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精选11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读16个生字,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爱护树木,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3、表演课文,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趣激情
1、学生看图,听故事,你听懂了什么?
2、指名说,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交朋友。
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顺序。
2、检查生词。
3、练读课文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解决生字困难的基础上,让他们分小组来接读课文,尽量做到正确、流利。
三、合作释疑
1、读文质疑
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用小句号标出来。
2、合作探究
四我小组探讨交流问题。
3、汇报交流
①老师适时提问:小免子、小猴、小熊喜爱小椿树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小椿树为什么还是被他们搞得“一片叶子也不剩了”?
②指导朗读
③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他们的认识与行动不统一。从而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四、赛读课文,表演课文
1、分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
2、两轮比赛、评议;
3、小组练习表演,启发学生看图想像每个小动物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小椿树会想什么?怎样痛苦?
4、两组表演,评议。
五、续编故事,深化认识
1、思考:小动物回来看见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会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
2、学生自己想像,组织语言。
3、指导交流。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有《画家和牧童》、《我为你骄傲、《三个儿子》|《玩具柜台前的男孩》和语文园地六组成。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写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彻始终。寓优秀的品质教育与生动有趣的课文中,既有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又有心理描写。
《画家和牧童》是一个优秀历史的故事,讲述唐朝著名画家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虚心向牧童学习。
《我为你骄傲》故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是一个常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因此它的教育意义也就显得更为突出。
《三个儿子》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故事。无论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39个生字,会写3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
3、学会宽容、学会承担责任,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也要谦虚谨慎,懂得孝敬父母、
关爱他人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重点是目标1、2、3难点:目标3
四、教学方法:
结合插图、读议结合;指导默读、读中悟理
五、学习方法:
默读、置疑、合作、探究、交流
六、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投影仪、生字词卡片
七、教学时间:
12——14课时教案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字音,初步理解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学唱这首歌。
2.从理解诗句入手,逐节理解内容,并通过朗读、讲解、描述等手段,指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要加强朗读,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进行,逐渐由有感情地朗读达到背诵。
3.懂得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幸福,加深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用具:
1.课文放大挂图。
2.课文歌曲录音带。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图上的少先队员在干什么?
少先队员们一边划船一边快乐地歌唱呢!你们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
2.这首歌的歌名叫《让我们荡起双桨》。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桨”是怎样的?到图上来指指。它是干什么用的?“荡”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那“摇船前进”可以怎么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抽读生字卡。重点指导。
开火车读。
指名读词。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4.自己读,和同桌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5.汇报。
三.朗读感悟。
1.指导阅读第一节。
轻声读读,看看这一节描绘了哪些景物?相机结合理解词语。
环绕:通过看图及结合课文中的“四周”一词理解意思。
凉爽:“爽”是翘舌音、后鼻音,还是三拼音,注意读准。给“凉爽’找个近义词。你什么时候感到凉爽的?
再读读课文,对照挂图,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出示:我们荡舟遨游在北海公园的湖面上。小船儿xxxxxxx,四周xxxxxxxx,迎面xxxxxx。啊,xxxxxxxxx!
荡舟在风景如画的北海,迎面吹来阵阵凉风,你感到怎样?
指导朗读: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后两行语速更慢,“轻松”一词重音轻读。
四.识记生字。
1.抽读生字卡
2.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认得哪些生字,你是怎样认识的。
3.指导。
五.指导书写。
1.读一读今天要写的生字。
2.看看今天要写的生字,和同桌说一说,你觉得最难写的是那几个字?哪些地方应该注意。
3.汇报。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生字读音。
2.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阅读第二、三节。
指名读,找出两个描写少先队员心情的.词语。
默读,看看还可从哪儿看出少先队员十分愉快。
第2节着重体会“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指导朗读这一句。
指导朗读:用欢乐、愉快的语气读。后两行语速更慢,“轻松”一词重音轻读。
指名读第3小节。
你们知道是谁给我们安排下这样幸福的生活?
师:《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影片《祖国的花朵》的插曲。
你们知道“花朵”是指什么吗?现在能再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请你再读一读这一节,读出自豪、幸福的感觉。
指导学生体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课文。
1.填空。
生活在祖国怀抱中的少年儿童是多么xxxxxx啊!我们,。
这都是给我们带来的!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有一句诗,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找到了吗?
再读读,体会体会表达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4.做完了一天的功课,和同学们一起在水上荡起双
桨、放声歌唱,该是多么愉快、多么幸福啊!
