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纪昌学射》教学设计(精选1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两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理解“注视”、“聚精会神”等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尝试复述故事。
3、通过比较异同,品味有关词句,体会纪昌专心刻苦、有毅力等品质。
4、了解寓意,明白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并能联系情景发表意见。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看图猜寓言,小结,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为什么学?向谁学?怎么学?学得怎么样?)
3、解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学?
(1)、课件出示古代教育“六艺”,解答
(2)、讲故事:纪昌向飞卫学射的原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质疑的问题,自由放声读课文。
2、读生字词:虱子妻子百发百中
3、弄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解决课题质疑的问题,再串联起来回答,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纪昌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个做事有恒心,有毅力,注重练好基本功的人。)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过渡:纪昌是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从课文哪些自然段给你这样强烈的感受?(2、3自然段)
(一)细读“练眼力”
a、自由读2、3自然段中最喜欢的句子,找出你感受最强烈的语句。
b、找出飞卫向纪昌提出联系要求的句子读。(共2处,点名读)
c、读读纪昌怎么练习的句子(共2处,点名读)
d、找出练习的结果的句子(共2处,点名读)
小结:你们发现两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都用了夸张的写法)怎么写出来的?(先写飞卫提出要求,再写纪昌怎么练习,最后写练习的结果。)
(二)品读课文,走进“第一次练眼力”。
师:自由读第一次练眼力的句子,哪些词引起了你的关注?
a、课件出示句子: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b、交流:“睁大”、“注视”,你为什么关注这些词?做注视的动作,在书中找句子,什么才叫注视?
c、师:刚刚你们眨了多次,也难怪你们,眨眼睛是正常的生理活动,我们的眼皮就好像眼睛外面的一副窗帘,它经常要开开关关的工作,正常的人一分钟要眨十多次眼睛,如果你两分钟不眨眼睛,眼睛就会流泪、会发酸的。
d、看动画:纪昌躺在织布机下练眼力的情景。你们的眼睛怎样?你们有什么话要对纪昌说?(不能放弃、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艰苦的练习才能成才……)
e、领读这句话:
教师:第一天(第十天、第一百天、第七百天、第七百三十天),妻子织布时,
学生接读:“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f、就是这个注视,花了730天,两年后,终于有了成果,
课件出示句子:有沙子进入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晚上睡觉,整夜不用闭眼睛了。
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不会眨一下。
师:这些都是他联系成果的表述,你认为,你要向他人叙述他的本领高,你最愿意选择哪一个句子跟别人说?为什么?
g、出示句子:
有沙子进入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晚上睡觉,整夜不用闭眼睛了。
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不会眨一下。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________________
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自己试着读一读,齐读,把这个成果读好)
(三)、品读课文,走进“第二次练眼力”。
我们来看看第二次练眼力,飞卫有提出了哪些要求?
(1)、出示句子: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shī)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2)、师:他怎么做的?那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为什么?
(3)、生交流:“每天”、“聚精会神”(什么意思?找出近义词:目不转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4)、师:他聚精会神地盯着虱子,肯定有干扰他的事情发生,你说说看会有哪些干扰他的是呢?(生说)
师领读:a、飞虫叮咬,他依然每天
b、风吹动头发,脸上痒痒的,他依然每天
c、雨滴打在脸上,他依然每天
生接读“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5)、出示句子: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a、你有什么话要说?(生:那只小虱子在他眼里像车轮一样大,课件纪昌的本领很到家了,芝麻打的小虱子在他眼里像车轮一样大,真是不可思议,令人无法想象。)
更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有,原文这样写道:(课件出示)
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b、自由读,你是不是模模糊糊懂了它的意思了?点名说意思,一起读这个句子
c、师生古筝配乐,配合读2、3自然段
(四)、配乐,小练笔。
师:同学们,据我所知,练射箭,不仅要练眼力,还要开弓放箭,是不是还要臂力呢?第三次纪昌有去找飞卫,飞卫还是不满意,飞卫说了什么?
(1)课件出示:纪昌第三次去拜见飞卫,飞卫说:“虽然你的眼力已经练得不错,但你的臂力还不行,你回家再好好练练吧。”纪昌回家后,有开始练习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练笔:
1、发挥你的想象,怎样练臂力?结果怎样?
2、交流写的话。
四、揭示寓意,拓展延伸。
1、师:是需要这样的练习,但作者写练开弓、练射箭一起写了几句话?在书上找一找。可是连眼力用了两大段,这是为什么?练眼力是学习射箭的什么?(基本功)这说明了练好基本功(很重要)纪昌最终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他的师傅飞卫有百步穿杨的本事,而纪昌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请看原文,说大致意思,读句子。(课件出示):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师:同学们,我们对纪昌的本事赞不绝口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他付出的艰辛。
2、学习了这篇寓言,你向纪昌学到了什么?(无论学习什么本领,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3、结合实际,谈谈感受。
师: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有这件事,我们也会想到其他的学习,
要想写的一手好字,就要()。
要想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就要()。
要想学会电脑操作的本领,就要()。
4、课件出示名言,齐读。
师:最后,老师送你们几句话,也许能成为你生活中一个无声的老师,希望这些无声的老师能常伴你的左右,伴你成功!
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成功来自于恒心、毅力,来自于扎实的基本功。
万丈高楼平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五、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睁大眼睛注视认真刻苦
练眼力射箭能手
(基本功)聚精会神地盯有恒心、有毅力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纪昌学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8课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叫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的道理,从另一角度看,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老师的正确的指点也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
1、认识“妻、虱”两个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虱子、梭子、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的经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
3、教育学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在学习的道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才会取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流程
一、选词导入,揭示课题。
引语:上课前,老师先考考大家,来,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宣誓是说的话叫(誓言)
骗人的话叫(谎言)
答应别人的话叫(诺言)
死者生前留下的话叫(遗言)
1.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习了很多富含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的主人翁是——纪昌。
2.师写“纪昌学射”:昌由两个扁扁的日组成,上面的日写得小一些,下面的日写得大一些,射的一撇不出头。(指导书写)
3.谁会读?指名读。
正音:“纪”是个多音字(板书),当作为人的姓氏时读作第三声“j”,所以这个主人公的名字应读作——“纪j昌”。一起读——纪昌学射。
4.课题中,“学”是什么意思?(学习)“射”呢?(射箭)谁能把课题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指名说。(纪昌学习射箭)
二、初读课文,质疑交流
1.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疑问?指名说。(纪昌向谁学的?怎么学的?学得怎么样?)
