课件出示:

2.师:这是计算器,还记得这些是什么键吗?说一说。

(二)引入

师:你会用计算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设计意图: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一)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1.用计算器的方法

(1)课件出示:386+179=825-138=26×39=312÷8=

(2)师:这道题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3)师:说说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的。(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演示)

(4)课件出示:

师:依次按数字键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数字键1、7、9,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出结果了。

2.试一试

(1)课件出示:825-138=26×39=312÷8=

师:自己用计算器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

(2)订正答案。

(3)学生质疑

①师: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有问题吗?(如:按错了怎么办?)

②师:对呀,万一按错一键怎么办?(学生可能会想出两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按退格键“←”,清除输错的数字,然后输入正确的。

方法二:按“CE”键,清除然后再重新输入。

【设计意图:对于计算器大部分学生并不陌生,甚至有的.学生可能在学习这节课之间就用过。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并采用学生间互问互答的学习方式,解决用计算器计算时会遇到的按错键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方法。】

(二)用“M+”“MR”进行四则计算

1.尝试计算

(1)课件出示:2034-1368÷9

师:你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了吗?那试试这道题。

(2)师:这道题等于多少?(1882、74)

师:哪个结果是对的?怎么做的。(先算1368÷9=152,再用2034-152=1882)

(3)师:实际上是这样的(课件出示:2034-1368÷9=2034-152=1882)。这道两步计算的题目,用一般的计算器计算,就必须先记住这个除法的结果,有没有好办法?

2.用“M+”“MR”和“MC”键

(1)师:一般的计算器上都有“M+”和“MR”这两个键,有的计算器上“MR”和“MC”合用一个键“MRC”。有了“M+”和“MR”这两个键我们就不用记住中间的结果了。怎么用呢?

(2)师:先按“1368÷9=”,屏幕上会显示出计算结果1882,然后按下“M+”,计算器就会把“1882”这个结果存储下来,然后输入“2034-”,再按“MR”或“MRC”,就把刚才存在计算器中的结果提取出来了,最后按“=”,就能显示出最终结果。

(3)师:自己试一下。(学生用这种方法尝试)

(4)练习:672÷(139-115)37×12+46×9

师:计算新题前,先按“MC”清除存储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用计算器计算也要注意运算顺序。通过介绍“M+”和“MR”的用法,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计算。】

(三)计算比赛,合理使用计算器

1.课件出示:

128+28445×7728÷42345514-0

师:大家会用计算器了吗?我们进行比赛,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课件)

2.订正结果。

3.师:有的同学还在按计算器呢,你就算完了,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后两道题不用按计算器,口算就可以了)

师:大家同意吗?看来,不是我们学习用计算器,所有的题就都用计算器,而是要用到改用的时候。

【设计意图:采用计算比赛的形式,并在题目中设计了两道口算就能得出结果的题目,使学生感悟什么时候用计算器计算,学会合理使用计算器。】

三、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一)尝试计算

1.课件出示:111111111×111111111

师:算算这道题等于几?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发现计算器没有显示出完整的结果

3.师:结果是多少?(1.234567898765432e+16,不同的计算器显示出的会不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答案?(屏幕显示不下了)

4.师:计算器帮我了我们了,只能靠我们自己了,怎么办?

(二)化繁为简,探寻规律

1.化繁为简

(1)师:这道题中,两个因数位数太多了,数太大,怎么办?(把数变小)

(2)师:真好,我们可以把数变小,算一算,找出规律,解决问题。可以从几开始?

2.探寻规律

(1)课件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师:可以从1×1开始,自己算一算

(2)订正答案。1×1用计算器吗?(课件出示答案)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3)师:回头看一看,发现什么规律?(从1开始,因数有几位就写到几,再倒过来写到1)

(4)师:这道题等于几?(12345678987654321)

3.小结

师:刚才我们用计算器算不出结果,为什么?(数太大了,位数太多)我们怎么解决的?(把数变小了,找规律)

师:数太大,我们先把它变小,变容易了,发现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难题。

4.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9999×1=99999999×2=9999×5=9999×3=9999×7=9999×4=9999×9=

【设计意图:当计算的数目很大时,计算器也显示不出结果,此时,可以把大数转化成较小的数,找到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方法。并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28页第3题

3.做一做第2题

4.教材第28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18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3.结合练 习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教学关键:

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

2.在黑板上挂数位顺序表,问: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

生:从个位到千位为个级,万位到千万位为万级。

3.师: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

4.师: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5.讲评练习有关这方面的练习。

二、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分级,用逗号或虚线隔开,从高位往低位读起。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如:4005 2136(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084 3005 20xx(一千零八十四亿三千零五万两千零一十九)

师: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

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法。

①每一级的末尾有零。

如:789 0000 读作:七百八十九万

45 0000 0000 读作:四十五亿

师: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4005 2136 读作: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435 0871 0532 一千四百三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百三十二

师: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读?

