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我国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教育心得体会 篇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钟长期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前景令人兴奋。
针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点,提出本人拙劣的见解:本人认为在现阶段,实现教育公平至少需要10—20年,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教育迫切需要前行,但前行的道路充满荆棘。
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如下:
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于城乡之间,在城市内部许多中学也存在教学软、硬件的巨大差异,我觉得先要从城市内部改变和农村改变同时进行比较好。只有这样,才能从观念上去改变城市群体对择校和考取所谓“重点中学”的陈旧思维,同时消除农村教育所谓“跳出龙门”的误区。具体做法:
(1)学生(包括农民工子女)一律实行就近入学,保证生源的一致性,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每个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应该针对该校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即有最低分数线,成绩合格的学生由高到低录取,若名额多,合格的学生少则让出名额),刺激教师的积极性;但政府部门又要保留一部分进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刺激学校之间进行良性竞争。
(2)教师实施城市内部,城乡之间每三年一次的轮岗制,即教师每三年到一个学校进行教学,良性循环,具体安排由个人意见和上级指示的结合。这种做法可以保证每个学校都能享受到现有的优秀师资力量,并且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实行轮岗制,必须以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为前提,例如甲教师要到乡村执教,那么政府部分或学校应该补贴相应的差旅费和通讯费,同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资力量的平均化。如有可能,可以考虑城乡之间的物价差别,教师工资整体部分可以无差异,但可适当地有物价补贴等。
(4)建议义务教育阶段不实行晚修制度,主要原因有: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保证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发育和智力发展;二是住校、晚修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调控大多数属于空白;三是晚修及住校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筋疲力尽,不能给予教师多余的时间完善教学设计,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和个人发展的空间指数等。
(5)在我们未能实现高中教育列入义务教育阶段时,不能为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牺牲高中教师的正当利益。
我国教育心得体会 篇2
目前,我又一次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通过这次的学习,对于一个从事教育的我再次豪情满怀、热血沸腾,对祖国的教育事业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和久久的希望,从而对我国目前的教育和未来教育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充满了责任感和事业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
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我个人更大贡献。
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
我一定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学习之余应该认识到四个坚持的重要意义: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
今后我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勤恳敬业,甘为人梯,甘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我国教育心得体会 篇3
11月4日下午,石嘴山市教体局组织我校学生、家长、教师聆听了一场国家关工委荣老师的感恩教育讲座。听后,对我的触动很大,荣老师的感恩教育讲座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像一面镜子,让我知道了该怎样去做。讲座不到半小时荣老师用不急不慢,缓缓的语气在讲故事,讲的是亲子故事,仿佛就是在说她自己,凄楚的表情,默默的眼神,一句一句象是摧泪弹,台下学生的眼泪如泉涌,这样的场景,无法用语言描述。有不少家长也陪坐在学生身旁,一个个眼睛红红的,那绝对不是眼睛里掉进了沙子。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荣老师不再一个人讲了,她把讲台让给了台下的学生、家长、老师,一时间,群情激昂,大家纷纷捅向主席台,30秒钟的时间把一个大大的舞台挤得满满的,学生们争相发言,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固定格式,没有羞涩与胆怯,有的是一颗真挚而火热的心,忏悔、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家长被感动的孩子一次次请上讲台,道歉、感激、拥抱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家长说,这样的讲座太及时了,老师说,这样的讲座太有水准了,学生说,这样的讲座太感人了。是啊,许多没到场的老师、家长感到惋惜,后悔没有亲自到场听这场特殊的讲座。
我不由得想说一句:水平不在年高,感情存乎自然。一切死板的、教条的、僵化的东西必然不受欢迎,一切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必将蠃得人心。“教有教法,但教无定法,”在这里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这并非溢美之词,对于我那任何一个搞教育的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教育。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为何不多学习一点“动人术”呢。教育要晓之以理,导之以义,动之以情。我们用得最多的是前两者,对动之以情似乎不太钟爱,导致我们的教育方法简单甚至粗暴,让我们的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若能受这次报告的启发,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相信和谐的师生关系、文明的校园之风必将形成。
我国教育心得体会 篇4
网上进行继续教育的学习,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学到了许多知识,掌握了不少的实用技能、在此,就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改变了思想观念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上课时多数时候还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讲,学生听,课堂练习,很少使用其他的辅助手段、一方面不想用,认为华而不实,进行制作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不会用,不知道该怎样进行,怎样在课堂上应用、在听了几节多媒体的公开课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利用多媒体可以扩展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提升了教学技能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这次培训中一个重要内容,抓住这个机会,我认真看相关视频,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开始结合课本进行课件的制作,从文字的处理开始,插入艺术字,选择应用图片,融入背景音乐,设计放映方式、看到自己制作的课件在电脑平面上展示,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很多语言无法表达清楚的内容,用课件就可以很清楚地展示出来、课件可以节约时间,做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提升了我的教学技能、
三、改变了学习方式
原来的教学,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运用了多媒体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改变,开始主动地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方法提示,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材料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重难点知识,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和提高,真正做到还课堂给学生、教师从传统的讲解中解放出来,把重点放在方法的点拨和指导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多媒体提供的机会,会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学的更灵活,学科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也正是课改的趋势、
网上学习和交流,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会继续去拓展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
我国教育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于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国教育的重视。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纲要的内容有血有肉,时效性很强,各条都针对现实教育里的问题,制定了周到的策略。内容有的放矢,浅显易懂,行文流畅,脉络分明。纲要涉及到教育中的各种各样问题,如教育体制落后,缺乏灵活性,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内容跟不上时代,方法单一,不够丰富,中小学生作业过多,减负是越减作业越多;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难以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高素质的创新性、综合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与社会脱轨;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投入产生了教育不均,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山村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内容在时常见诸于报端,是社会的公众话题,我也有所关注,以下是我学习的一点心得。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应该就是推行素质教育。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以成败论英雄,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畸形的教育体制下,减负谈何容易。要推行素质教育,首当其冲,应该改革考试制度,不能让分数束缚了孩子的天性,不能让无数具有棱角的学生进了学校,都以圆形这样的成品走出学校。教育要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否则,减负只能是空谈。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xx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毋庸置疑,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是经过立法的,地位不可动摇。在九年义务教育方面,国家仍需加大力度监督,建立和健全教育监督机制。邓小平同志说过:“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用在教育立法监督方面,也是可以的。好的.教育制度可以使坏学生变好,不好的制度可以使好学生变坏。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的投入,只有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才能谈得上巩固。
作为一个教师,自我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平等地对待、赏识他们,不断的为他们提供成功机会,让他们逐渐的实现人生的价值。把学生引出误区、走出困境、重树自尊,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这才能真正的达到教育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