学生和着录音轻唱歌曲。
5.指导背诵。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唱这首歌。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篇4
一单元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德育目标:
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在春天里你发现了什么?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口头扩词,看谁最能干。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
2.生汇报读后收获。
3.读第三自然段,能读出什么?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四、朗读练习。
可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
五、集体朗读,读出感情。师生一起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教师抽读生字卡。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3.背诵课文。
4.个别抽背。
三、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扩词练习。
3.重点指导“溪、摇、躲、躲”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4.学生练习。
四、同桌合作学习,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五、拓展想象。
学生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六、实践活动。
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到野外实地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自己发现的春天,可以从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眼进行观察。
七、板书设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篇5
一、单元主题:
这一单元以“春天里的发现”为主题。一年级下册,学生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虽然两组教材都以春天为主题,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我们都会发现这组教材与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有不同之处。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奥秘。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导语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区别了:一下第一单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春天。而本单元的导语是这样说的: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应该说第四册“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
二、单元内容:
本组教材的内容包括导语,《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认识47个生字(课文中38个,语文园地中9个),书写39个汉字。
三、教学建议:
1、整体把握,合理组合。本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学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样整体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就更加的强烈和持久。比如,《找春天》之后,学习伙伴说:“咱们建议老师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吧!”《笋芽儿》之后,学习伙伴说:“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下来了。”这些内容的安排,实际上都在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学习活动作准备。“口语交际”要求介绍自己在春游活动中的发现,“写一写”要求学生在春游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将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展示台”要求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语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这种整合,体现这种整合,充分发挥教材整合后的整体功效,在教学相应课文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读中入境,读中生情。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的李云龙老师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一文中强调道:“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和传达这种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本单元的几篇诗文都很美,像《找春天》一文中作者用了四个排比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孩子们在春天里的发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笋芽儿》一文中也有许多描写春雨、春雷、春光的优美句子(例P8页第一段;P10页课文第六段;第七段),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读有层次,读有感情。在反复的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做到朗读与感悟相交融,就感悟来说,对二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感悟不能要求过高,只要求孩子在朗读中有所体会,他们在阅读中能感悟多少是多少,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高低,感悟的程度也就有深浅。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也要认同这种差异的存在。还要做到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同时重视积累和实践。课文第一课课后提出了背诵的要求,第三课则提出积累句子的具体要求。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鲜空气,享受着春风轻轻的吹拂,放眼是春的颜色,细听到处有春的旋律,在这样的大自然中再来学习“春天的发现”这一组课文,学生的体会更多,感受更深,。
四、教学例举:
在主题整合思想的指导下,可以把本组的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进行了重新组合:
1、整体感知。利用媒体播放春天的美丽景色,引出导语: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然后在谈话中畅述自己对春天的已有认识,回忆一下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文章等。然后我以“在今年的春天里,你想做些什么、学点什么吗?”的问话把学习目标的'确定抛给学生自己。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得出:“搞一次春游活动,学几篇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唱一首春天的歌曲,举办一次春天的诗歌朗诵会。”等内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及时引导学生通读本组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
