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文明精神演讲稿(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明精神演讲稿 篇1
山坐落于威海市与荣成市的交界处,西起福禄山,绵延百里,东归入海,秀美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文化底蕴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名胜风景区圣水观就位于此山西部。山不高,五六百米的海拔,却让威海这座海滨小城突兀的耸立起一条庞大的山系,蔚为壮观。
在山下,有一群普普通通的村民,他们代代居住在这里,用辛勤的汗水守卫这片青山绿树,在他们心中,爱这片山,护这片林的意识已经深入骨髓,流淌在血液中,他们就是市镇大山口村的村民。
不知道多少年前,他们的祖先看好了这片宝地定居下来,说不上是他们造就了山,还是山优美的风景感染了他们,长期的相处,每一个人更热爱这片山林,山林也因他们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我们看来,生态文明的种子早就生根发芽,人与山,人与树和谐相处,已成为当地最自然、最亮丽的风景。
植树造林,树立生态道德意识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山上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壤质地粗,沙石成份含量高,且雨季集中,源高流短,暴雨多,强度大,致使境内水土流失严重,农田被破坏,当地的村民饱受自然灾害之苦,生活贫困。直到七十年代后期,随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山口村的村民意识到了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的重要性,纷纷投入到这场义务的`植树活动中。从那时起,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意识深深在大山口村民中扎根,并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每年的春天,大家都会自发的到山上植树,上到七旬老人,下至几岁的孩子,大家有钱的出钱购置苗木,没钱的义务出工植树造林,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山上的树木已经郁郁葱葱,高大挺拔,俨然成了一片自然的生态保护景区。由于村民的保护,山上银杏、水杉、紫段等野生植物都保存了下来,山上还出现了很多珍奇的保护动物,像梅花鹿、金雕、苍鹰等等,真实的演绎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
积极行动,共建生态文明家园
新时期,绿色文明之风再次吹进大山口村,广大村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进行了轰轰烈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植树造林为突破口,加大村居绿化美化力度,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大山口村将植树造林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搞好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绿化,将山与村接口的地方建造了一片护村林,在入村道路两侧栽植了整齐的黑松,家家户户门口都栽植了木槿、百日红等等,村里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还在村中心建设了活动广场,修建了村中心花园,实现了绿色连山,绿色环村。如今的村,绿树环绕,林水相依,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村,不仅新农村建设走在全镇乃至全市的前列,最重要的是绿化率和绿化面积也在全市居首,生态文明的步伐在大山口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护林防火,共撑生态保护伞
如今,山已经列为市自然保护景区,村民守护这片山林的热情更浓了。“三分造林,七分管护”,大山口村加大了对山的管理力度,建立了山林管护长效机制,村里的每一个人都自发的参与到是林木管护中来,大家把爱林护林守林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进行巡逻检查,长期不懈。
植树栽树不易,护林防火更难。尤其是山成为开放式景区后,来山里踏青、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进山入口多,守护山林的责任更重,也更难了。
在守护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其中的艰辛就更不用说了。有一次,清明刚过,有几个年轻人驾车来山踏青,中午时分便要在山里进行野炊,被村里一位义务巡山老人阻止,及时说明带火种入山的危险性,谁知来者不但不听劝阻,反而大声训斥“你就是一介村民,凭什么管我,又不是你的山,更不是你的树,别多管闲事”。老人再三劝阻,没想到这帮无知的青年冲动之下竟将老人打伤。后来,在林业部门的介入下,年轻人才真正理解老人的话,发誓以后再也不带火种进山。当别人问到老人为什么如此执着时,他饱含深情地说:“虽然山上一切都不是我的,但是我爱这片山,更爱这片林,我会用我的生命来保护山上的一草一木。”
在村,像老人这样义务巡山的人比比皆是,他们都怀着对山的一片赤诚,不论夏日酷暑,还是冬日严寒,山上处处能看见他们的身影,护林防火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到目前为止,山在大山口村的精心管护下,没有发生一起大规模的森林火灾。大山口村这种爱林护林的良好传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高度赞扬,有关部门也广泛号召向大山口村村民学习,学习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精神,一股弘扬生态文明之风蔚然盛行。
村的事迹给我们留下深深地思考,一个普通的村庄,一群朴实的农民,凭着他们的执着和热情,捍卫着山,守护着山,他们的精神是多么的难得可贵。如今,发展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相信在政府的倡导下,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植绿护绿中来,生态文明之花必将开遍威海大地。
文明精神演讲稿 篇2
作为一名在区法院工作了17年的法官,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其实,十七年来,陪伴我的不只是工作,还有麒麟区法院。那么,作为法院的一员,在创建法院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当怎么做呢?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同样,在一个法院中,作为法官的个人是这个法院的主体。法院文明建设,其实也就是要求每一名法官都应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法官,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每个细节都代表着法院的形象。要促进法院文明建设,那么必须得从我们法官个人做起,从看似不值一提的小事做起,提高我们法官自己的文化素养,努力完善自己,让我们时刻与文明同行。只有这样,法院的文明建设才能得以实现。
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的身边,在一部分法官身上还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
先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桩桩“小事”吧:接待当事人时,您着装整齐吗?态度和蔼吗?开车上班的法官您是否将车停到了指定的位置?接电话解答问题时能否耐心为之?外出时您随手关灯了吗?洗手后您及时关上水龙头了吗?开会时您能准时到场吗?会上您打瞌睡了吗?开庭时,您是否接听手机了?就餐时,您排队了吗?您是否因为忍不住烟瘾,在公共区域吸烟了呢?
