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读伊索寓言有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1
这本书是我的最爱,原因有三:
一是我非常喜欢作者本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是小故事大道理,短小精悍发人深思;
三是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伊索寓言》这本书是以作者的名字命名的,全书共有310个小故事组成,一篇篇短文有一个个知识,一个个知识凝结成了一片海洋,有讥讽、有善意相劝、更有苦苦难为。
这本书的作者名叫伊索,是一个在苦难中长大的孩子,童年时期的他是一个哑巴,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也因此成就了《伊索寓言》的诞生。
在《山羊和驴》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害人终害己,算计别人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狐狸和豹》的故事中我知道了智慧胜过美丽的外表这个道理等等。看着看着,我似乎也成了一个小作家,这不,我也编了一个寓言《铅笔的虚荣心》:这天,铅笔戴上了钢笔帽,就开始得意洋洋,主人过来拔掉了钢笔帽,铅笔就如同从十万米的高空重重摔在地上,一下子失去了自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虚有其表、没有自身价值是非常可怕的。
在此,我写了一首打油诗,送给我心目中敬佩的作者:寓言寓言真奇妙,小小故事有奥妙,种种知识藏里面,看你找不找得到!同学们,多看书,多学知识,长大肯定能成才哦!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2
如果人生是一杯难咽的苦茶,那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就是可以使苦变淡的糖块;如果人生是一条黑暗的小路,那寓言中的道理就是照亮道路的明灯;如果人生是一幅精彩的画卷,那寓言中的道理就是那神奇的画笔。
《伊索寓言》是我最爱的一本书,书中的每一篇故事,虽然短小,但其中的道理总能使人陷入沉思,越体会越有感觉。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农夫与蛇》,它讲述了一个农夫在雪地里看见一条冻僵的蛇,于是把它放在衣服里给它取暖,结果蛇醒来后却将农夫咬死的故事,告诉人们:绝对不要对恶人手软的道理。
寓言里的主人公可以是神,是人,是动物,是植物,是物品,用他们各自的特点来说明一件事,揭示一个道理例如:说到狐狸,人们总是会想到它很狡猾,有小聪明;说到熊猫,又会觉得它憨憨的,很善良,很可爱。
有人说寓言就是童话,看寓言就像是小孩子在看童话。我认为这样说不完全对,童话是针对孩子,起到教育的作用,并用一种孩子们能够接受、理解的方式,将社会现状说出来,教他们做事,但寓言不同,语言中隐含的都是人生道理,寓言的道理比童话的道理更为深刻,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并且寓言是不分年龄的,老人可以读,孩子可以看,人生到底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寓言是道理,更是一种提醒,是人们不会发生像故事里一样不好的`事情,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时候,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很难做的事,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就可以去寓言里找找有无解决的办法了。
人生也像一本寓言集,在别人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在自己身上,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自然就学到了更多。
人生中的寓言,寓言中的人生,只要你明白了这两者,那你的人生就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了。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3
它短小精悍;它通俗易懂;它内容丰富;它寓意深刻。它就是《伊索寓言》——读之,如经历一段神奇际遇,讲述返璞归真的故事。
虽经历千年历史,却没有衰竭,没有石沉大海。本书由188个零散的故事组成,由动物为主,但当扩大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它则讲述了人性的善恶,内心深处的想法。或推广真善美,或批判假丑恶,或赞誉机智狡黠,或讽刺愚昧无知。题材广泛、寓意深刻。
之所以会有这样一本书,也充分可见作者是善良、高尚的。那些隐喻抽象的道理,多维度地凸现和暗示人类的种种秉性或品行。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地展示和说出了人类贪得无厌、自食其果的下场。可见作者是深刻洞悉人世的灵魂的美丑善恶。