2.带着问题自由读文。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几个词语来概括寓言的主要内容。
3.刚才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不知效果如何,现在我来考考大家,谁能读好这三个词语。
出示第一组字词:妻子梭子虱子。轻声读得轻而短。
指导书写:妻
出示第二组词语:纪昌学射百发百中
4.交流问题。
(1)纪昌向谁学习射箭啊?指名说。(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预设:纪昌向射箭能手飞卫学习射箭。
(2)那纪昌是怎么学习射箭的?指名说。(先练好眼力)
板书:练眼力
练眼力其实就是在练射箭的基本功。(板书:基本功)
三、品“练眼力”,感悟寓意
(一)引导探究“第一次练眼力”。
1、一开始飞卫是怎么教的?用横线画下来。给纪昌提出了什么要求?请你用波浪线画下来。
预设: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预设: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他。
2、你体会到了这个师傅怎么样?从哪些词体会到的'?请你圈出你感受最深的词语读一读。
预设:从“牢牢地盯住”、“不能眨一眨”体会到飞卫的要求很严格。
3、那纪昌面对师傅的严格要求,又是怎样做的呢?
(1)“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说明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
(2)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什么是梭子,出示梭子图片和梭子织布时的视频。
“注视”是怎么样地看?联系生活理解“注视”,体会纪昌的坚持不懈和认真刻苦。
用黑板刷当做梭子练习,同学们盯着梭子,体会体会你有什么感受?
A眼睛酸胀、难受。
B恶心想吐。
C眼睛刺痛、难受。
4、那纪昌也是这样的感受,他放弃了没有呢?
当他眼睛酸胀难受时,他依然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齐读)
当他恶心想吐时,他依然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齐读)
当他的眼睛刺痛难受时,他依然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齐读)
5、正因为纪昌认真刻苦,坚持不懈地练习,所以本领练得怎么样了?(理解“相当到家”,情景对话,过渡到第二次练眼力。)
(二)放手自学第二部分“练眼力”:
1、引导发现结构相似点:
同学们,第二部分写“练眼力”其实跟第一部分的写法是差不多的,你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结构相似点:提要求、练眼力、出成果
引导总结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抓关键词、联系生活、展开想象
2、放手自学:
请大家带着上学习第一次“练眼力”的方法,自学第二次“练眼力”,可以在课本的空白处写写批注。
3、集体交流。
(1)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可是飞卫认为他的眼力怎样?
(还不够)他又给纪昌提出了什么要求?
(要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如果你是当时的纪昌,听了师傅的这番话,你有何感受?纪昌是怎么做的呢?纪昌二话不说听从了师傅说的话,一个优秀的学习者就应该具备谦虚的学习态度。
(2)第二次,他又是怎样练习的呢?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体会:聚精会神地盯着是怎样地盯着。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虱子有多大?(句号)
体验:同学们自己看着书上的句号,晃动书盯着句号看,有什么体会?
为什么会比车轮还要大呢?真的就大了吗?
体会看的专注。举例子:你在极其吵闹的环境下正在看一本你痴迷的书时是什么感受?你能听到吵闹的声音吗?(不能)是不是声音没有了吗?(不是)那时为什么?(太专注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书上,其他的都是听不见的。)
(四)总结寓意,升华情感
1、回顾课文,进行小结:飞卫为什么让纪昌这样做?你们明白了学射和练眼力之间有什么联系了吗?(学习本领必须先练习好基本功。)
2、看来,练眼力是学好射箭的基本功。学射箭如此,学其他技能也要练好基本功吗?
(如:要想练好游泳,必须先练憋气。要想骑好自行车,必须先掌握好平衡。要想打好篮球,必须先练好运球……)
3、纪昌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除了基本功扎实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原因?
4、老师小节寓意。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3
一、教材分析。
《纪昌学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课的一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这则寓言内容浅显、人物个性鲜明,寓意深刻。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二、学情分析
已经具备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四年级学生,读一遍两遍肯定就能了解故事的情节,纪昌的品质也可以通过品读的方式来体会。需要老师带领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就是理解“只有练好了眼力,才能百发百中”这一道理。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1)
(二)定向示标,指导学法。
1、学习目标:(出示课件)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纪昌学射箭的过程,懂得学习技艺要练习好基本功的道理。
2、自学指导:
自学内容:
读一读:大声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读准字音。
画一画:用“——”画出飞卫让纪昌练习什么;用“~ ~”画出纪昌是怎样练习的。
说一说:你从课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自学方式:先自学,然后同桌或小组讨论。
自学时间:5—7分钟。
(三)自学、讨论,汇报收获。
①汇报生字、词,读课文。
②说说纪昌学射的过程,汇报自学中画出的句子。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飞卫让纪昌“练眼力”,先练“盯住目标不眨眼”,再练“把极小的东西看大”。教师随机板书。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飞卫让纪昌练眼力,纪昌又是怎么练习的呢?
指名读描写纪昌练习的句子。
2、创设情境,品读中感悟人物品质。(视频2)
(五)感悟寓意,合理拓展。
①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心中的疑问,例如:“纪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飞卫为什么让纪昌先练眼力?”“如果纪昌拜一个普通的射手为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吗?”……
②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来探讨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寓意——要想学好本领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名师的指点也很重要。
③联系实际拓展:学习射箭是这样,那要学习其他本领,你又觉得该怎样呢?
