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短文网

2025-11-07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1

最近在看一本《窗边的小豆豆》,它讲述的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小豆豆就是作者自己。小豆豆曾经由于过分淘气而被退学,后来就来到了小林宗作老师创办的巴学园里就读,也正是这段际遇,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小林校长独特的教学方式,亲切与充满关爱的为人,给巴学园的每个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包括我这个读者。

我很欣赏小林先生的教育理念。他把大自然给孩子们当天然的“教室”让孩子人去观察与探索。而且还欣赏小林先生对儿童的尊重,他用爱心与信任给小豆豆贴上了永远撕不坏的好孩子的标签,使得她有了今天的成就!小林校长的巴学园是丰富多彩的,他与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某些教育思想不谋而合,他的学校也充分体现了“生活教育”的思想。每天,孩子们如果上课效率高,一上午就把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解决了的话,老师就会带领孩子们到校外去散步,那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在散步中,孩子们看到什么,老师就相应地渗透相关的知识。在与大自然那么亲密、融洽地接触中,孩子的思想被放逐了,心灵被解放了,到处充满着他们的欢声笑语,那是在学校里永远也学不到的。最有心的是,有一次校长还请了一个农民给孩子们上课,地点设在了校外九品佛的池子旁边,农民老师给孩子讲起了如何种庄稼,边讲还边在地上做示范,从除草到翻地,从培垄到播萝卜的种子,施肥等等,一项一项地做给大家看,还给大家讲了别的有关虫子,鸟儿,蝴蝶,天气等方面的知识。最后大家一起动手干完了播种的.活儿,孩子特别的高兴,一个个俨然成了播种的高手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种的庄稼了,他们总会凑到一起谈论自己的庄稼的事。那是多么精彩的一课啊!相信孩子们定会终身难忘。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走进儿童的内心深处;不断地发现他们特有的品质;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去探索、观察、创造,因为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在经过20年,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会如天上的繁星般数不胜数。

读了这本书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颗聪明、活泼的小豆豆,有幸落在了一片自由、开放的土地----巴学园;一位睿智的校长,用他的爱心、耐心和童心,把巴学园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才能理解孩子。 最后又让我想起了小林校长经常对小豆豆说的一句话:“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对小豆豆来说是多么地珍贵,一直鼓励着她,支持着她,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好老师,那么今天的这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恐怕就会在“坏孩子”的阴影下,被自卑心理所包围,而不知所从。教育博大精深,而我们只有在教育的蓝天下,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搏击长空,才能无愧于每一个孩子。 让我们每位教师都来做“优良品质”的发掘者、推动者,让孩子们的心灵能自由飞翔,无所畏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2

最近根据学校安排我看了一本书叫《窗边的小豆豆》,书中主要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作者小时候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阅读之前,对于题目中的“窗边”曾简单地理解为窗户旁边,但看完书之后,便明白了这个词给人一种被排除在外围,而不是处于主体地位上的感觉。在日本,窗边族,指的是那些被人们冷落了的孩子。他们不是有生理缺陷,就是有心理上的或者性格上的缺陷。但这些孩子在巴学园中,却收获着欢笑和喜悦,之后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书中,我被小豆豆------一个充满稚气又可爱的孩子吸引着,但更被陪着小豆豆成长的巴学园小林校长的耐心和爱心而吸引。在小林校长第一次见到小豆豆时,就听小豆豆聊了四个小时,能听一个孩子聊那么长时间,需要多大的耐心,而小豆豆也从那一刻开始信任小林校长;在学校举办的“小型运动会”中,校长特意为高桥设置了项目,高桥每一项都获得了第一,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赢得了同学们的赞叹。这么一来,培养了残疾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补偿———自尊和自信。诸如此类的例子,有许多。

“爱”,是小林先生教育的宗旨。让孩子们学会爱人,学会感恩,是小林先生的目标。巴学园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成年之后都成为了日本的栋梁之材,小林先生功不可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小林先生的真实写照。个性培养、爱心培养等独特的教育方式使小林先生永为后人铭记、怀念,而这正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小林先生独特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借鉴自西方的教育方式,值得每一个中国教师研究学习。

前几天在听讲座中,教授讲了一个故事《幸运的英子和不幸的黑子》,也说明充分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绝不能放松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注。我想起皮革马力翁效应,当你把一个孩子当着一个“好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他就会越来越好;而当你心里认定他是一个“坏孩子”,你再怎么努力也都无济于事,注定你的付出和你的结果是事与愿违的。在巴学园里,每一个孩子都被认为是最好的孩子,接受的是尊重、是关怀、对孩子心灵上每个细节的关怀,校长、老师用“爱”照亮每个孩子的心灵,孩子同样用“爱”照亮着身边的.人。