2、重组教材。整体感知后可以和学生一起根据他们自定的学习内容,重新编排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设计了“春天的发现”这一单元的学习流程:(一)学课文1和3,组织学生“寻”春天,“说”春天,“写”春天。“寻”春天包括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踪迹(春游活动)和“宽带网”中要求的上网寻找春天的花。“说”春天则是“语文园地一”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让学生把自己学了课文,参加了春游活动后看到的春天里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写”春天,是本册教材安排的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写话练习,低年级写话,重在激发学生的练笔兴趣,从说到写,要有个过渡过程,先让学生讨论一下怎么写,理一理写作的顺序。写好后一定要有一个交流的过程,如果能够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意识和习惯,那就更好。最后定稿的作文可以在展示台中加以展示,并且把阅读对象从教师、学生扩展到家长。(二)学古诗,举办诗歌朗诵会。学习古诗前布置学生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儿歌、散文等,学完古诗后举办诗歌朗诵会,学生可以背古诗,也可以唱唱春天的歌曲。(三)学课文4,参加植树活动,展示收获。学习课文《小鹿的玫瑰花》,结合植树节种花植树,装点校园和自己住的小区,并把自己写的春天,画的春天,以及摘录的春天的词、句、文章通过“展示台”展现给同学欣赏。(四)学习“语文园地一”中的“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3、部分体验。这里就《小鹿的玫瑰花》一课谈谈教学预想。
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故事的表层,小鹿栽下玫瑰花后,由憧憬到失望,从惋惜到高兴,在巧合中表现趣味。故事的深层,蕴含着“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的人文思想,正如“语文园地二”读读背背中的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教学时,可以适时出现这句话,让学生读读背背。
课文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但要让他们理解和感受到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会到快乐也是快乐,对二下的学生来说,仍然有些难度。虽然有些难,但通过努力还是可以做到,在这里,“情感体验”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花骨朵”是词语理解的一个难点,最好借助实物——盛开的玫瑰和还是花骨朵的玫瑰,让学生直观感知。“一瘸一拐”是字音上的难点,要注意读准。
在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鹿弟弟说的两句话。对照着一读,学生心中自然设疑:为什么鹿弟弟一开始说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有了疑问,也就有了进一步朗读课文的欲望。这里,理解“白栽”的意思是个关键点。在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联系生活经验来加深理解,如刚洗好的衣服又掉在地上,叫“白洗”,这样的词学生可以说出许许多多:白写、白跑……这时,可以让学生体验:每当你白做一样事情的时候,你心里会怎么想?这样一迁移,学生自然而然就能理解小鹿他们辛辛苦苦栽了玫瑰却没有看到的惋惜的心情。有了这样的体验基础,要读好鹿弟弟说的话,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体验随着理解的深入也不断深化。甚至让学生融入到角色里面去。朗读黄莺的话时,让学生做黄莺,说一说为什么见了玫瑰花就想歌唱,体验并且用朗读来传递黄莺的快乐;朗读微风的话时,让学生想象微风一路上会遇见哪些小伙伴,然后创设对话的情景,体验并且用朗读来传递微风的快乐。在这般体验的基础上,再拓展想象:还有谁也看到了玫瑰花,会说些什么?给学生搭建了平台以后,学生的思维也会展开自由的翅膀,他们会说:一只小蜜蜂飞过来,他说,小鹿,我采过玫瑰花的蜜,可甜了。我一喝,都快醉倒了。通过层层深入的体验,学生感受到了玫瑰花给别人带来的幸福之后,自然就明白了“玫瑰花没有白栽”的道理。从而领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正含义。
课后有一个“演一演”的要求,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本课要书写的生字有12个之多,可以分散在课文教学中随机识字,避免写字过程的单调和时间过长的问题。例如:通读全文后,学生了解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后,及时指导“弟、哥和骨”三个独体字的书写,又如:“渐、谢、微”三个左中右结构的字的书写可以放在学生体悟黄莺、微风和小鹿的对话之后随机进行书写指导。而“抽、拐、浇、终、静、躺”6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可以放在课文学完后集中教学,便于学生掌握书写规律。
4、整体感悟。学完这一组教材后,组织学生进行整体回顾交流,可以通过师生间或生生间互评,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回顾学习得失,并组织课外拓展。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8个生字,写会5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专项训练: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有关瀑布的资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8个生字,写会5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看见过瀑布?瀑布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从远处看好像白布一样,声音很大,景色很美。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诗——瀑布。
板书课题
瀑布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生活感受引入对课文的学习,既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又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出示生字。
pù dié tān bān yù chèn ping wù sōng zhàng jiǎo zuò chén
瀑叠滩般喻衬屏雾松丈脚座尘
①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②开火车带拼音读(读正确的学生跟读)
③教师正音,衬着(chèn)
④去拼音开火车读(读正确的学生跟读)
⑤教师相机抽读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知道怎样才能学好。确保学生自学的时间,使其能自主、自由地学习。
(二)学词
1.出示词语。瀑布叠叠的浪岸滩这般比喻衬着珍珠的屏如雾松林千丈青山脚下一座如尘
2.学生自由读。
3.开火车读。(读正确的学生跟读)
4.教师相机点拨。
5.男女分读。
6.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难词点拨。
如烟、如雾、如尘——像烟、像雾、像尘。
千丈青山——很高的绿山。
【设计意图】
通过学语言,达到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目的。
(三)写字
1.学生自主观察田字格生字,同桌交流写法
2.自学写字(步骤:读一读字音、想想生字笔顺、提一提该注意的地方。)
3.强调:“尘”小字中间是竖,两边是点
4.描一描,写一写。
5.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
在学生自主观察、临写、交流与教师范写相结合,提高写字效率和写字能力。
三、熟读感知
(一)熟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教师范读
3.学生再读
4.班内抽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5.同桌互读
6.班内展示读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
(二)感知内容
