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读《草房子》有感(精选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草房子》有感 篇1
真诚能够使你有尊严,读了《草房子》这本书,真诚的桑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草房子》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桑桑的真诚男孩,桑桑的六年小学生活中,他亲自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震撼人生的故事,少年桑桑跟随父亲来到他出任校长的油麻地小学读书,桑桑有七位熟悉的人:秃鹤、纸月、蒋一轮、白雀、秦大奶奶、杜小康、细马。
令我感动的是桑桑为人不仅仅勇敢、机智、好奇,还很真诚,有一次,杜家出了事,家境大落,桑桑在校门前亲眼看见衣衫褴褛的杜小康在摆小摊,十分难过,就偷偷把父亲的奖品笔记本拿出来,为杜小康抄写课本,在那里,我感到桑桑对朋友十分真诚。
有一天,堂弟生病了,十分严重,发着高烧,打着喷嚏,病情不见进展,我很着急,突然,我想起来堂弟向我借游戏光盘,而我却不借给他的场景,想到那里,我二话不说,拿着游戏光盘,一路小跑到他家,将游戏光盘递给他,堂弟接过光盘,脸上有了笑容,我最终舒了一口气。
真诚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真诚对待你。
《草房子》是一个完美的所在,它让我想起浪漫、温馨、遥远,想起美丽的童话。
读《草房子》有感 篇2
疫情下的日子里,看书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这两天,我读了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来到油麻地,与书中的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经历我们相似的却又不同的小学生活。
这本书主要讲了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度过了六年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校园生活,亲眼目睹或直接演绎了一连串看似很寻常,但是很震撼人心的故事:男女之间纯洁无瑕的情意,残疾男孩对尊严的坚守,垂暮老人在人生的最后闪耀出的人格光辉……这些事情,清楚地展现在桑桑小小的世界里。
我喜欢和我同龄的小伙伴,最喜欢桑桑,他是油麻地故事的见证者。因为桑桑做事总是很认真。作文写得好(这是我最羡慕的),每次考试也考得好,虽然与杜小康相比差那么一点点。学习好的桑桑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做事很搞笑,还异想天开。每每读到这些地方,总是忍俊不禁,“噗嗤”笑出声,快要笑出腹肌了。这不由地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好朋友小彦,他也是一位学习出色,但很有趣的人。一次,天气很寒冷,冷风在不断的吹着,发出像狼一样的吼叫声。我们因不知道天气怎么样,所以就直接出了大门。看到这番情形,我们都很焦急。小彦说:“我们要不各自回家吧,不然会感冒的。”我说:“我们去做一个热水袋吧。”小彦看到这个方法比较好,就去做了。我们找了一个袋子,灌上热水,把袋口用绳子扎紧。这样,热水袋就完成了。我们很开心,终于找到了救星。于是我们轮流使用热水袋,心里感到很舒服和暖和。突然,我想查看热水袋里的水还有多少,于是从小彦手里夺走了热水袋,摇了摇热水袋。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热水袋里的水没有了,反而都洒到了小彦的脸上、衣服上,还有地上。于是,我肚子和我朋友哈哈大笑,但也有一点点歉意。小彦也没对我生气,反而也跟我一起笑了。
我喜欢桑桑,也喜欢油麻地的小伙伴们:首富之子杜小康在杜家山穷水尽时,勇敢地站了起来,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领养来的细马融入家庭,成为家里的小小男子汉;还有与外婆相依为命的纸月、蒋一轮老师……一个个人物,都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中。桑桑记得发生他自己美好的童年的事,我也记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伤感的,或是孤独的。
我穿梭在油麻地的草房子之间,流连忘返。我与桑桑他们轻声交谈,告诉他们我的小学生活,向他们描述我们那崭新的教学楼、有趣的同学。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油麻地的草房子,回到钢筋水泥的现代化城市。
《草房子》一书,让我体验了不一样的乡村生活,不一样的小学生活,认识了不一样的小伙伴。我想:有些人的童年是快乐的,而有些人的童年是痛苦的。但不管怎样的童年,都是我们美好的回忆。桑桑这样觉得,我也这样认为。我们要像主人公桑桑一样,珍惜童年,享受童年,不负童年。
读《草房子》有感 篇3
读了《草房子》这本书,我最欣赏的是秦大奶奶。
那是油麻地最大的心思就是办学,让孩子们学到有用的知识。地方政府想到了秦大奶奶那四面环水的宝地,就派人让秦大奶奶搬家,搬到政府在另处为她准备的房子里去。可是秦大奶奶不愿意,只好派人把她硬拖到那里去,那个学校名叫“油麻地”。
