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 篇1
《佐贺的超级阿嬷》讲述了主人公昭广在佐贺和阿嬷生活的快乐时光。昭广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无力照顾他,只好将年仅八岁的昭广寄养在贫穷的乡下外婆家。在艰苦的日子中,乐观的外婆像个魔法师,总有许多神奇的方子,让生活每天都有惊喜,阿嬷和昭广把贫穷的生活过成了一首诗。
贫穷往往会让人自卑,但在超级阿?哐壑衅肚罘治?两种——一种是穷的消沉,一种是穷得开朗。她显然属于后者。拖着磁铁吸铁钉,早起到学校清洗厕所,吃河流上游漂下来的蔬菜……一桩桩一件件常人觉得艰辛的事情,阿嬷从不觉得苦,总是积极乐观的生活。而我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却不知感恩,常常为一点点不如意生气,抱怨。
早晨,妈妈为做一顿营养早餐而早起熬粥,我一睁开睡眼朦胧的双眼,钻出被窝便看见桌上的粥,就不禁嚷嚷大叫起来:“又是粥,我不要吃!”“我还炒了新鲜的蔬菜,可好吃了!”妈妈讨好地说道。我一点也不领情,反而得寸进尺,凶巴巴地说:“我不吃新鲜蔬菜,我要榨菜,榨菜才好吃。”“榨菜不健康,自己炒的蔬菜美味又健康,”妈妈耐心解释道。妈妈像个犯错的孩子,而我却理直气壮的扒拉了两口饭便出门了。我一个人不好的情绪影响了全家人美好的早晨,现在想起来,如果当时抱着正能量的心态,就不会有这样的局面了。
现在,煮饭用电饭煲,炒菜用液化气,我们不仅什么都不会做,还对妈妈做好的饭菜挑三拣四;各种兴趣爱好班我们想学啥可以学啥,我们却找不到自己的特长。昭广抵达佐贺的第一天,外婆没有热烈欢迎他,只是平淡地说了一句:“跟我来。”从此,八岁的昭广学会了用柴火做饭。昭广想学击剑、柔道,因为贫穷阿嬷让他学不用钱的跑步,昭广不哭不闹,努力练习跑步并年年夺冠,后来还成为棒球队长,被学校保送。
昭广和母亲长期分离,仅靠书信联系。同学朋友常问他:“寂寞吗?”“不,我有阿嬷!”我想:是阿嬷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了昭广的成长,他不是寂寞消沉的孩子,他是爱亲人重友情善运动的阳光男儿!
《佐贺的超级阿嬷》带给我太多感动:昭广的身世;母子的.分离;昭广和阿嬷的离别;但最打动我的还是阿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一个老人把贫穷的日子活脱脱过成了一首诗。我要向书中的阿嬷学习,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做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人,做一个让身边的人更幸福的人!
愿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像一首诗!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 篇2
作者岛田洋七的阿嬷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外婆,她带着乐观的心态来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在种种艰辛的经历中领悟到要换个角度看事物,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即快乐又轻松。正是因为她的这种乐观心态感染着她的子女和外孙岛田洋七,才让他们的人生没有就此穷困潦倒。
岛田洋七是日本著名的喜剧泰斗,他从小就是被寄养在外婆家长达八年,因为当时社会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岛田洋七的家庭经济条件窘困,但外婆总是那么开朗乐观、精神抖擞,而在和外婆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岛田洋七懂得了许多人生真谛,它们都出自清洁工外婆之口,在艰苦的日子中,乐观的外婆总有神奇的法子,让生活充满温暖和希望,让家里永远充满笑声!在那八年里,岛田洋七体味到了不一样的幸福。
那么你心中的幸福是什么?你或许会说是拥有一份好的工作?拥有一位疼爱你的亲人?还是有花不完的金钱?阿嬷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幸福不是金钱左右的,而是取决于你的心态。"阿嬷还说:"活着很有意思。"是啊!有什么事能大过生死呢?无论生活、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明天的太阳总会升起。
读完整本书后我想象了一下:如果我处于穷困潦倒的时候我能做什么使自己变得快乐呢?超级阿嬷说:"穷人最能做的是展露笑容"。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笑着和人家打招呼,没有人会不高兴,而且他们都会笑着回应,渐渐地,人与人之间就拉近了举距离。的确,"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所以要做一个爱笑的人。在我们生活中,早上一起床,对我们挚爱的亲人说一声:"早安,又是美好的一天。"顿时大家的心情也会变得爽朗而愉快,美好的一天就这样美好的开始,想想就幸福呢!此刻让我们一起嘴角上扬吧!