本文共有( )个小节,瀑布的声音好像(),又像()。瀑布的全身()衬着(),仰望瀑布它像(),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的如(),如(),如()。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和文本对话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内容。
板书设计:
瀑布衬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本文共有( )个小节,瀑布的声音好像( ),又像( )。瀑布的全身( )衬着( ),仰望瀑布它像( ),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的如( ),如( ),如( )。
【设计意图】复习检查,既可以反馈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为本节课做好准备。
二、专项训练——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进行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的专项训练。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第一小节,练读两遍。再读给同桌听
2.说一说:瀑布的声音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联系文章同桌互相帮助解答,说说自己的看法。
3.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的?并画出“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二)同桌讨论
(三)组织全班交流
(四)教师点拨
1.(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2.再读第一小节找一找
3.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4.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就叫他比喻句
(五)小组小节练习找比喻句
1.小组自读
2.同桌合作完成。
3.全班交流,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找比喻句的方法,为今后的习作练习做好铺垫。
三、展示检测
1.有感情朗读诗歌中的比喻句。
指名读,集体读。
2.同桌互谈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既锻炼了孩子的朗读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板书设计
瀑布
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全身: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仰望:一座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台湾蝴蝶谷的由来及每年春季蝴蝶谷的迷人景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味中国的语言文字,激发他们对祖国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亲身感受到蝴蝶谷里的美景,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受到美的熏陶。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盼望她早日回到祖国怀抱.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蝴碟谷景象的迷人。
教学难点
让孩子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制作好的纸蝴蝶(五颜六色,金色……)、课件演示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台湾的蝴蝶谷(出示课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台湾”
【演示画面:中国地图】
师:看,这是我们祖国的地图。台湾在我国的东南沿海,是一个岛。
【演示画面:台湾岛闪烁】
师:台湾也叫台湾岛,她是我国的宝岛,也是世界上的“蝴蝶王国”。那里的蝴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色彩之艳丽名列世界之冠。
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到台湾的蝴蝶谷去看一看。想去吗?那咱们就一起去——台湾的蝴蝶谷!(读题)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一找,为什么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
师: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吗?
师:既然那么好,我们就应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是谁呀?(出示蝴蝶图片)喜欢吗?老师送你们每人一只,快贴在身上!现在你们也是一只只美丽的小蝴蝶了。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播放蝴蝶飞向山谷的动画】
师:你看到了什么?
圈点词语:
1、一群群:
生:我看到很多很多蝴蝶。
师:你能说说哪些词语表示数量多吗?
这个词语可以吗?(出示:一群群)
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
2、色彩斑斓:
生:我看到了很多种蝴蝶,颜色很美丽。
师:用哪个词可以概括“颜色很多,非常美丽”?
生:色彩斑斓、五颜六色、色彩缤纷……
师:色彩斑斓!说得真棒!能通过朗读告诉我吗?
【还有哪些词语和色彩斑斓意思相近?】
3、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
【第一种情况】
生:蝴蝶们飞过了花丛,树林和小溪。
师:看得真仔细!作者在写蝴蝶们经过的地方用了三个不同的动词。
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作者用了哪三个动词?
生:飞,穿,越。
【第二种情况】
生:蝴蝶们飞过了花丛,穿过了树林,越过了小溪。
师:说得真好!你在说蝴蝶们经过的地方用了三个不同的动词。谁来告诉我,他用的是哪三个动词?
生:飞、穿、越。
师:小蝴蝶们,张开你们的翅膀,让我们也飞起来!瞧,眼前是一片
低矮的花丛,花儿向我们露出了笑脸,我们轻松的就可以从上面——飞过!眼前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我们要小心地从树林中——穿过,可不要让树枝划伤了我们!呀,前面有一条小溪,瞧,溪水溅起多高,让我们飞高一点,从小溪上——越过去!
师:小蝴蝶们,你们飞得可真棒!作者用词也多么准确啊!
师: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出示: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师:刚刚我发现你飞得特别快,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哪个词说明蝴蝶们的心情很迫切?
生:赶。
师:是呀,有谁不想早早地去哪美丽的蝴蝶谷呢!
谁来读读句子,告诉老师,你是最想去参加聚会的小蝴蝶!
【出示第二自然段】
过渡:读得真好!谁能把第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人们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吗?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这么多蝴蝶都飞到山谷里了,那将是怎样的景象啊!
师: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思考:蝴蝶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读完后,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
(生自由练读课文,指名说。)
师:蝴蝶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吗?
生: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
师:蝴蝶谷的景象迷人在哪里呢?请小朋友再认真读读,找一找。
指名说。
师:还有呢?
指名说。
师:把两个句子连起来念念,体会体会你觉得哪个景象更迷人?你更欣赏哪个?
A、黄蝶谷
师:谁来读这一句?
指名读
师:你觉得这样的蝴蝶谷迷人在哪里?
