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幼儿园悯农教案(精选21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活动方法:
直观教学法、提问讲解法、游戏法。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
附:
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附: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幼儿园悯农教案10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悯农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悯农教案(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悯农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用语言表达一句话。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古诗、图片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听听,竖起耳朵听仔细了哦!”
1.师:我的儿歌念完了,请你来说说看“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不容易)
附: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朗诵古诗,解释诗意。(重点)
师:还记得《悯农》这首古诗吗?请我们小朋友来念一念。先听沃老师来念一遍,听听我是怎样来念的。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出示悯农的图片。
师:沃老师这里有一张农民伯伯锄地的图片,你能看着图片说说古诗中“锄禾日当午”的意思吗?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3.师:这整首古诗的.意思是: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可是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三、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难点)
师:古诗里有个词语“辛苦”,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很累,很忙)
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妈妈干家务辛等。
师:哪除了农民伯伯,和老师辛苦之外,在你身边还有谁也很辛苦呢?(请个别幼儿说说)
幼:爸爸上班很辛苦,妈妈做饭很辛苦,爷爷奶奶送我们上幼儿园很辛苦。(再次出示阿姨打扫卫生的照片及幼儿吃饭的照片)师:小朋友知不知道我们幼儿园除了老师还有谁很辛苦啊?比如:(保育员阿姨每天给我打扫卫生很辛苦,还有给我们做饭的厨师阿姨很辛苦)。
四、老师小结。
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要爱惜粮食,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厨房阿姨辛苦把饭菜烧好,阿姨每天给我们打扫卫生,我们要爱惜粮食,把饭菜都吃完,而且要保持地面桌面干净……)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用齐唱、轮唱等方式演唱歌曲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悯农》情景剧
3、节奏卡农游戏经验
4、会念古诗《悯农》,了解古诗大意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师:(出示郊外风景图片)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不好?背好你的小书包,我们出发了!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师幼作郊游状)
二、复习古诗《悯农》
师:(出示农民锄禾图片)看,这是谁?他在做什么?(农民伯伯在种粮食)
师:这么大的太阳,农民伯伯还在地里干活。粮食真的来之不易。有一首古诗也是说的这个意思,你们知道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吗?(悯农)。你们会念吗?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启发幼儿有节奏地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三、节奏卡农游戏《悯农》
师:现在农民伯伯两小块地,要我们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种,第二组后种,你们行吗?
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了,我们是一起出来的,肯定要一起回家的。第一组先种肯定会先种完,想个什么样的办法等等第二组,一起完成任务再回家?
(启发幼儿说出同时结束规则)
四、看情景表演,完整感受歌曲
师:有一群乐于助人的小朋友,他们也在帮助农民伯伯种地,我们一起去看看。
五、初步学唱歌曲
师:刚才这群乐于助人的'小朋友种地的时候,唱的什么歌啊?怎么唱的啊?谁来学学看.
(幼儿说出一句,教师重复唱出,配钢琴伴奏)
六、齐唱歌曲
师:(出示农民锄禾图片)农民伯伯种地这么辛苦,我们也去帮帮他。
(启发幼儿唱出强弱规律:锄地要用力)
七、轮唱歌曲
师:(模仿农民)谢谢你们帮我的忙。可是在另外一个地方,我还有两小块地要种,你们愿意继续帮助我吗?
(启发幼儿轮唱歌曲,尝试同时结束)
八、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背上小书包,回家落!