中国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谓恪尽职守,但在了解学生的内心这一点上,小林先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教师,不应该是扼杀童心与纯真的杀手,不应该是只追求考分的讨债人,更不应该是填鸭教育的实施者,而应该是在孩子心中播种爱与光明的使者,是他们漫漫人生之路的领路人;教师,不应该让孩子们咬牙切齿、唾骂议论,而应该用爱、用谆谆教诲和理解让他们铭记终生、感恩怀念,让他们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明的存在,在寒冷中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

做一个关注学生心灵的老师,就是要低下身去,和孩子们心连着心,情牵着情。教师有了爱,才会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只有全身心地去爱孩子,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孩子就像是一株幼苗,用心去浇灌,才能使它健康茁壮地成长。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3

“百忙”中读完了这本少儿教育的著作《窗边的小豆豆》,有很多思想上的碰撞……

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聪明、淘气、善良的小女孩。她身上有很多小朋友的共性。少儿时代是一个对什么东西都充满好奇、疑问的时期。正因如此,才有了本文开头的“把书桌的盖子开了关、关了开,足有上百次”!然后又把笔记本、文具盒、课本等等一样一样地全部放到书桌里面等等之类让大人们不理解的举动,其实都是很正常的!

少儿时代是一个充满幻想、梦想交织的年代,以至于小豆豆一会要做卖票人,一会要宣传艺人、一会要芭蕾舞演员等等。所谓“出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有一种敢于求知、探索的精神!本来是好简单的.事物,而对他们来说却是如此的神奇、不可思议。怎样去教育、引导他们呢?知识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怎样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们求知的欲望呢?不要抹杀他们的兴趣、特长,让他们不但要学会知识,还要有思想力、创造力!

“巴学园”的小林校长,让我们感受到教育的成功!小林校长可以耐心、专注地聆听小豆豆讲着她的故事,整整四小时!尊重、这是对小豆豆的尊重。他的博爱、尊重生命、因材施教、无微不至……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就连吃饭,本来是件平常的事,他都可以耐人寻味地什么“海地味道,山的味道”。更有意思的是还有?饭前歌?,好—好—嚼啊,把吃的东西,嚼啊……这种方式比起我们说的“营养均衡”、“慢点吃,吃快了不好”的唠叨胜过千倍!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是有优良的品质……”他的一视同仁,关怀备至,不歧视劣等学生的品质更让人敬佩!山本泰明、高桥君是有生理缺陷的学生,校长先生为了不让他们产生自卑,设计了暑假“露营”,大冒险、试胆量,巴学园式运动会,希望高桥君“不要忘记夺得第一名时的自信”。同时也培养同学们团结、友爱、互助的思想品德。

他引进的韵律操,他们的座位不固定;从喜欢的课开始上课,由此掌握他们的兴趣,了解他们的个性;还有他请来的“旱田”老师;对自然的亲近;他的那句“真是一个好孩子”等等,他们在那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造就了作者,造就了那么多成功的学生。

我听过这样一个笑话:中国一所学校的老师,因一个学生上课喜欢拆东拆西,弄得大家上不好课,就把他的父亲请来,说你的孩子没法教了,把他的坏习惯说给父亲听,要他领回去。父亲说:“那好,你们不教我自己教育”随后他就自己教,在他儿子长大以后成了拆迁办的主任。这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小豆豆、小林校长、高桥君等他们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遇到“知己”,好像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一样,不幸的是遇到战争,从此巴学园消失了……

窗外下着绵绵细雨,车流涌动,我们这辈人每天都忙着利益、金钱、为生活奔波。我之所以说“百忙”,其实是措辞吧,什么事大过教育孩子的事,我理解学校为何提倡我们进行亲子阅读,为何要做那么多工作,我们为何不多花时间在小孩上面,为社会做贡献!

最后祝愿大朗中心小学教学质量节节高,校长、老师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4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最不像畅销书的畅销书。它没有博人眼球的标题,没有商业化的元素,只是一个小女孩在巴学园成长的故事,却实实在在卖出了几千万册,其中在中国就有一千万册以上。甚至作者都曾经诧异,为何这本书在中国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后来才明白,是因为时间欠我们太多人一个美好的童年,而小豆豆圆了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期许。

读《窗边的小豆豆》,一次次感动,一次次几乎落下泪来。这个故事如此美好,如此温暖,仿佛小王子的玫瑰花,又仿佛灰姑娘的南瓜马车,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但它是真实的,是作者黑柳彻子年年岁岁的经历记录。也正因为如此,这本书才如此令人感动吧。

小时候读这本书,只觉得羡慕,长大些再回顾,才读出深沉的无奈。

生活在中国的我们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了。我们不得不拼尽一切完成最普通的生活,不得不在千军万马中挤过高考的独木桥。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千千万万的中国孩子和家长有自己的苦衷。除了极个别含着金勺子出生的孩子,绝大部分的中国学生都是普通人,没有强大的家世背景,没有供挥霍的万贯家财,不得不靠着近乎集中营式的自我磨砺来在千万人中脱颖而出。