圈点词语:
金光灿灿:
师:你见过金光灿灿的情景吗?
生:……
师: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也发出了绚丽夺目的光,多么漂亮呀!
能读好这个词语吗?
【出示:金光灿灿】
壮观:
师:在阳光的照耀下,在花草树木间,山石溪水畔,黄蝴蝶一只挨着
一只,一片连着一片,浩浩荡荡,金光灿灿。这种景象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壮观)
师:这个词语谁来读?
【出示:壮观】
师:想看看这迷人的景象吗?
【媒体演示】
师:小朋友自己练练,把你体会到的迷人景色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指名读。
师:读得好不好?
你怎么会读得那么好?是不是一边读,一边好像看见了黄蝴蝶?
边读边想师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
小朋友,你也用这个方法练练,试试,自由读读。
指名读。
小结:全是黄蝴蝶的山谷多迷人啊!那么有好多种蝴蝶的山谷是不是更迷人呢?
B、彩蝶谷
范读,出示句子
师:小朋友们闭上眼镜,一边听,一边想:你觉得这个蝴蝶谷又迷人在哪儿呢?
圈点词语
五彩缤纷:
师:文中哪个词语和它很接近?(五彩斑斓,五颜六色)
见过各种颜色的蝴蝶吗?想看看吗?(媒体演示)
上下飞舞:
师: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谁能做做动作?
像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
师:蝴蝶和花瓣哪里像呀?
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师:五彩缤纷的蝴蝶像撒下的花瓣那样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多迷人呀!
师:请小朋友们边读边想象,还可以配上动作。把你刚才体会到的迷人景色朗读出来,还可以配上动作。
指名交流,评议。
师:哪些地方念得特别好?
小结:读到这里,你觉得又好多种蝴蝶的山谷美不美呀?黄蝴蝶的山谷的景色呢?
所以书上一开始说——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引读:有的山谷里——,有的山谷里——。
师:小朋友们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练读。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和大批中外游客,都被吸引到这里。小蝴蝶们。你们打算如何欢迎客人呀?
师:真是一群好客的小精灵!
师:自由读读课文,找找,哪些词语说明蝴蝶们非常好客?(立刻,团团围住)
三、拓展,延伸
师:台湾的蝴蝶谷如此迷人,蝴蝶又如此好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想亲自去看看)
师:很遗憾,现在台湾和祖国大陆还没有统一。我们盼望着台湾早日回归,这样,我们就可以亲自到台湾的蝴蝶谷走一走,看一看了。
不过,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图片,说不定,你会发现,有的山谷里还有更迷人的景色呢!各小组把你们收集的资料办一张小报,到时候,可以作为我们去台湾旅游的指导手册呢!
四、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季、景
2、指名读
3、说说这两个字的共同点
4、师范写,生描红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和语文园地三组成。风景如画的日月潭、瓜果飘香的吐鲁番、繁华热闹的北京城和风情淳朴的泼水节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同时还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了解家乡,赞美家乡,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日月潭》结构清晰,景美情浓,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图片,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葡萄沟》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文章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优美。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演读、导游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紧扣“难忘”二字展开,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6个生字;认识并会写48个生字。
2、通过看地图让学生感受祖国之辽阔,了解我们国家的各个地方和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3、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的地理位置。
4、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图片(中国地图新疆地图民族分布地图)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感悟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感受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赞美首都。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组教材用14课时
单元自备
口语交际:我的家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三单元口语交际夸家乡教案
课前准备
1、回家向父母、爷爷、奶奶及邻居了解他们小时候的吃、穿、住、行,想一想和今天相比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家乡有哪些风景、物产和名胜古迹。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倡导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2、练习写话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重难点
指导学生口头表达,培养听说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中国版图,认识家乡位置,理解“家乡”概念。
我的家乡位于辽阔的华北平原东部,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坦的田野,中国第二条大河——黄河就从这儿流入大海。
春天,平坦的大地披上了绿装,果园里飘出阵阵花香,池塘的小荷露出尖尖角,小鱼在刚刚解冻的水里快活得游着。
秋天、深绿色的棉田里泛起稠密的白花,果园里挂起火红的灯笼,生产路上农民伯伯运送着金黄的玉米棒,满载着他们丰收的喜悦笑得合不拢嘴……
同学们,你爱不爱自己的家乡?想一想家乡的风景、特产和名胜古迹说说自己的家乡。
二、自己想一想怎样按顺序夸夸自己的家乡美、或者家乡的新变化。
三、分组说说自己的家乡,每组选一个最好的在全班说说。
四、全班交流互评。
五、把自己的家乡写一写。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看图编故事的兴趣,指导学生能够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能按一定的顺序将图意看明白。
3、能够根据图画之间的联系,发挥大胆丰富的想象编说故事,鼓励创新求异。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将故事编完整,说清楚,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幅图,请仔细观察。
二、初步了解图意。
今天,在它们来到了这里,要向我们讲一讲我们的梦想。,那么每个同学都有什么样的.梦想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三、教师指导看图,在小组里讨论。
选代表在班里讲讲
四、学生写作文。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篇10
《雷雨》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学习过程
一、图画导入
1.有一种自然现象,在夏天我们经常会见到,(课件展示雷雨前的景象)请看大屏幕,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仿佛能够听到什么?
