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短文网

2025-11-03心得

短文网整理的家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家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1

在这个暑假,我找到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想借这个机会锻炼自己。我想走出学校,增加一点自己的社会经验,学会一些跟别人相处的方法和沟通的方法与技巧,这些东西对我之后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帮助很大。虽然我大学学的专业并不是与教育相关的,但我对教师这个职业非常的有兴趣,这次当家教,也可以让我提前了解一下当老师的工作和要求。

这次的家教是给一位高一的小朋友辅导数学和化学,虽然我大学学的是文学方面的专业,但我高中的时候这两门学科成绩都比较的好,在班上也是靠前的,所以我就顺利的通过了面试,成为了一名家教老师。虽然我上大学才只有一年的时间,但这一年我玩得乐不思蜀的,知识都忘记了,在面试之前自己临时看了一下知识点才通过了面试。所以在我正式上课之前,我先自己学习了一遍高一阶段的知识,把学过的知识都回忆起来。

当时学的时候觉得很难,但现在经历过高考之后,又觉得高一的知识很简单了。但是我不能抱着这些题目都很简单的思想去教我的学生,因为她还没有接触过后面的知识,所以现在的这些知识对她来说是很有难度的。我做了一份补习计划,把知识点分成很多个部分,每节课讲一个知识点。因为我要做的是提高她的成绩,所以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来讲知识点。在上课之前,我都会做好教案,虽然不正规,但是好歹也让我有一个准备。

在当家教之前,我以为会很轻松的,但是当了家教之后,才知道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准备工作上。现在我还只教了一个学生,若是之后去学校当老师,要教的'就是几十个学生。虽然当老师很累,但是在你的学生每学会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我在当家教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的授课能力进步了不少,若是我以后想从事教师这一份职业的话,这段经历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我在辅导了一个月的时间之后,我的学生的成绩有了不小的提升,对此我感到很高兴。希望她在开学之后能够把我告诉她的学习方法运用好,自己就能够把这两个学科学好。

通过这段经历,我锻炼了自己的教学能力,虽然过程比较的艰难,但是结局很不错。我以后有时间和机会的话,还是会进行社会实践,增长自己的经验。

家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2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自己的大学经历中总少不了兼职的体验!此次,趁着寒假的到来,我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份经典的大学生兼职工作——家教。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在学习方面没有松懈,坚持和努力让我在基础的科目上都保持较为不错的成绩。但作为家教却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自己学和教人学,也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别。但既然被人称作“老师”那么在教育中我也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回顾这次的家教兼职情况,虽说是作为教育者,但总结自己收获的时候,获得的东西却一点也不比自己的学生少。以下是我的收获心得:

一、沟通是桥梁

在这次的兼职体会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沟通”这个行为。都说沟通是连接人与人的桥梁,但在走上社会之后我才真实的体会到沟通的巨大作用。

起初,和家长沟通的时候,虽说通过资料了解了我的能力和其他情况,但显然并没有直接得到家长的认可。但通过交流沟通,我很快和家长聊到了一起,不仅预先了解了学生的情况,也顺利取得了家长的信任。

后来,面对学生的`时候,沟通也同样帮助我打开了自己学生的心扉,并让我充分的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并更进一步针对性的优化了自己的教育。

这些经历都让我充分的感受到沟通在社会中是非常必要的。积极的沟通,不仅能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能更多的去了解别人。哪怕一开始都是陌生人,但也都要从沟通开始了解!

二、思想的调整

在教育中我也遇上过不少的麻烦,虽然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和准备,但在课程中却收获甚微。但在之后我也深刻的反省了自己,并通过我和前辈的沟通认识到这是我自己在思想上没有做好调整的缘故。面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我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能力,而不是以自己为主观的认识。

为此,在后来,我结合沟通,在深入了解学生之后调整了自己的教育方法,顺利提高了课程的效益。

三、自我的反省

回顾这的家教兼职,我的准备还是不够充分,虽然准备了一大堆,但没有考虑到的事情也有很多,这都是我在经验上的缺乏。但在这次的经历过后,我自己也得到了充分的进步!相信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都能更加全面的看待问题,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家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3

曾经一度认为教师是与我无缘的工作,可是偏在毕业之前得到了一次实习支教的机会。在来之前,我告诉自己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现在的工作。

转眼支教生活的一半已经过去了。和朋友聊天我总喜欢称自己是一个伪教师,披着老师身份的毕业班学生。记得9月6号那天踏上征途,在行驶的路上我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凤居。凤居,听名字感觉好雅,肯定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我甚至就在车上幻想起了自己以后的生活,像陶渊明一样,在田园小镇悠然自得。等真正到了凤居才知道我要去的是凤居学区的黄岩学校。恰逢周五,下午上完课后,老师和学生们就相继离开了,留下偌大的空荡荡的校园,空荡荡的宿舍。幸好还有一个年岁相仿的刚入编的高老师和我作陪,差点忘了还有她的老乡兼同学宋老师(在另一所学校)。就这样我们三度过了一个无聊却又充满各种奇葩事件的周六日。周一迎来了排课。一二年级品德、音乐、美术,还有全校体育,美名曰晋中学院培养的`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老天,我的专业是化学!我就这样被全才了。