(六)随堂测验,巩固提高。
1、根据意思填词语:
①拜访会见。 ( )
②注意地看。 ( )
③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 )
④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在练眼力的时候,飞卫让纪昌先练_________________,再练_________________。
②《纪昌学射》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学好本领,不仅要练好___________,还要有________的学习态度和_______________的毅力。此外,__________的指点也很重要。
【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盯住目标不眨眼 认真、毅力
名师指点 → 练眼力→ ——————→ 百发百中
把极小的目标看大 坚持不懈
五、教育技术的应用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动形象的学习材料感兴趣。多媒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思路变得开阔,而且有助于学生凭借获得的感性认识由形象思维迅速地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作用点: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视频1)
我利用多媒体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奥运冠军“请”上了课堂。当大荧幕上闪现着奥运英雄的夺冠画面时,学生们高喊着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学生们欢呼雀跃的时候我请出了关键人物——射箭冠军“张娟娟”,并直击本课的重点“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百发百中的神射手”顺利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视频2)
教师创设情境,看梭子穿梭,讲述纪昌从天亮练到天黑,从酷暑练到严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与纪昌对比,达到情感的共鸣。而纪昌认真的态度,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也犹如层层剥笋般逐一揭开谜底。
六、评价和反思
(一)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
回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无论是顺利的导入还是成功的重难点突破,能使学生积极学习,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是得益于多媒体的直观和便捷。
(二)渗透“读——画——品——议”学习方法,并贯穿课堂始终。
课堂教学总是充满遗憾的艺术。我想,在课前如果能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多搜集一些寓言故事或有关寓言的资料,建立一个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信息平台供学生学习和交流,那么学生的自主性会发挥得更好,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摸索经验,也希望各位专家和老师给予指导。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4
说教材
《纪昌学射》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这则寓言讲的是纪昌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四年级语文阅读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认识“妻、虱”两个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虱子、梭子、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的经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3、教育学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在学习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地前进,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辉的顶点。
教学重、难点是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的经过,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练习提出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说教、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和质疑能力,本课教学采用质疑和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解疑。
说教学过程
1、上课开始,我采用直接导入,解释课题,并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这样使学生学习课文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设计意图:课题是理解全文的着眼点,抓住课题解释、质疑起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读一篇课文,可以从课题入手去读。)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读初步感受课文内容,为学生读通课文做好铺垫。当学生读好之后,出示本课需要学生认读和要求会写的字,“昌、妻”两个字,并指导学生书写。
(设计意图:初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做好准备,同时通过检查帮助学生认读读音容易出错的字,而且也让学生明白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质疑: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让学生带着这问题默读课文,学生默读之后,请一位学生来解疑。当学生大概说出后,我再出示词语:请教、练眼力、开弓放箭、百发百中,让学生读并要求学生用这些词语结合“纪昌学习射箭,他先( ),后( ),最后( ),终于成了( )。”这个句式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说完后,我总结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之一就是在读书中要于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这样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学以致用,达到教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目的。)
4、深入课文,品读感悟纪昌练眼力的经过
这是整节课的最重要的环节,这环节主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纪昌练眼力的经过,从中感悟纪昌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质,纪昌学习射箭不但有认真、扎实的态度,而且有坚强恒心和毅力。
学生感悟后,再质疑:谁知道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眼力,而不是要他先练开弓放箭呢?在课堂上解决了课后的练习。接着设计一个说话,就是纪昌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取得了成功,如果你是纪昌你会对你的老师说什么?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让学生找出纪昌练眼力的句子,在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读中理解,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目的。)
5、最后是结合板书进行总结,让学生说出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当学生表达之后,教师随机教育学生只要有认真和扎实的学习态度,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在学习上百折不挠地前进,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让学生再次感受课文所包含的寓意。
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感悟来设计,这样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纪昌学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5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纪昌学射》
1、读课题,懂得课题是什么意思吗?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纪昌跟谁学射箭?纪昌怎样学射箭?结果学得怎样?)
2、请带着你要了解的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读熟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读生字。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请补充好题目:纪昌_____________学射;纪昌学射___________。
3、汇报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指名读课文,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讲述主要内容时,如果有困难,教师应给予提示:纪昌跟谁学射箭?纪昌怎样学射箭?结果学得怎样?
⑵ 交流对课题的补充情况,并请学生在文中找出表现所填词语的意思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可能填写:
纪昌认真学射、纪昌刻苦学射、纪昌学射很用功、纪昌学射很有毅力和恒心、纪昌学射不怕辛苦等,结合这些词语,说说从哪看出来的,重点指导读好第二、三自然段。
三、体会寓意
1、谈一谈,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2、总结:
纪昌学时这个故事,真的是像同学们说的一样,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知道了,学习本领,绝不是简单的事,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毅力。
四、学习生字,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交流关于扁鹊的资料
二、板书课题,引导阅读
1、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扁鹊是著名的神医.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扁鹊的故事──板书课题《扁鹊治病》。能猜猜他治病的结果吗?
2、那么,扁鹊为谁治病,结果是否如你们所料呢?
三、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检查读课文,汇报主要内容。学生汇报主要内容时,做以下板书:
蔡桓公神医扁鹊
全身疼痛──死了无能为力──跑了
2、细读课文,请写出这个有违常理的结果的原因,能写几条写几条。
四、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在小组内交流原因,形成小组意见;再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梳理出主要原因,小结:小病是觉察不出来的,觉察出来已经晚了;小病不治终将酿成大病,即使是神医也救不了命;听到医生说自己有病,就不高兴;不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对自己是十分不利的。
2、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尤其是扁鹊和蔡桓公四次相见的段落。
3、如果有其他疑问,可以提出来讨论。
五、学习生字,书写练习
六、总结拓展
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使我们明白了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这样优秀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余时间读一读郑人买履买椟还珠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妻、虱”两个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虱子、梭子、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的经过,并能复述课文内容。
3、 教育学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在学习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地前进,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辉的顶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的经过,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2、练习提出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 释题、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29课寓言两则中的一则《纪昌学射》。
2、齐读课题,解释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3、学生质疑,师帮助学生理顺问题。
4、过渡小结: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纪昌学射、妻子、梭子、虱子,学生读。
3、指导学生书写:昌、妻。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质疑: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默读课文。
2、出示词语:请教、练眼力、开弓、放箭、百发百中。
3、利用这些词语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用“纪昌学习射箭,他先( ),后( ),最后( ),终于成了( )”句式概括。
四、深入课文,品读感悟纪昌练眼力的经过
1、 质疑:纪昌是怎样练习眼力的?从文中找出写纪昌练眼力的句子划出来。
2、品读感悟第一次练眼力
出示句子: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3、品读感悟第二次练眼力
出示句子;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4、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5、谁知道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眼力,而不是要他先练开弓放箭呢?
6、纪昌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取得了成功,如果你是纪昌你会对你的老师飞卫说什么?
五、结合板书进行总结
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29寓言两则
主要内容 感悟品质
纪 请教 认真
昌 练眼力 扎实 实现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学习寓言《纪昌学射》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重点)
3、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难点)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听过“神枪手”这个词吗,你认为怎样的人是神枪手(学生谈认识,教师适时引入课题),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古代神枪手故事的课文——《纪昌学射》(板书课题)
二、课题质疑,初读感悟。
1、质疑课题
师:同学们,看到题目你能想到故事的大概内容吗,或者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纪昌学习射箭。
生:他跟谁学呢?