超级阿嬷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人生就是总和力!"阿嬷这句话,既没有伤到作者幼小的心灵,还给了他无限的鼓励与支持,外婆认为并非只有读书才是一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了不起的人,有人用头脑,也有人用体力,社会就是靠总合力才会成为社会的。阿嬷的这句话对我有很大的触动,工作中我们总纠结于如何让所有学生都取得优秀的成绩,大多数以分数来判定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甚至让分数成为了唯一的评判标准,有的孩子虽然不爱读书,但在其他方面总有自己的闪光点。就像外婆说的:"成绩单上只要不是零就好了。"
生活在和平年代且物质充裕的我们,更要学习超级阿嬷那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遇到困难不沮丧,学会换个角度看事情,珍惜现在拥有的,并学会知足常乐,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 篇3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非常感人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德永昭广在8岁时,因父亲在广岛受核辐射影响,而无力抚养他,母亲不得不把他送到在佐贺的外婆家,虽然生活很艰苦,但外婆却总有神奇的办法让日子过下去,他们一直用快乐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发现生活中的快乐。
在外婆家门前有条河,河的上游有个市场,外婆总是用几根小木棒挡在湖水中间,每一次都会拦下很多小物品,小树枝、小木块,还有尾部开叉的萝卜,畸形的`小黄瓜等卖不出去的蔬菜,外婆慈祥的说:“开叉的萝卜切成小块煮出来味道一样,弯曲的小黄瓜切成丝用盐腌一腌,味道也一样。”这个外婆可真够英明的,这还不算,她还经常在腰间绑着一块磁铁,去吸废铁和钉子,看到这里,我不禁一颤,想到自己的钢笔有一点点分叉,我总会毫不犹豫地拿出零花钱去买一只好看的,真是惭愧,但是我想到了昭广的外婆那么节俭,于是,我连忙找出自己的坏钢笔,用钳子捏一捏,接着写起来,还是很好用的。我牢牢记住了德永昭广的阿嬷说过的一句话:“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但没有可以扔掉的东西。”让我们共同记住节俭的快乐!
阿嬷虽然生活得很贫穷,但是她仍能有滋有味地生活,非常乐观开朗。瞧!她把德永昭广的西瓜皮面具做成了腌制西瓜皮,把吃完的鱼骨头放在碗里,冲成鱼骨汤喝,最后把鱼骨头再晒后剁碎,当成鸡饲料;阿嬷还把暖脚用的热水袋当成茶水壶,让德永昭广在秋季出游时帮助了同学,得到了点心。
我在生活中从未有缺少过吃穿,偶尔还会因为穿得不漂亮而生气,对比阿嬷的生活,我应该感觉自己生活得十分幸福,今后,我要珍惜自己的幸福时光,不攀比,不奢侈,像阿嬷一样乐观自信的生活。
让我们共同记住这本书《佐贺的超级阿嬷》,相信你也会喜欢上这位永远微笑生活的阿嬷!
阿嬷说过的话,我非常喜欢,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游泳不是靠泳裤,靠的是实力!
穷人最能做的,就是展露笑容。
成绩单上只要不是0就好了。1分2分的,加在一起,就有5分了!