站在讲台上给二年级上品德课时,看着那一双双清澈的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我突然觉得自己特别神圣,就好像讲台之下是一群等着我去拯救的信徒。说实话,站在讲台上才发现原来真的能看到所有同学们的小动作。站在讲台上,眼神总是会无意忽略第一排左右俩边的学生,碰到他们的眼神闪现出略带点被遗弃的感觉时,瞬间会涌现出好多负罪感。我终究不是圣人,原谅我的眼睛不能360全方位都能看到。让我惊喜的是原本以为我在黑板上写字时底下会乱成一锅粥,可是他们竟然跟着我写字速度把一个个字念出来。第一节课下来了才发现,其实好多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你敢想,然后去做。周二是9月10号教师节,这个本不属于我的日子,恰好在实习期,所以我有幸度过。早上第一节是二年级音乐,上课铃响了,他们却不让我进教室,让我等一会。等我再次推开教室门的时候,看到很班上歪歪扭扭的用彩色粉笔写着教师节快乐五个大字,还有同学们画的各种图案,还有三个桃心,上头用铅笔写着老师节日快乐,教室各个角落还零星的挂着气球,虽不甚美观,可是我能感受到他们满满的心意。第一个教师节,我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

家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4

本来以为自己的学习很不错,做家教没什么问题的,不过等做过了,感想真的不同以前了。今天去帮那个学生讲课的时候,因为第一次为人师表,感觉特紧张,有时候我的思绪会断掉。现在知道了我为什么要那么急,因为我一开小差我就会把刚刚的东西忘掉,如果我聚精会神我就能很快的把一件事情想明白,想清楚,反应也会很快,但在教学生的时候,要时不时的停下来,为他讲解他不懂之处,还得仔细想想他的进度,不能自己盲目地讲下去,所以说了一段停一下的.,最后连自己也不知道讲到哪了,哎,这就是经验不足的原因吧。还有就是,还不了解这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下,讲了很多多余的东西和漏讲了很多知识点,综合以上的,第一次做家教是失败透了,经过了这次后,我觉得我也得去把这些知识点给一个一个概括起来,然后还要一点一点的记下。这样也可以为以后做个好的准备。

而且,在教每一位学生之前,得先多和他们交谈,从中多了解他们现在的学习情况,心态等等,对每一个学生都得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做也可以减少学生对老师的敬怕心理,以便日后可以更好的交流。现在,我还是在积累经验中,日后还有什么发现会一一和大家分享的。

家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5

“xxxx”辅导中心的40天,让我得以以一名老师兼学生的身份和学生接触。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双重视角,我更真切地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和他们心目中对老师的期待。作为班主任,我从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发现了一些端倪,找到了学生的一些叛逆行为的缘来。最后,我对老师在学生心理建设方面的责任有了全新的认识。此次实践让我受益匪浅!

关键字:双重视角、学生的需求、对老师的期待、学生的心理建设、老师的责任

本人于XX年7月8日到8月18日在“xxxx”辅导中心进行了为期40天的暑期实践。这次实践锻炼了我的专业能力,促使我对于学生的心理现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于老师的责任也有了更切身的理解,对于自我建设有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同时,此次实践也提高了我的身体素质和人际交流能力。这次实践,我的收获颇丰,现将暑期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及体会作一个系统的总结。

实践单位:黄岩新前“文华英语”辅导中心已成立了8年。设有周末辅导班和暑期辅导班,主办人是两位退休教师。工作安排为上午三节课,每节课时长1小时,课间休息为20分钟,每日第一节课设为早读课;下午为个别学生单独辅导;晚上为备课时间。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均有设班,共有学生近两百人。

实践过程:

偏见是双刃剑

作为学生,对于教师对学生的差别对待以及学校对于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布多是反对态度,也大多对此种种的产生不理解。对于此,我们还专门做过调研,结论也是不容乐观的`。但是当我作为老师,当我也站在管理者的位置时,我不得不对此表示理解,也要为老师申诉一句:这不可避免!