2、朗读活动一
师:咱们想的到底对不对,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你就会了解。同学们请翻到课本第139页,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然后)
师:将刚才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吗?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请在课题“学”字前加个词语,
(课题:纪昌____学射)
生:勤奋、刻苦……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老师能看出你们确实用心读书了,
三、细读品味。
1、朗读活动二
师:那纪昌学箭飞卫教他了吗,
(生回答教或不教,都不全面。应是先练眼力后正式教)
师:练了多长时间?(两年多)
师:同学们,两年多。射箭想来很简单,咱们试一下(师生模仿),飞卫为什么一开始不教射箭却浪费纪昌两年多的时间练习眼力。
(引导学生知道基本功的重要性,并出示深入学习图表)
师:飞卫老师提出什么要求,纪昌又是怎样练习的,老师制作了一个表格,同学们带着表格的问题再次深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2、朗读活动三
(学生再次读课文)
第一次拜访
第二次拜访
第三次拜访
老师的要求
纪昌的`练法
练习的效果
3、模拟情景,入境体验(结合表格的填写)
师:飞卫第一次对纪昌提了要求,他望着纪昌的背影会想些什么呢
(生自由思考,畅所欲言)
师:纪昌是怎样练习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告诉学生纪昌的恒心及毅力是成为射箭能手的原因之一)
师:飞卫对纪昌的第二个要求是什么,他再次望着纪昌的背影会想些什么呢,纪昌是怎样做的。
(学生大胆表达,教师适时点拨)
师:这里有一个夸张句,咱们来了解一下。
师:“纪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他会说什么。
师:飞卫说“你就要成功了!”时,心里会赞扬纪昌吗?会怎样赞扬。
四、大胆评议,深化感受。
师:你从纪昌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生举例如毅力、恒心、刻苦等)
五、交流体会,延伸课外。
师:纪昌成了射箭能手,当他偶然遇到飞卫时,两个人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想象并记下来。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8
一、教材分析。
《纪昌学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课的一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这则寓言内容浅显、人物个性鲜明,寓意深刻。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二、学情分析
已经具备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四年级学生,读一遍两遍肯定就能了解故事的情节,纪昌的品质也可以通过品读的方式来体会。需要老师带领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就是理解“只有练好了眼力,才能百发百中”这一道理。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1)
(二)定向示标,指导学法。
1、学习目标:(出示课件)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纪昌学射箭的过程,懂得学习技艺要练习好基本功的道理。
2、自学指导:
自学内容:
读一读:大声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读准字音。
画一画:用“——”画出飞卫让纪昌练习什么;用“~ ~”画出纪昌是怎样练习的。
说一说:你从课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自学方式:先自学,然后同桌或小组讨论。
自学时间:5—7分钟。
(三)自学、讨论,汇报收获。
①汇报生字、词,读课文。
②说说纪昌学射的过程,汇报自学中画出的句子。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飞卫让纪昌“练眼力”,先练“盯住目标不眨眼”,再练“把极小的东西看大”。教师随机板书。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飞卫让纪昌练眼力,纪昌又是怎么练习的呢?
指名读描写纪昌练习的句子。
2、创设情境,品读中感悟人物品质。(视频2)
(五)感悟寓意,合理拓展。
①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心中的疑问,例如:“纪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飞卫为什么让纪昌先练眼力?”“如果纪昌拜一个普通的射手为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吗?”……
②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来探讨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寓意——要想学好本领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名师的指点也很重要。
③联系实际拓展:学习射箭是这样,那要学习其他本领,你又觉得该怎样呢?
(六)随堂测验,巩固提高。
1、根据意思填词语:
①拜访会见。 ( )
②注意地看。 ( )
③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 )
④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在练眼力的时候,飞卫让纪昌先练_________________,再练_________________。
②《纪昌学射》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学好本领,不仅要练好___________,还要有________的学习态度和_______________的毅力。此外,__________的指点也很重要。
【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盯住目标不眨眼 认真、毅力
名师指点 → 练眼力→ ——————→ 百发百中
把极小的目标看大 坚持不懈
五、教育技术的应用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动形象的学习材料感兴趣。多媒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思路变得开阔,而且有助于学生凭借获得的感性认识由形象思维迅速地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作用点: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视频1)
我利用多媒体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奥运冠军“请”上了课堂。当大荧幕上闪现着奥运英雄的夺冠画面时,学生们高喊着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学生们欢呼雀跃的时候我请出了关键人物——射箭冠军“张娟娟”,并直击本课的重点“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百发百中的神射手”顺利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视频2)
教师创设情境,看梭子穿梭,讲述纪昌从天亮练到天黑,从酷暑练到严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与纪昌对比,达到情感的共鸣。而纪昌认真的态度,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也犹如层层剥笋般逐一揭开谜底。
六、评价和反思
(一)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
回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无论是顺利的导入还是成功的重难点突破,能使学生积极学习,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是得益于多媒体的直观和便捷。
(二)渗透“读——画——品——议”学习方法,并贯穿课堂始终。
课堂教学总是充满遗憾的艺术。我想,在课前如果能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多搜集一些寓言故事或有关寓言的资料,建立一个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信息平台供学生学习和交流,那么学生的自主性会发挥得更好,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摸索经验,也希望各位专家和老师给予指导。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针刺、绑住、虱子、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3、练习大家讨论解决问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定义寓言
出示图片,猜故事名字,说出寓言特点。
寓言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般篇幅短小,采用假托形式,大量采用拟人、夸张手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寓言故事(出示课题学生读)《纪昌学射》。(师生一起板书课题)“纪”当作姓氏时读作ji(三声),昌由两个扁日组成,上面的小一些,下面的大些。(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题
1、预习检查。
(1)这则故事生字词不多,谁愿意来读一下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故事吗?
(3)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纪昌向射箭高手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让他先(),练成后,飞卫才教他()、()。后来,纪昌成了()。
(先抓住主要人物,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就能将文章主要内容概括得简单明了。)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是因为他练眼力练得相当到家了。那么,文中写了纪昌几次练眼力?
2、学习第一次练眼力。
①自由读文章的第2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②纪昌练到如此程度,让我们感到惊叹,佩服。下面,让我们去他家里看看他是怎么练习的?
③播放织布视频。了解梭子织布的轨迹。请学生亲身体验,谈体会。
④理解“注视”,体会纪昌的坚持不懈和认真刻苦。
⑤想象纪昌在两年的练习中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⑥感情朗读第二段。
⑦理解“相当到家”,情景对话,过渡到第二次练眼力。
3、学习第二次练眼力。
总结学习第一次练眼力所运用的方法,学生合作学习。
(①默读文章的第3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②想象纪昌在练习中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4、你觉得纪昌有哪些你想学习的优秀品质?(学生板书)
5、教师总结学生板书,师板书:百发百中
四、回览全文,悟得寓意
1、练好眼力是学好射箭的基本功,能不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跟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经验(出示课件)要想学好本领,必须先练好基本功。
要想练好(),必须先练()。
同学们,小学是我们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将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希望大家从现在起练好我们的基本功。
2、这则寓言除了告诉我们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以外,你还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五、拓展阅读,寓言推荐
《龟兔赛跑》《田忌赛马》《北风与太阳》《塞翁失马》《农夫和蛇》
《狼来了》《狼和小羊》《愚公移山》《狐狸和葡萄》《东郭先生和狼》……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
《纪昌学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8课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叫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的道理,从另一角度看,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老师的正确的指点也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
1、认识“妻、虱”两个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虱子、梭子、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的经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
3、教育学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在学习的道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才会取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流程
一、选词导入,揭示课题。
引语:上课前,老师先考考大家,来,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宣誓是说的话叫(誓言)
骗人的话叫(谎言)
答应别人的话叫(诺言)
死者生前留下的话叫(遗言)
1.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习了很多富含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的主人翁是——纪昌。
2.师写“纪昌学射”:昌由两个扁扁的日组成,上面的日写得小一些,下面的日写得大一些,射的一撇不出头。(指导书写)
3.谁会读?指名读。
正音:“纪”是个多音字(板书),当作为人的姓氏时读作第三声“j”,所以这个主人公的名字应读作——“纪j昌”。一起读——纪昌学射。
4.课题中,“学”是什么意思?(学习)“射”呢?(射箭)谁能把课题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指名说。(纪昌学习射箭)
二、初读课文,质疑交流
1.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疑问?指名说。(纪昌向谁学的?怎么学的?学得怎么样?)
