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有趣的拓印》教案(精选11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有趣的拓印》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11课的教学内容,树叶是学生身边最容易找到的一种创作素材,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以树叶这一特殊有趣的材料为表现元素,学生通过收集、观察、组合、拓印树叶的这一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体会和认识到大自然地美,养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树叶形态的美感,启发学生通过探索的学习,创作出多种叶形的组合。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拓印方法创作出有趣的树叶拓印作品,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获得美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不同叶形的观察与组合,进而与不同的事物进行奇妙的联想。
2、学生用不同叶形组织出新颖别致的造型,并进行粘贴与美化。
3、通过欣赏与制作,让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到培养。
4、通过组合、剪贴、装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动手制作能力,他们从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不同叶形的组织与相似形的联想,激发学生创作出造型、色彩别致的装饰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叶形的原始状态进行创造性的组织。
教学过程:
一、教师课前检查学具,师生交流
同学们,把美术学具放到桌子的左上角,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绘画方法。好,上课!
二、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学们已经是三年级了,学过了不少画画的知识,也画出了很多好看的画,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张作品,请大家来评一评,讲一讲。
(出示一片拓印的树叶)
同学们想知道它是怎么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想学、乐学的求知欲望,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埋下伏笔。)
三、观察图片,比较归纳,感知叶子的魅力
1、请同学们欣赏这张图片,仔细观察这些树叶有哪些不同?(颜色、形状)
孩子们观察的真仔细,你们太棒了。板书:颜色形状
2、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树叶拿一片出来,用手摸摸树叶的两面,感觉出来什么?(一面光滑,一面粗糙)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感受叶子的色彩、形状的美,体味大自然的神奇,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教师示范
1、现在同学们注意,老师是将光滑的'一面粘上双面胶(举起树叶示范),将树叶贴在黑板上,再在上面放一张白纸,选用一只自己喜欢的油画棒,在上面来回均匀的涂画(强调均匀和力度的把握),你们看这是什么?(树叶)这样画出来的方法就叫拓印。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拓印树叶真有趣(粘贴制作的彩色课题)
2、学生学习拓印一片树叶
现在请同学们动手将树叶贴好,用老师刚才的方法拓印出来。
3、一片树叶是不是很单调?如果我们把不同形状的树叶放在一起,就会创作出很多有趣的图案,请看这里(播放PPT课件)
(1)这里有一幅树叶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谁能说说你观察出来了什么?
(2)是怎样做出来的?
(3)现在这一幅图呢?是怎样得来的?颜色呢?是不是树叶的绿色?那就是说我们在拓印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拓印出各个部分,这样图画显得更加色彩丰富。
(4)水纹和泡泡呢?是不是也是拓印上去的?
我们不光可以拓印,还可以用彩笔画出一部分。
五、拼摆图形,拓印成画,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
1、下面请同学欣赏一些树叶画作品,欣赏的同时还要学习他们的组图方法。
2、欣赏完后我们结合教材26页下方出示的方法来总结一下树叶拓印画的步骤:
(1)拼摆:把自己带来的树叶在桌子上摆成自己喜欢的形状。
(2)拓印:把纸放在树叶的上面,用油画棒或彩铅进行拓印。
(3)装饰:拓印出以后,需要添加上适当的内容,让画面更生动!
注意装饰要点:不一定装饰的多就美,保持尽可能多的脉络纹理,使之更具有天然味道。
(板书:拼摆拓印装饰)小组合作(播放音乐)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摆出你们讨论出来的图案,然后再把它拓印出来,请注意,小组先商定摆什么图,摆好后再拓印。
(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体验创作过程的乐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再创造,张扬个性,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创造美,展示自己。)
六、展示作品,评价交流,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学们我们的课堂作品大展示要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
1、学生进行展示
2、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七、课堂拓展:
今天我们三二班的同学用树叶拓印出了许多美丽的作品,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神奇的东西,很多美,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去创造。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不断地发现美,用自己的小手绘制出更多更美的图画!
