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

短文网

2025-11-06心得

短文网整理的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 篇1

提起中国,风景优美的就数“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他们宏伟壮观,气势磅礴,风景如画美不胜收。与其紧邻的,还有一座周庄古镇,它不如园林的绿意盎然,也不如西湖的碧波荡漾,但是它的古老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做工,吸引着无数游客。

周庄位于苏州城的东南,昆山的西南处,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漫步于通往周庄的路上,淫雨霏霏,一股古代的.气息扑面而来。眼中充斥着饱经风霜的青石板路和古老的房屋,给人一种清晰却又模糊的感受。彷徨之间,双桥忽然屹立于眼前。

其中一座圆弧型拱桥傲然立于河道之上,巨石重叠,铺出井然有序的台阶。低矮的护栏,长长窄窄,构成了一条通往时空大门的道路。站在桥的最顶端,沿着河道向远处眺望,两侧的古老白色青色的房屋、青绿色的古石板路与通透的绿色河水构成了一幅具有江南特色的水域人家风景。夜晚更是美不胜收,家家户户灯火通明,蔚为壮观。桥上处处可见风雨侵蚀冲刷的痕迹,饱经岁月的沧桑。俯身轻抚,那粗糙不平的棱棱角角,正是它沧桑时光的见证。风儿拂过暗褐色的石头,仿佛在轻声诉说着,无人理解的痛。

另一座方形长桥横跨相邻河道,高高的护栏被结实粗壮的柱体支撑起来,稀稀疏疏却十分坚固。河水倒映着桥的影子,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远处不时传来几声昆剧的哼唱声,飘飘悠悠,意蕴悠长,凝集在心中,久聚不散。

桥面布有细小的蜂窝眼,颜色深赭,几百年来走过无数脚步,却依旧挺立,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怨无悔,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和期待。桥在,人在,难以想象当年的石匠耗费了多少心血,多少时间,多少精力才打造出这样的一座桥啊!磨炼、锻造、打磨,每道工序都必定挥洒了无数汗水,也许无数次失败,也许无数次绝望,但都只是“也许”,石匠师傅们终究还是挺了过了,为后代,打造出这样的一座古桥。甘愿做牛做马,被世人踩在脚下,也要活出自己的风采。有韵有味,地地道道的古老做工,在为每一个有心人,上着一堂别开生面的课。

周庄,江南第一水乡,一直被后人所观赏赞扬。不为表面的美丽多姿,就为那更深一层的古老意蕴。

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 篇2

假期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周庄游玩。那里很安静,没有城市的喧闹,只有小船拍打水面的声音和游人的脚步声。

周庄是全球十大最美小镇之一,四面环水,因河而成镇,至今仍完好保存着14座古石桥,其中以富安桥、双桥最具特色。双桥是指世德桥和永安桥两座桥,两桥相连,样子非常像古代的钥匙,所以又称钥匙桥。

富安桥的寓意是富贵又平安,桥身建造特别,上面雕刻了好多吉祥的图案,桥身呈拱形,桥侧还有四座桥楼,在水上遥遥相对,形成了周庄独特的景致。我迫不及待地走上桥,坐在桥边的栏杆上,望着身边古色古香的特色建筑,感觉自己真的就回到了古代的周庄。

周庄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万三猪蹄和万三糕点。万三猪蹄香气四溢,大老远就能闻见它的味道,禁不住直流口水。万三糕点更是我的最爱,它品种很多,味道也不同,总有一种是你喜欢吃的!

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课文《江南水乡——周庄》,课文上说:“蓝天下一条条小河静静地流淌,水中倒映着白墙灰瓦的房屋,传统的古朴典雅……。”此时此刻我真正看到了这安静幽美的景色,心中特别自豪,因为我就在这里游玩!

周庄和乌镇是“好兄弟”,不仅是因为他们都是开门见水、以河为街、以船代车的古镇,而且他们都有桥。在周庄,如果没有桥,就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不方便。不过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人们到达对岸,那就是坐船,几乎每家每户的房屋后面都有一个小码头,可以方便他们随时登船,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是不是觉得很奇妙?

我非常喜欢周庄,我会永远记住它!

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 篇3

在繁华的都市上海游玩了几天后,妈妈决定带我去古镇周庄。妈妈告诉我,周庄是妈妈一直想去的一个很美的地方。于是,我们满怀着期待坐上了开往周庄的大巴车。

几天的劳累让我上车不久就睡着了,等我醒来时,看着窗外的景色一下子惊住了,赶紧揉揉惺忪的眼睛,睁大了向外看,一座座白墙黛瓦的房屋整齐有序排列着,一条不知名的大河静静地流淌着,时不时有船穿梭在河面上。这一切和繁华的上海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时间刹那间倒回,又回到了久远的过去,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安宁,让我的心情也随着平静许多。

走进周庄,就可以看到小河上有穿梭着的船只,优哉游哉地向前划去。河面上,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石拱桥静静地横卧着,一道道狭窄的街道上来来回回的游客数不胜数。

进了周庄,就会认识双桥和两厅了。双桥是进入周庄不久就可以看到的两座桥,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也叫“钥匙桥”。真不知道过去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建造它?导游告诉我们也正是因为双桥,周庄才开始闻名于天下的。

走进张厅,就仿佛走进电视剧里过去的房屋。张厅的主人是当地一位大官员,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职位。张厅有五进大房屋,还有一个大花园。一进门就能看见一座很大的,装有大理石的屏风。这个屏风不仅可以遮挡后面的厅堂,还可以用来观测天气变化。过去的人还真是聪明呀!在进入大厅之前的左侧,摆放着一座八抬大轿,据说在当时的价值就相当于现代的一辆奥迪汽车。

跟着导游还可以听到许多有意思的典故:正厅是男人们议事的地方,女人是不能进的。再往里走便是后堂,是女人们聊天的地方,中间是夫人的座位,两侧是千金们的座位。妇人的座位有靠背,是“有依有靠”,女儿们的凳子是没有靠背的,是她们还没有出嫁,是“有依无靠”。是不是很有讲究呢?