一万个人生下来,总有几个出故障的。
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可以扔掉的东西。
最想吃的东西,就是高级品。
即使有两三个人讨厌你,转过身来还有一亿人。
别太用功,太用功会变成书呆子。”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 篇4
《佐贺的超级阿嬷》这本书讲了一个名叫邵广的小男孩和自己的阿嬷生活在一起的故事,我十分喜欢这个在艰苦日子中,还能让生活充满温暖、力量和希望,让家永远充满笑声的阿嬷,更佩服她在生活中有各种节俭的神奇办法。
阿嬷说过:“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
阿嬷走路时会在腰间系上一根绳子,绳子上拖着磁铁,把地上的金属废品都吸附过来。阿嬷常常跟邵广说“如果只是呆呆地走路,不是很可惜吗。在身上绑磁铁走路还能赚些外快呢!”
因为生活艰苦,阿嬷会到“超级市场”——屋前的小河里,用木棒拦住从上游市场沿河而下的树枝和树叶,这样不仅保持河道清洁的,也有了免费的烧火燃料。同时上游市场丢下来还有一些蔬果也会被木棒拦住。比如开叉的萝卜、畸形的小黄瓜、果皮损坏的水果等。阿嬷说:“开叉的萝卜切块煮出来味道是一样的,弯曲的小黄瓜切丝,用盐腌一腌,味道也一样。”那些果皮损坏的水果,也是因为卖相不好被丢弃,但对阿嬷来说,那些只是外表差了点,吃起来味道一样。在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年代,阿嬷通过自己的办法,让三餐都有美味的菜肴,每每这时阿嬷的脸上都会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用现在的话来说,阿嬷是早在四五十年前就开始回收利用资源了,她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着生态环境。
回想我们生活中,很多食物因为不喜欢吃就随意浪费,很多可以再回收利用的东西也是想扔就扔了,现在想来,这都是不对的。
我的弟弟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浪费习惯的.人,和爸爸妈妈出去就是买买买,大把的玩具买回家,玩一阵子就不喜欢了,开始乱扔乱糟蹋。有一次,他又要把一箱子的玩具丢掉的时候,我阻止了他,给他讲了佐贺阿嬷的故事。弟弟歪着脑袋问:“姐姐,我们吃用都很好啊,为什么要和佐贺阿嬷一样节约呢?”我说:“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家园——地球上,如果我们无度的挥霍资源、制造垃圾,就是破坏这个‘家’的生态环境,让自己生活在垃圾堆里了。”并且教他利用没有用的纸制作了一架纸飞机,把没用的纸箱制作一座玩具堡垒,根据制作的玩具我和弟弟还自编自导了一部话剧,其乐无穷,弟弟高兴坏了,我也一跃变成了一位“编导”。
从那以后,弟弟就不再随便往外面丢东西了,比如酸奶瓶,他会制作成小兔子的帽子等,想不出来怎么做时,弟弟就会找我一起帮忙,有时他还会上网搜制作方法。他不仅爱上DIY玩具,而且还学会了资源再利用。
从弟弟变化的角度看,《佐贺的超级阿嬷》这个故事,真是让人受益匪浅啊!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 篇5
在教室的书架上,我挑选了《佐贺的超级阿嬷》来看,看到本书的结果是令人爱不释手。
书中多次提及阿嬷是那个时代的穷人,但她靠做清洁工,将七个孩子抚养长大。对于作者岛田洋七——自己女儿的嘱托,阿嬷创意性的将他抚养。阿嬷虽然生活穷苦,但她却穷的开朗并把贫穷的日子变得多姿多彩。乐天知命的阿嬷总有神奇而层出不穷的绝招,她认为“只有可以捡来的,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她总是说:“白白走路多可惜,边走边捡回废铁破烂,还能卖钱。”所以阿嬷走路时总是腰系绳索,拖着一块大磁铁,吸引路上的废铁,赚取了不少零用钱,这个好方法也被岛田洋七的同学们效仿。
日子虽然穷,但穷得很优雅,也很坚毅。难怪作者感叹道:“40年前,40年后,世道真正改变的是人的本身,人们因为钱不够而感觉不幸福,不能去大饭店吃饭,买不起名牌,大人都这么想,小孩当然也过得不安稳,因为大人不能给他们买新衣服,不能带他们去迪斯尼乐园,所以他们也不尊重父母,因为成绩不好而感到前途黯淡,等等。作者一语道破了现在人不快乐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多了贫穷的副产品,怨天尤人,陷入坏心态无法自拔;过于想出人头地,急功近利心灵备受煎熬;自卑带来过度的自尊,对于外界的善意帮助感觉屈辱。所有这些,都只会使贫穷的人们更加痛苦。超级阿嬷最不喜欢的,正是这些不好的副产品,其实,富人也有自己的烦恼,穷人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快乐,幸福不是金钱左右的,一切在于你的心态。心境不乐观,怎么活都不舒坦。
