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三年级学生读《做好学生有点累》有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学生读《做好学生有点累》有感 篇1
在我心中一直觉得“好学生”就是“累”的代言。前几天,同学又向我推荐了一本书《做好学生有点累》,我看了,心里的这个观念又“深化”了。
《做好学生有点累》这本书讲了六一班班长蔡一心,在班上一直是个好学生,无论学习还是品行,都是班上最好的为此得到了老师、家长和同学的青睐。但在蔡一心自己看来,做好学生很累,压力很大,她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也不能辜负父母寄托在自己身上的希望。蔡一心的父母更是在外十分吹捧自己的女儿,这让蔡一心无地自容。她想过要离家出走,也想过要逃学,但这都不可能,因为她是个好学生。
这本书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班的一位同学。因为她也几乎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是班上的第一,在所有人心中也都是好学生,但她时常向我这个好朋友诉苦,她的爸爸妈妈虽然不帮他补课,但每学期都会给她买一大堆的练习册、练习卷来做,每次不做到十点,她的父母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不给那位同学一丝放松的机会,每次都要求她考试得第一,得不到第一,她的妈妈就会骂得她“狗血淋头”。她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老师总是让她在副课的时候去老师办公室批作业,以至于她只能牺牲自己“宝贵的作业时间”了。
打个比方,成绩好的同学就是红花,而那些成绩不怎么好的同学就是绿叶。红花外表虽然娇艳,但内心却没人能看透。绿叶不仅衬托了红花,而且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该吃吃,该玩玩,不用担心什么。
其实,我们这些好学生,也羡慕着那些“差生”,也想做一个差生。
三年级学生读《做好学生有点累》有感 篇2
刚放假,妈妈就给我买了一本书——《做好学生有点累》。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被这书名深深地吸引住了,马上坐在书桌前,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做好学生有点累》讲的是一名十二岁的小女孩蔡一心的故事。蔡一心是班长,也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爸爸妈妈也为有这样的女儿而骄傲,一直想让蔡一心考上北大或清华。老师也想让蔡一心好好学习,并经常把一些任务交给蔡一心去做。所以蔡一心有时候会感到做“好学生”不是别人所想象的那么轻松和快乐。有时蔡一心会想,要是我是个坏孩子该多好啊,每天上网、看电视、不写作业、上学逃课,会不顾别人的眼光,做一个真的自已。可是,她做不出来,因为她是一位好学生。
但是经过一次活动,她明白了一些道理,这个活动是:作者和学生手拉手,一同交流。在这次活动中,蔡一心最佩服两个人——她的同桌杨自热和作者美美姐姐。蔡一心佩服杨自热用智慧解决问题和有勇气面对困难,也佩服美美姐姐的话,美美姐姐说:“不能用‘好生’和‘差生’来表示学习好坏的学生,因为‘好生’一骄傲就会变成‘差生’,而差生一努力就会变成‘好生’。”
我和蔡一心的事情差不多,也都感觉做“好学生”有点累。但我想做“好学生”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很光彩。妈妈讲过:“小时候多经历一些困难,长大后就会多一点成就。”没错,外婆也讲过:“那些名人都是从小锻炼,吃了多少苦,才有今天的成就。”我觉得如果没有经历搓折,就不可能成功。
我今后会好好学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勇敢去面对,我还觉得做好学生也要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多做老师的小助手,多运动,身体健康才能每天上学学到知识。
三年级学生读《做好学生有点累》有感 篇3
暑假里,我反复读了《做好学生有点累》这本书。它让我受益匪浅,脑海中不时浮现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中的蔡一心是大家眼里的“好学生”。她是班长——老师的宠儿。她的爸爸妈妈也以这个女儿为骄傲。但是,作为好学生的她,却感到自己并非如被人所想的那么轻松和快乐。同学的不理解,老师和父母的期待,都让她感到自己活得很累······
当我读完此书,回想自己,觉得蔡一心的苦衷与我深有同感。
我还在读小学低年级时,看到那些好学生走上领奖台时,我羡慕不已。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也成了“好学生”,还当上了班长。可是,事情也来了:早上我得早早到校,带领同学们朗读;课间,别的同学去做游戏了,我还要擦黑板、整理书架等等;当老师不在时,我还得管理好整个班级;为了自己的学业不“落伍”永远能保持“好学生”的佳号。周末,参加课外培训、家庭作业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我觉得自己真的很累,连属于自己的时间都没有。又如我考试时稍稍有一点失误,就会被同学议论、计较,心里总不是滋味。他们哪里知道,我在考试前,不知复习到多晚,准备得有多充分······唉!面对“好学生”,我心里真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
