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平安夜的教案(精选14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平安夜的教案 篇1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青蛙和蛤蟆纯洁真挚的友谊。
2、能看懂图片胆猜测故事内容,并有感情的学说青蛙与蛤蟆的对话。
准备:
PPT 幼儿用书
过程:
一:看图设疑引出主题。
PPT1提问:这是哪?会是谁的家?这应该是什么时候?适合干什么?主人会去哪呢?
师结:这是一年的平安夜,在这温馨的家里却没人在享受篝火的温暖,是为什么呢?
二、学习故事,理解其内容。
1、PPT2提问:谁在干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师结讲述故事内容。
师:很晚了,朋友没来你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想到什么?蛤蟆又会怎样呢?
2、PPT3师:
(1)蛤蟆等的很心急,他想到了什么?
(2)如果青蛙真掉到了窟窿里该怎么办?
(3)要是青蛙在树林里迷路了,你们说该怎么办?
(4)要是青蛙被野兽抓住了,你有什么好办?
(5)蛤蟆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他会怎么做?
3、PPT4
(1)提问:你看见了什么?这些有什么用呢?
(2)师结故事内容
4、PPT5
(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见面的它们会说什么呢?
(2)师结内容,学说对话(突出焦急关切的表情和眼神)
(3)青蛙准备礼物来晚了,请你猜猜看青蛙会送什么礼物给蛤蟆呢?
5PPT6提问:
(1)是什么礼物?为什么要送闹钟给蛤蟆呢?(感受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能细心的发现朋友的需要,给予助)
(2)它们在哪?干什么?
师结故事内容。
三:交流讨论:
你平安夜是和谁一起过的?你收到了什么礼物?你觉得和朋友一起过平安夜会怎样?如果明年平安夜让你和朋友一起过?你会和谁一起过?会送什么礼物给她呢?
四:看幼儿用书自由讲述故事内容,进一步熟悉理解故事。
2、班语言夜黑黑礁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猜测故事发展,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小男孩遇到的事情。
2、懂得困难并不可怕,要想办法战胜困难,克服恐惧。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设置悬念,引发阅读兴趣
出示图片一:夜晚的森林
师:这是什么时候?这是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么黑的森林的晚上,会有人来吗?
二、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前半部分
师:这个小男孩叫方丹,他个子不高胆子也很小。方丹一个人走在天黑的森林里感觉怎么样?(害怕)可是没有办法,他要回家呀!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自由想象)
1、提出阅读内容及要求
师:现在,请你们轻轻地拿出绘本,仔细阅读绘本,寻找答案。读到夹子那一页。
幼儿自主阅读,师巡回指导
交流与分享:
⑴你看到了什么?
⑵方丹遇到了哪些动物?(灰狼、老虎、鳄鱼)
⑶方丹最先遇到的是哪种动物?
灰狼(出示灰狼的图片)
灰狼是什么样的?遇到灰狼后方丹的心情怎么样?(出示方丹的图片)可能在想什么?他是怎么做的?(模仿动作)
老虎
接着是谁出现了?比狼更厉害的老虎出现了(出示老虎图片),这时候小男孩是怎么做的?(模仿动作)他的心情怎么样?(更加害怕了)老虎出现后灰狼怎么不见了?他可能去哪了?
鳄鱼
最后是谁来了?老虎会怎么做?小男孩又是怎么做的?你们猜猜他心里在想什么?
4出示对比图
⑴老虎出现,灰狼害怕的逃走了,鳄鱼出现,老虎害怕的逃走了,灰狼和老虎都在害怕什么?为什么?
⑵一起看看小男孩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一起学一学吧!为什么小男孩会有这样的表情变化?
小结:动物越来越可怕,方丹越来越害怕。
师幼共同阅读故事后半部分
师:胆小的方丹能不能回到自己的家?接着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继续在书里寻找答案。
1、根据故事画面胆猜测
(1)楼梯会通向哪里?
(2)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安慰方丹?
(3)怪兽是怎么来的?斗篷下的眼睛是谁的?
(4)在森林中,方丹怪兽碰到了谁?他们有什么样的表现?