(设计意图: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构建新的知识链,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得到培养和增强。)
板书设计:
第11课拓印树叶真有趣
形状
树叶
拼摆——拓印——装饰
颜色
课后反思:
《有趣的拓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拓印变化有趣的图形,培养审美情趣;
2、掌握拓印的要领和印制的方法、步骤;
3、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拓印的方法、步骤、要领。
教学难点:
拓印效果清晰、完整。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表演魔术(教师课前在一张较薄的白纸下垫一片有凹凸不平纹理的树叶,用小块透明胶将叶柄与白纸之间固定,以防在表演时树叶移动。)
1、今天,老师首先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好吗?请小朋友边观看魔术边思考,这个魔术的秘密是什么呢?
2、教师用深绿色的油画棒在白纸上均匀有序地涂画,白纸上逐渐呈现一片树叶的轮廓及其漂亮的叶脉。
3、提问:哪位小朋友知道魔术的奥秘呢?
4、师生揭秘:原来,在纸片的底下垫了一片有凹凸不平叶脉的树叶,(几名学生上台用手摸一摸、感受凹凸不平的纹理)在纸上用油画棒有力均匀的平涂就能印出纸片下的树叶。这种方法叫拓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魔术!
5、呈现课题。
二、实践探究
1、印花纹
教师让学生尝试在一张小纸片上拓印一片树叶。师生共同探究拓印的方法。
教师将几幅有代表性的学生尝试作品呈现出来,共同发现存在的几类问题,讨论拓印的方法。
(1)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印不出树叶的叶脉纹理?大家用手摸一摸树叶的正反两面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树叶的反面有凹凸不平的纹理,所以在拓印时,只有拓印有凹凸不平纹理的反面,才能印出漂亮的纹理。
(2)拓印时,用手压住纸下的树叶,使之不移动,才能印出清晰的纹理。
(3)用油画棒平涂时,注意用力均匀,朝一个方向平涂,力度保持在能看清拓印的纹理为佳,印出一个完整的花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多种颜色拓印。
2、找花纹
我们还可以找身边的哪些花纹来拓印呢?(教师带学生从教室走到户外寻找、观察并触摸可拓印的花纹。)
教师帮助学生寻找有可以拓印花纹的实物。教室内:如直尺上的刻度、布袋文具盒上或衣服上的拉链、跑鞋上的小孔或花纹、小朋友带的钥匙、窗户上的花玻璃等。室外:各种树的树皮、落叶、栏杆上的铁艺或木艺纹理等。
三、欣赏感受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漂亮的、不同纹理的拓印图片,你们能看出是在什么物体上拓印出来的吗?拓印的形式与前面有什么不同呢?
2、(同时呈现各种有纹理的实物:钱币、竹编等)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3、小结:
(1)这些物体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它们之间的花纹各不相同,因此他引出来的纹理也自然不一样。
(2)除了单个拓印,还可以重复拓印或多个组合在一起拓印。
四、创作表现
作业要求:
1、用油画棒或铅笔拓印带来的物体上的花纹或拓印身边物体上的花纹。
2、可以独立完成作品,也可以与同座小朋友合作完成。
五、作品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
2、师生评价:说说你喜欢看的拓印纹理,猜猜它是用什么物体来拓印的。
3、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发现、用多种方法表现生活中的美。
《有趣的拓印》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寻找并学习用不同材料制作拓印版画,并在操作过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感受拓印的乐趣和美感,喜欢参与制作拓印版画。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周围放置一些可供幼儿制作拓印版画的材料。