然而伍美珍阿姨在这本书中谆谆告诫了我们这些好学生一个道理——好学生的痛苦大多来自虚荣心,所以克服你的虚荣心,做最真实的自己,这一点对于好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把这句话读了好多遍,反复品味,对呀,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好学生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未来,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在意成绩名次了,我应该要用一颗坦诚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这些点点滴滴的事。
是啊!我们要舍得放弃虚幻的光环,脱掉虚伪的外衣,做回真实的自己。这样我们才能拥有真实轻松和积极进取的自我,让自己每一步都走得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三年级学生读《做好学生有点累》有感 篇4
成长的路上,书陪伴我的时间最多。书就像一个亲密的小伙伴一样伴着我一路走来。它陪着我哭,陪着我笑,丰富了我的生活。
在暑假中我看过许多书,令我最喜欢的书是《做好学生有点累》。因为我看这本书第一眼起,我的心中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她与我有缘。”
这本书讲了大家眼里的“好学生”――蔡一心的故事。她是班长,是老师的宠儿,爸爸妈妈也以这个女儿为骄傲,甚至当她犯错误时,老师也会尽量护着她。但是,作为“好学生”,她却感到自己并非如别人所想的那么轻松和快乐。同学的不理解,老师和父母的期待,都让她感到自己活得很累……
看了《做好学生有点累》这本书,我触动特别大,便推荐给了妈妈读。没想到,妈妈也和我一样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看完后,妈妈沉思了良久,然后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却什么也没说。我流泪了,那是幸福的泪,因为我知道妈妈从这本书里读懂了我。
说实话,我也像蔡一心那样,是同学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是妈妈心里最懂事的好孩子。老师的鼓励,同学们的掌声,妈妈含笑的目光总是围绕着我,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有一丝的放松,做好学生、好孩子确实很累。但在累的同时,不也收获了快乐了吗?我想对蔡一心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让我们共同进步吧,累并快乐着!”
做好学生有点累,但妈妈紧紧拥住我的怀抱却是那么温暖,让我在暑假里的每一天都是那么充实,那么快乐,那么幸福。在和妈妈与书为伴的暑假生活中,我成为了一个善于思考、不怕失败、周身闪烁着智慧的女孩。
三年级学生读《做好学生有点累》有感 篇5
最近,我读了一本“阳光姐姐”伍美珍的作品——做好学生有点累,读后感受很深。
这本书中的主人公蔡一心是大家眼里的“好学生”。她是班长、老师眼里的宠儿,爸爸妈妈也以她为骄傲。作为“好学生”,她却感到自己并非如别人所想得那么轻松快乐。同学的不理解,老师和父母的期待,都让她感到自己活得很累……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有很多心里话想对蔡一心说。你成绩优异,备受老师、父母宠爱,但你却觉得生活很累,是不是你的虚荣心在作怪?你不想在任何一方面输给别人(为了考满分,竟与老师一起作弊),不敢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使自己背上了巨大的心理包袱,失去了自我。我在班里学习成绩也不算差,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学生”,但我却没有你那样的痛苦。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善解人意、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好老师。她和蔼可亲,允许我犯一些这个年龄该犯的“小错误”,也能原谅我偶尔发一发“小脾气”、偷一偷“懒”,但我真的做错了事,她一定会严厉地批评我,但她绝不会和书中的那位数学老师一样为了让好学生考出好成绩,帮着学生作弊。这样,我和其他同学一样思想上没有压力,内心轻松愉快,能很自然的在这种温馨亲切的氛围中把最真实、自信的自我展现给大家,成为一个活泼可爱的阳光女孩了。我想:只要你能舍弃虚荣的光环,脱下虚伪的外衣,找回真实的自己,也能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阳光女孩。
觉得做好学生有点累的朋友们,只要你们别贪慕虚荣,努力做一个真实的自我,就会找到真正的友谊,体会到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