2.带着问题自由读文。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几个词语来概括寓言的主要内容。
3.刚才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不知效果如何,现在我来考考大家,谁能读好这三个词语。
出示第一组字词:妻子梭子虱子。轻声读得轻而短。
指导书写:妻
出示第二组词语:纪昌学射百发百中
4.交流问题。
(1)纪昌向谁学习射箭啊?指名说。(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预设:纪昌向射箭能手飞卫学习射箭。
(2)那纪昌是怎么学习射箭的?指名说。(先练好眼力)
板书:练眼力
练眼力其实就是在练射箭的基本功。(板书:基本功)
三、品“练眼力”,感悟寓意
(一)引导探究“第一次练眼力”。
1、一开始飞卫是怎么教的?用横线画下来。给纪昌提出了什么要求?请你用波浪线画下来。
预设: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预设: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他。
2、你体会到了这个师傅怎么样?从哪些词体会到的?请你圈出你感受最深的词语读一读。
预设:从“牢牢地盯住”、“不能眨一眨”体会到飞卫的要求很严格。
3、那纪昌面对师傅的严格要求,又是怎样做的呢?
(1)“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说明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
(2)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什么是梭子,出示梭子图片和梭子织布时的视频。
“注视”是怎么样地看?联系生活理解“注视”,体会纪昌的坚持不懈和认真刻苦。
用黑板刷当做梭子练习,同学们盯着梭子,体会体会你有什么感受?
A眼睛酸胀、难受。
B恶心想吐。
C眼睛刺痛、难受。
4、那纪昌也是这样的感受,他放弃了没有呢?
当他眼睛酸胀难受时,他依然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齐读)
当他恶心想吐时,他依然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齐读)
当他的眼睛刺痛难受时,他依然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齐读)
5、正因为纪昌认真刻苦,坚持不懈地练习,所以本领练得怎么样了?(理解“相当到家”,情景对话,过渡到第二次练眼力。)
(二)放手自学第二部分“练眼力”:
1、引导发现结构相似点:
同学们,第二部分写“练眼力”其实跟第一部分的写法是差不多的,你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结构相似点:提要求、练眼力、出成果
引导总结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抓关键词、联系生活、展开想象
2、放手自学:
请大家带着上学习第一次“练眼力”的方法,自学第二次“练眼力”,可以在课本的空白处写写批注。
3、集体交流。
(1)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可是飞卫认为他的眼力怎样?
(还不够)他又给纪昌提出了什么要求?
(要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如果你是当时的纪昌,听了师傅的这番话,你有何感受?纪昌是怎么做的呢?纪昌二话不说听从了师傅说的话,一个优秀的学习者就应该具备谦虚的学习态度。
(2)第二次,他又是怎样练习的呢?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体会:聚精会神地盯着是怎样地盯着。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虱子有多大?(句号)
体验:同学们自己看着书上的句号,晃动书盯着句号看,有什么体会?
为什么会比车轮还要大呢?真的就大了吗?
体会看的专注。举例子:你在极其吵闹的环境下正在看一本你痴迷的书时是什么感受?你能听到吵闹的声音吗?(不能)是不是声音没有了吗?(不是)那时为什么?(太专注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书上,其他的都是听不见的。)
(四)总结寓意,升华情感
1、回顾课文,进行小结:飞卫为什么让纪昌这样做?你们明白了学射和练眼力之间有什么联系了吗?(学习本领必须先练习好基本功。)
2、看来,练眼力是学好射箭的基本功。学射箭如此,学其他技能也要练好基本功吗?
(如:要想练好游泳,必须先练憋气。要想骑好自行车,必须先掌握好平衡。要想打好篮球,必须先练好运球……)
3、纪昌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除了基本功扎实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原因?
4、老师小节寓意。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理解“梭子、“相当到家”等词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纪昌有恒心有毅力的学习品质。
4、明白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及得到名师指导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阅读和理解能力,但由于本文背景是在古代,因而在理解个别词语时有一定的难度,比如“梭子”、“射箭”、“织布”等。
重点难点
1、联系有关词句,体会纪昌有恒心有毅力的学习品质。
2、明白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及得到名师指导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活动1
【讲授】教学过程评论
教学过程:
复习寓言,揭题质疑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这些图片里都藏了故事,你能发现吗?(逐幅出示):
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亡羊补牢
2.看出来了吗?这些都是什么故事?——寓言故事。(板书:寓言)
3.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呢?(寓言短小,但是蕴含道理)板书:小故事、大道理。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看看会有什么新的收获。
4.(手指课题)谁来读题目?注意:“纪”是个多音字,在这儿作为姓时读“jǐ”,跟老师读课题。
二.初读语言,把握整体
1.读完了题目,我们走进课文中去。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纸,自由大声地读课文,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同学们读书又响亮又专注,真不错。那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了吗?梭子、妻子、虱子
3.谁来读?预设1:听出来了吗?他把三个轻声字都读准了!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预设2:诶,有问题了,妻子这个词语也是念轻声。跟老师读“妻子妻子”,我们一起来读。
4.我们看这个“妻”(“妻”字标红),在座的男孩子将来都有妻子,女孩子将来也要为人妻子。这个字容易写错,请同学们伸出手指,我们来学写这个“妻”。先写横,横都写完了,再写竖,这竖到这里戛然而止,别出头。紧接着,在竖的顶点这个地方接着写女字,这便是妻子的妻。请你在练习纸上认认真真地把这个字写两遍。
5.这些词语谁来读?请教
练眼力
开弓
放箭
百发百中
(指名两生读)两位同学都读得很不错,尤其是把这两个多音字给读准了。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看谁能把这五个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预设1.听出来了吗?他用上了“先、然后、最后”这些连接词,把课文内容概括得简单又通顺。真不错!同学们也可以学着试一试,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预设2.谁能说得更简单些吗?最好用上“先,然后,最后”等这些连接词。他用上了“先、然后、最后”这些连接词,把课文内容概括得简单又通顺。真不错!同学们也可以学着试一试,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品“练眼力”,悟寓意
1.同学们,(手指课题)纪昌学射,从题目看,课文写的是纪昌学习射箭的故事,那么课文主要写纪昌学习开弓、放箭吗?(不是)那他学的是什么啊?板书:练眼力。哪几个自然段写练眼力?(第2、3自然段)
过渡语:课题叫做纪昌学射,为什么作者要用两大段文字来写练眼力呢?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2、3自然段。
2.这里老师有个提示(出示:2、3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是先写——,再写——,最后写——),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默读2、3自然段。(生读)
3.反馈:谁来说说看?