类似这样的'小事离我们不远,它就发生在我们这些法官的身边,也许您就是这些行为的主体,也许还对上述现象进行过指责。一两件这样的小事绝对算不上什么,当这样的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我们便可称其为一种现象了,确切地讲是一种“不文明”现象。
形成这些不文明现象的原因看来多种多样,但解决起来只有一条路,即每一名法官自我的约束和自身的努力。有人认为,对于人的管理应注重他律,但我认为法官应更多地选择自律,一个以调整他人间行为关系为职业的人,能够有效地约束自己是开展工作的前提。-
为什么说起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每位同志都会大加指责,而轮到自己的时侯,却以“下不为例”为借口,选择不文明呢?自己先方便,管他(他们)呢。孰不知,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这么做,那不乱套了吗?到那时每个人也就不方便了。
现实情况则是我们有很多人能够做到按规则行事,就说明了这些规则不难做到,说到底是我们有些人不愿去做。不文明行为的存在就是对那些老老实实做事的人的不尊重和亵渎。因此消除不文明现象不应停留在每个人的口头上,应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我们深知,法院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消除这些日积月累形成的不文明现象也应分步骤、分层次进行。
文明精神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播种文明,收获甜美”。
一年一度的“品山楂果”班会已经成为我们xx中人的一个固定节日,一段属于我们xx中人的美好记忆。当昨晚品尝甜美的山楂果时,我们应该为自己鼓掌。这番甜美的收获,正得益于我们大家播种的文明。只有大家都爱护校园,人人遵规守纪,才会让这校园文明之果齿颊留香。
那么我们的言行是否有文明的死角呢?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我们的在校内总能见到与美丽校园极不和谐的垃圾;总有同学在教室走廊上推推搡搡,起哄大闹;校园内部分同学出口成脏,且不以为意;少数同学如厕后不冲,洗漱后不关水龙头;有同学过度消费,攀比吃穿;还有个别同学无视校门警戒线,随意攀爬学校围栏,进出校门不下自行车;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可见,文明与陋习的冲突严重存在,要引起全校师生的重视,需要大家的行动。
我校作为山西省首批示范类高中,除了骄人的高考成绩,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状态、环境氛围和文明行为,就难以成为校园先锋。作为三晋名校我校首先应该是一所文明学校。文明校园既包含物质的校园,更包括精神的校园,精神的校园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共同、长期的努力。
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学生唯有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 学习环境,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成绩。
文明的学生,一定是讲礼貌的人。礼貌用语在他嘴边,远离污言秽语,他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文明的学生,一定是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他会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他不会乱丢饮料瓶、面巾纸、塑料袋、纸片,而且会动手捡拾纸片等,因为他懂得把美好留给大家;文明的.学生,一定是爱护公私财物的人。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会践踏草坪,不会乱涂乱画,更不会踢门、浪费水电……而且会劝阻、制止破坏行为;文明的学生,一定是遵守纪律的人。他会将自己的物品摆放齐整,会自觉排队就餐,不会大声喧哗影响别人的学习,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文明的学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会懂得感恩师长的教导,他会尊敬师长和友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人和事,不会与同学吵架。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说:“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希望大家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最美丽的容貌和最美好的心灵。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文明学生,争创文明校园!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满怀憧憬,我们充满激情,我们追求成长和长才,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播种文明、亲近文明,表现文明,实践文明,做文明学生,创文明校园。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我们xx一中处处盛开。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536班全体同学
XX年10月20日
文明精神演讲稿 篇4
窗口,在字典里,它是房屋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通风透光。有了窗口,我们的房间才变得生动,窗内窗外的空间,才连成一体,给我们平添无数的想象。
窗口,是建筑的眼晴,是城市的风景,是人生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印象。
世上窗口的样式,你见过的肯定有很多种,但有一种窗口,你是看不见的,却一定在那里沐浴过春风,你说不出它到底美在哪里,却一定为它赞叹过,流连过。
你看不见这个窗口的玻璃和外框,更不用说其它的什么栅栏和围墙。没有了这些有形物的阻隔,窗内窗外的人的距离近了,话语便如春风般自由流动起来,眼神也阳光般亲切和煦起来了,当申请人在这个平凡的柜台前如期甚至是提前拿到了批复、证书,这个窗口,便牢牢地记在他们心上了。
他们也许有过很多次“上门”的经历:煞费苦心寻找“后门”,只为在办事过程中少受一点点莫名的夹磨;踏破铁鞋跑遍“部门”,只为早日盖完一个个必需的印章。。。。。如今,只要到窗口,一切都变得透明、公开、直截了当,他们惊喜的发现,窗口里的机关工作人员,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微笑代替了冷漠,热情融化了冰霜,连他们手指在键盘上的轻轻扣击,都显得那么的亲切。。。。。一次到窗口的经历,足以让申请人感受到,我们的政府机关正悄悄改变着形象;一次到窗口的考察,足以让申请人相信,太仓这个优质的投资环境,定将孕育出创业和发展的美好景象。