生: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

师: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要怎样读呢?

生:都只读一个零。

4.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在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

三、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那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判断最高位是那一位,从最高位写到最低位。

七千万零五百(7000 0500)

2.师: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谁举一个例子。

生: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应该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万(521 0000)

3.师: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七千万零五十。(7000 0050)

生:要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六百万八千(600 8000)

4.请同学总结写法,个别请,这里比较简单,可以请中等的学生回答。

四、比较大小

师: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门应该怎么做?第一步?有几种情况?

生:第一步分级。

师:如果数位相同和不同怎么办?

看题目:20 8090>20 0809

生:数位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较,如果最高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生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可以请同学补充。

如:1900<2万

师:如果碰到这样的数时,应该怎么办?

生:可以先把2万化成阿拉伯数字。

师:然后在按照比较的方法。

如:3458<123456

生: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

五、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1.整亿整万的数。

如:470 0000=470万 127 0000 0000=127亿

师:这样的数要怎样省略?

生: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

2.求近似数

如:1292 4800≈1292万 2 7200 0000≈3亿 35 0720 0000≈35亿

师:求近似数要怎么求?

生: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

在这里要重点强调整数和近似数是不同的,要注意符号。

六、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好好复习。

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19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孙玮玮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掌握写数、改写和省略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善于比较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经历比较、整理的过程,掌握复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收集地震的资料,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识的梳理。

教学难点:带0的多位数的写法;改写和省略的区分。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多位数的写法、改写和省略

1.汇报课前调查资料

师:同学们,四川曾发生过特大地震。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资料,谁愿意把小组收集的资料介绍一下?

师:老师也和大家一样十分关注着汶川地震的情况。同样收集了一些信息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全国各地伤亡汇总(截至10月8日12时)

遇难:六万九千二百二十七人

受伤:三十七万四千六百四十三人

失踪:一万七千九百二十三人

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截至9月25日12时)

总计五百九十五亿元,

实际到账款物五百九十四亿元,

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二百六十八亿元

国家拨款几十亿救灾。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一万亿元!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信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复习做准备。通过读几组信息中的数,使学生知道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体会数的读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写数

师:读了这段资料,你们有什么感受?你能写出横线上的数吗?

六万九千二百二十七人写作:69227人

三十七万四千六百四十三人写作:374643人

一万七千九百二十三人写作:17923人

五百九十五亿元写作:59500000000元

五百九十四亿元写作:59400000000元

二百六十八亿元写作:26800000000元

一万亿元写作:1000000000000元

师:你是怎么写的?在写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生:第一步要判断最高位是哪一位,从最高位写起。

第二步是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要写0占位。

注意:

1.不是读一个零,就写1个鈥?鈥潯?/p>

2.不要忘记写单位名称。

【设计意图】复习大数的写法,强化学生的认识,为总结写数方法做准备。补充四万零九十的写法,突破鈥溞醇父?鈥澱庖唤萄训恪?/p>

3.改写和省略。

师:通过写这些多位数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为了便于读、写我们还可以把多位数进行改写和省略。

独立完成:

69227人7万人

374643人37万人

5950000元=595万元

2680000元=268万元

第一次比较:比较改写和省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次比较。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亿以内的写数、改写和省略的方法。如果扩展到亿以上的数时你们会吗?比较他们之间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次比较。

通过对比我们对改写和省略的知识认识得更加清晰了。回忆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了哪些知识?比较写数和改写、省略的知识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巩固练习

1.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零三万零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万

2.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人造卫星每分钟约行动计划470000千米。

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45000000000双,需要砍伐25000000棵树。

天文学家估计,在我们银河系中大约有近100000000000颗恒星。

地球上海洋的总面积是362000000平方千米。

3.省略下面的数中亿位后面的尾数,并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20xx年我国固定电话有案可查214420000部。

20xx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此325600000000美元。

1996年,我国森林面积是128630000公顷。

4.填空

(1)()个一万是十万;()个十万是一百万;()个一百万是一千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与99999999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3)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十次时是()

(4)1030700读时应读出()个零

(5)由3个亿、2个十万、8个千、5个百、6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5.判断对错。

(1)把6870000吨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687万吨。()

(2)把9505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9万。()

(3)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在百万位上。()

6.□里填几?

7□000=7万7□00000007亿

74□007万7□0008万

19□78520万60□90760万

28□078500029亿9□907000010亿

【设计意图】基本练习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发散性思维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大数的认识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数的认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