2、纸风筝一个,宣纸、油画棒、轻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今天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2、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师出示一架风筝)现在老师要把这架风筝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瞧,一架风筝变出来了。你们猜猜老师是怎样变的吗?幼儿猜后教师将纸挪开,揭示谜底。丰富词:拓印。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在你的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或漂亮的`图案也能用拓印的方法变到你的纸上。
2、幼儿尝试、操作。
三、集体欣赏、交流、讨论拓印的经验。
教师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评议,对画面清晰、整洁、造型和底。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均对幼儿园美术教育做了全面具体的阐述,既要求幼儿园通过各种手段,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美的体验,丰富幼儿对美的想象、美的创造,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
《有趣的拓印》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在一次区角活动中,幼儿对展区的几种蔬菜切面的形状产生了兴趣,议论着是哪些蔬菜会切出这些不同的样子。于是为了使孩子们更进一步了解各种蔬菜的内在形状,拓宽幼儿的绘画方式和激发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设计了这节以蔬菜拓印、添画等方式为主的美术创作活动。同时,希望能够通过本节有趣的拓印画进一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在自我操作中,感受不同的美术创作方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蔬菜:菜花、油菜、胡萝卜、大辣椒、莲藕等蔬菜;
2.水粉颜料及调色盘若干、海绵块、抹布、彩笔、蔬菜筐、菜板、水果刀、画纸、黑板、夹子等。
3.蔬菜拓印范画、操作纸各一张。
活动过程
1.认一认:
(1)出示各种蔬菜:看看老师带来了哪些蔬菜?让幼儿分别说出蔬菜名称。
(2)比较蔬菜的切面:设问----你们知道蔬菜切开后是什么样吗?让幼儿大胆想象,并说一说。
(3)教师分别切开几种蔬菜,引导幼儿观察切面的形状,了解都像什么。
小结:每种蔬菜的切面纹路不一样,切出后的形状也不一样。
在认识蔬菜的过程中,启发幼儿思考:蔬菜切开后会是什么样?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幼儿观察蔬菜切面后,了解每个蔬菜切面的不同形状,并通过想象说一说分别像什么。
2.看一看:
(1)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这幅画与平常的画有什么不一样,都用到了哪些蔬菜宝宝完成了画面内容。
(2)看看除了用蔬菜拓印的图案外,还想象添画了什么内容让画面更漂亮了。让幼儿在观看范画中感受拓印画这一不同的作画方式,学习拓印画的步骤和添画的方法。
3.学一学:
(1)你们想做一幅这样漂亮的画吗,那仔细听、认真看,老师告诉你们是怎么完成的。
教师示范讲解蔬菜印画:先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宝宝切面,蘸上颜色印在纸上,可选择不同的蔬菜进行拓印;在印出不同图案后用彩笔给蔬菜宝宝添画,让它变成一幅漂亮的画。
(2)教师提醒幼儿拓印需注意的事项:如手要用力向纸上按,将纸固定不能移动,用完的蔬菜宝宝要放回原处,不和别人抢着用,蔬菜宝宝的'图形及蘸的颜色可多选择一些,作品完成后拿到前面展示区等。
结合现场示范作画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拓印画的方法,并在示范中将操作的注意事项提前告知幼儿,使幼儿能规范有序地完成作品。
4.做一做、画一画:
(1)幼儿选择蔬菜的切面操作印画,教师指导幼儿操作;(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拓印的图案进行添画,适当提示幼儿添画的内容要丰富。幼儿按步骤进行拓印画制作,教师要随机根据幼儿的制作情况,适时进行引导与帮助。
5.评一评:
把幼儿陆续完成的作品悬挂展示,布置成幼儿拓印作品展的场景,创设美术欣赏活动氛围。
教师以小组评价、个别评价及采用幼儿间互相交流自己作品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幼儿评一评,说一说:你喜欢哪些画面?为什么喜欢?
