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五年级调查报告(精选7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五年级调查报告 篇1
一、提出问题
我们学过许多成语中的名人故事,有三顾茅庐的刘备,也有毛遂自荐的毛遂.于是,我就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成语故事的书籍、报刊和教科书.
2、上网查询资料.
3、问问身边的人,听他们说说成语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xx涉及的方面xx具体内容
爸爸的讲述xx有哪些成语中有名人故事xx凿壁偷光、指鹿为马
毛遂自荐、破釜沉舟
上网xx成语中的名人故事xx暗度陈仓――韩信
一饭千金――韩信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西施、昭君、貂蝉、玉环
书籍、报刊、教科书xx名人都有过那哪些成语故事xx蔺相如完整的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当军师.
四、结论
1、成语中的名人故事有很多,我写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
2、成语中的名人一般在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
3、成语中的名人故事有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的歌颂了一位英雄.
五年级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目的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正处于各种习惯的形成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错过该阶段再矫正或补救,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奏效。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以便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我班最近对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调查方式与调查结果
针对学生存在的行为习惯特点,我们设计了12项行为习惯。
序号习惯ABC
1、遵守班级制定的规章制度25%25%50%
2、自觉遵守课堂秩序25%25%50%
3、课间活动安全有序25%50%25%
4、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25%50%25%
5、敢于和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做斗争25%75%
6、知道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50%50%
7、喜欢读书,读好书,适时向同学介绍、推荐好书。经常到学校图书室看书。自觉维护读书环境,做文明的读书人。100%
8、学会反思,多做自我批评,做错事情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12.5%50%37.5%
9、公共场合仪态端庄,谈吐轻声细语,做文明观众12.5%25%62.5%
10、知道县城、学校文明创建活动内容,做文明的公民、好学生25%50%25%
11正确利用现代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学习知识100%
12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25%75%
又从学习习惯、文明言行习惯、生活习惯、健体习惯四大方面设计了25道行为习惯调查问卷试题,从被调查的8份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我班学生的行为习惯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各个方面都存在问题。
(一)学习习惯方面
早晨到校后能自觉早读学生为25%,75%的学生是在老师或班干部的督促下才读书的;上课前,能作好准备的学生为37.5%,在老师或班干部的督促下才作准备的学生为62.5%;课堂上,只有25%的学生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25%的学生有时会,50%的学生不会表达;75%的学生每天能按时交作业,25%的学生有时能按时交作业;62.5%的学生写字姿势正确,37.5%的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在家里或学校12.5%的学生经常读课外书,12.5%的学生很少读,75%的学生不读。
(二)文明言行方面
在日常文明用语方面,12.5%的学生与他人交往时会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25%的学生有时用,62.5%的学生根本不会用;在家里,经常帮爸爸妈妈做事的学生为50%,37.5%学生有时帮做,12.5%的学生不帮做;课间,在走廊有时打闹37.5%,62.5%学生没有打闹;有时上网或到游戏机室玩的学生为50%,没有上网或到游戏机室玩的学生为50%;上课或集会时能遵守纪律的学生为62.5%,有时会违反纪律的学生为25%,不能遵守的学生为12.5%;能遵守交通规则的学生为37.5%,不能遵守交通规则的学生为25%,有时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学生为37.5%。
(三)生活习惯方面
如果不能来上学,会向老师请假的学生为37.5%,不向老师请假的学生为62.5%;挑食的学生为75%,不挑食的学生为25%;有浪费粮食行为的学生为15%,有时有浪费粮食行为的学生为75%,没有浪费粮食行为的学生为15%;每周的玲花钱在10元以下的学生为62.5%,在20-30元的学生为25%,30元以上的学生为12.5%;用完水电后,会自觉关水电的学生为62.5%,不会关的学生为12.5%,有时关的学生为25%;有过在桌椅上乱写乱画的学生为25%,没有的乱写乱画学生为75%;经常乱扔垃圾的学生为0,没有经常乱扔垃圾的学生为87.5%,有时垃圾的学生为12.5%;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的学生为12.5%,有时自己做的为62.5%,经常自己做的为12.5%;如果有心事,会告诉亲友的学生为25%,闷在心里的学生为75%;有参加危险活动的学生为25%,没有的参加的学生为37.5%,曾经有过参加的学生为37.5%。
(四)健体习惯方面
能天天坚持锻炼身体的学生为50%,不能坚持锻炼身体的学生为25%,有时能坚持锻炼身体的学生为25%;经常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学生为12.5%,有时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学生为75%,很少参加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学生为12.5%;有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的学生为37.5%,没有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的学生为62.5%。
三、原因分析