(钢琴伴奏)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2、锻炼幼儿手脚协调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垫子,铁圈两组
2、沙包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听《小蚂蚁过冬》的故事,学习小蚂蚁的勤劳,引出活动内容。
二、学习本领。
1、热身活动,简单跳操
2、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双手膝盖着地、一二一二向前爬。
3、幼儿练习。
三、蚂蚁运粮食。
1、男孩子要爬过三个垫子,把粮食运回来,可以用各种方法,比如放在背上、夹在颌下、握在手里等等
2、男孩子将找回来的.粮食交给女孩子。男孩子运粮食的时候女孩子要在旁边加油。
3、女孩子爬过两个垫子,钻过圆环(蚂蚁的家)把粮食贮存起来
附:
故事:小蚂蚁过冬秋天快要过去了,一只蝴蝶在花园里懒懒地飞来飞去。她飞到一朵菊花旁边,一低头,看到一只蚂蚁正在吃力地搬着什么。蝴蝶落了下来,好奇地问:“蚂蚁妹妹,你在干什么呀?”蚂蚁说:“我在往家里搬东西啊。”蝴蝶一百呢歪着脖子看蚂蚁搬东西,一边嘲笑她说:“这么多东西啊,你不拍累嘛?还是和我到别处玩玩吧。”蚂蚁摇摇头说:“不啦,冬天就要到了,我要准备过冬的食物和棉被呢。”蝴蝶不以为然,说:“算了,我自己去玩啦。”说完,蝴蝶就飞着游玩去了。很快,冬天到了。一个寒风呼啸的下午,蝴蝶又冷又饿,甚至连飞得力气也没有了,她爬到了蚂蚁的门口,有气无力地说:“蚂蚁妹妹,给我点吃的吧。”蚂蚁马上拿衣服给她披上,拿出食物,一口一口喂她。蝴蝶惭愧地说:“蚂蚁妹妹……我知道错了……以后我要向你学习……”蚂蚁说:“其实下午我也不该那样对你,我们本该互相帮助啊……”后来,蚂蚁和蝴蝶成了最好的朋友。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
两课时
20xx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1)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用齐唱、轮唱等方式演唱歌曲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悯农》情景剧
3、节奏卡农游戏经验
4、会念古诗《悯农》,了解古诗大意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师:(出示郊外风景图片)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不好?背好你的小书包,我们出发了!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师幼作郊游状)
二、复习古诗《悯农》
师:(出示农民锄禾图片)看,这是谁?他在做什么?(农民伯伯在种粮食)
师:这么大的太阳,农民伯伯还在地里干活。粮食真的来之不易。有一首古诗也是说的这个意思,你们知道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吗?(悯农)。你们会念吗?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启发幼儿有节奏地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三、节奏卡农游戏《悯农》
师:现在农民伯伯两小块地,要我们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种,第二组后种,你们行吗?
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了,我们是一起出来的,肯定要一起回家的。第一组先种肯定会先种完,想个什么样的办法等等第二组,一起完成任务再回家?
(启发幼儿说出同时结束规则)
四、看情景表演,完整感受歌曲
师:有一群乐于助人的小朋友,他们也在帮助农民伯伯种地,我们一起去看看。
五、初步学唱歌曲
师:刚才这群乐于助人的小朋友种地的时候,唱的什么歌啊?怎么唱的啊?谁来学学看.
(幼儿说出一句,教师重复唱出,配钢琴伴奏)
六、齐唱歌曲
师:(出示农民锄禾图片)农民伯伯种地这么辛苦,我们也去帮帮他。
(启发幼儿唱出强弱规律:锄地要用力)
七、轮唱歌曲
师:(模仿农民)谢谢你们帮我的忙。可是在另外一个地方,我还有两小块地要种,你们愿意继续帮助我吗?
(启发幼儿轮唱歌曲,尝试同时结束)
八、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背上小书包,回家落!
(钢琴伴奏)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指导粮食来之不易。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米饭的图片(白米饭、南瓜饭、菠萝饭等)
经验准备: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
2、引导幼儿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引导幼儿自由说说,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
3、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4、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会认“农、午、汗、粒、辛”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学会珍惜粮食。
教学重点:
1.会认5个字。
2.朗诵、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数:
1课时
授课时间: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看古诗中的图片,教师描述:唐朝有一位诗人叫李绅,他也是朝廷的一个大官。有一年夏天,他来到郊外的'农村,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田间干活,不由得吟诵到:(教师范读古诗)
2.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悯农》。板书课题,认识生字“农”,强调读准后鼻音。齐读课题。
二、认读生字,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互相读一读生字,正音。
3.多种形式的读生字卡片,检查认读。
4.再读古诗,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三、诵读感悟
1.下面让我们跟随着诗人一起到田间去看一看。(学生看书上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3.现在,你和诗人就在田间,你想对这位老农说些什么?