2、3两个自然段,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师父对徒弟的要求,练习的经过,取得的成绩)我们发现了这两段写法上的规律,这样读课文就会更有滋味一些。
4.同学们,师父的要求是什么?请你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交流出示:
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
师父一共提了(两)次要求,重点想让纪昌学什么?(练眼力。)
5.那怎么练眼力呢?谁能把飞卫师父的要求概括得更简单些?
反馈:大家读出来了吗?飞卫对纪昌的两次要求,简单的.概括就是——。评:还不够简单,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盯。板书:盯。你们看到这个字了吗?给它做个记号。
6.那第一次要怎样地“盯”?(牢牢的,不能眨一眨。)那你能做一个盯的动作吗?(学生做动作)要做到盯啊,要目不转睛的,目光要集中在一个地方。
7.第二次要“盯”成怎么样?(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发现了没有?极小和很大是一对反义词。
8.那明白了师父的要求,现在请你当一回师父,老师当纪昌,你觉得师父对纪昌说这两次要求时大概是怎样的语气?(严肃)
师:师父,我想学习射箭,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吧。(生读)
师:师父,我知道了,我一定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眼睛一眨也不眨。
第二次要求谁来读?(生读)
师:好,师父,我回家一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9.飞卫让纪昌练眼力,也就是叫他去盯,那他盯了吗?从哪里看出来他盯了?请你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谁来说?
第一次盯:
交流出示: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2个新字,正确认读词语“纪昌、妻子、虱子、针刺、百发百中、聚精会神”,会写2个字。
2、学习用“把各部分主要意思连起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纪昌学射箭时的执着、恒心与毅力,懂得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
4、感受寓言语言精炼,结构相似、善用夸张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初步感受寓言语言精练、结构相似、善用夸张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按要求预习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师:孩子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我们都学过了哪些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小故事大道理)
2、师:是啊,寓言就是以短小的故事来揭示深刻的道理,(板书:故事、道理)其实,寓言故事除了有这个共同特点以外,每一篇寓言故事根据表达的需要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其中的寓意,还要学习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把寓言写得吸引人的。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提示:“纪”念三声,注意“昌”字的写法。(齐读课题)
3、孩子们课文预习了吗?请用手势告诉老师读了多少遍?
师:好,咱来检测检测,这些词语都会读吗?(课件出示:妻子、虱子、绑住、刺)提示:“子”读轻声。
(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词语会读了,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注意: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其实我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有法可依的。课本的160页上,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就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翻到,读一读。
3、现在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分工合作进行概括吧,(要求:第一小组概括第一自然段,第二小组概括第二自然段……)开始吧(指板书说:其实盯着一个目标和把东西看大概括为三个字就是:练眼力)
4、谁能把这几部分的内容按老师的提示连起来说说。(课件出示:纪昌向飞卫学习,飞卫首先让他xx,接着让他xx,然后开始xx,最后xx。
5、孩子们,真会学以致用!把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串起来,概括文章真是一种好方法。
(三)学习读文第二自然段,感受寓言语言“简洁、夸张”的特点,感情朗读以示学生对纪昌练眼力时的执着、恒心与毅力的理解。
1、纪昌向飞卫学射箭,飞卫一开始就教纪昌开弓射箭了吗?没有,而是先让他盯着一个东西不放。
2、那么他是怎样练习的呢?请孩子们默读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飞卫告诉纪昌练习要求的句子,用横线画出纪昌练习过程的句子。读一读,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指名说,各自找的是哪一句。)
(1)指导朗读。师:同学们见过梭子吗?(出示梭子图片),教师介绍:梭子是织布用的工具。形状像小船,中间是空心的,如果让你盯着来回穿梭的梭子不眨眼睛一分钟,你能做到吗?一个小时呢?一个月呢?一年呢?而纪昌整整坚持了两年,想象一下,在这两年里,纪昌遇到过困难吗?哪些(生交流:眼花、眼涩、眼疲劳。)是啊,当他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他在想些什么?(生说)。
A当别人劝阻他的时候,他能谨记师傅的要求,在妻子织布的时候,读
B当纪昌面对别人嘲笑的时候,他还是能一遍又一遍地想着师傅的要求,在妻子织布的时候,读
C当纪昌身心俱疲的时候,他仍然能一遍又一遍地想着师傅的要求,在妻子织布的时候,读
师:能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大胆发挥想象走进人物的内心,就能把书读得有滋有味。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老师改写了一段:(课件出示:“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妻子织布的时候,他总是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和原文对比,你发现寓言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简洁)(师总结: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所在,其语言十分精炼。)
(3)感受坚持:孩子们,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纪昌却认认真真地做了两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纪昌?(坚持,执着)点评:孩子们能从一个小小的片段悟出这么多。真不错!
3、纪昌这样练的结果怎么样?出示(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谁来读一读?预设:你为什么把“针刺他的眼皮”读得那么重?感到不可置信,从生理学角度来讲,这叫眨眼反射,针刺眼皮都不眨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么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叫它:夸张。夸张也是寓言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文学色彩,使寓言故事更加具有趣味性。
(四)文本内迁移,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继续感受寓言语言“简洁、夸张”的特点
其实像第二自然段这样的能体现寓言语言精练,运用夸张的地方还有好多处,孩子们能找出来吗?请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勾画出来,并说说你勾画的理由。汇报交流。
预设一、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没有纪昌的心里活动)
预设二、飞卫对他说:“……”。(没有提示语)
预设三、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么开弓,怎样放箭。(没有详写怎么教和怎么学的')
预设四、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夸张)
(五)感受寓言段落结构相似的特点
1、同学们找得非常好,寓言除了语言简洁、善用夸张外,本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请同学们对比课文的第二三两个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文的第2、3自然段,轮流打红飞卫的话、纪昌练习的情形、练的结果)让学生对比。体会寓言的段落结构相似的特点。(说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小结:本文除了语言简洁,善用夸张外,在段落结构上也相似。结构相似也是寓言常用的表达方法之一。
(六)揭示寓意,拓展仿写
1、孩子们,老师有个问题要请教大家,纪昌是要去(学射)却花了这么多功夫练眼力,这是为什么呀?(要想练好射箭,就要先扎实练好基本功)
2、孩子们,真不错,通过读这个短小的故事悟出了这么深刻的道理。
3、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也需要练基本功呢?(生交流)《纪昌学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练好基本功相当重要,孩子们能不能用我们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来告诉别人这个道理呢?咱们来模仿写一写,如果你能用上语言简练和夸张就更好了。(生写)高老师是一位xx高手。小明想学习,就去向他请教。开始的时候,高老师对小明说:“xx”。小明就开始练习起来。,。
于是,高老师才开始教他xx。后来,小明也成了一名xx高手。
可以选择以下项目,也可以自选一个项目(书法、钢琴、舞蹈、跆拳、篮球、跳绳……)
(七)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呢?明白了一个道理?知道了寓言的表达特点?