结合幼儿互评、教师个别评价及集体评价等方式,共同欣赏分析作品。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蔬菜拓印画,给爸爸妈妈讲一讲作画的过程与画面的内容。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主要通过让幼儿在认一认、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画一画及评一评几个环节中,感受蔬菜拓印画的作画方式,体会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的配合默契,活动环节进行有序,过渡自然,操作材料准备丰富,时间分配也合理。幼儿在操作中掌握了拓印的方式并能根据教师的引导对拓印的图案进行丰富的添画,幼儿在作画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能大胆的想象,添画出如花朵、蔬菜小人、太阳、海绵宝宝、眼镜等不同的图案。尤其,在作品欣赏环节,我采用幼儿互评方式,使幼儿不仅欣赏了别人的画也讲述了自己的画面。
不过,本节活动也存在如下不足之处,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首先,在示范作画的过程中,选择的蔬菜切面有些小,使拓印的图案不够大,影响了在添画时不能更好地突出添画内容,出现整体效果不明显;其次是幼儿在自由拓印画中,教师的个别指导不够,部分幼儿在选择材料及颜色方面思维受限,印的图案重复且有颜色单一的现象,所以教师的跟进指导要及时。
《有趣的拓印》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很多表面凹凸不平,但纹理却非常美丽的物品,把这些物品纹理拓印下来,就可以获得和拓印物相似的形象,观察到不同的肌理效果。设置此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拓印的简单方法,认识、发现、探索拓印产生的纹理所具有的自然美感。
拓印分为干拓和湿拓两种,其方法简单易学,操作性强,是一种易被儿童掌握的有趣的美术活动形式。本节课向学生介绍了湿拓的简单方法,教材中出示的图例包括:
1、不同类别的拓印物,提示学生可拓印的物品种类很多,要深入生活去发现,去搜集。
2、湿拓的方法步骤,便于学生自学和探究。
3、学生的示范作品。有的用不同拓印物拼组而成,有的是同一件物品重复拓印的作品,还有的是拓印后再巧妙添画组成形象的。
这些作品构思巧妙,可用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拓印出有趣的作品来。
教学目标:
1、发现、认识生活中美丽而有趣的各种纹理。
2、尝试不同物品、不同方法的拓印;掌握湿拓的一般方法。
3、体验拓印花纹的自然美感和形式美感。
教学准备:一块刻有花纹的底版和一张普通的光滑板,各种物品若干,范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今天老师首先要来变一个魔术,想请一个小朋友与我一起合作。
布下一块刻有花纹的底版和一张普通的光滑板
请你把手伸到布底下,告诉大家你摸到了什么?
你认为这里面会是什么花纹呢?
现在老师用不着看也能把底下的花纹“画”出来,你相信吗?
教师示范
用蜡笔拓印
请你检查一下这个图案是不是跟底下的相同呢?
这种方法就叫做拓印。
二、新课教学
1、摸一摸
那么另一块板能不能也印出来呢?我们也来试试(教师示范)
为什么它就印不出来呢?
动手摸一摸你身边的物品,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够用来拓印呢?
什么样的东西能拓印?(表面粗糙或有突起的花纹)
老师这里有一些东西,你看看哪些是可以拓印的,哪些不行?(请学生投影仪是分类)
2、说一说
看看你周围的物品,告诉你的同桌,你找到了哪些物品,哪些能够用来拓印。
(听学生的反馈,大家一起评评他们说得对不对
你觉得大自然中会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拓印?
学生举例
3、找一找
今天我们要到校园里去找一找了,把你认为能用来拓印的东西找来,放到自己的袋子里。
三、课堂
小朋友找到了好多有趣的东西,它们都有各自的纹理,回到家中再看看身边有没有好看且有突起花纹的物品,一同放到你的袋子里,并带好蜡笔。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找了很多有纹理的物品,今天我们就要动手来印了。
二、拓印
1、讨论
你用什么方法把物品上的花纹印下来呢?(学生回答)
印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示范错误的画法,提醒学生应该注意到:少用力,不移动,同一方向涂,选择较深的颜色)
2、试一试
试试你能不能印出好看的花纹。
3、比一比
比比谁印得最清楚,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印的,注意到了什么?
三、组合拓印
一张叶子印出来的还不算漂亮,我们可以把叶子组合成一张画,再印就更漂亮了。(出示示范作品)
四、尝试练习
尝试通过组合的方法再印一幅美丽的拓印画。
《有趣的拓印》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为了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有趣的拓印》。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探索绘画工具,体验色彩的冲击力,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活动目标:
1.利用不同的废旧材料拓印造型,知道绘画工具的丰富多彩。
2.探索不同物品的不同拓印方法、拓印形式。
3.在滚、刮、印的过程中体验拓印活动的乐趣,感受色彩给人带来的冲击力。
活动重点:
体验拓印活动的乐趣,感受色彩给人带来的冲击力。
活动难点:
探索不同物品的不同拓印方法。
活动准备:
各色水粉、调色盘(每组至少四个)、罩衣、蔬菜水果若干、叉子勺子若干、大小不等的球若干、植物花朵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认识新颖的绘画工具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用什么工具画过画呢?