(5)方丹最后能回家吗?
2、小结:原本胆小害怕的方丹在小兔子的助下,终于克服困难,把三只凶猛的动物吓跑了,回到了家。
(1)回家后还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2)为什么小兔子要阻止方丹开门?小兔子和方丹会怎么做?
(最后一页画面)小男孩为什么要和小兔子他们干杯?(懂得感恩)
四、经验迁移,鼓励幼儿不怕困难,战胜困难
师:平时你遇到过害怕的事情吗?是如何解决的?
五、完整欣赏故事
师:你们都是勇敢,又懂得感恩的好孩子,接下来,我们来完整地听一听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夜黑黑》。
师:好听的故事讲完了,我们一起将《夜黑黑》的故事带给更多小朋友吧!
平安夜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青蛙和蛤蟆纯洁真挚的友谊。
2、能看懂图片大胆猜测故事内容,并有感情的学说青蛙与蛤蟆的对话。
3、体会蛤蟆对好朋友关爱的心情。懂得有朋友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看图设疑引出主题。
ppt1提问:这是哪?会是谁的家?这应该是什么时候?适合干什么?主人会去哪呢?
师结:这是一年的平安夜,在这温馨的家里却没人在享受篝火的温暖,是为什么呢?
二、学习故事,理解其内容。
1、ppt2。
提问:谁在干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师结讲述故事内容。
师:很晚了,朋友没来你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想到什么?蛤蟆又会怎样呢?
2、ppt3。
师:
(1)蛤蟆等的很心急,他想到了什么?
(2)如果青蛙真掉到了窟窿里该怎么办?
(3)要是青蛙在树林里迷路了,你们说该怎么办?
(4)要是青蛙被大野兽抓住了,你有什么好办?
(5)蛤蟆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他会怎么做?
3、ppt4.
(1)提问:你看见了什么?这些有什么用呢?
(2)师结故事内容。
4、ppt5。
(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见面的它们会说什么呢?
(2)师结内容,学说对话(突出焦急\关切的表情和眼神)
(3)青蛙准备礼物来晚了,请你猜猜看青蛙会送什么礼物给蛤蟆呢?
5、ppt6。
提问:
(1)是什么礼物?为什么要送闹钟给蛤蟆呢?(感受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能细心的发现朋友的需要,给予帮助)
(2)它们在哪?干什么?
师结故事内容。
三、交流讨论。
你平安夜是和谁一起过的?你收到了什么礼物?你觉得和朋友一起过平安夜会怎样?如果明年平安夜让你和朋友一起过?你会和谁一起过?会送什么礼物给她呢?
四、看幼儿用书自由讲述故事内容,进一步熟悉理解故事。
平安夜的教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冬天已经悄然走入我们的生活,各种盛大的节日也悄悄临近。无论是圣诞还是元旦,都是亲朋好友互送祝福、互赠礼物的时候。尤其对于在外求学的学子来说,在平安夜受到一份简单的祝福是件温馨的事。所以我们集邮协会在这样的节日中,需要用苹果来表达对各个会员的平安祝福!
二、活动意义:
通过这样简单却又富有意义的活动,既能加强交流,又能增强凝聚力,让大家感受集邮协会大家庭的温暖!
三、活动主题:温馨平安夜。
四、活动宣传:
1、各部部长发飞信提前通知。
2、网络部发飞信再次通知。
五、活动时间:
12月24日晚七点。
六、活动地点:
北区篮球场。
七、活动对象:
集邮协会全体会员
八、策划主办单位:
xx农业大学集邮协会。
九、活动流程。
1、办公室统计社团人数,确定购买苹果数量。再由外联部,组织部负责采购包装。
2、选定活动场地,24日下午进行基本布置。
3、晚上七点,会长讲话,再由指定的部长(会员)给到活动的每位会员发放苹果。
4、大家品尝苹果,讨论集邮心得。
5、活动中会有两个游戏,加强娱乐性。
6、活动结束后,各部门集合,汇报工作情况。
注意事项:
活动后将场地恢复到原来模样,注意卫生!