还记得,那位司机老师傅,他是开了两个多小时汽车去年度检验汽车牌照的,但是代码证书的过期让他在又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而无法检验时不得不失望了,望着渐渐西落的太阳,他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到了质监局窗口,以往的经验告诉他,行政部门繁杂的办事程序也许这次又要让他失望了,但是在这里,他发现变了:请他坐下了,水端上来了,申请程序代办了,办证机构依照特殊情况以最快的速度为他换发了证书,老师傅激动的说:“我开车几十年,进过不知多少部门,你们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工作态度的`最好的。”临行前他一定要把车上的礼品送给办证人员,办证人员婉言谢绝了:“老师傅,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的心意我们心领了,但我们不能收,因为这是纪律。”简简单单一句话,体现出窗口工作人员那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廉洁的作风。这仅仅是日常工作中无数件事中普普通通的一个场面,正是这一群人,他们始终秉持着“勤政、高效、规范、廉洁”这一原则,以自已无私的胸怀,敬业的工作,严格的自我约束和对代码工作热忱,树立起质监局机构代码这个的良好的“窗口”形象。每当我们想尽办法为用户解决困难,挽回经济损失,连夜加班为他们办理代码证时,每当我们一次次婉言拒绝客户善意的馈赠时,每当看到用户脸上感激与笑容时,我们终于明白,“廉洁从业,乐于奉献”永远是故事的主题,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一次次红旗窗口,一块块荣誉牌匾都是故事里美丽的结局。
这就是我们质监局的窗口,它没有深圳“世界之窗”的热闹缤纷,也没有文人墨客剪烛西窗的闲情逸致,在这里,有的只是工作人员默默无闻的奉献,日复一日,寒来暑往,使得我们的窗口,成为申请人最愿意光顾的地方。因为我们深知:工作虽琐却与千家万户密切相关,窗口虽小却与五湖四海紧紧相连。
这个窗口,在我心中,是最美的一个,我愿在这小小的窗口,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奉献。
文明精神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的题目是《弘扬奥运精神,争做文明学生》。
一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一个百年的奥运梦想,伴随着神州大地上的和谐春风,点燃了亿万华夏儿女心中那熊熊燃烧的激情!奥运圣火,点燃祥云!奥运五环,光照中华!鲜红的中国印,就是滚烫的中国心!
在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胜利召开,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以51枚金牌的绝对优势拿了金牌榜之冠,在51个体育项目中证明了我们无与伦比的强势,且以100枚奖牌的好成绩获得奖牌数第二名的.骄人成绩,仅比排在第一位的美国少10枚。这证明中国正在体育竞技场上雄起,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一个体育强国!这让东亚病夫的帽子再也与中国人无缘!第29届奥运会的圆满落幕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办好高难度、高水准的国际盛会,完全有能力兑现他的每一个庄严的承诺,挑起每一份应当挑起的责任。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足以向一切想分裂国家并伺机搞破坏的不法分子证明,他们的叫嚣与倒行逆施是枉费心机。因为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东方一个不可撼动的巨人!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一切对中国的实力心存质疑的人震惊之余从此哑然。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取得的骄人成绩,激发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结,让每一个炎黄子孙更加以自己的祖国为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母亲。
作为一名成长在阳光下的中学生,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欢呼!“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奥运,和谐奥运”这些口号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它的流行,呈现出了我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热情,也意味着我们作为东道主应有的风度。但是,这些只是标语口号,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奥运精神!……奥运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我们就要有永不服输的精神。世界都在凝视着中国,关注着奥运。所以,我们每一位中国人,要有团结进取的姿态,厚德载物的胸怀,民族奋进的精神!一个社会健康的文明程度,一个民族优良的道德风尚,将使历经百年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得到升华。“小胜在智,大胜在德”,文明素养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生活品质,也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学会理解并尊重整个世界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文明礼仪不是一阵风,同学们遵守文明礼仪规范不是被动的完成老师留的“家庭作业”,而是对自己日常行为应有的一种约束。文明礼仪不会一跃而就,这是一个慢功夫。从细节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你回头看时,你会发现,文明礼仪就在你走过的足迹中。
同学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满怀激情,用实际行动传递中华文明!我相信,我们的智慧将使五环的色彩更加绚烂,我们的笑脸将使奥运精神更加辉煌。我们把奥运装在心中,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让奥林匹克精神永放光芒!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