2.展示绘画工具
师:其实,除了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那些,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用来画画,看!今天老师的百宝箱里装了很多的绘画宝贝,我们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吧!(简单介绍)
二、基本部分:探索绘画工具的拓印方法
1.请个别幼儿尝试拓印。
(1)请一个孩子上前选择一样物品尝试拓印
(2)请另一个孩子用同样的物品拓印不同的图案。(用不同的面,不同的拓印方法等)
(3)再请一个孩子尝试第三种方法。
2.提醒幼儿。
(1)你可以在自己的`画纸上随意拓印图画,请不要画到别人的画纸上,也不要画到地上。
(2)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2-3种材料进行探索,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尝试。
(3)请在音乐声中作画,音乐声停下的时候,请你停下手中的工作,把画交上来,老师准备了漂亮的画框等着装饰你的大作哦!
3.幼儿自由选取材料,自由探索、拓印。教师巡回指导。
(球,提示幼儿可以滚动起来拓印;卡片可以刮画)
三、结束部分:作品展示
1.每组请一个幼儿上前讲述自己组的画。(用了什么材料,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出现在画面上有什么感觉)
2.请幼儿拉着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讲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1.孩子们回到家可以用家里的废旧材料与爸爸妈妈一起尝试拓印、刮蹭等形式继续探索。
2.材料可以放在美术角,幼儿可以继续尝试自己没用过的材料。
《有趣的拓印》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在一次区角活动中,幼儿对展区的几种蔬菜切面的形状产生了兴趣,议论着是哪些蔬菜会切出这些不同的样子。于是为了使孩子们更进一步了解各种蔬菜的内在形状,拓宽幼儿的绘画方式和激发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设计了这节以蔬菜拓印、添画等方式为主的美术创作活动。同时,希望能够通过本节有趣的拓印画进一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在自我操作中,感受不同的美术创作方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蔬菜:菜花、油菜、胡萝卜、大辣椒、莲藕等蔬菜;
2.水粉颜料及调色盘若干、海绵块、抹布、彩笔、蔬菜筐、菜板、水果刀、画纸、黑板、夹子等。
3.蔬菜拓印范画、操作纸各一张。
活动过程
1.认一认:
(1)出示各种蔬菜:看看老师带来了哪些蔬菜?让幼儿分别说出蔬菜名称。
(2)比较蔬菜的切面:设问----你们知道蔬菜切开后是什么样吗?让幼儿大胆想象,并说一说。
(3)教师分别切开几种蔬菜,引导幼儿观察切面的形状,了解都像什么。
小结:每种蔬菜的切面纹路不一样,切出后的形状也不一样。
在认识蔬菜的过程中,启发幼儿思考:蔬菜切开后会是什么样?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幼儿观察蔬菜切面后,了解每个蔬菜切面的不同形状,并通过想象说一说分别像什么。
2.看一看:
(1)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这幅画与平常的画有什么不一样,都用到了哪些蔬菜宝宝完成了画面内容。
(2)看看除了用蔬菜拓印的图案外,还想象添画了什么内容让画面更漂亮了。让幼儿在观看范画中感受拓印画这一不同的作画方式,学习拓印画的步骤和添画的方法。
3.学一学:
(1)你们想做一幅这样漂亮的画吗,那仔细听、认真看,老师告诉你们是怎么完成的。
教师示范讲解蔬菜印画:先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宝宝切面,蘸上颜色印在纸上,可选择不同的蔬菜进行拓印;在印出不同图案后用彩笔给蔬菜宝宝添画,让它变成一幅漂亮的画。
(2)教师提醒幼儿拓印需注意的事项:如手要用力向纸上按,将纸固定不能移动,用完的蔬菜宝宝要放回原处,不和别人抢着用,蔬菜宝宝的图形及蘸的颜色可多选择一些,作品完成后拿到前面展示区等。
结合现场示范作画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拓印画的方法,并在示范中将操作的注意事项提前告知幼儿,使幼儿能规范有序地完成作品。
4.做一做、画一画:
(1)幼儿选择蔬菜的切面操作印画,教师指导幼儿操作;(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拓印的图案进行添画,适当提示幼儿添画的内容要丰富。幼儿按步骤进行拓印画制作,教师要随机根据幼儿的制作情况,适时进行引导与帮助。
5.评一评:
把幼儿陆续完成的作品悬挂展示,布置成幼儿拓印作品展的场景,创设美术欣赏活动氛围。
教师以小组评价、个别评价及采用幼儿间互相交流自己作品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幼儿评一评,说一说:你喜欢哪些画面?为什么喜欢?