十、经费预算:
1、苹果:198元(60x3、3元)。
2、包装纸:60元。
总计:258元。
平安夜的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圣诞节是外国的节日,与中国的节日“春节”进行对比,感觉中西方节日的不同。
2.情感目标:让幼儿互送礼物,增进伙伴间的情谊。
3.技能目标: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圣诞老人和圣诞树的由来,感受圣诞节欢乐的气氛。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5.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协助幼儿开展对主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一定的观察力、想象力。
教学难点:通过圣诞庆祝活动,让每位幼儿参与团体游戏,满足肢体活动的乐趣,并学会与人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收集有关圣诞的图书与故事
材料准备:
1.白板纸,红、白皱纹纸,棉花,胶水,剪刀
2.音乐:铃儿响叮当
3.春节与圣诞节的.幻灯片
4.幼儿自备小礼物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听音乐《铃儿响叮当》让幼儿边欣赏音乐边思考老师的问题:这首歌代表了什么节日。由此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出圣诞节的由来,播放幻灯片春节和圣诞节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哪张分别代表什么节日。
二、基本环节:
1.播放幻灯片并提问图中的老人是谁?他在做什么?
2.让幼儿讨论并说出关于圣诞老人的故事.(教师加以补充)
3.今天很高兴我们把圣诞老人请到了班级(另一名老师戴着圣诞老人面具进入班级)小朋友们想不想让自己变成圣诞老人的摸样?
4.用以准备的材料教幼儿制作圣诞老人的面具。
三、结束环节:
现在我们的圣诞老人面具已经做好了,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下幻灯片中的圣诞老人在做什么(发礼物,放音乐《铃儿响叮当》)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把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你的好朋友吧。
四、延伸环节:
在春节来临之际,我们会放鞭炮,贴对联,而外国的圣诞节,只有圣诞老人送礼物么?请幼儿回家做个小调查。
活动反思:
能通过图片等方式,让幼儿区分中外节日的不同,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让每一位幼儿在娱乐中学习,从学习中娱乐。不足之处是没有让幼儿亲手制作小礼物,而是自备小礼物互送。
平安夜的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歌曲《平安夜》的学习,学生养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能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简单的编配伴奏。
【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中二声部合唱的部分,并完整有感情的背唱歌曲旋律声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自然流畅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掌握歌曲中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的节奏型与6/8拍的强弱规律。
欣赏《铃儿响叮当》动画。并设问:谁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在什么节日会听到这首歌曲?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它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的前一天晚上被称为平安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西方国家的人们是怎样过平安夜的?
(二)新课教学
1.聆听歌曲《星星索》,播放多媒体图片,在音乐中通过图片了解歌曲,在聆听前提出问题,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1)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后,教师进行总结:平安夜是一个幸福的世界性节日,平安夜里,烛火温暖。雪花飞舞,烛光摇曳,温馨的'平安夜洋溢着幸福欢乐的气息,期盼平安夜的钟声在美好的祝福中轻轻响起,圣诞老人顺着烟囱来到梦里,把可爱的礼物悄悄地挂在圣诞树梢。轻柔低回的音乐盘旋在朦胧的光影里,安宁的夜色里,这首歌曲带给人们节日之夜的温馨与和谐,表现了人们对和平与幸福的美好追求。
2.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钢琴声音哼唱上方旋律声部,引导学生发现歌曲当中的难点:6/8拍子与。
3.讲6/8拍和节奏型。
6/8拍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强弱规律为:强弱弱,次强弱弱。教师示范6/8拍与节奏型,学生模仿,体会其特点。
4.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唱谱,并拍出相应的节奏;学生看谱跟琴哼唱下方声部,并拍出相应的节奏。
5.学生朗读中文歌词,感受歌词中所描写的美好事物,填词歌唱。
6.学生分组合唱歌曲中的双声部。
7.学生朗读英文歌词,并填词演唱。
(三)扩展延伸
1.将全班同学分为三组,一组为打击乐器组,一组为主旋律组,一组为低声部旋律组。
2.教师安排每组任务,并用钢琴引导学生演唱和练习。
3.学生展示,师生评价。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歌曲宁静、祥和的气氛,以及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之情,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多搜集一些有关圣诞节的资料,去真正了解“平安夜”的内涵,感受节日之夜那种温馨与和谐。
平安夜的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圣诞节是12月25日,了解圣诞节相关知识。
2、学习制作小礼品,感受节日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蜡笔、画纸、卡纸、剪刀、圣诞节物品图片、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圣诞节的有关风俗。
1、出示圣诞老人:他是谁?我们在什么节日能见到他?你们知道圣诞节是几月几日吗?