学生存在上述的不良行为习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影响是主要原因。
(一)家长认识上的误区。
许多家长认为,我把子女送到你们学校,就是你们学校的事,就是你们老师的事,思想上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孩子是残疾的,而且还小,不懂事没有什么好担心,长大了懂事了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好习惯。
(二)家长教育上的误区。
过多溺爱,过分放任。由于我班部分学生父母因生活需要在外打工,孩子就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祖辈们对孩子的过分宠爱,使得孩子就是有了坏习惯,也没有及时改正的机会。也有部分学生的家长因工作的奔劳,生活的艰辛,没有精力耐心教育孩子,放任其自由,要钱给钱,用钱哄其上学。
(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不良言传身教。
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模仿能力特别强,而很多习惯都源于模仿,孩子多次简单重复就自然地形成了习惯。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习惯和性格的最初形成影响是很大的,一般孩子出现的不良习惯大多源于父母和身边的人的影响。一些不文明的语言、行为,打牌、玩游戏、睡懒觉、随地吐啖等不良习惯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五年级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我们的时代和以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广大新生事物中,互联网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在网络的温室里,很多人用物不当而悔恨终身,针对这一现象,我针对身边部分群体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过书籍资料查找,分析原因。
2、走访同学和亲朋好友,了解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用眼健康。
3、访问网络专家曾对用网不当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出现用眼不当主要的人群。
2、了解网络带来的益处与弊端。
3、如何预防因用眼不当而导致的不良反应。
经调查,我发现以下几点:
1、用眼不当的人,部分出现在夜猫子,网络作家群体中。
2、有许多中小学生都说过自己是夜猫子,每天一回到家不是先做作业,而是先取出手机,先好好地玩一遍;有些人看电子书能看到12点,而书包都没打开,甚至有些人表明自己有很深的电子阅读网瘾,每天看不了电子书就浑身难受。
3、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也有很多人热衷于新游戏。
四、结论
当下,人们网络使用量明显过大,因此引起的问题层出不穷。然而正如《小学生上网手册》中所说:“适当游戏益脑,大玩游戏伤身。”不要让自己经常阅读电子书、玩游戏,这样就不会形成太大的网瘾;如果你的网瘾实在太大了,可以请爸爸妈妈定期收走自己的手机,这样就可以不断削弱网瘾。
虽然我们的时代科技发达,不用为吃喝穿戴而发愁,但请不要沉迷于网络,它会蒙住你的双眼,会让你看不到这和谐而美好的大千世界。
五年级调查报告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上五年级了,班级里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眼镜将会在整个班级“普及”了。近视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带了许多不方便,洗脸刷牙,吃饭行走,眼镜如同人身上的一个器官,怎么也离不开它了。同学们的视力为什么会下降?是否和平时的学习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呢?
二、调查方法
1、看书
2、上网找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具体内容:
信息渠道涉及方面
网络近视怎么形成及治疗
近视眼发生的原因分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发育因素。近视眼有一定遗传的倾向,高度近视更是如此。正常情况下,至青春期眼球可发育正常,如过度发育即形成近视,这种近视一般到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进行性发展可变成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从事文字工作和近距离工作的人容易发生近视,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用眼过度使睫状肌和眼外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是形成青少年近视的直接原因。因此重视视力卫生极为重要。包括注意改掉不良的用眼习惯,注意灯光照明,注意读书姿势,避免阅读时间过长,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都能达到防治近视的作用。
书籍怎么样会近视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研究结果表明,近视眼是人眼对当代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它的发生与发展与日益增加的近距离用眼活动的环境密切相关,与摄入营养成分的失衡密切相关。而不正确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过长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因。
四、结论
1、遗传因素:
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高度近视和遗传有关,中度以下近视则存在较大的分歧。高度近视的遗传类型,多数调查资料的结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父代与子代可以不同时出现近视。遗传又往往受客观环境,即生活条件的影响使之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复杂性。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近距离作业和不良的作业环境,这是最古老的学说,虽然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从大量国内外有关调查研究报告看,已公认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指出环境条件是决定近视眼形成的客观因素。但是,在近距离阅读或近距离工作的影响下,为什么能产生近视?对此还没有一致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1)调节学说:
绝大多数近视是在青少年时代出现,由于青少年眼的调节力特别强,对近距离工作学习有高度适应性,所以看近也不易疲劳。但是睫状肌长时间过度紧张,睫状肌会发生疲劳甚至痉挛而出现调节性近视,不及时消除持续发展则可成为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或通过其他途径影响到眼球轴的延长。
(2)辐辏学说:
