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心得体会

短文网

2025-10-23心得

短文网整理的煤矿安全心得体会(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煤矿安全心得体会 篇1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天字号大事,安全生产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说明了安全生产对我们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所有安全事故,绝大多数是有违章造成的,也就是一切事故的根源出现在我们的思想上。安全意识不强,现场管理不严,凡事掉以轻心,这些问题依旧是引发各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安全生产,其实就是抓人的思想工作,以增强人的安全意识。我公司在三八节组织的安全演讲活动,三月十八晋城苗匠x事故发生一周年的警示,宣誓活动,无不在提醒我们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安全生产;加强制度落实,保障安全生产 。

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

增强人的安全意识,我认为首先要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来提高。现在我们xx正在不定时的集中培训学习,以及每日在餐厅的黑板上写出一道有关安全生产的题目,以供职工在吃饭的间隙也可以了解一些安全生产知识。这种方法其实都是在意示着我们要时刻增强安全意识,保持高度警觉;要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过蚂蚁窝,只要是在平地的蚂蚁窝,都会在洞口边发现一圈高高的土,你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它们就是怕下雨的时候雨水流进洞来。一只小小的蚂蚁都能做到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对于我们来说,更应该如此。其次,我们还要通过身边的典型和事例来警醒。这两年,我国发生的x不安全事故很多,离我们近的,比如说我们单位6·22顶板事故,晋城苗匠x事故,还有前几天发生在孝义的安信x主井发生炸药爆炸事故,我相信,谁听说之后心情都会沉重,都会悲痛,但是我们不能只是听听而已,当时心痛一下,更多要从中反思,总结教训,不断的警示自己,告诫自己该怎样做,从哪里做起。

增强安全意识,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明白防患于未然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发生事故后的吸取教训;事前努力的意义要远远大于事后的追悔莫及和追究责任,要在安全时抓安全,不要在事故后去埋怨。因此,我们的安全意识和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一定要抓到点上,落到实处,不能盲目无序,要把“安全第一”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只有真正让员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能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才能确保我们的企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实现,除了有极强的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技术本领强的队伍,包括管理队伍和生产队伍。

煤矿安全心得体会 篇2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前一阶段的工作做好了,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只能代表过去,并不意味着可以长治久安。今后怎么样,还要看今天和将来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怎么样。所以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要不断从零开始。

从零开始不是推倒重来,它要求我们始终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感。那就是,既要管好各个生产环节及各个生产要素,又要采取积极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哪个环节管不好,什么时候放松一个环节的管理,都有可能出问题。有了危机感,才会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去抓,对每个环节都毫不放松地去管。

从零开始不是否定过去,它要求我们始终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保持居安思危的责任感。安全总是相对的,一段时间内抓紧了,可能就做好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又可能出现新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也可能出现松懈。居安思危,才能产生高度的责任感,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和防范,做到未雨绸缪,消除事故隐患。

从零开始不是简单的重复,它要求我们始终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保持科学的态度。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防范事故发生,必须善于从新的实践中发现新情况,提出新思路,找到新举措,走出新路子,这,更需要不断从零开始。

煤矿安全心得体会 篇3

通过学习集团公司今年以来的几起事故案例,我清醒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长效性,同时也对自己日常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通过反思,认识到我工作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在安全意识方面

1、在思想认识上,“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不牢。

虽然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但不能每时每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不善于从他人的事故中吸取教训,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2、在对待安全的态度上,对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认识不足。

虽然经常告诫自己重看问题,轻看成绩,但安全长期稳定,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出现松懈,不能从安全工作的实际出发,随时反省,检讨自身的工作,对安全生产没有时刻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和深入的洞察力。

二、在安全管理方面

1、管理的针对性不强。

虽然对分管班组进行检查,但工作一多就转移了视线,安全控制力弱化。

2、管理持久力不够。

表现在管理紧一阵、松一阵,尤其是日常管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三、在工作作风方面

1、存在一定程度的好人主义。

在管理上,发生问题批评教育多,责任制追究少,客观上存在着好人主义思想。

2、抓落实的力度不够。

没有做到盯住不落实的人,追查、分析和处理每个环节的失职行为。没有狠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者的责任,查摆深层次原因,出现力度衰减,影响了管理的实效性。