(八)作业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读《伊索寓言》
用途
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
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
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
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
小骆驼高兴坏了:“哗,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
找一找,本文与《纪昌学射》表达方法相似的地方。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有人说寓言是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板书课题)边板书边介绍“纪”当作姓氏时读作ji(三声)。好一齐读题目。
3、师:只看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这则寓言讲的是纪昌学射的故事)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学习第一次练眼力——抓关键品词语读中感悟
师:“学贵有疑”带着你的疑问,默读课文看看飞卫是怎么说的?纪昌又是怎么练的呢?用笔做上记号。
1.飞卫怎么说的?学生回答,PPT出示齐读飞卫的语言。
2.纪昌是怎么练的`呢?
①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读完后哪个词吸引了你?
②“注视”是怎么样地看?(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3纪昌就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梭子,出示视频,介绍:梭子是织布的一种工具,在织布人手中来回穿梭的就是梭子。
如果是你注视着这梭子,你会有什么感觉?(带着你的感觉齐读)
可是,纪昌这一看,就是两年呀!700多个日子!
当他疲惫眼花的时候,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当他快要支持不住的时候,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透过这“注视”一词,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纪昌?(有决心有毅力有恒心专注认真)
5引读:是呀,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苦练两年,夏天,烈日炎炎,蚊虫叮咬,在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课文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北风呼呼,寒气逼人,在妻子织布的时候,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就这样,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两年之后他学得怎么样啦?:出示句子(略)
生:相当到家
师:什么叫“相当到家”?
生:本领练得挺高了。
师:读到这里,再看看课题,纪昌是来学射的,飞卫为什么让他练眼力?
谁来解答他的疑惑
师:原来练习眼力是为射箭打基础,读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
生:这个寓言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练好基本功。
三、结合实际,总结课文
1、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打好基本功的事吗?
2、师:由此看来,不仅是射箭,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要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3、了解了寓意,你能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复述这部分的内容吗?
4、生活中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课余认真读读,看看这些魔袋里有藏着什么道理?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妻、虱”两个字,会写“昌、妻、刺”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不断发现寓言启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方法和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4、抓住“注视、相当到家、百发百中”等关键词句,领悟本则寓言关于学习的多重启示,感受寓言指导生活、启迪智慧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引出课题
1、出示图片,生看后说故事名。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板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生:纪昌学射
老师边板题边指导:注意“昌”与“冒”的区别,“纪”在当姓的情况下读成第三声。
二、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寓言故事的学习目标。
过渡语:这些都是寓言故事,它就像一个魔术袋子,虽小,可包含的东西却很多。因此学寓言,不仅要了解故事内容,更要能明白寓意。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用老师所给的'提示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识生字词并理解。
(2):根据提示了解课文大意。
四、据题质疑,理清层次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飞卫是怎样教纪昌学射的?要求先练什么?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纪昌是怎样学的?(经过)(用原文句回答)
(3)、纪昌练眼力的结果怎样?靠的是什么?
2、交流汇报
(1)、怎样教?
①自由读文章的第2、3自然段,第一次和第二次练眼力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②飞卫是个怎样的老师?
(2)、怎样学?
交流第一次练眼力
①找出最另你感动的词句,可以写出你的批注。
②纪昌练到如此程度,让我们感到惊叹,佩服。下面,让我们去他家里看看他是怎么练习的?
③播放织布视频。了解梭子织布的轨迹。请学生亲身体验,谈体会。
④练习生活理解“注视”,体会纪昌的坚持不懈和认真刻苦。
⑤想象纪昌在两年的练习中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⑥练习朗读。
⑦理解“相当到家”,情景对话,过渡到第二次练眼力。
交流第二次练眼力
①总结学习第一次练眼力所运用的方法,学生合作学习。
②学生谈感受,重点感悟最后一句话,指导朗读。
(3)回顾课文,进行小结
五、聚焦重点,感悟内涵
1、感悟纪昌取得成功的原因。
2、讲《纪昌贯虱》的故事。
六、揭示寓意,拓展延伸
1、谈谈收获。
2、好书推荐。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故事发展顺序,用上表示先后的词语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上课前,请你先读读屏幕上的信息,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坐井观天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狐假虎威)
2.寓言故事的特点是虽然它篇幅短小,但能告诉我们大道理。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是《纪昌学射》(板书课题)
3.读了题目,你来猜猜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预设:纪昌拜了一个好师父学射箭的事情;
纪昌学射箭先遇上困难再克服困难,最后成功的故事。
从故事题目去猜测寓言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学习寓言故事的一个好办法。是不是和你们想的一样呢?我们去读一读
二、初读文章,整体把握故事内容、
1.自由读文,出示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一边读一边思考,根据故事内容,完成填空。
纪昌向()学习射箭。练习射箭前,()向纪昌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二是()。纪昌按照()的要求,练好了(),后来他成了()。
2.学生交流,阅读反馈
(1)读准字音:布机锥尖成绩拴住虱子(特别关注标红字音)
(2)借助图片交流词义:布机、锥尖、虱子。
布机:用以织布的机器。布料用来做衣物。
锥尖:锥子在古代是用来穿针引线的,特别是妇女做鞋垫或者是鞋匠补鞋时用得着,它的形状就是一根钢针,再加上一个木柄,锥尖就是指针尖了。
虱子:虱子的成虫和若虫终生在寄主体上吸血,像句号那么大。
(3)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练习射箭前,(飞卫)向纪昌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眼睛要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的难辨认的东西看得很清楚)。纪昌按照(飞卫)的要求,练好了(眼力)。后来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同学们猜对了一半的故事,纪昌真的拜师学射了,只不过中间的过程不太一样,那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请你仔细读读第2-4自然段。
三、聚焦经过,体会人物品质
1.请你说说每个自然段他主要在练什么?
练眼力练眼力练开弓射箭
2.纪昌究竟是怎么做的呢?结果呢?
(1)练眼力:眼睛要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A他用了什么方法?
齐读:妻子织布的时候,纪昌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交流方法,死死盯住织布机踏板。
@死死盯住说明了什么?纪昌全神贯注,一刻不放松地在练眼力。
B练得怎么样?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能不眨一下。
@本领相当到家,眼睛有定力。
@为什么能够练得这么好?态度认真,下了功夫,花了两年时间。
用的方法
结果
练眼力
躺睁大盯住
锥尖要刺到眼角,不眨眼
C.请你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纪昌练成眼睛要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的过程。
(2)练眼力: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的难辨认的东西看得很清楚
A读一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方法,填一填相关内容(学生汇报过程)
做法
结果
练眼力
躺睁大盯住
锥尖要刺到眼角,不眨眼
B交流反馈
做法
结果
练眼力
躺睁大盯住
锥尖要刺到眼角,不眨眼
练眼力
拴住吊盯着
小虱像车轮那么大
C.根据表格说一说纪昌练成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的难辨认的东西看得很清楚的过程。
(3)结合人物品质,想象纪昌练习开弓射箭
@眼力练成了,纪昌开始拉弓射箭啦!请你读读第4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中并没有像第2/3自然段那样展开描写,请你想一想,按照我们前面对纪昌的了解,他会怎么做?