一道道闪电和轰隆隆的雷声告诉我们,一场(雷雨)就要来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雷雨(板书课题)
请同学来读一下课题(指名读),一起读一下(齐读)
二、初读课文
1、雷雨也叫雷阵雨,多发生于夏天,它来得急,去得快。现在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小作者描写的这场雷雨吧!请同学们打开书,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么快就读完了,同学们可真能干。谁想读给大家听?应该找几个同学呢?(指名找8个同学读课文)他们在读的时候,我们的小听众也有个任务:用心听,有读不准的地方等他们读完了要帮他们纠正过来。开始吧!
3、(纠正字音)同学们听的可真仔细,相信经过小听众的提醒课文能读得更好了。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4、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雷雨的?别急着下结论,再读读课文,课文朋友会告诉你答案的。
5、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三、品读感悟
雷雨前
(一)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场雷雨,亲身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吧!
(二)轻轻地读读描写雷雨前的段落,想想雷雨前出现了哪些与平时不同的现象。一会起来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
(三)交流(指名说)
1、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请你来读一下好吗?其他同学认真听从他的读中,你仿佛看到什么了?谁听得最认真,想象的画面就越多。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2、读得真不错,看这个字,(出示“压”的生字卡片)谁想当小老师领大家读读?开火车读读。
3、会做压的动作吗?我发现你们很用力的往下按,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压,课文中的压是逼近的意思。当黑沉沉的乌云越来越多,越来越厚的向大地、向我们逼近,你有什么感受?试试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先自己练习读读,一会起来读给大家听。(练读、展示读)
你还找到了什么不一样的现象?
1、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请你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随文学“乱”“垂”两个字)
2、出示卡片“乱”,谁认识?这个词呢?(出示“乱摆”),齐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见过小树摆动的样子吗?好,现在你们就是一棵棵小树,准备好:微风来了,……狂风来了……微风来了,……狂风来了……
4、停,这就是乱摆,这就是一阵大风下的小树,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指名读)如果读不出味道就说:老师觉得这风还不够急,小树都还没乱摆起来呢,自己再练练。(练读)谁想读?(指名读)请你们一起来介绍一下这阵大风。(齐读)
5、从你们急促的声音中,我感到大风来了,这可吓坏了小蜘蛛。
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垂”字,指名读,出示词语“垂下来”,指名读,齐读。
6、一只蜘蛛从网上爬下来,逃走了。
7、你知道“垂下来”是怎样的吗?
借助实物理解:现在这个溜溜球就相当于蜘蛛,看老师演示,你观察一下小蜘蛛是怎么垂下来的。(如果说溜溜球是小蜘蛛,那么这根线就是________)
自己读一读这两句话,想想哪句写的更好!(指名说)
说一下原因。(学生说)你不光读的好,还能边读边思考,真能干。
8、一个垂字用得多妙啊!让我们看到小蜘蛛以它最快的速度逃走了,我们一起读读第二段,体会一下那阵大风和那只可爱的小蜘蛛的惊慌。(齐读)
雷雨前除了满天的乌云和一阵阵大风,还有(学生接:闪电和雷声)
闪电——雷声——(指名接读)
小结:是啊!在炎热的夏天,天空中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雷雨前的景象,用你们的声音把它表现出来吧!(齐读)
雷雨中
1、雨下起来了,这可真是一场(大雨)
2、自己读读课文,让老师听听,谁体会到的雨最大。(自由练读)
3、(课件出示雷雨中段落)展示读(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不一样的雨声,但不管你用什么速度去读,都必须能告诉大家,这一场大雨下起来了。)
4、引读6段:渐渐地,渐渐地……
5、同学们真能干,这么一场大雨,渐渐地小了,有信心把这变化读好吗?一起试试(齐读)
雷雨后
1、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彩虹插图)出示“彩虹”卡片,一起读。
一(条)彩虹(引导学生使用量词)。
把彩藏起来,这个字还认识吗?开火车读读。
2、雨后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默读7、8两段,想象一下。
3、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雨后的景象?(指名说,说完读)
4、好美啊!让我们一起把这美丽的景色读给大家听吧!(齐读)
5、小作者先从天空中写起,再写书上的蝉和蜘蛛,最后写到池塘里的水和小青蛙,从上到下,这是我们写文章的一种方法。我们随着小作者一起再来欣赏一下雨后的美景吧!(配乐齐读)