升学考试是严苛的筛选,却是普通人唯一的选择。家长们只能信奉“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的信条,因为竞争过于激烈,孩子的分数差一点就可能和理想的前程失之交臂。即使是有一部分家长想要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环境也已经不允许了。为了将来能考上更好的学校,我们不得不在老师和家长的命令下多做几页题,多背几个知识点。

我们失去了美好的童年,那些童年欠我们的,《窗边的小豆豆》全都还给了我们。小豆豆跟校长说了四个小时的话,那个男人没有一丝嫌弃的表情;小豆豆坐在电车教室里,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知识,不用忍受饶舌的老师;小豆豆在别开生面的运动会上为同学加油,那一次残疾的同学夺得了一个个第一……只有在那个美好纯净的巴学园里,才能没有歧视,没有压力,没有校园暴力,没有对学校的厌烦和恐惧……

巴学园这样的学校在中国即使存在,也是很难普及的.。因为我们的人口数量过于庞大,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哪里有那么多资源建立起只有几十个人的学校,让教育不再是流水线上生产的元器件,又哪里有那么多老师能和小林宗作校长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呢?但是,我们毕竟还有梦,在我们为失去的童年欢乐叹息的时候,至少我们知道,在世界上另外的角落,有人曾经拥有过幸福的童年,尽管那是我们不能实现的梦……

我知道我生活的世界不够美丽,但我知道,这世界还有更多我不曾见过的美好,或许这已经足够,童话一般的巴学园,让我不曾丧失对生活的勇气,让我怀着渴望行走在喧嚣又污浊的红尘,我见过阳光,便不会再畏惧黑暗,我走过黎明,便知道黑夜总会过去。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篇5

我曾慕名拜读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感慨万千。看似普通的一本书,却将我带进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感受到了最宝贵的友谊以及世间伟大的爱。

文中讲述的是一个叫小豆豆的女孩,因为淘气,在一年级的时候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小豆豆到了小林先生创办的巴学园—— 一个只有不足50人的电车学校。在这所特殊的学校里,一般人眼中有些“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长为一个良好性格、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快乐单纯、热爱学习的好孩子。

其中,“大冒险”这一章节写到“小豆豆与泰明有个约定,那就是‘请泰明上小豆豆的树',不过,泰明因为患过小儿麻痹症,从来没有爬过树,也没有自己的树。最后是在小豆豆的帮助下,终于爬上了树。对于泰明来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爬树。”小豆豆这种关心同学,帮扶弱小、珍惜友谊的优良品质,正是我们当代青少年所少有的`。

这也让我想起了那次我和表妹一起玩“冒险树”的蓝线,那可是所有挑战线中关卡最多、难度最大的线了。我们两个小孩在穿上专用的挑战服并经过短暂训练后,开始挑战。

我和表妹爬上了蓝线。“哇—— 好高啊!”我和表妹不禁感叹。表妹吓得瑟瑟发抖。“不怕,来,抓住我的手,不要看下面!”我边说边移动到钢丝中间。表妹害怕是不无道理的。这钢丝离地面有好几米,而且只有上下两根,如果没有安全绳吊着,万一踩空,整个人就会重重地摔下去。

“抓紧我,我过来啦!”表妹既紧张又好奇。

“好,保证万无一失!”我说。

我吃力地扶住摇摇晃晃的表妹,同时使劲地支撑着自身,真累啊!

不过,表妹开始“报答”我——到了走绳梯时,上面的绳结老是勾住安全绳,使我寸步难行。这时表妹说:“姐姐,我来帮你!”表妹二话不说,不厌其烦地“啪嗒、啪嗒”把卡住的安全绳锁扣打开又系上,系上又打开,在关键时刻助了我一臂之力。

其中有一关是要从河面上掠过的长长的滑索,我和表妹不由得胆战心惊,生怕自己一头栽水里去,谁也不敢身先士卒。最后,我们还是在互相鼓励中克服了心理障碍,双脚一蹬,快速地滑了过去,完成了挑战。

唉!真正的友谊是多么的珍贵。在遇到巨大的困难时,一个真朋友会给予你温暖、尽力而为的帮助,还有力量。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友善,好好地与朋友相处,珍惜友谊。

在“真是一个好孩子”这个章节里写到:小豆豆也有不少缺点,当她看到奇怪的事情、有趣的事情时,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经常做出让老师们大吃一惊的事来。但是,在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校长先生绝对不会把小豆豆的爸爸妈妈请到学校来。别的孩子也一样,校长先生总会耐心地听每一个孩子的解释。每当校长先生有机会,就要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或许正是这句宝贵的话,决定了小豆豆的一生。也让小豆豆感受到了校长这种包容、理解、无私、伟大的爱。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爱也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应该感恩一切给予我们爱的人。

最后,我庆幸读到你——《窗边的小豆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