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四大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1
如花一般的一个个妙趣横生的人儿在曹雪芹的笔下诞生,大观园当初的盛景是难以磨灭的,是要拥有多大的勇气才敢把这些妙人写到这样悲惨的结局,我想,曹雪芹自己也是不忍的,到底是为了黛玉的凄惨的死,还是之前的晴雯为了宝玉而死,还是探春,迎春的离世,亦或是凤姐的.病死?我不知道,这些人的一生都布满了光彩,却至多也就这样悲剧。
黛玉寄人篱下,万事都得谨慎,似乎是没有人知道她的心境是多么凄苦,尽管地位仍然和大家一样,但人人心知肚明,她不是,她只是占了贾母疼爱的光罢了。她是多么的爱花啊,看到宝玉将花瓣儿倒入水中时及时制止,她知道花离开了土木会脏,会飘零无依,不忍。便葬花,随土化了,不也干净。大家结诗社,唤她潇湘妃子,她说她就是爱那几竿竹子,她的才情是不可磨灭的,一字一句的悲直入人心,宝玉懂她的心,可是最终还是逃不了命运的掌控。对啊,都说黛玉是为了还宝玉前世的浇花之情才来还情的,黛玉为了宝玉多次哭泣也是为了还所赠的水吧,如今还了情,也该离开了。这么说来,他们仍是因花结缘了。
宝玉是疼晴雯的吧,宝玉曾撕扇为博晴雯一笑,连最亲的袭人也不曾受宝玉这般疼爱吧。晴雯是生的美,可这最大的优点却也害了她,因了这,她离了宝玉,离了大观园,甚至离了红尘。在晴雯眼中,宝玉便是她的世界,雪夜,她为他连夜修补孔雀毛的风衣,甚至还高烧不退,可是尽管这样,是不后悔的,为了宝玉啊。弥留之际,唤上宝玉,死又有何可怕,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尽管多么不舍,多么留念,还是离开了,也许,这世界不适合她,终究是这红尘负了她。
凤姐,一直都是贾府的运转核心,她尽自己所能去维护这一切,包括自己所拥有的,包括自己想要拥有的,人人都道她四凤嚣张,但她可不是美丽的?她也有坐在花轿里期盼的时候,她会想,她的丈夫到底是什么一种人,事实上,她的丈夫最为花心,那么不专一,可她又有什么办法,她是这么大的一个家的顶梁柱,她不可以任性,可她是个女人,是个小女人啊,她会为了自己的丈夫伤心,她也会嫉妒,吃醋。表面上,她一直都是在笑的,幕起幕落,幕前幕后,她都在笑,放肆无忌的笑,笑颜如花的背后藏了多少的泪,夜深人静的时候的哭泣谁又知晓?面临死亡的时候,她也许还会想,终于,终于可以休息了吧,真的好累。
花开的繁盛。花落的凄惨彷徨,漫天的飞花染红了世界,才有了这红尘岁月,不可避免的经历,很少有人看透这猩红的世界,挣扎着离开,贾王史薛四族的日渐没落以及大观园的静寂映射了这个世界的起起落落,而这花开花谢又证实了红楼悲情的发展,原来早就注定了啊。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2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创作时间待考证,一般认为作于元末明初,而至晚于明朝中晚期成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小说的先河,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在宋代的时候,说书伎艺兴盛,在民间流传的宋江等36人故事,这也就是施耐庵写水浒传的素材。这些素材经过施耐庵的选择、加工和创作,摇身变成了这部优秀的古典名著——《水浒传》。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书中出现的人物有数百人之多,是世界文学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说。以120回本《水浒全传》为据,全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好汉上梁山前的个人经历;
二、宋江在发配途中与各路好汉的奇遇以及最终上梁山的经历;
三、宋江带领梁山进行的几场战役;
四、原首领晁盖去世后,宋江确立梁山首领地位以及大聚义的故事;
五、大聚义后与官军的战斗以及受招安;
六、征服企图进犯的辽国;
七、打败割据势力田虎、王庆;
八、在江南与割据的方腊作战并死伤大半,全书在悲剧性且引人深思的'氛围中结束。
我最喜欢全是最后一回《水浒传·徽宗梦游梁山泊》。梁山好汉一共一百零八人,在征讨方腊后,又有谁能想到竟只剩下二十七人回来!跟随宋江回来的人,因为征讨方腊有功,都被封了官职,还有一些好汉回到家乡,过起了隐居生活。后来,皇上徽宗赐给宋江和卢俊义的御酒中被奸臣高俅、杨戬早就放入了水银,卢俊义后来被水淹死了,宋江也为了李逵,在他的酒中放入了毒药,让手下将两人一起埋葬。当知道宋江的死讯后,吴用和花荣也在墓前自杀了。后来,徽宗在梦中了解到梁山好汉的死因,本将奸臣抓起,却因死贼互相包庇,宽恕了他们的罪。梁山好汉的辉煌就这样的被掩埋了。
多么深厚的兄弟情!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梁山好汉不正是印证了这句话么?这是朋友,真正的朋友!其实,在现代,真正的朋友就是在你收到困难的时候,有人能帮助你;在你陷入困境的时候,有人能拉你一把;在你幸福的时候,有人能与你一起分享;在你孤单的时候,有人能陪伴着你;在你伤心的时候,有人能好声地安慰你……这才是朋友。此外,古代时社会的不公也让我义愤填胸:忠臣到边塞打仗,历尽千辛万苦,若是赢了,回到朝廷领完赏赐,就会再被奸臣害死;若是输了,回到朝廷之后遭千古骂名,再被赐死;反反正正都是一个死。奸臣却在朝廷中当着官,凭着一张嘴拍皇上的马屁,升官发财;若是真相败露,顶多被贬为庶民,也能保住性命。这就是当时社会的不公!
