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
在一个阳光的明媚的下午,我怀着好奇,轻松的心情走进了《苏菲的世界》,去认识这个神秘未知的世界,探索其中无穷的奥秘。
这部小说是讲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某个神秘导师的引导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罗佛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有点羞愧的是,作为上世纪末西方社会公认的最优秀的哲学通俗读物之一,我二十六岁才第一次读到,作为一个对哲学无感的人,书里的许多比喻让我对哲学有了好感,比如,魔术师的帽子,白兔子,开篇绝好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被这本书吸引了,然后是各大哲学家的登场,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如果把他们的哲学理念全都铺陈开来讲的话,想必我就看不下去了。这本书归根结底,是一门哲学入门书,不适合哲学家看,适合我们普通人看,看完了对哲学立马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可以说,《苏菲的世界》是用来长见识的,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基本的'哲学知识,比如:苏格拉底的反讽,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之前我都不知道亚里士多德是看不起女性的)、希腊文明时期的四个学派、史宾诺莎的永恒的观点,黑格尔的没有永恒的理念……
这么多哲学观念我们一一看下来会发现,有许多哲学的理念是相互矛盾的。我觉得这一点很精彩,作者由此告诉我们应该辩证她去看待历史哲学。这就好像黑格尔说的“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世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从前的真理,也许过些日子就不是了,现在不是真理的,也许过些日子就是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与时俱进。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2
在某个书店中,我看到了一本书《再见,苏菲斯》,这不是言情小说么?打六折!我的眼中发出了奇异的光,可是摸了摸口袋,已经所剩无几了。之后,我在另一个书架发现了《苏菲的世界》,莫非这和《再见,苏菲斯》有联系么?好像很神秘的样子……好,就买这本书了。
我突然发现我在自己找麻烦,这么烦的一本书,我为什么会买?但是,随着阅读,我似乎发现这本书有一个特点——麻烦是肯定,但是不知为什么,我特别入迷,我甚至从中午十二点一直看到午夜十二点。虽然没有汲取多少知识,这里的知识太丰富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光是人名就让我头昏眼花的,但是在这本书中所涉及的方面还是有限的,比如书中很少谈及中国哲学(如果要谈及中国哲学史估计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我很喜欢希腊神话,我认为希腊的神离我很近,因为他们拥有普通人所拥有的特性。而中国的神读我来说太遥远了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觉。
《苏菲》一书中介绍了西方的哲学史,我看到了人类是如何进步的,有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哲学就是关于智慧的学习,这对我来说可是一个新的`名词,我一直以为哲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学科,就是讲道理的,和科学历史等等没什么关系,自从看了《苏菲》我才知道哲学是一种包含所有学科的中和性课程,但是必须用一辈子的时间用心学习。
乔斯坦贾德是一个十分称职的教师,十分幽默的教师,想象力十分丰富的人。比如书中有几幕中加入了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的童话人物,像小红帽,爱丽丝之类的,很可爱的想象。还有他的授课方式——写信,对话(至于那影碟,我们看不见,只有苏菲知道这是什么感觉)与其他哲学书相比之下特别多姿多彩,我想他一定思考了很久很久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3
我们身边处处是哲学,却只有少数人有会发现的慧眼,不断去探索。
外星人是什么样的,我想,让大家画出来的话,也许大家都会画出类似人类一样的生物,即使不是这样,也会画出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如果狗会画画的话,也许会把它画成狗的摸样呢。我想世界上没有明分的对与错,一切只是我们自己的感觉,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按照整个地球的标准去做哩,如果在一个没有明分对错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在宇宙的世界里,有一个想象力被局限的星球,我们早已熟悉这个世界,觉得任何事都是理所当然的,好比我们人类是哪儿来的,对于是某种生物进化来的回答,一点也不吃惊,而我不能确定一定是这样的,就算是这样,这种生物又从哪来?创造它的又是谁?创造宇宙的又是谁?创造宇宙的.又是从何而来?
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们丧失好奇心的同时,丧失了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生命是如此的神秘。这世界就像魔术师帽子里变出的一只白兔,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然而他们年纪越长,也就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他们在那儿觉得非常舒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一段惊险的旅程,迈向语言与存在所能达到的顶峰。
走进哲学的世界,身边的事物都会变得不同,人为什么会说话?鱼为什么有尾巴?都是有趣的,而我们无法理解,无法表达。
《苏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4
《苏菲的世界》记述了众多哲学家。但,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我认为还是马克思。
因为,马克思是首位将哲学与实际的社会学、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哲学家。马克思认为,人们的思考、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的变化推动,并且将社会的物质、经济、社会条件称为社会基础,将社会的思想、规则、宗教、科学等称为上层构造。
并且,马克思指出了上层构造与社会基础之间的辩证关系:基础决定上层构造,上层构造也能影响基础。
马克思的成就还体现在对于阶级的思考。他提出任何时候,阶层冲突都存在,它只会缓和,不会消失,并且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弊端,提出共产主义构想,影响深远。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这是我读了他的哲学观点后最大的感受。马克思是哲学家中第一个切实关心到无产阶级恶劣生存状况的哲学家。他不像其他的哲学家一样,埋头研究例如“宇宙的本质”“生命的意义”这类过于空泛、对于现实毫无价值的终极问题,而是敏锐地抓住了现有社会制度的弊端,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共产主义制度。尽管依然局限于当时社会生产力,顽固等因素,但马克思依旧勇敢地迈出这一步,是一名开拓者。
同时,他的哲学思想中,蕴含的一种特质,也是令人敬佩的。马克思主义指出,黑格尔哲学本末倒置。马克思将推动世界发展的力量归结为物质,是一种典型的唯物主义。黑格尔则将这种力量归结于世界意志,就有一些唯心主义的感觉。马克思将物质放在第一位,说明他对命运的一种不相信,对于人类力量的坚定信念。而这,便是马克思的思想中最为可贵的一种特质。
总而言之,马克思,是一名伟大的哲学家。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5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苏菲的世界》是一件爸爸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而且是最用心的礼物。爸爸为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被扼杀,为她亲自编撰了一本充满智慧的故事书。书中的人物并不复杂,但故事情节比较吸引。
故事主要讲述了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迥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读《苏菲的世界》感觉就像是登山一般,拾级而上,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走着走着,你发现自己仿佛已经远离了喧嚣的世界。抬头仰望天空,在感叹宇宙和生命的同时,不禁唏嘘自己的渺小,于是不得不对生命和自然心生崇拜和敬畏。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6
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的乐趣。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道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顺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苦难就是人生的老师,然而逆境则是通往真理的必经之路。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逐步迈进了深奥的哲学王国的人口,哲学问题更进一步激发了苏菲的好奇心,正是这好奇心使她勇于探索与富有想象地思考。而在当今社会,勇于探索与富有想象地思考正是少年们所缺乏的,如果每个人都怀着一颗好奇心,便会慢慢指引我们通向成功之路。
好奇心居然能让一位十四岁的少女理解了这些深奥又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这就是好奇心传递的正能量。她的导师艾伯特又以信封式将哲学的理论、真理与名人一生理念传授于她。世界像奇迹一般在她眼前展开,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所学的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探索真理,然而事实真相远远要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拜伦说过“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面对人生突如其来的打击,有的人可能会一蹶不振,从此消沉下去,但是从容与平静面对真的很重要。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为失败哀怨,对现实不满是无用之举,一切当以宽心化解之。
生活需要以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去对待,对待失意和打击更要如此。失败不必气馁,只要我们把它当做横在你面前的一块大石头,摆正它,蹬上去,说不定让你的视野更开阔,心胸更豁达了呢?《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