和张厅不一样的沈厅主人是一名商人,是有名的江南富商。沈厅没有张厅的级别高,但沈厅的房屋更大。沈厅的'前门有专门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地方,为江南水乡的特有建筑,中间的茶厅和正厅,是接送宾客,议事的地方,后面是大厅,还有阁楼是生活起居的地方。整个前后楼屋之间都可以通行,形成一个环形的走马楼,这也是沈厅的著名之处。

我喜欢周庄。周庄是古老美丽的。周庄有着几百年的历史,现在还能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古香古色,古风古貌。它四面环水,无论从哪里看都能看到周庄的小河曲曲绕绕,穿插在古镇中,是典型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一条条的游船上,船夫们身穿整齐的江南布衣,划着一支弯曲的浆,时不时哼出好听的江南小调,我仿佛自己已经融入了这个世界里。

我喜欢周庄。周庄是安静平和的。一座座白墙黛瓦房排列在街道两旁,一条条小船穿梭在河面,满街的远道而来的游客,热情好客的周庄人,都没有打破周庄的平静,似乎人们都不愿意打破这份宁静。

我喜欢周庄,周庄是热情朴实的。看着座落在河边的茶馆、小吃铺,是那么的有诗意,我和妈妈在品尝完这里的特色“万三蹄”“鲃鱼”后,禁不住又来到这里坐下品尝一下“豆花”。当我们听到还要交座位费时,我起身边要走着吃,阿姨看看我笑着说:“不要急,不要急,宝宝坐下慢慢吃,来人了再说吧。”

我喜欢周庄,她的美让我流连忘返,意犹未尽,她的美将藏在我的心里。我相信,我还会再来这里——古镇周庄。

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 篇4

暑假的一天,太阳像个超级大火球似的烘烤着大地,爸爸妈妈带着我乘着豪华三人包车去了周庄。虽然车内有空调,但下了车,就感到了一阵阵热浪向我们三人滚滚而来。尽管如此,还是挡不住我们对周庄的热情与向往。

到了周庄大门口,一座高大而坚固的门楼便呈现在我的眼前:“周庄”,这两个大字被苍劲有力地写在门楼的正中央。

进了门,我一边品位着好吃的麦芽糖,一边聆听导游的介绍:“周庄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一共有石桥数十座,其中,最著名的桥有双桥、外婆桥、富安桥。双桥曾被旅美画家陈逸飞画了下来,取名《故乡的回忆》。”听了这些介绍,我问导游:“那双桥有什么特色?”导游说:“双桥是由一个圆桥和一个方桥组成的,圆桥的半园映在水中,就成了圆形,再加上一个正方型就成了一把钥匙。”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沈厅,沈厅是江南第一富豪沈万三家,它是一个七进的院落,有大小房子一百多间,整个厅堂是“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置身于沈厅,我感觉他的家真的好大呀!“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是他家最大的特色!还有各种有讲究的椅子,佣人专用小道,小姐看男人的窗台……样样都使我十分难忘。

出了沈厅,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坐摇橹(一种小船),坐在船上,像坐在摇篮里一样,可舒服了,让人想到美丽的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我们穿过了一个又一个桥洞,欣赏了一处又一处风景,那感觉别提有多爽了!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天色已晚,落日的余辉撒向了梦里水乡——周庄,我们要回去了,但美丽的周庄却深深映在了我的脑海里!

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 篇5

周庄——水之乡,水是这里必不可少的,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无比美丽,但让我陶醉的并不是这宁静,清澈的水,而是充满文化底蕴,温暖人心的桥。

暑假期间,妈妈带我去了一次周庄。坐在大巴上,远远地看到了烟雾环绕的周庄,好似天空之城,漂浮在云朵之上,迷人极了。

我们举着伞来到了周庄里,在烟雾的环境下,房屋,小船好似永久地沉睡了,死气沉沉的。过了一段时间,我看见了许多连接两边的桥,这些桥在压抑的气氛下显得无比妖娆可爱,我几步跑到桥上,感受着雾的湿润、朦胧。过了一个多小时,雨停了,在往回走的路上,两边的房屋,河上的'小船,都活了起来,充满生机,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默默无闻的小桥,雨后的桥如睡美人,刚睁开眼睛,妩媚中略显一丝灵气。

第二天早上,再一次来到周庄,听说今天有结婚的,我便兴致勃勃地跑去围观了。

新郎划船,新娘站船头,走这条水路,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从船上传来的幸福,快乐。等新郎,新郎拜完天地之后,到了中午时分,新郎牵着新娘的手,带着新娘回娘家,不过让我惊讶,这对新夫妇并没有划船回去,而是过桥回娘家。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不禁想到了牛郎织女,一起走过鸟儿用身体搭成的桥的情景。无论是神话中的,还是在眼前的,都好似一个大太阳,发光,发热,照进人们心灵的每一个黑暗的角落。

水乡的桥不仅是增进感情的桥,而且也是经济的桥。

水乡的两边都有卖东西的小吃店。如果没有这些桥,那周庄便只能是一个让人远观的艺术品,犹如破碎的玻璃碴,冰冷,没有感情,但,如有这些桥,就会像现在一样,其乐融融,即便是冬天,也会觉得温暖。

这里的桥,好似一个大火炉,温暖着河两边的居民,也温暖着前来旅游的游客,重要的是,桥唤醒了人们早已麻木的心。

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桥,连接着两岸最重要的东西,温暖、经济,连接着两边人的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