2、小结:我们在圣诞节的时候能见到圣诞老人,圣诞节是12月25日。
3、出示图片:你知道人们是怎么样过圣诞节的?
4、幼儿讨论后小结:每当圣诞节来到的时候,全家人都团聚在一起。屋子打扫的漂漂亮亮,圣诞树上挂满了各种礼品,家人们坐在一起吃丰盛的晚餐,玩各种好玩的游戏。大家放松、休息、非常开心。
5、传说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人会骑着鹿拉的雪橇从遥远的地方赶来,趁着小朋友睡觉的时候,把礼物放在袜子里,让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份圣诞礼物。
二、制作圣诞礼物。
1、袜子里的圣诞礼物是圣诞老人送来的,我们自己也可以动手制作礼物送给别人,祝福其他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动手制作圣诞礼物吧!
2、播放音乐,分发活动材料,幼儿设计制作圣诞礼物。引导幼儿用话语表达自己的祝福。
三、结束活动。
评价幼儿作品。
平安夜的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综合运用绘画,剪贴技能制作圣诞树。
2、培养良好的手工制作习惯,保持桌面和作品的整洁。
3、感受节目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剪刀、油画棒、幼儿用书、乳胶、塑料箩若干
活动重点:
会剪下各种礼物进行粘贴。
活动难点:
用油画棒添画一些可爱的新年礼物
活动过程:
一、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进入活动室。
一名教师戴着圣诞帽,扮成圣诞老人的模样,背着礼包和幼儿问好。
教师问:“猜猜他是谁”?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说:圣诞节快到了,我们一起来准备圣诞礼物,布置装扮圣诞树,欢迎圣诞老人的到来。
二、幼儿进行圣诞树的剪贴装饰。
教师引导幼儿分步骤进行剪贴
1、先剪出圣诞树的外形。
2、再剪圣诞礼物。
3、将圣诞礼物粘贴在圣诞树上。
4、用油画棒添画上相应的圣诞礼物,及画上不同颜色的彩灯。
三、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用剪刀的安全,及剪过的碎纸片扔到塑料箩内,剪刀用完后应在相应的塑料箩内,粘贴时乳胶不要抹太多,用完乳胶盖好盖子放在指定的地方。
四、评价展示作品
选出剪贴装饰漂亮的作品,让幼儿说说作品做的好的地方。
五、和圣诞老人坐上“马车”,随音乐离开活动室,送礼物,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新年快乐。
平安夜的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在撕撕玩玩彩纸中,感受绿色和金黄色彩纸的色彩.
2.在想象中,体会快乐的情绪.
3.初步学习按颜色分类.
【活动准备】
绿色,金黄色的彩色纸条若干;塑料小筐人手一只、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彩纸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孩子们看这是什么?它这像什么?她们是什么颜色。
二、示范撕纸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现在林老师把纸条变成了什么样?(幼儿:把纸撕成一片一片。)
师:我们过节和高兴的时候,就把它撒到空中。(教师把纸抛到空中给幼儿看并告诉幼儿把纸撕得越小越好)撕得越小飞得越高。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撕纸,撕的越小越好。
师:孩子们你们轻轻的走到自己的位置前把自己篮子里的彩纸撕成一小片一小片撕的越小越好,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2、幼儿撕纸时老师指导,撕的纸放在小筐里.
3、撕的快的孩子可以到老师这里拿彩纸。
四、撒纸片(放音乐)
师:听这是什么音乐,圣诞节快到我们一起过圣诞节好吗?