书中,许多故事已在民间广为人知,例如:家喻户晓的《乌鸦与狐狸》,狐狸运用巧舌动听美言来奉承乌鸦,不料乌鸦上当,于是被夺走它的`口中之食,狐狸并未受到谴责。这好比一个社会,口中之食扩大到财富、地位、荣誉,也许危及生命。狡猾欺骗本属于人性黑暗的一部分。现代,我们崇尚善良、纯真,反对奸诈、狡猾。而《伊索寓言》却奚落乌鸦,乌鸦除了被抬举后无知的高傲、得意忘形外,并无其余不足,只是它永远怀抱善良,在它的世界中,充满了天真。在此寓言中,单纯、轻信往往与愚蠢、呆傻归为一类。如上所述,现代的思想不能完全对付得了这个世界,质朴善良终究得不到同情,我们必须用智慧武装自己。
故事还有很多,但每一则都与众不同,都有它自己独一无二的寓意,它与现代社会接轨、挂钩,丰富之内容给了人们多方面的帮助。它的美在于生动之内容、细腻之语言、深刻之隐寓。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4
《伊索寓言》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有道理的童话”。每一篇童话故事的结尾都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道理。这本书中的童话故事虽然是作者编的,但作者最后告诉我们的却是最真实的东西。
作者想说的道理,是作者看到的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作者没见过,那作者就无法编写这一本书。
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很多,也让我的心胸变得更宽阔了。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想是: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有收获。
读《伊索寓言》有感这个学期,刘老师推荐我们了《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三字经》《伊索寓言》等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读《伊索寓言》了。因为《伊索寓言》大多是发生在小动物间的故事,很是有趣,每篇的结尾通常用一句话揭示故事中的道理。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一块瑰宝,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教会我们如何辨别朋友和敌人,真话和谎言,以及如何与人相处。
《马和马夫》里的马夫虚情假意地照料马儿,却把它最需要的马料卖了换酒。这些花言巧语终究骗不了时间。《受伤的狼与羊》中那只受伤的狼装作可怜的样子,苦苦请求羊给它取点水喝的时候,羊头也不回地走了。对于坏人,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随便怜悯他们。
在众多的故事中,我认为《狮子和驴子》最有道理了。只会吼几声的驴子在凶猛的狮子面前,只能是原形毕露,一只猎物也没有抓到。这就和我们小学生一样,不能从小就养成自吹自擂的坏毛病,而应该努力学习,锻炼真本领.让我们在悦读中寻梦,将来实现我的梦,中国梦!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5
《可怜的大鱼》是一则伊索寓言故事。一个池塘里住着一条胖胖的大鱼,它每天都很悠哉地游来游去。偶尔无聊了,也追追小鱼当成消遣。小鱼们看着身后的大嘴都吓死了,拼命地往前游,或者看到游的路上有小洞小窝就要迅速地掉头钻进去。总是有那么几只不够机灵的小鱼被血盆大口吞没。“哎,我可怜的同伴。”只要一有小鱼被吞,其他的小鱼们都这样感叹道。
池塘上盛开着几朵荷花,常常引来蝴蝶来欣赏,这时胖大鱼也跳出水面逗一逗蝴蝶。这日子过得真不错,在池塘里自己是老大,没有威胁,真好!日子一天天地过,今天来了个巨人,他拎着一张大大的网,手里还提着一个桶,原来是渔夫。以往他总是拿着诱人的蚯蚓,看着蠕动的美味却不能吃,真是个折磨啊。但是从祖宗开始就有这样的命令:飘在水里的蠕动的虫是不能吃的。正因为自己一直遵守着,今天才成为这池塘里的霸王。但今天渔夫带的这个东西自己从没有见过,祖宗也没有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办呢,只能随机应变了吧。“咻~”渔夫把网撒了下来,拉拉拉,在渔夫拉上来的时候,自己竟不由自主地被带走。“看来我今天要完蛋了。”只见平时自己戏弄过的小鱼透过小小的洞出去了,自己由于太大了,怎么都逃不走。终于,落入了渔夫的桶里,成了渔夫和他一家人的.餐上美味了。
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大,他身上的责任就有多大。如果没做好,受惩罚的他首当其冲;但如果做好了,受奖赏的也是他。一个班级也是这样,班长是一班之长,在班主任不在班级的时候代替他管理班级,是班级的代表。如果他选择做事尽心尽责,站在班长的位置上思考,主动为班级各项活动提建议并召开班委会,会让班级一天比一天更有进步。但她如果占着班主任对自己好,由此产生的自豪感,自觉地地位比别人高一等,再发展忠实拥护者,成为班级想欺负谁就欺负谁的霸王的话,迟早班级也会四分五裂,毫无凝聚力可言。最后他也会因班级的整体表现差而被叫去“谈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