日子穷到不行,岛田洋七饿着肚子睡觉时忍不住说:妈妈,我们在广岛穷,在佐贺更穷!”可是对于穷,阿嬷有不同于凡人的体会和认知,她说:“穷有两种,穷的消沉和穷的开朗,我们家是穷得开朗,而且和由富变穷的人不一样,不用担心,要有自信,因为我们家祖先可世世代代都是穷人。”
读完《佐贺的超级阿嬷》,我感触颇深,全文没有很华丽的用字谴辞,但却让人有平凡中的感动,阿嬷在清贫中还仍能保持富饶知足的心态,真的是非常不容易,那远远胜过生活在富裕中、却永远空虚不满足的心态。它启示我们要换角度,乐观实际地面对人生,做金钱的主人,而非金钱的奴隶。永远保持知足惜福的心态,其实幸福就在我们心中。
《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 篇6
有一本书,它能教会你如何在贫穷中苦中作乐,积极面对生活。有一本书,它能教会你如何在困境中有所突破,最终走向成功。这本书就是!
可能有许多人不相信,这本书的作者竟然是日本有名的喜剧泰斗岛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广),而不是一名职业作家。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写得太好了,让人觉得没有一点写作的基础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其实这就是作者小时候的亲身经历,毕竟有一句话说得好:好书是由发自内心的灵感写出来的。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儿时艰辛但充满欢乐的感人故事。那是日本当初物质最匮乏的时代,原子弹的恐怖力量几乎让整个广岛和长崎化成一片焦土。战败后的日本变得极为贫穷,岛田洋七的母亲由于无力抚养加上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将他寄养在远在佐贺的阿嬷家。
阿嬷是个极为幽默开朗的人,由于丈夫早死,所以她早年的生活并不宽裕。但她仍然仅凭借一个小小的学校清洁工的职业养活了七个女儿,且长大都大有作为。她成功的原因正是在于她那独特的人生观。
洋七到了阿嬷家里,生活环境虽远不如广岛好,但是日子也算是过的有滋有味。阿嬷总有许多方法可以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比如用竹棍拦下上游的超级市场的漂下来的蔬菜,虽然洋七觉得吃烂掉的蔬菜很不卫生,但阿嬷却说:“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尾部开叉的胡萝卜切块煮起来味道一样。弯曲的小黄瓜,切丝用盐拌过后味道相同。”再比如说阿嬷出门总要系上一个磁铁,将周围的金属物统统吸过来,然后拿到回收站去卖,总能卖几个钱。
阿嬷拥有着别人所没有的`乐观精神,她从不认为穷是可悲的,穷得开朗也照样活得很好。为此她经常教育自己的洋七,说:“有钱人整天忙着吃寿司,做新衣忙死了!穷人能吃到沙丁鱼就是幸福!”阿嬷的诙谐幽默总是保持着应有的姿态,她的许多充满智慧的话语都时刻激励着洋七:“夏天的时候要感谢冬天,冬天的时候要感谢夏天。别总是说钱啊,钱的,你就算有一亿元也造不出一条金鱼来。”
在和阿嬷相处的八年里,洋七学会了乐观、节俭、积极、善良等许多人生宝贵的品质,让他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受益匪浅,这也正是他成为日本相声热潮发起者的原因。
人只有保持着一种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才有活下去的信心。假如一个人陷入失业的低谷当中时,也依然展望美好的未来,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话,相信他一定会突破困难。反之如果他一直怨声连连的话,那他必然失败。
所以,让我们学习“超级阿嬷”的乐观人生,永远笑对现实,笑对人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