@纪昌是个怎么样的人?(飞卫只说练什么,并没有说怎么练,他自己探索练习方法,是个肯动脑筋的人;两次练眼力的事情看出他是个下功夫,很专注的人)
@开弓射箭练习中,纪昌会怎么做?预设:认真听讲,以移动的小物体为设射击目标,每天坚持练习,练到自己满意为止。
是呀,后来纪昌生自发回答(纪昌成了一个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四、从结构出发,练说故事,领悟寓意
1.学到这里,我们都已经清楚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出示结构图),我们去文章中找一找,哪些词句将这个故事串联起来,连贯表达呢?
2.根据结构图,用上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句,和同桌练习讲故事。
一星:能讲清楚故事的主要情节;
三星:把故事讲得清晰、流畅、完整;
五星:能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
3.思考:纪昌学射,开弓射箭不应该是重点吗?结合故事内容,说说为什么要把笔墨放在描写练眼力上,而对射箭这件事一笔带过?
射中箭的关键是能够瞄准物体,这对基本功眼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眼力练得足够好,对后面开弓射箭瞄准物体帮助很大,相对来说练习应该会快很多。因此练眼力这部分详细写,后面射箭就略写了。
4.文章这样布局,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想要学好一件事情,要肯花时间精力练好基本功。
《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提起《惊弓之鸟》中的更羸,你想到的是些什么词?
2、今天我们也来学一个关于射箭的故事,(板书课题,写到昌时稍作指点)学生齐读课题。
3、《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我们不仅要读懂故事讲了什么,还要想想故事蕴含着的寓意。
(设计意图:从《惊弓之鸟》的更羸谈起,学生不仅有话好谈,而且将学生的兴奋点与本课的主题链接起来,既省时又高效。同时,教师又点出《纪昌学射》是寓言,告诉学生读寓言的任务,指向明晰。)
二、初读寓言,把握整体
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读懂。
2、检查反馈。
⑴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
①指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要求学生将这段中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来说。
预设:如果学生只是把两句原原本本合并成一句,教师就指导学生读读课题,引导学生按照课题的句式表达来合并句子:纪昌向射箭高手飞卫学习射箭。
②指名学生读剩下的4段,随机正音,练读不通顺的句子。
⑵自己读了故事,也听别人读了故事,现在能来说说纪昌学射的过程吗?
预设:学生往往会把纪昌学射的过程复述下来,如出现这种情况,就建议学生用上“纪昌向射箭高手飞卫学习射箭,他先……后……最后……终于成了……”,全班同学自由讲讲、同桌互讲。
(设计意图:在初读感知的整个过程中,把时间和学习实践的主权都充分交给学生,全体同学经历了个体自由读全文——听同学读课文——说纪昌学射的过程这么三步,在此三步中,去实践的不是个别学生,而是全体学生。教师在此过程中也不是个没事的旁观者,两次语言上的指导使学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升:一是根据课题的句式表达将第一自然段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二是用上“纪昌向射箭高手飞卫学习射箭,他先……后……最后……终于成了……”的句式概括全文。)
三、读读议议,感受纪昌
1、在纪昌学射的过程中,你对哪部分印象最深?(纪昌练眼力的部分,也就是课文的2、3段,板书练眼力。)
2、请仔细读这两段,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纪昌,就在相应的句子旁边写下你评价他的词。
3、学生自由朗读并作批注,教师巡逻指导。
4、交流反馈。
指名个别学生上台板书——师生观察书写情况——有不同感受的同学补充谈自己的批注。
预设:教师将巡逻时发现的富有代表性的词请学生板书,比如:认真刻苦、坚持不懈、勤学苦练。
5、抓重点词句深入感受纪昌品质
⑴你们是在哪些句子中有了这些感受呢?找到这些句子自由朗读。
⑵品词品句、读读议议
出示句子: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读读这两句话,字里行间的哪些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纪昌的认真刻苦、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把它圈下来。
◆理解感悟“注视、聚精会神地盯”。
预设:师讲述,有一回,老师在小河边发现一条小鱼跃出水面吐泡泡,我注视了好久才呢!你们有像我们这样注视过什么吗?——比较纪昌的注视、聚精会神地盯与我们刚才所说的情况有何不同。估计学生的想象空间展开后,会体会到:我们是因为吸引人才去注视,纪昌是因为苦练本领专门注视;我们在只用注视一会儿,纪昌却要一整天一整天地注视。——老师创设情境,讲述纪昌从天亮练到天黑,从酷暑练到严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反复朗读,从而达到对语言和精神的同步感悟。
◆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叙述纪昌练眼力的句子既是故事情节的重点,也是语言表达上的重点,应该说十人文精神与语言发展的结合点。教学分三步走:一读,让学生将自己对纪昌德评价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二读抓住重点词,咬文嚼句;三读,读出自己的感悟体会。在这样有层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发展和精神感悟将得到同步提升。)
6、有句话叫做“功夫不负有心人”,纪昌的苦练收到了怎样的成效呢?
出示语段: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男女生对读,一方读如何练习,一方读练习的成效。
◆理解“相当到家”在语境中的意思,并用上“相当到家”说说第二次练习的成效。
(设计意图:同时出示这两个语段进行教学有两大目的:一是在男女对读中感悟到构段方式和表达顺序;二是学习语言,将第一个语段中的“相当到家”马上运用到第二个语段中。)
四、反观飞卫,感悟寓意
1、纪昌之所以能这么刻苦地练习眼力并取得成效,那是因为有老师的指导。请找出老师指导他的句子,学着老师的样子来指导指导纪昌,自由练习。
2、出示句子:
“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
◆指名读,师生评价,标准为:是否像老师一样口齿清楚地向徒弟传授知识。
◆读读想想,飞卫想强调什么,想让纪昌明白什么?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纪昌按照老师强调的重点去学习射箭,终于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呢?
出示练笔:只有(),射出的箭才会百发百中。
◆学生自由在课题旁边写。
◆师生交流。
4、学习射箭是这样,那要学习书法,或是学习其他本领,你又觉得该怎样呢?
(设计意图:从成人的理解水平出发,我们不难理解“只有练好眼力,射出的箭才会百发百中。”这一道理,但怎么引导学生在他们所能理解的水平去明白这一点寓意呢?以上设计从飞卫的话入手,经过本人实践证明,是架构文本寓意与学生理解的一座桥梁。)
五、布置作业,拓展积累
把《纪昌学射》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并与家长聊一聊从中得到的启示。
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下功夫练眼力,睁大眼睛注视
聚精会神地盯
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