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摆渡人读后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摆渡人读后感 篇1
穿过兵荒马乱,跨越千山万水,我如约而至,死亡也无法让我们分开。
迪伦来到了她的内心荒原,荒原的山丘上坐着一个等她的少年。少年叫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没错,迪伦死了,死于一场事故。
荒原是死者内心的世界,因为迪伦内心缺爱,所以荒原真的就只是荒原。摆渡人的使命是让灵魂穿过荒原,躲开恶魔的吞噬,抵达安全的栖息地。所以他们会用最合适的相貌出现在每个灵魂面前,并在遇到下一个灵魂之前,一直保持这样的相貌。初次见面,迪伦于崔斯坦而言不过是千万灵魂中的一员。
直到崔斯坦的出现,迪伦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亡。与其他亡灵不同,她没有痛苦没有哀嚎,欣然接受了这个事实。
崔斯坦摆渡过很多人的灵魂,他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名字,也不知道自己原来的样子,他的存在,只是因为灵魂的需要,与其说他是一名摆渡人,不如说他只是一只无处可去的孤独灵魂。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直到迪伦的出现,才让崔斯坦那波澜不惊的内心泛起点点涟漪。
在充满恐慌的荒野中,崔斯坦一次又一次的从恶魔爪下救出被困的迪伦。情窦初开的少女对正义、温暖的少年总是毫无抵抗力,崔斯坦温馨的话语,让她在充满厉鬼的荒野中充满希望,即使有恶魔的进攻,但只要有他在,迪伦也能绽开笑脸。于崔斯坦而言,迪伦又何尝不是特别的呢?女孩的`纯洁、善良像光一样照亮他近百年来毫无生机的内心。爱情正在这片凄凉、恐怖的荒野上悄悄绽放。
但凡是路就总有终点,另一个世界虽好,但没有了崔斯坦的彼岸,再安逸也无法让迪伦驻足。她宁愿在荒原中和他一起飘荡,哪怕生命会终止于厉鬼的口下。
她要回去,他的崔斯坦需要她,她不要让他再一个人孤独,她要做他的摆渡人!
爱上一个人,心便有了栖息的地方,即使知道回去的路有多艰难,这一次,她也要义无反顾。没有任何一个灵魂这样做过,她的勇敢让我震撼。木心说: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跨过所有的障碍,有情人终于相遇,爱让他们回到了原点。
她说:"原来你在这儿。"
他说:"我在这里。"
如果我真的存在,只是因为你需要我。
摆渡人读后感 篇2
在去上海出差的飞机上看完了小说《摆渡人》,买它主要是被封面上的各类褒奖蛊惑:“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大奖,版权销售33个国家,是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虽然我了解过所谓的畅销书都是水分充沛,但还是不能免俗,被光环吸引。
故事的梗概是说,一个各种不爽的15岁单亲少女独自去看望多年未见的生父,结果发生了车祸,倒霉少女的灵魂离开了肉体,遇到了那个将引领她去往生命彼岸的`那个摆渡人,一位16岁的美少年。
路途艰难险阻,魔鬼始终跟随,企图将少女的灵魂带入地狱,两人只有在隔几百里地才有一个的安全屋里才能躲避魔鬼的侵袭。孤男寡女日久生情,摆渡人让倒霉少女心旌荡漾,爱情和求生的欲望最终战胜了恐惧,两人奇迹般地一起回到了事故现场,啪叽,她的灵魂回到了肉体中,被救援队拯救,而美少年也出现在了她的世界中,“原来你在这里”,大团圆治愈系老梗。当然,为了吸引眼球,青年男女壁咚这样的桥段也是必备的。
由于作者对于“荒原”各种阴森恐怖恶心的场景和人物内心的描述过于细腻逼真,我一度被书中两人被虐的场景吓到,不想再看下去,这确实达到了书评中让“灵魂震颤”的效果。