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幸福、和谐!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3
读书的好处,增长见识、获趣、致呀雅。打开一部史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的长卷,谛听历史的脉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开一册文学经典,如同走进一片风景胜地,诗情画意呼之欲出,犹如置身其中。李白的孤傲,陈子昂的愁怀,鲁迅的激昂,朱自清的深情,梁秋实的淡雅,一一呈现面前,心景与文字互为水乳,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进入如诗如画的意境。我国古典的四大名著,抒发了四位作者不同的情感,其中,在《西游记》内,我对于沙僧有些看法。
他虽然和唐僧一样深知佛道,但是自从一踏进佛门就一心向佛;他没有孙悟空的一身好本领,但他尽了自己的全力保护手无缚鸡之力的师父;他不如猪八戒般身强力壮,鬼点子多,但他却勤勤恳恳,从不好吃懒做,待人和善。他就是《西游记》里面最不打眼,却最使我心生敬佩的人——沙和尚悟净。
孙悟空就似一匹能够日行千里的良驹,世人没有不喜欢他的。猪八戒则如体形硕大、笨重的黄牛,能够帮你干许多粗活重活。但沙僧则像沙漠中的一头骆驼,它没有千里马惹人喜爱的速度,却可以穿过千里马望而生畏的沙漠;它也没有黄牛那蛮横的力气,黄牛一直都是吃了睡,睡够了之后再干,而骆驼即使几天几夜不吃不喝,滴水未沾,仍能迈着稳健的步伐,驮着沉重的包裹,顶着火辣的太阳走出荒芜人烟的沙漠。
孙悟空好比飞翔于高空的苍蝇,那锋利的嘴,犀利的目光,恨不能划破长空。八戒就是那看似笨掘但却机灵聪明的企鹅生活在地球的一小点,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而沙师弟就是一只鸽子,没有苍蝇的凶猛有力,也不如企鹅善于打理生活,但是也有一双永远饱含善意的眼睛和坚决去完成主人下达的指令的.责任感。
鸽子在替人传达信息时几乎什么都没有吃,什么都没有喝,但我从来没听说过那只鸽子因为忍受不了路途的艰辛而飞回自己老窝。沙漠中的旅程如此的艰苦,我们又看到过哪头骆驼在过程中丢下货物一走了之?沙僧即是如此,他面对孙悟空的离开,猪八戒的左思右想,犹豫不决,他也没有将师父抛开不管;面对火焰山的炙烤,烈日的灼烧,他也没有向其他人那样,半途而废。
在我们许多人的心目中,沙僧总是挑着他们师徒四人的行李走在最后,既没有风头可出,也没有功劳可敖,这样的人生实在乏味。但我觉得,如果没有他,谁来将这担子挑上十万八千里,而毫无怨言?所以说,他虽然不突出,但没有他,这条取经之路无法进行到底。
沙悟净,人如其名,心诚明净。比起两位师兄,他那种精神,那对目标不懈努力的追求,尤其是那敢于承受磨难,默默无闻的品德,使我学到了更多.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4
《水浒》是我国在长时期来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小说之一。但他并不是某一、二位作家的创作,而是许多人的集体劳动的成就。通常被作为《水浒》作者的罗贯中、施耐庵,乃是对《水浒》进行最后加工的人物。
《水浒》所写,是宋江及其结义兄弟——即所谓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故事。宋江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宋史》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中都曾记及。
《水浒》由许多短篇的“说话”(在宋代有一种称为“说话”的民间技艺,至元代仍然流行,其内容主要是述说故事。)组合而成,也就是说《水浒》在说话中宋江及其将领的故事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杰作。
《水浒》的原名为《忠义水浒传》,一百回,系“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署名,不太容易理解,所以后来所刻得《水浒》就改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有的干脆只提“施耐庵编辑”,“罗贯中纂修”,把另外一个人除名。
《水浒》从嘉靖时期起,它就收到了热烈的欢迎。
《水浒》为忠义和勇敢的象征,里面的人个个重视友谊,甚至不惜为此冒风险甚至牺牲自己。但其出发点并不是道德信念而是个人感情。宋江在江州被判死刑时,李逵曾单身去劫法场;幸亏当时梁山的救应已到,否则他自己也活不成,不过他事先却并不知道冕盖等人会及时赶到。那么,他何以情愿为宋江送命呢?他与宋江认识不久,宋江知道他要用钱,便借他一绽大银,李逵便“寻思道:难得宋江哥哥,又不曾和我深交,便借我十两银子,果然仗义疏财,名不虚传。”他把银子拿去赌,输光了,宋江毫无不满之意,又请他喝酒。他“不耐烦小盏价吃”,要用大碗,宋江便唤酒保拿大碗。李逵笑道:“真个好个宋江哥哥,人不说差了,便知做兄弟的性格。结拜得这位哥哥,也不枉了。”他们喝酒时本来吃的是鱼,宋江看李逵饿了,又唤酒保拿肉上来,李逵又十分欢喜:“这宋大哥便知我的鸟意,吃肉不强似吃鱼!”他认为宋江真是自己的知己,所以他不惜生命的救他。当然,这是建立在勇敢的基础上的。
最令人感动的是最后宋江和李逵一起喝毒酒,宋江是因为害怕李逵为自己报复朝廷因而牺牲了李逵的性命,而李逵却一点都没有埋怨松江,李逵只留着眼泪说了一句话“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并且李逵临死的时候,吩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寥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从此就可看出李逵对哥哥宋江的深厚感情。
《水浒》是四大名著之一,理所当然,有许多吸引我们之处。所以,读它势必有好处的。
四大名著读后感 篇5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 后,对高俅之子的欺负,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 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 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 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 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 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 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 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