四、对今后工作的打算及对策

1、强化安全意识。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正确地处理好“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辩证关系。

2、理顺管理关系。

认真落实分工负责、逐级负责、岗位负责、专业负责制,增强职工问题意识。

3、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转变思想跟上安全形势。

将安全防范落实到每一个角落。对现场检查发现的违章违纪除加强批评教育外,必须严肃考核,消除好人主义和考核避重就轻的现象。

煤矿安全心得体会 篇4

煤矿安全是煤炭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也是煤炭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更是煤炭人的心病,下面就如何抓好煤矿安全生产,讲讲我的心得体会。

班组是煤矿企业最基层的组织单元,加强煤矿班组安全建设,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强化煤矿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是减少煤矿各类伤亡事故最切实有效的措施,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坚持自主管理、民主管理、人本管理的原则,培养安全知识、技术创新型煤矿职工队伍,做到班组管理制度化,作业过程规范化,岗位操作标准化,工作步骤流程化,绩效考核数据化,切实提高班组安全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另外,要想班组建设有好的质量,建立班组长的选聘、使用、培养、考核和激励制度和机制,明确考核内容、激励项目等尤为重要。并且要将这些考核结果作为班组长提拔、评优、任免的重要依据,还要加强班组长后备队伍建设,择优配备班组长,把班组长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对班组长的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建立班组长业绩档案,根据管理能力等赏罚分明。

最后我们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措施,深入开展“安全、知识、技术、创新”班组创建活动,强化和促进班组安全建设的自主性、功能性、创造性,发挥班组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主体作用,在创造企业财富中的中坚作用,在安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骨干作用。

说到这里我要再次呼吁:安全大于天、生命很可贵,让我们每一个员工都能从心里正识安全问题,端正态度!企业是“大家”,家庭是“小家”,只有“大家”好了,我们的“小家”也会真正幸福,杜绝敷衍了事,杜绝懒散混日子,将企业利益与个人荣辱紧密联系,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安安全全度过每一天。

煤矿安全心得体会 篇5

激情20xx,学习20xx,20xx年作为“安全规程学习年”,集团公司上下都在不断中学习《煤矿安全规程》,作为煤矿基层单位的一名技术员,通过学习《煤矿安全规程》活动,用不断创新的安全生产观念营造安全氛围,有重点的开展思想教育,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学习《煤矿安全规程》,我们就必须知道《煤矿安全规程》制定的依据及制定的目的。《煤矿安全规程》是以《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为依据,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为目的,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为指导,是有关法律、法规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煤矿生产、建设活动中严格安全管理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煤矿安全规程》制定的目的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认真学习贯彻《规程》,对遏制重大、特大事故,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保证煤矿安全状况稳定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我看的这么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曾经这样总结过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事情总是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来向前发展的,如果想走的更远,进步的更快,就必须掌握各方面知识,促使自己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提高自己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的积极性,始终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坚决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敌人作斗争,预防和杜绝各种责任事故的发生。也只有站的高,才能看的更远,才能把握安全的方向,正如“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好《规程》、掌握《规程》,才能在现场实际中把握好安全,找出安全隐患,才能更好的为安全服务,正如有这么一句话:生产现场不是缺少缺陷,而是缺少发现,不要让那些事故的萌芽,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更不要让我们的双手,成为滋生事故的温床,记在我们心里的安全,要用我们的眼睛和双手去实现,多学一条规程,就会多发现一条隐患,就多一份安全,多学一条规程,就对职工安全多一份保障。