摆渡人作为一种隐喻,是那个能够让人蜕变,重塑心灵,到达美好彼岸的人。美少年说:被他引领成功走向彼岸的灵魂不计其数,他会根据不同的灵魂特征来改变自己的名字、年龄和长相,他告诉女主,摆渡人实际上是灵魂意念的一种投射,就好像因为女主本人是15岁,所以她心目中理想的摆渡人就是年纪相仿、颜值爆表、身材伟岸的男性,可以供爱慕和依赖。他还反复提到:他们在“荒原”历险时看到的种种奇幻场景,也都是女主想象出来的,灵魂是不需要吃饭喝水睡觉的,那么为什么还会觉得累?那也是女主的一种习惯或者说幻觉。
于是我惊愕地发现,其实小说作者阐述的是一个哲学命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往何处。周国平说:一个人的一生要有两个朋友:一个是自己,即更高的自我;二是大师或好书。在小说中,摆渡人也许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女主,只不过以一种更超然的形式存在,映射出的是那个蜕变前的女主自己。
摆渡人读后感 篇3
我的存在是因为有你,爱让我勇敢,让我不再胆怯——题记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以前是,以后也是。可是,如何去爱?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我的见解,读完《摆渡人》这本书,我颇有一丝感触。
一个单亲女孩,迪伦,在去看望自我多年不见的父亲时,却不幸在事故中失去生命,遇见了自我的摆渡人——崔斯坦,命运,从此,发生了不可预知的改变。崔斯坦一路保护着迪伦,带她走向所谓的归宿,他早已冰封沉寂的心,被这个单纯的女孩融化了。可是,他不能陪她到最终,他骗了她,他看着她痛苦,他再一次封闭自我的内心——因为,他明白他和她不可能。她不信,她从所谓的归宿中逃出来,独自跋涉穿梭过危机重重的.荒野,只为了在千万相同的光球中,找到那个他,再和他回到那个世界。这一次,他比她更害怕,因为他不属于那个世界,可是,为了她,他逼自我坚强,让自我相信那虚无缥缈的期望。幸运的是,他们成功了。
一本书,想要让人产生感触,便需要爱,《摆渡人》是一个教人如何去爱的故事——他,关心她;她,同情他;他,细心翼翼地告诉她死亡的真相;她,地理解他过去的经历;他,让她勇敢;她,让他温暖。这,一切都是爱,也都是因为爱。一个是,不经人事的15岁女孩,一个是,连自我是谁都不明白,活了无数年,却,只为了那个所谓的使命的摆渡人。两个人本就像相交的直线,仅有一个交点,可是,迪伦,因为爱崔斯坦,也相信崔斯坦爱她,勇敢的重回荒野,让两条直线从此重合。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或许,此刻说这个话题,有点早,可是意义深刻。常说,爱,使人勇敢,但我说,唯有勇敢,才能爱。迪伦爱崔斯坦,可是,如果,她胆怯了,在那个所谓的归宿,默默等待她的亲人,两人将从此再无机会见面。崔斯坦爱迪伦,可是如果在最终,他没有鼓起勇气,坚持和迪伦走下去,他将一向轮回在摆渡他人的使命中,从此再无机会见面。
所以,勇敢是爱一个人的方式,也是爱一个人的基础,如果你连爱的勇气都没有,只能说你不爱,或者,你不配爱。崔斯坦和迪伦,是很好的榜样,尽管他们直接是男女之爱,但,殊出同归,爱家人,爱朋友,爱社会,都是需要勇气的。鼓起勇气,大胆去爱,你会发现,世界变得不一样。
摆渡人读后感 篇4
《摆渡人2—重返荒原》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读完后意犹未尽,文中的摆渡人崔斯坦和迪伦回到人间后,之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联系,两个人只要在视线范围之外就会承受当初在事故现场濒临死亡时的痛苦,这给他们平时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后来他们在无意中发现了他们重返人间的时候在荒原和人间的边界线留下了一个破洞,导致有恶鬼从荒原来人间迫害生灵,主人公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产生了强烈的罪恶感和责任感,于是决定自己亲自去查看这个破洞想办法弥补这个洞,然而最终失败了且差点丧失了性命,在随后一次聚会中遇到了荒原来的判官,判官告诉崔斯坦除非他能在三天内修补破洞且消除逃窜出来的恶鬼才能让他继续呆在人间,否则让他重返荒原。