结合幼儿互评、教师个别评价及集体评价等方式,共同欣赏分析作品。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蔬菜拓印画,给爸爸妈妈讲一讲作画的过程与画面的内容。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主要通过让幼儿在认一认、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画一画及评一评几个环节中,感受蔬菜拓印画的作画方式,体会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的配合默契,活动环节进行有序,过渡自然,操作材料准备丰富,时间分配也合理。幼儿在操作中掌握了拓印的方式并能根据教师的引导对拓印的图案进行丰富的添画,幼儿在作画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能大胆的想象,添画出如花朵、蔬菜小人、太阳、海绵宝宝、眼镜等不同的图案。尤其,在作品欣赏环节,我采用幼儿互评方式,使幼儿不仅欣赏了别人的画也讲述了自己的画面。
不过,本节活动也存在如下不足之处,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首先,在示范作画的过程中,选择的蔬菜切面有些小,使拓印的图案不够大,影响了在添画时不能更好地突出添画内容,出现整体效果不明显;其次是幼儿在自由拓印画中,教师的个别指导不够,部分幼儿在选择材料及颜色方面思维受限,印的图案重复且有颜色单一的现象,所以教师的跟进指导要及时。
《有趣的拓印》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拓印方法。
2、开阔学生的眼界,从生活到自然,了解多种绘画形式,丰富绘画手段。
3、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生活和大自然中寻找有纹理的实物,尝试拓印。
教学准备;一张拓印的示范作品,纸、笔、被示范拓印的物品
彩色铅笔或蜡笔,硬币几枚或其它有纹理的小物品(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检查笔的准备情况,没带的学生可用普通铅笔代替)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激趣。展示用树叶拓印、组合成的图案:如小鸡、蜗牛、金鱼、螃蟹、蜻蜓、蝴蝶,与真实的图片做比较,让学生区别它们的不同,感受拓印的美感。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纹理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3、学生分组猜想、反馈。
4、教师示范拓印的方法:将纸蒙在有明显纹理的'物体上,拓印时,左手伸开,手指用力按住纸;右手用蜡笔或铅笔轻轻均匀磨画,印出纹理为止。
5、学生尝试。
6、教师反馈学生作业情况,提醒学生注意:
A,左手要始终按住纸,别让纸和物体错位,否则拓出的纹理不清晰。
B,笔要平放,用力均匀,涂色要一个方向来回地涂。
7、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纹理较明显的物体呢?用手摸一摸,表面比较粗糙的物体都可以试一试。
8、作业:比比看,谁拓印的花纹多,印得好。
9、教师巡视辅导。
10、课堂:
小朋友们都能找到许多可以拓印的物体,拓印的效果也不错,可是要把他们组合成好看的形状,或者进行一些添画,它们会变得更有趣,不信,你就试试看。(教师可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示范)
《有趣的拓印》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很多表面凹凸不平,但纹理却非常美丽的物品,把这些物品纹理拓印下来,就可以获得和拓印物相似的形象,观察到不同的肌理效果。设置此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拓印的简单方法,认识、发现、探索拓印产生的纹理所具有的自然美感。
拓印分为干拓和湿拓两种,其方法简单易学,操作性强,是一种易被儿童掌握的有趣的美术活动形式。本节课向学生介绍了湿拓的简单方法,教材中出示的图例包括:
1、不同类别的拓印物,提示学生可拓印的物品种类很多,要深入生活去发现,去搜集。
2、湿拓的方法步骤,便于学生自学和探究。
3、学生的示范作品。有的'用不同拓印物拼组而成,有的是同一件物品重复拓印的作品,还有的是拓印后再巧妙添画组成形象的。
这些作品构思巧妙,可用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拓印出有趣的作品来。
教学目标:
1、发现、认识生活中美丽而有趣的各种纹理。
2、尝试不同物品、不同方法的拓印;掌握湿拓的一般方法。
3、体验拓印花纹的自然美感和形式美感。
教学准备:一块刻有花纹的底版和一张普通的光滑板,各种物品若干,范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今天老师首先要来变一个魔术,想请一个小朋友与我一起合作。
布下一块刻有花纹的底版和一张普通的光滑板
请你把手伸到布底下,告诉大家你摸到了什么?