(让学生跟随诗人一起去看看、想想,就能很快理解诗句的意思,读出的诗句也很有感情了)
4.是啊,这么炎热的夏天,老农还在锄禾,他身上的汗珠直往下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地里,多么辛苦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5.我们吃的米、面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三、四行诗。指名回答。
6.是啊,我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行。
(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农民种田时的情景,让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粮食。)
7.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诵读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诵读比赛,还可以配上动作,每组推荐一名代表。
1.分小组演读。
2.小组代表展示。
3.师生评议。
4.(出示图片)很多同学都已经会背了,愿意一起来背一背吗?(全班齐背)
五、课外延伸
读一读,背一背。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栗,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古诗诵读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幼儿园悯农教案(精选2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悯农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指导粮食来之不易。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米饭的图片(白米饭、南瓜饭、菠萝饭等)
经验准备: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
2、引导幼儿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引导幼儿自由说说,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
3、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4、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13
活动日标
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语言的精练及节奏之美。
能够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理解诗歌寓意。
感受农民种粮的辛苦与不易,知道要爱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有关古诗《悯农》的图片或视频短片。
活动过程
出不图片或视频短片,欣赏古诗。
鼓励幼儿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及背景,并与同伴交流。
欣赏古诗。
①老师朗诵古诗,幼儿欣赏。
②老师: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
老师鼓励幼儿针对古诗提出问题,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
老师:听了这首古诗,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伯伯还在地里松土,锄草。农民伯伯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种禾苗的土里,他们很辛苦。知道吗?我们吃的这些粮食,一粒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得来的。)
了解古诗语言精练。
老师:你们来数数这首古诗一共有多少个字?这么少的字能表达这么多的意思,古诗的语言是很精练的。
学习朗诵古诗。
老师打拍子,幼儿跟着节奏朗诵,语速稍慢,体验诗歌的韵律美。
幼儿进一步感知诗歌的寓意。
老师:朗诵这首古诗时,你有什么想法?
老师:农民这么辛苦,我们要怎样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呢?
附: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让幼儿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活动准备:
1、古诗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做成幻灯片)
2、古诗《悯农》朗读视频
3、适量的米和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提问:宝宝们每天肚子饿了,都吃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米饭和馒头等;
2、出示米和面,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区分米和面。然后提问:
(1)、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是用什么做的?(米和面)
(2)、粮食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3)、教师总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悯农》。
二、学习古诗《悯农》,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后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的太阳,红红的照在地上,农民在地里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地里,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得来的。
4、播放古诗朗读视频,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5、出示古诗图片,让幼儿看着图片,跟着教师朗读古诗。
6、指导幼儿有感情的、完整的朗读古诗。
三、背诵古诗,情景表演
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背诵古诗。
2、集体背诵。指导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四、课堂小结
1、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2、我们应该如何做才算爱惜粮食?(让幼儿说说吃饭时的常规。)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15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活动方法:
直观教学法、提问讲解法、游戏法。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
附:
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附: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16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的韵律美。
2、培养幼儿从小懂得爱惜粮食,珍惜成人的劳动。
二、活动准备:
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观察图片,猜图意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请幼儿说说图上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
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师;这幅图可以用一幅图来表达,他的名字叫《悯农》。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太阳红红照在地上,农民在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禾苗下面的土地里,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2、教育幼儿要懂得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
提问;
听了这首古诗后你有何感想?小朋友以后进餐时该如何做?