师:那我们怎么过圣诞节才好玩了?
(启发幼儿说出撒纸片一边说“过节了,过节了!”
五、鼓励幼儿边玩边说:”过节了”来两遍。
师:孩子们像老师这样边撒边说过节了!看谁的小纸片飞得最高,谁的声音最好听”
六、引导幼儿根据颜色分类。(开音乐)
师:天黑了,纸片妈妈叫纸片娃娃回家了,绿色妈妈的宝宝在哪里,大家家帮忙找回来。
师:绿色宝宝的家是绿色篮子,金黄色的家是金黄色的篮子。我们先把绿色娃娃送回家。(然后同样的方法找金黄色)
七、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讲评。
【活动延伸】
师:等会儿许老师教小朋友把纸片宝宝变成桔子的衣服。现在我们先把篮子放在桌子上。
平安夜的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的传统节目——圣诞节。
2、体验与老师在一起欢度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3、培养幼儿能勇敢的在集体面前展示和表现自己。
教学准备:
1、装饰有节日气氛的活动室。
2、圣诞树一棵,圣诞老人图画一个,幼儿圣诞帽每人一顶。
3、白纸、蜡笔、水果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圣诞节到啦,我们一起来庆祝圣诞节好不好?今天我们的心情怎样?我们就载歌载舞的来庆祝这美好的日子。
2、领发圣诞帽。
3、唱《铃儿响叮当》。
4、幼儿自由上台表演。
二、讲故事——圣诞节的来历
1、教师:小朋友,我们又跳舞又做游戏,来庆祝圣诞节,那你们知道圣诞树是怎么来的?圣诞老人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讲故事。
三、制作圣诞树贺卡我们知道圣诞树是最美的`树。今天,我们就画一颗圣诞树送给你最爱的人好吗?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发送圣诞糖果互赠圣诞祝福。
平安夜的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说诗歌。
2、学习词汇:香甜、清凉、欣慰。
3、结合"三八"节进行爱妈妈教育,引导幼儿体会妈妈的爱,增进亲子情感。
活动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
活动难点:
理解"妈妈的心可真",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浓浓的母爱。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知道吗?有这么一个人,她有这么一颗心,这颗心很很,到能装下一个孩子,装下这个孩子所有的快乐、伤心。等有一天,这个孩子长了,这颗心,还是能把孩子装下。猜猜看,谁会有这样一颗心?(妈妈)妈妈的心为什么可以装下这么多呢?
二、教师示肥诵诗歌第一遍。
提问:
1、你还记得诗歌的名字吗?
2、妈妈的心吗?诗歌里怎么说的?妈妈的心里满满的装的都是谁呢?
三、结合课件,教师朗诵诗歌第二遍,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1、当我饿的时候,妈妈怎么做的?出示蛋糕图片
2、当我热的时候,妈妈做了些什么?
3、当我冷的时候呢?
4、生病的时候呢?
5、当我长了懂事的时候呢?
6、妈妈为孩子的成长操了那么多的心,所以诗歌里说"妈妈的心可真不然怎能把我全装下"
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妈妈,总能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她的心里边,时时刻刻的关心着孩子,爱着孩子,所以我们说妈妈的心可真。
学习朗诵诗歌:
让我们来学习朗诵这首好听的诗歌,送给自己的妈妈吧!
讨论:
1.这首诗歌要怎样朗诵才好听呢?
2、看课件跟诵一遍。
3、幼儿跟课件尝试自己朗诵一遍。
五、话题扩展:我的好妈妈。
1、孩子们你们都是妈妈心中最珍贵的宝贝,妈妈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但她们却不会挂在嘴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好妈妈吧!
2、妈妈这样关心爱护孩子,那孩子应该怎么样爱自己的妈妈呢?
3、师生共同小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烦妈妈。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做最让妈妈骄傲的宝贝!