“条条规程血染成”,一部《规程》就是一部血泪史,每一条规程都是由每一滴血泪谱写而成,每一条规程都是在诉说着安全隐患这个魔鬼带来的噩梦,每当发生安全事故,人们事后才会发现,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往往十分简单,大都忽视了安全中的某个细小环节。针对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分析近年来煤矿重大、特大事故及多发事故的技术原因,总结其经验教训,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xx年3月20日审议修订了《煤矿安全规程》,如,第128条由原来的七款增加到十款,增加了“局部通风机必须配备安装同等能力的备用局部通风机,并能自动切换。”以及“专用变压器最多可向4套不同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供电;备用局部通风机电源必须取自同时带电的另一电源”等,这就明确规定了局部通风机安装、使用及闭锁情况,同时也对专用变压器所带负荷做了明确规定,这样就有效避免事故的扩大性,如,第129条,修改了“必须将人员全部撤至全风压进风流处”及“恢复通风前,必须由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修改后的条款,明确要求了撤人地点要求,对灾情危害降低到最低点,同时也要求只有瓦斯检查员才能检查瓦斯,只有这样才能反映真实的瓦斯情况,第441条、442条也做了相关细节修改,更加严格了标准要求,要求上更加严谨,使其针对性、操作性更强,从而有力防止和减少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变,保证矿井的长治久安。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这是血的教训总结,但是安全不能仅仅写在书上,贴在墙上,拿在手上,而更应该记在每个人的心里,让心海里飘扬着安全的风帆,有了她,才能顺利到达安全的彼岸,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实行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做到自觉学、挤时间学、联系实际学、联系工作学,通过认真的学习,努力使全体职工全面掌握本工种及和本工种相关的业务知识,领会规程实质,指引自己工作,保障矿井安全,也就意味着保障了自己的安全。

安全是船,她承载着人生航行的旅程;安全是风,她吹拂着企业发展的春天。安全是笔,她描绘着一幕幕精彩的画面。让我们迎着朝阳轻松地走上工作岗位;让我们牢记规程,严格地执行标准化操作;让我们明察秋毫,不放过每一个不安全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下班时谈笑风生,体会着工作的乐趣;才能在刚进家门时看到妻儿甜美的笑脸,享受着家庭的温馨;才能在下次上班前听到父母的唠叨,延续着父母那热切的关心。

煤矿安全心得体会 篇6

目前煤矿是我国主要能源生产企业,对推进社会建设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煤炭赋存条件比较复杂,很多自然灾害与之并存,导致开采难度加大,危险程度增高,加之其他不确定危险因数,导致煤矿 事故率极高,因此如何破解煤矿安全生产难题,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降低生产事故,保证鑫国煤电公司职工生命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下面就如何抓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浅见向大家介绍一下。

在安全生产上我们四个矿业公司全面建立安全管理、会议、隐患排查治理、质量评价、奖惩等制度160余项。也加大了安全的投入20xx年,投资20xx余万元为6对矿井装备了安全调度系统,购进3台综掘机和2套采煤机组,同时,狠抓了雨季“三防”、冬季“四防”和地面安全管理,确保了地面安全生产。从制度和生产环节上都进行了严密的设计,以确保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可生产安全形势依然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局面仍然存在。那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这主要是一些公司和一部分人没有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出发,落实和推进好“安全第一”理念,使生产安全服从于生命安全。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绝不能把它看作是一条故弄玄虚的宣传标语,或者当作一种华而不实的安全理念。而是每一个生产设计、生产流程、技术操作等各方面都需以人为本,确保安全第一。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成为我们企业首当其冲要考虑和解决的最重要问题。而我们也知道煤炭开采是风险性很高的,尤其这几年煤矿事故频频发生,更是使许多人“闻煤色变”,对从事采煤工种敬而远之,导致煤炭行业人才严重流失。要改变这种尴尬的现状,这也必然要求煤矿企业和煤矿人,从以人为本高度,落实和推进好“安全第一”理念。

而要以人为本,落实和推进好“安全第一”理念,就必须从改造人开始,因为每一个安全的细节都是由人完成的。故而,人是改造自然中最安全也是最危险的因素。假如人能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出发,尊重自我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生命安全也必然得到保障,安全第一理念也必然得到落实。这样,即使在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的情况,被困的人也会精诚团结,协同一心地去面对和解决困难,将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而假如无人本思想,那么这将是最危险的,这样的人在我们的工作中,即使外在安全设施如何完备,也无法确保安全第一。因为这样的人无法对生命有深切的感悟,对生命本体做到足够的尊重,故难免形成一种对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的漠视,对安全理念的短视,从而酿成痛的灾难和血的教训。人不能做动物式的生存,必须做有灵魂的生活。只有如此,才能爱自己,爱他人,爱企业爱家;也只有如此,才不会被利益所驱,被短视所蒙,被马虎所害,才会时刻警惕身边的“浮云”,想“遮望眼”之后果,时刻手握“安全钟”,警醒自己爱惜生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落实和推进好“安全第一”理念。在工作中,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