6、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就置身在这个雨后的美景中一样。雨过天晴,经过大雨的冲刷,一切变得那么清新,你在雨后见过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同桌交流一下,一会,请我们的小作家们来说说。
7、哪位小作家想说说你看到的美景呢?(指名说)雨停了。
小结:我们班的小作家还真不少。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你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奇妙之处,而把这些写下来,你就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8、填写表格。感受雷雨
四、写字
1、刚才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认字,现在我把它们单独拿出来,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垂、乱、压3个生字)
2、请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字怎么写才好看?哪些笔画容易出错,可以提醒一下大家。(指名说,说完书空。)
3、请和老师一块写写这几个字。(范写、生书空)
4、在你的课本上临写两个。要求:写完一个对照看看,哪儿写得好,哪儿写的不好,再写第二个。(提醒孩子注意写字姿势)
5、评选写字小明星。(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写字作品,写得好的,写字姿势又棒的评选为本节课的写字小明星)
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蝴蝶谷奇异美丽的景色。
★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源、茂、季、丛、赶”5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积累描写色彩词语。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PPT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现在老师想和大家聊聊天,你们喜欢旅游吗?能告诉大家,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吗?
2、大家去过的地方可真不少!是的,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的蝴蝶谷去旅行。
(板书课题、跟老师读一次课题、齐读两次课题。)
3、我们说走就走,出发!
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飞机起飞啦!飞呀飞呀,飞过田野,飞过海洋睁开眼睛,到了。
(课件播放:蝴蝶谷景象及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们喜欢蝴蝶谷吗?想不想自己去看看?可是蝴蝶谷的守关蝴蝶说啊,只有闯过了他们设得机关,你们才能进谷,你们怕吗?
好,那我们现在开始闯关了哦!
第一关:出示生字词
祖、源、茂、季、丛、赶、景、撒、批会读,并且会写。
讲解生字词,从部首,笔顺,结构讲。
第二关:出示生字词语
祖国温暖水源茂盛
景象照耀花瓣撒
五彩缤纷金光灿灿色彩斑斓
(1)自由读。
(2)谁愿意把你读得的一个词读给我们听?
(3)字音读得真准!下面给每个同学一个机会,老师指到哪个词,
你们能准确地读出来吗?
3、小朋友们读得很好。下面我们把这些生词宝宝送回家,齐声把渴望能读一遍,我相信这次啊,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读得时候思考:为什么宝岛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呢?
4、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指导读第一自然段。这样的地方美吗?那你能读出这样的美吗?指名学生读课文,学习生词“茂”和“源”。齐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昨天我们一起到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了神奇而美丽的蝴蝶谷。老师今天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由于来蝴蝶谷游玩的中外游客特别多,因此,蝴蝶谷旅行社急需招聘一批小导游,你们想做吗?只要能闯过两关,你们也能成为像老师一样的特约导游啦!有信心吗?好!闯关开始!
二、研读课文
1、第一关:寻美蝴蝶谷
(1)谷中到底有哪些迷人的景象呢?
大家细细读读第三节,找出你认为写得迷人的句子,多读几遍,待会儿向大家介绍。(生读第三段)
(2)交流。
A 、你觉得哪儿最迷人?(课件出示有关句子)
B、出示:
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自己读读,说说迷人在哪里?(这些蝴蝶金光灿灿的,十分壮观。)
你还见过什么东西金光灿灿的?
师:这么美的黄蝶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播放黄蝴蝶画面)
你们看,这种蝴蝶叫金凤蝶,是最美的蝴蝶之一,鳞片上有一种金色粉状物,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金光灿灿。)
是啊,成千上万只黄蝴蝶在我们的身边上下飞舞,漫山遍野都是,简直是蝴蝶的海洋,这种景象多壮观呀!
谁能把这种壮观的景象读出来?自己先试试。指名读。齐读。
过渡:刚才游玩了黄蝶谷,还有更美的山谷呢,想看吗?
C、行,我们一起去看看:生唱《郊游》第一段。(课件播放彩蝶谷画面)
这叫什么山谷,小朋友能给它起个名字吗?(彩蝶谷)为什么叫彩蝶谷?