近距离工作使用调节时,也需要两眼同时内转的辐辏功能加强,由此可以导致眼肌对眼球加压,而引起眼球轴的延长。
(3)环境适应学说:
幼儿时期眼球小,多数呈现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增大达到正视状态。在这一发育过程中近距离阅读过多,眼球为适应这种调节需要而成为近视。这一学说受到许多反对,但是在发育期可塑性很强,对近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已是共识。
其他学说不作介绍,需要再提一下的是诸如照明光线、阅读姿势、对比度、字小模糊、距离太近和阅读时间长等外部因素都能影响以上因素的作用。
3、营养体质学说:从一些资料分析到,微量元素镉、锶和锌等的缺乏和体质的薄弱也可影响到近视的发生,但是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近视则各有说法。
总之,从以上可以看出近视是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体质因素的相互影响,而非某单一因素而成。
五年级调查报告 篇5
一、调查目的
现代的街头广告和电视广告中的错别字满天飞,影响到许多人也写错别字,给我们学生也带来不良影响。为了解广告错别字的使用程度和人们对错别字的态度,特作此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留意街头广告和电视广告,把其中的错别字记录下来,并在街头询问叔叔阿姨对错别字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我发现错别字的使用频率很高,其中街头广告中的错别字很多,我把它们记录在下面。
饭店门口:“抄”饭;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零售店铺门口:“另”售;家具店门口:家“俱”;装潢店门口:装“璜”;安装公司门口:“按”装;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饭店门口:“合”饭;体育用品店标牌:“兰”球;快餐店门口:大排“挡”;农贸市场标牌:“蕃”茄;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严打宣传标语:严“历”打击;某交通宣传标语:超限超载“殆”害无穷等。
电视广告中故意写错的错别字那就更多了,我也把它们记录了下来。
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补品广告:“鳖”来无恙;眼镜广告:一“明”惊人;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透明胶带广告:无可替“带”;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浴”;空调广告:终生无“汗”;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胃药广告:一“不”到“胃”;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涂料广告:好色之“涂”;冰箱广告:制冷“鲜”锋;治痔疮药广告:有“痔”无恐等等
通过询问,87%的人反对使用错别字,特别是街头的错别字,他们担心这样会造成文字使用的混乱,造成我们中国人文化素质的低下,也影响下一代的学习;只有13%的人说无所谓,只要看懂了就行。
四、结论
汉字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是我们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让错别字降低了我们的文化品位,影响了人们的正确使用。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培养不写错别字的好习惯,做一个祖先的“汉字小国王”和“汉字小皇后”!
五年级调查报告 篇6
这年头,像我们这种年龄的小学生们,肯定都积攒了许多零花钱。可是,我发现每天零花钱多的同学,成绩大大折扣,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对小学生的零花钱进行了调查。
调查
我向我们班的部分同学和要好的朋友询问了他们的零花钱情况,于是,我得到了以下数据。在同学们中间,有百分之六十的同学零花钱是十元,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同学零花钱是五元或五元以上,有百分之三的同学零花钱是五十元,甚至五十元以上,有百分之二的同学没有零花钱。由此看来,同学们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很是娇惯。
分析
从调查中我发现,成绩优秀的同学零花钱很少很少,几乎为零,而学习稍差的同学经常带着零花钱来到学校里,每逢上学或放学时,他们都会到学校附近的小商店里买一些垃圾食品。而且,有的同学还买一些没有用的玩具带到学校里到处炫耀,讲的是头头是道、有模有样,让很多同学们都投去羡慕的眼光。可是,老师让他们回答问题时,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结论
1、有的同学口袋里经常装着零花钱,别看他们上课时认真地在听老师讲课,其实心里正在琢磨着这些钱该如何花。
2、有的同学看似记笔记或听讲时都很认真,虽然人在教室里,但魂儿早就飞到零食店里了。
3、有的同学从早到晚都惦记着口袋里的零花钱,所以经常出现不写作业或不认真完成作业现象。
4、有的同学上课很爱和同桌或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些玩具还有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老师讲的重点都没听进去,所以导致成绩下滑。
建议
家长们应该适当地把孩子的零花钱减少一些。而且,应该让孩子从劳动中体会到大人赚钱的辛苦,这样,孩子花钱时就会考虑一下,不会再大手大脚的了。如果孩子要零花钱的话,要问清楚后再适当的给,不要让他们随心所欲,要多少给多少。
自评:这周,我们的作文是调查报告,我对我们班部分同学的零花钱进行了调查,请老师和博友们多多指导并支持哦!
五年级调查报告 篇7
一、调查目的
了解汉字不规范使用情况,增强大家正确使用汉字的意识。
二、调查时间
20xx年3月17日至20日。
三、调查范围
城市的大街大巷。
四、调查方法
观察法:观察社会上错别字的出现原因及内容。
五、调查结果
我走进大街小巷,果真发现了不少错别字,比如,一个粉摊的招牌上把“螺蛳粉”写成了“罗丝”;方便面包装上把“康师傅”写成“康帅傅”;把“大白兔”写成“大白免”……像这样的错别字还有很多,经过分析,我发现:
(一)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
1、由于读音相同而用错,
2、由于字形相近而写错。
3、由于粗心而多笔少画。
4、生产劣质产品时写错。
5、因不认识字而故编乱造。
(二)错别字带来的危害:
1、使买家误解本意,让卖家生意变差,信誉降低。
2、让小学生误以为那是正确的字,作业、考试等书面作业错别字几率,质量变低。
六、思考
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我才发现用错、写错汉字的现象竟是如此严重。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遗产,我们应该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每一个汉字。正确书写汉字,规范使用汉字人人有责。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为净化汉字做出最大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