你认为这里面会是什么花纹呢?
现在老师用不着看也能把底下的花纹“画”出来,你相信吗?
教师示范
用蜡笔拓印
请你检查一下这个图案是不是跟底下的相同呢?
这种方法就叫做拓印。
二、新课教学
1、摸一摸
那么另一块板能不能也印出来呢?我们也来试试(教师示范)
为什么它就印不出来呢?
动手摸一摸你身边的物品,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够用来拓印呢?
什么样的东西能拓印?(表面粗糙或有突起的花纹)
老师这里有一些东西,你看看哪些是可以拓印的,哪些不行?(请学生投影仪是分类)
2、说一说
看看你周围的物品,告诉你的同桌,你找到了哪些物品,哪些能够用来拓印。
(听学生的反馈,大家一起评评他们说得对不对
你觉得大自然中会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拓印?
学生举例
3、找一找
今天我们要到校园里去找一找了,把你认为能用来拓印的东西找来,放到自己的袋子里。
三、课堂
小朋友找到了好多有趣的东西,它们都有各自的纹理,回到家中再看看身边有没有好看且有突起花纹的物品,一同放到你的袋子里,并带好蜡笔。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找了很多有纹理的物品,今天我们就要动手来印了。
二、拓印
1、讨论
你用什么方法把物品上的花纹印下来呢?(学生回答)
印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示范错误的画法,提醒学生应该注意到:少用力,不移动,同一方向涂,选择较深的颜色)
2、试一试
试试你能不能印出好看的花纹。
3、比一比
比比谁印得最清楚,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印的,注意到了什么?
三、组合拓印
一张叶子印出来的还不算漂亮,我们可以把叶子组合成一张画,再印就更漂亮了。(出示示范作品)
四、尝试练习
尝试通过组合的方法再印一幅美丽的拓印画。
《有趣的拓印》教案 篇10
一、教案背景
(一)面向学生:四年级
(二)学生课前准备:
1、了解什么是粘贴画及制作粘贴画的工具和材料。
2、准备好制作粘贴画的工具和材料。
二、教学课题:
充分利用农村的丰富树叶资源,向学生讲解什么是粘贴画,了解粘贴画有哪几种,使学生掌握粘贴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提高变废为宝,保护环境意识。
三、学情分析:
我校四年级学生,他们好动、好奇,对手工有浓厚的兴趣。本课的设计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树叶贴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用树叶拼贴动物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学会创作生活、美化生活。
五、教学重点:学习粘贴画的方法与步骤,学会利用农村常见的现有材料,进行想象与创作。
六、教学难点: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七、教学准备:
1.同桌讨论制作“叶画”的设想,并准备材料工具(秋叶、双面胶、水彩笔等)。
学具:
(1)搜集并压平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树叶数十张。
(2)16开色卡纸作底板、剪刀、胶水(双面胶)。
八、教学过程:
1、谈话引题:孩子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变凉了,大树妈妈抖抖身子,树叶宝宝纷纷落下来,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蜻蜓,还有的像可爱的小精灵,他们非常漂亮,现在同学们学做树叶宝宝,一起来跳个舞蹈《会跳舞的叶子》。
2、认识各种树叶:老师说:我的树叶宝宝都到哪里去了呢?我来找一找,(老师掀开已经准备好的树叶)惊奇得说:“哇,这里还藏着好多树叶呢!让我们来看一看都是什么树叶。”老师一一出示几种树叶,让同学们说出它的名字,并说出它像什么?