老师通常把一个班级当成一个整体但是在管理时却不得不采取各个突破的方法,这与当前的班级教育制度相符,也是学生的差异性所导致的必然结局。

杀鸡儆猴自古有之,当我真正管理班级时,我总会表扬一部分学生以此达到这一部分学生继续保持,一些学生争相仿之的效果,然后再各个突破余下学生,虽然我从来没有严厉批评过他们,但是对于我的时刻关注和时常的纠错行为,学生自然的产生了老师偏心的想法。当我从学生中了解到这些时,我一方面是不可置信的,因为我自问我是没有偏心的,我的初衷时是使每个人都有进步,我的提议也绝对是善意的,对于此,我不得不归结为学生的心是很“敏感”的,当我面对全部学生,以全部学生为一个单位时,学生关注的只有我,所以我的行为在他们眼中是放大的,当我从全班考虑作出决定时,学生的理解既有对该学生的佩服同时也有老师对该学生特别重视的想法。另一方面,我又很庆幸,我的批评在学生那里放大了,但是我的表扬也是放大的,当我的善意微笑,鼓励眼神在学生那里转为巨大的动力时,我很激动,不得不说管理学生有时难如登天有时又轻而易举。我想我作为学生,深切体会着学生的一切,我的说辞就更加有说服力,同时暑期辅导这种比之学校教育压力减少很多的形式,我的无差别对待的说法更有公信力,所以,我不得不说:差别对待不可避免。

对于学生,它作为群体的性质本身也决定了差别对待行为的产生。社会反对“教师是园侗这句话的原因是学生不是植物,不能修剪得一模一样。所以老师对待学生总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这种差别对待本身就是极容易令人误解的。古有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更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学生的以己度人使他们对差别对待过度误解,所以我还是说:差别对待不可避免,因为误解太多。

但是差别对待的促进作用也是一直存在的,作为老师,好好利用才是王道。而谨言慎行更是基础因为有学生这一大把放大镜存在。

逃避并不只是我的错

作为班主任,我的优势是可以做学生与家长的桥梁。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我自学了很多有关心理学的知识,所以我相信不论什么事都不会是莫名其妙的。

我想很多暑期班都有纪律管理问题,因为这里聚集了大量父母管不了或者没空管的学生。在我上课的第三天就出现了逃学现象。对象是一名升初三的学生,在与他父亲的交流以及亲眼目睹的亲子教育过程中,我对这名学生的行为有了深刻的理解,我相信他的叛逆行为是合理的,也相信他的行为纠正急需要外界纠正。

他:初二升初三

偏爱数学,数学成绩优秀,但是不爱学习

上课表现为在老师的底线下极尽能事

课外对老师不失尊敬,交友正常

有网瘾

他的父母是农民,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力赚钱,对于自己是省吃俭用的但是对于自己的独子却是极度慷慨的,典型的中国式父母。他有一个经常被父亲挂在嘴边的让他学习的榜样表哥,经过表哥的勤奋学习现在用他父亲的话来说不愁吃喝笑着睡笑着醒,这对于完全靠双手的二老是最好的生活了,所以理所当然的,希望自己的儿子过上这种最好的生活。但是儿子不争气啊,成绩不好,所以一涉及学习,父亲总是责骂他,但是又放不下,暑期辅导班,周末辅导班就拼命送,用父亲的话是:为了你的学业我是不惜血本了!他的母亲是典型的溺爱子女型。在校是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也不会兴风作浪的“默默无闻型”。

我认为他的网瘾是他逃避的港湾。父母的宠爱让他非常自信,生活上没有不如意的,但是学习上,在学校,老师不够重视;在家里,宠爱他的父亲一谈到学习就变脸,这其中巨大的落差让他没有自重感。久而久之,对学习产生了逃避态度,这期间他也有过努力但由于成绩没上去反而更加自卑了。这种自卑又自信的疏导不通,让他采取了逃避自卑的办法。我想这要负上最大责任的是他的父母,父母有教育子女的责任,一味的责骂只能让事情更糟。我想中国还存在许多只懂宠孩子不懂教孩子的父母,所以教师的教育并不只是德育智育。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种自卑又自信的情况并不少见,具体表现也不仅仅只是这一种。很多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强,只重自我就是由于父母的宠爱让他们自尊自大,学生的不耐挫折也是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

逃避并不只是我的错,学生的茁壮成长要靠很多人。我想作为老师,被学生敬爱着,信任着,更容易起到纠正的作用,但是并不能治标不治本,老师有优势去了解学生更应当了解根本,疏导根本,学生的心理建设老师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

好老师并不是说说就可以的

经过此次实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有了更为具体的形象,不再是以往的雾里看花。首先我得有水准,学生会听课必须得课很精彩,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所以我得会备课,内容充实,然后我得有水平,讲课是需要技巧的,我的表情得生动,我得比学生更投入,正如一位老师讲的:把每一次课都当成一个演讲。同时为了我的课能顺畅的进行,我得会管理,经过这个实践,我学会了如何快速的记住人名,名字是非常重要的,记住他们就等于重视他们。还需要提前了解,询问班主任或任课老师,重点关注哪些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要当个好老师,在我有爱时爱他们,当我无法爱时就时刻牢记老师的责任。总之,要当个好老师,我要学习的路还很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