崔斯坦在修补破洞的时候遇到了事故幸得另一个摆渡人苏珊娜的帮助才逃脱了死亡,且得以修补好破洞,但在消灭恶鬼的过程中了解到苏珊娜穿越回来的过程中也制造了另外一个破洞及让更多的恶鬼潜伏到了人间,知道这个情况后主人公崔斯坦克服种种困难和苏珊娜一起修补好了另一个破洞,及消灭了所有的恶鬼,在刚刚完成了这一切后,判官如约而至,判官判定了苏珊娜返回人世间的`动机不纯,且和他所摆渡的灵魂杰克之前的纽带是自私、贪婪的。于是将苏珊娜重新遣返回了荒原,而崔斯坦和他所摆渡的灵魂迪伦之间的纽带是纯洁、友善的,且如约修补好了破洞及消灭了所有的恶鬼,准许他留在了人间。
在这个故事中我除了对主人公崔斯坦的敬佩之外,其实我也特别佩服另一个摆渡人苏珊娜,她不甘心于自己平凡的工作,日日重复于单调重复枯燥的工作中,当看到她的同事崔斯坦回到人间后,她就开始有了想要去找寻崔斯坦追寻人间生活的想法。最终她成功诱惑了一个灵魂带她成功返回人间,并找到了崔斯坦,虽然解决是悲惨的,判官将她重新遣返回荒原,但是我觉得她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我们很多人的工作就是像摆渡人一样,枯燥无趣,但是我们迫于生计,畏首畏尾,始终不敢放弃自己的工作,一直在迷茫和不甘心中度过一生,就是不敢迈出走出荒原的那一步。宁可苟延残喘的活着还不如痛痛快快的拼一场。拼搏、勇气是我们年轻人不能遗失的特质。
摆渡人读后感 篇5
我包括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人的终点是什么,人死后又是怎样的场景。原来人是有灵魂的,死后依然是你自己,只是你脱离了你的身体,走的时候你还能看到你的亲人是怎样的悲痛,而你这时只能看着,然后你会遇到自己的摆渡人。然后你会跟着他走,去哪?往前。在这段往前的旅途中你会慢慢意识到原来你已经死了,现在身处荒原,还面临着被恶魔抓走的风险,你可能再死一次。这次,是灵魂的死,魂飞魄散,你只能依赖自己的摆渡人,然后不断往前。
这段旅途是如此有风险而艰难,而你还有别的选择吗?只能跟着自己的摆渡人了吧!往前是什么?一条分界线,当你走到那里你就又回家了,然后你将离开自己的摆渡人,在那个“家”等待着与亲人团聚,是的,总有一天你会等到的。那里不是天堂,却也是天堂,“家”是你最终的想象,打开一扇门又回到了你理想的生活中去了。
我只觉得原来死的历程是这么神奇,如果你违背了那里的`游戏规则,你可以逃跑,两种结果,一是魂飞魄散,一是回到自己的身体里面,也就是还阳,这大概就是在鬼门里走一遭又回来了吧!这简直太神奇了,不是吗?
只是这本书的结局太过美好,因为爱上了自己的摆渡人,两个人开始逃亡,最后真的还阳了,连一直不得不接受自己使命的摆渡人也一起回到了现实世界中。
这本书评价很高,暂时还没有特别多的感悟,只是给了我很多震撼,也觉得就算自己某一天死了,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估计也不会害怕了,因为我会遇到自己的摆渡人,而不是孤独的走完那段旅程,然后,我会回“家”。
原来人生不是虚无主义的,活着的时候应该好好珍惜,好好经历,好好感悟,然后不断完善完美自己的理想生活,为之努力,让它接近现实,最后就算没有实现那个理想,可是,死后那确实我最终的归宿和家,所有的感情还在,所有的阅历还在,所有的思考思想也依然保留,只是那里,没有人愿意选择离开那个“家”,因为内心的害怕,不愿意再走一遭面对恶魔的危险,还是因为那里是所谓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