3、出示范画:老师带来了好多树叶粘贴画,同学们看一下,他们像什么:小猫钓鱼、小帆船,狐狸偷鸡,金鱼戏水,农家小院。
4、怎么粘贴画呢?同学们说,老师来粘贴。
5、示范讲解:教师拿出范图------《两条鱼》,并提问:我们这里有小动物,同学们看是什么呢?学生说,两条金鱼。
然后,教师将一条金鱼拆成几片树叶,引导学生发现金鱼是由不同树叶拼成的,从而导入新课,到了秋天,我们经常可以随地捡到树上落下的树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树叶粘贴画。
板书课题:树叶粘贴画-------《精彩的“树叶”世界》,这样导入,给学生一种自然、贴切的感觉。
6、讲授新课:揭示讲解树叶粘贴画的方法:
a、看------树叶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树叶,要求学生“看树叶联想动物”想想动物的哪些部位,如:熊猫的头、公鸡的尾巴孔雀的羽毛、老鼠的头、长颈鹿的脖子等,这时教师引入第二步;
b、想------动物教师拿出一组树叶,要求学生看看、想想能摆出什么动物,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拼一只孔雀,教师引导:刚才的树叶可以拼做羽毛,尖叶子可做身子,在剪一片细长的叶子做脖子。教师提示,当我们决定拼孔雀后,还想一想,拼一只怎样的姿态,在干什么呢?导入下一步:
c、摆------姿态根据尾巴的样子可以想象出,这是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这时,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拼一幅孔雀图。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树叶不仅可以拼孔雀、金鱼,还可以拼其它小动物。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形态的动物,(树叶粘贴画),使学生拼、看、想,三者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d、贴------平整指导学生贴画,这是粘贴画的最后一步。学生开始贴画,教师巡回辅导。
7、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将各种树叶分组发给学生,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学生的粘贴方法,保持画面整洁干净。
(2)提醒学生团结协作,不要争抢树叶。
(3)帮助能力差的学生确定主题,完成任务。
(4)启发能力强的学生补充内容,使画面更加精彩。
8、展示作品:
(1)学生完成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个别学生对作品讲解,说说作品的内容,其他学生指出它的优点与不足。
(2)教师启发学生给以分类点评,对有创新的作品进行鼓励。
(3)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
(4)对画面整洁的学生进行鼓励。
(5)学生在评价作品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9、活动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教师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
10、板书设计。
《有趣的拓印》教案 篇11
设计思路:
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为了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有趣的拓印》。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探索绘画工具,体验色彩的冲击力,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活动目标:
1.利用不同的废旧材料拓印造型,知道绘画工具的丰富多彩。
2.探索不同物品的不同拓印方法、拓印形式。
3.在滚、刮、印的过程中体验拓印活动的乐趣,感受色彩给人带来的冲击力。
活动重点:
体验拓印活动的乐趣,感受色彩给人带来的冲击力。
活动难点:
探索不同物品的不同拓印方法。
活动准备:
各色水粉、调色盘(每组至少四个)、罩衣、蔬菜水果若干、叉子勺子若干、大小不等的球若干、植物花朵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认识新颖的绘画工具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用什么工具画过画呢?
2.展示绘画工具
师:其实,除了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那些,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用来画画,看!今天老师的百宝箱里装了很多的绘画宝贝,我们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吧!(简单介绍)
二、基本部分:探索绘画工具的拓印方法
1.请个别幼儿尝试拓印。
(1)请一个孩子上前选择一样物品尝试拓印
(2)请另一个孩子用同样的物品拓印不同的图案。(用不同的.面,不同的拓印方法等)
(3)再请一个孩子尝试第三种方法。
2.提醒幼儿。
(1)你可以在自己的画纸上随意拓印图画,请不要画到别人的画纸上,也不要画到地上。
(2)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2-3种材料进行探索,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尝试。
(3)请在音乐声中作画,音乐声停下的时候,请你停下手中的工作,把画交上来,老师准备了漂亮的画框等着装饰你的大作哦!
3.幼儿自由选取材料,自由探索、拓印。教师巡回指导。
(球,提示幼儿可以滚动起来拓印;卡片可以刮画)
三、结束部分:作品展示
1.每组请一个幼儿上前讲述自己组的画。(用了什么材料,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出现在画面上有什么感觉)
2.请幼儿拉着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讲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1.孩子们回到家可以用家里的废旧材料与爸爸妈妈一起尝试拓印、刮蹭等形式继续探索。
2.材料可以放在美术角,幼儿可以继续尝试自己没用过的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