我们今天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出力、流汗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热爱农民伯伯。
3、学习依据对古诗的理解,用不同的声调、语气朗诵古诗
1、根据图片,幼儿跟着教师朗诵。
2、幼儿有感情地、完整的朗诵古诗。
3、请部分幼儿表演朗诵古诗。
(三)结束部分
分析人物行为,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出示图片二,观察图上小朋友的行为,说一说她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幼儿讨论)
小结: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
比一比以后谁吃饭最干净,不浪费粮食?比一比以后谁洗手不浪费水?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1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家民伯伯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学习古诗《悯农》
活动准备:
米饭、馒头、花卷等幼儿常见的食物;农民伯伯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基本过程:
一、 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出示多种食物的图片引出活动的主题
出示图片后,教师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二、 关键步骤
1、教师请幼儿观看农民耕种的FLASH的动漫,告诉幼儿粮食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
2、教师大志地、有韵律地朗诵古诗《悯农》
3、幼儿学习朗诵古诗《悯农》
三、 结束活动
师生共同朗诵古诗,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泥塑区
在泥塑区投放采泥,指导幼儿学习团、搓、压、捏的技能,练习制作好吃的面食
2、其他活动:比比谁最节约粮食
制作一张大表格,写上小朋友的名字,谁吃的最干净就给谁盖上小印章
活动反思:
1、孩子对哪些活动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18
活动目标:
1、认识我们常吃的粮食,知道粮食对身体的作用。
2、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各种粮食做成的食物,如米饭、面包、面条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大米、白面、生面条,并请他们说出各种粮食的名称。
2、将大米、白面、面条煮熟,请幼儿比较与未煮熟时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品尝煮熟的食物。
4、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吃这些食物,这些食物对我们身体有什么益处。
5、小结: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粮食,吃了粮食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大个。
活动建议:
可以结合吃饭时间向幼儿介绍各种粮食。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19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用齐唱、轮唱等方式演唱歌曲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悯农》情景剧
3、节奏卡农游戏经验
4、会念古诗《悯农》,了解古诗大意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师:(出示郊外风景图片)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不好?背好你的小书包,我们出发了!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师幼作郊游状)
二、复习古诗《悯农》
师:(出示农民锄禾图片)看,这是谁?他在做什么?(农民伯伯在种粮食)
师:这么大的太阳,农民伯伯还在地里干活。粮食真的来之不易。有一首古诗也是说的这个意思,你们知道古诗的名字叫什么吗?(悯农)。你们会念吗?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启发幼儿有节奏地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三、节奏卡农游戏《悯农》
师:现在农民伯伯两小块地,要我们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种,第二组后种,你们行吗?
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了,我们是一起出来的,肯定要一起回家的。第一组先种肯定会先种完,想个什么样的办法等等第二组,一起完成任务再回家?
(启发幼儿说出同时结束规则)
四、看情景表演,完整感受歌曲
师:有一群乐于助人的小朋友,他们也在帮助农民伯伯种地,我们一起去看看。
五、初步学唱歌曲
师:刚才这群乐于助人的'小朋友种地的时候,唱的什么歌啊?怎么唱的啊?谁来学学看.
(幼儿说出一句,教师重复唱出,配钢琴伴奏)
六、齐唱歌曲
师:(出示农民锄禾图片)农民伯伯种地这么辛苦,我们也去帮帮他。
(启发幼儿唱出强弱规律:锄地要用力)
七、轮唱歌曲
师:(模仿农民)谢谢你们帮我的忙。可是在另外一个地方,我还有两小块地要种,你们愿意继续帮助我吗?
(启发幼儿轮唱歌曲,尝试同时结束)
八、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背上小书包,回家落!
(钢琴伴奏)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20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20xx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
幼儿园悯农教案 篇21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用语言表达一句话。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古诗、图片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听听,竖起耳朵听仔细了哦!”
1.师:我的儿歌念完了,请你来说说看“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不容易)
附: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朗诵古诗,解释诗意。(重点)
师:还记得《悯农》这首古诗吗?请我们小朋友来念一念。先听沃老师来念一遍,听听我是怎样来念的。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出示悯农的图片。
师:沃老师这里有一张农民伯伯锄地的图片,你能看着图片说说古诗中“锄禾日当午”的意思吗?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3.师:这整首古诗的意思是: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可是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三、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难点)
师:古诗里有个词语“辛苦”,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很累,很忙)
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妈妈干家务辛等。
师:哪除了农民伯伯,和老师辛苦之外,在你身边还有谁也很辛苦呢?(请个别幼儿说说)
幼:爸爸上班很辛苦,妈妈做饭很辛苦,爷爷奶奶送我们上幼儿园很辛苦。(再次出示阿姨打扫卫生的照片及幼儿吃饭的照片)师:小朋友知不知道我们幼儿园除了老师还有谁很辛苦啊?比如:(保育员阿姨每天给我打扫卫生很辛苦,还有给我们做饭的厨师阿姨很辛苦)。
四、老师小结。
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要爱惜粮食,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厨房阿姨辛苦把饭菜烧好,阿姨每天给我们打扫卫生,我们要爱惜粮食,把饭菜都吃完,而且要保持地面桌面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