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彩蝶谷的呢?我们来看看。
小朋友自由读读,想想:哪些句子写出了彩蝶谷迷人的景象?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读后交流。(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像花瓣飘来飘去。)
上下翻飞:指名读。读得这么好,能不能加上动作?
像花瓣飘来飘去:读出蝴蝶的轻盈。指名读,评议。齐读。
(3)黄蝶谷和彩蝶谷多迷人呀!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齐读第三节。)
2、蝴蝶谷里的景象是这么的迷人。那蝴蝶是怎么来到山谷的呢?老师请你读一读。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在哪呢?第二段。好,小朋友都找到这一句话。
课件出示
请你读一读。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读。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1)(我看到了蝴蝶非常多。)哪个词告诉我们的?是啊,(点红一群群)蝴蝶真多啊!
(2)(我看到了蝴蝶的颜色非常多。)对了,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颜色的蝴蝶呀?(红、蓝、白、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3)大家看,也许你看到的是这种颜色的蝴蝶、也许你看到的
是这种黑白相间的蝴蝶课件随机播放各种彩色的蝴蝶。多美呀!这就是句子里说的哪个词的意思呀。(色彩斑斓)对,这就是色彩斑斓的'意思。(课件点红色彩斑斓。)也就是刚才小朋友说的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4)对了,看过《西游记》吗,《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72变。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说变,小朋友就变成蝴
蝶。“一、二、三”变,变成蝴蝶了。请你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老师看,谁的动作美,谁的声音听。边读,边做。终于到达了我们的山谷,坐下来休息一下,想一下你们经过了哪些地方啊?谁来说?从哪里知道的?
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A、你们为什么是“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而不是“飞过树林”呢?(有好多好多的树,从树的中间穿过去)好,这就是穿过。点红穿过那为什么说“越过小溪”不说“飞过小溪”?哦,从比较高的地方飞过去叫越过。点红越过看,作者把这几个词语写的多好啊。
B、小蝴蝶们,我们原来还在哪里见过这一系列的动词啊?
点红“赶到”,哦,蝴蝶们还是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从“赶到”,你觉得你们心情怎样?(高兴、着急)非常着急,要去哪啊?去干什么啊?(聚会)
哦,你们是到山谷里来聚会的(点红聚会)那你们到山谷里聚会要做什么事情呀?(比美大赛、开展联欢会、进行野餐活动)
孩子们,蝴蝶们,你们高兴吗?幸福吗?因为你们现在已经到了蝴蝶谷。能不能把高兴、幸福的心情读出来。好,自己再试一试,读一读。
(5)蝴蝶聚会的山谷人们叫它什么啊?
3、第二关:小导游在行动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台湾的蝴蝶谷,欣赏了蝴蝶谷迷人的景象,并知道人们把山谷叫做蝴蝶谷的原因。
(1)游客来了,正等着导游领他们到蝴蝶谷游玩呢!未来的小
导游们,你们准备介绍什么呢?
(2)很好,重点介绍蝴蝶谷的迷人景象。
(3)赶快准备吧!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也可以用自己
的话来说。看谁能吸引住游客。
(4)生准备导游词。一生做小导游。
(5)师生评议:做个合格的导游,要怎么样?
(当导游要昂着头,挺着胸,微笑着面对游客讲。)
(6)要不要再练练?可以和你的同桌互说,可以和你的朋友说,可以找听课的老师说,也可以跟我说。
(7)生再练说。
(8)生做小导游。
闯关成功!老师祝贺你们,你们现在都是小导游啦!看,游客们来了,小导游们,赶快迎上去吧!
小朋友刚才导游做得都很认真,现在我们回到第三段,看一下,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在写呢?
4、是啊,多么迷人的景象!听了小导游们的介绍,我和大批的中外游客,都被吸引到这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段,看看小蝴蝶们看到客人,是怎么做的呢?
(团团围住、翩翩起舞)
(1)真是一群热情的小蝴蝶。
你们看书上的图,游客们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有的蝴蝶(落在游客的身上),有的蝴蝶(落在他们的胸前),看到蝴蝶们这么亲近他们,他们的心情怎样?——(高兴)
(2)你能把游客的开心和小蝴蝶的机灵读出来吗?谁来试一试?
(3)同学们,如果此刻你就是这批游客中的一员,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5、有感情朗读课文是呀,蝴蝶谷的美景看也看不够,说也说不完,让我们边看图边读课文,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再次去感受蝴蝶谷的美丽吧!
(你可以完整的把课文读一遍。也可以选你最喜欢的一部分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