平安夜的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边唱边画出圣诞老人,并添画出相关的内容。
2、音乐和美术结合,发展对图形的想象及探索组合规律。
3、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4、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5、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范画、圣诞老人的挂件。
2、幼儿每人一张纸、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谈话:12月25日是什么节?圣诞节是什么样的?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人们会干什么?丰富幼儿对圣诞节的认识。
2、出示圣诞老人挂件,请小朋友观察。
提问:圣诞老人是什么样子的?
小朋友想来画圣诞老人吗?老师这里有一首神奇歌曲,歌曲唱完圣诞老人就会来到你的眼前。
3、教师边唱歌边在黑板上画,请小朋友仔细听和看。
提问:刚才老师唱了些什么?
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并理解歌词所唱的代表的是那一部分。
4、幼儿学唱歌曲,并伸出手指在空中边唱边画练一练。
5、幼儿用水彩笔在纸上画圣诞老人,画好后引导幼儿添画上房子、圣诞树、雪人、雪花、驯鹿等相关背景。
6、幼儿绘画,教师随机指导。
提醒幼儿用水彩笔涂颜色,油画棒打底色。
表扬想象丰富、有创意、画得好的小朋友。
7、评价。
采用小朋友间互相评、自我评价、老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讲评。
从想象力、构图、涂色等方面进行评价。
平安夜的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平安夜》。
教学目标: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2、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设问:什么节日能听到这首歌?
2、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习高声部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3、学习低声部的'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4、练习合奏
三、分组用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各组汇报展示
五、欣赏吉他演奏《平安夜》和电子琴演奏《平安夜》。
平安夜的教案 篇13
活动设计背景
过新年,真快乐!我们班的小朋友提前过上了新年——圣诞节,于是,我产生一个想法,要让我们的孩子更深的了解新年。
活动目标
1、理解新年的含义,明白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体验新年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它跟春节的差异。
活动准备
1、老师和幼儿一齐收集跟新年有关的各种物品(挂历)和材料;
2、准备一首儿歌,绘画故事等。
活动过程
1、从时间入手,让幼儿感受新年。
和幼儿一齐看挂历,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幼儿标出新年的日期;
和幼儿一齐数再过几天就到新年了;
2、老师说一首儿歌,让幼儿更深的感知和了解新年;绘画故事让幼儿直观感知节日的氛围。
老师教幼儿唱歌曲《新年好》,让幼儿边唱边体会新年的快乐。
把收集的材料和幼儿做一下整理,让幼儿明白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也和我们一样都过新年,及都是用什么方式庆祝新年的。
3、指导和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欢迎新年的到来;
讨论: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欢迎新年
4、让幼儿用画笔描绘新年。
最后,幼儿唱起《新年好》,并把所画的画贴在活动室里,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延伸
1、每一天早晨在上律动之前和幼儿一齐数数,数新年还有几天;
2、幼儿能说出新年是几月几日,关注新年的到来;
平安夜的教案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平安夜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安夜的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知道圣诞节是12月25日,了解圣诞节相关知识。
2、学习制作小礼品,感受节日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蜡笔、画纸、卡纸、剪刀、圣诞节物品图片、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圣诞节的有关风俗。
1、出示圣诞老人:他是谁?我们在什么节日能见到他?你们知道圣诞节是几月几日吗?
2、小结:我们在圣诞节的时候能见到圣诞老人,圣诞节是12月25日。
3、出示图片:你知道人们是怎么样过圣诞节的?
4、幼儿讨论后小结:每当圣诞节来到的时候,全家人都团聚在一起。屋子打扫的漂漂亮亮,圣诞树上挂满了各种礼品,家人们坐在一起吃丰盛的晚餐,玩各种好玩的游戏。大家放松、休息、非常开心。
5、传说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人会骑着鹿拉的雪橇从遥远的地方赶来,趁着小朋友睡觉的时候,把礼物放在袜子里,让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份圣诞礼物。
二、制作圣诞礼物。
1、袜子里的圣诞礼物是圣诞老人送来的,我们自己也可以动手制作礼物送给别人,祝福其他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动手制作圣诞礼物吧!
2、播放音乐,分发活动材料,幼儿设计制作圣诞礼物。引导幼儿用话语表达自己的祝福。
三、结束活动。
评价幼儿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