秦大奶奶在油麻地闹了一番后,越来越能理解孩子们了。在油麻地,她也常来看看,在这里发生了两件事,一件事秦大奶奶为了救一个孩子掉到了河里,而另一件是为了一个南瓜她不顾自己跳进了河里,仅仅是为了一个南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们要学习她的这种精神!要学习她时刻想着农民是多么的辛苦,一个南瓜也是农民伯伯精心培育出来的呀。
读《草房子》有感 篇4
如果有这样一天,希望自己能像油麻地的那些孩子一样,不管将来改变什么,心中的纯真透明都不会变,永远都在心里保留着那一座最简单的草房子。——题记
摸着《草房子》的封面,一种惬意的感觉涌上心头:一群神态各异的孩子,坐在草房子的房顶上。虽然他们衣着简朴,土气十足,但神情动作却无不透着欢快和喜悦,让人为之向往。
我羡慕桑桑的纯真。桑桑是个天真又活泼的男孩子,总喜欢做出些夸张的事情:在酷暑时节穿了棉衣棉裤来上学,用碗做成鸟窝,让鸽子在里面栖息;用蚊帐做成渔网,去捕捉鱼虾……这些杰作,无不投射出桑桑的奇思妙想和调皮可爱。每每读到这里,我总会会心一笑。可爱的桑桑无论在哪里,都会带给人无穷的快乐。
我羡慕陆壑的真性情。陆鹤是个长着光光脑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嘲笑他为“秃鹤”。他常常小镇水码头最低的石阶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发呆流泪。甚至自己的方式报复大家的轻慢与侮辱。然而陆壑正是一个敢爱敢恨、性情直率而又认真到极致的孩子,他的偏狭仅仅是为了渴望被平等的对待。当学校需要一个人来扮演秃头连长时,陆壑抛开一切恩怨,“挺身而出”,那样认真地背台词、排练,回家了还念念不忘。当然,为油麻地小学争回了荣誉,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与承认。
我羡慕细马放羊的自由。每天早晨,当桑桑他们背着书包上学时,细马却赶着那十只山羊,到田野上牧羊去了。细马很喜欢自己的天地——那么大,那么宽广的大平原。到处是庄稼和草木,到处是飞鸟与野兔什么的。有那么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船。他喜欢看鱼鹰捕鱼,喜欢听远处的牛哞哞长叫,喜欢看几个猎人带了几只长腿细身的猎狗,在麦地或棉花地里追捕兔子,喜欢听芦苇丛里一种水鸟有一声无一声的很哀怨的鸣叫,喜欢看风车在野风里发狂似地旋转……在这片田野上,一切都是有趣的,他乐意去做许多事情。
这些油麻地的孩子,常常让我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我的童年在哪里?
下午,我独自一人倚着阳台的墙壁边。楼下,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草坪上快乐地追逐着,奔跑着。阳光透过着他们粉嫩的皮肤,显得更加通透光洁。满脸的笑容堆砌,空气也变得如棒棒糖一般得甜蜜。“好好做作业,别看电视,别玩电脑,也别下去玩,做完了看书。”临走前,妈妈千叮咛万嘱咐。哎,尽管我拼命地拽住笔,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书写,作业,就像《西游记》里太上老君的米山,没有尽头。看着楼下在玩的小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自己失去了很久的东西——自由。
在我房间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个不起眼的小柜子。柜子里有一个专门用来装旧玩具的箱子。在那个黑暗的角落,我童年的玩伴们被一件一件地收起来:摔破胳膊的变形金刚,破烂不堪的小熊,丢了轮胎的赛车……它们被挤在一起,被慢慢地遗忘。
直到有一天,表弟来了。小柜子一下子成了他豪华的游乐场。他在箱子里捣鼓来,捣鼓去,翻出打满补丁的小布熊当成他的“伞兵”,翻出缺胳膊的变形金刚当成他的作战前锋,翻出丢了轮胎的赛车当成他国王的座驾,还拿着各式各样的纸飞机在空中飞来飞去,说是他第一次指挥的“星球大战”……看着表弟跑来飞去,满头大汗却依然乐呵呵的样子,我找到了尘封已久的快乐。
雨后,难得一见的彩虹露面了。当我冲进家门翻箱倒柜找相机的时候,表妹忽的跳了出来:“哥哥,你说,彩虹这么漂亮,是谁画出来的呢?”“当然不——”话到了嘴边,我又把真相活活地收回了。因为,我看到了一个早已没有的东西——童真。
自由、快乐、童真,原来我失去了这三样东西,才找不到自己的童年。
呵,感谢《草房子》勾起我的思考,让我明白,引我回味。属于我的童年,还留有一个尾巴,我一定会紧紧地抓住它,让自己的童年,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读《草房子》有感 篇5
《草房子》是大作家曹文轩写的上世纪60年代一个叫油麻地村子的故事,我一听“草房子”三个字,就会想起天空中那群鸽子、油麻地小学和生活在那里快乐的人们。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富有孝心的细马,活泼的桑桑,善良的纸月及可敬的秦大奶奶,这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每人都有一些感人的故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细马这个可敬的人物。细马是邱二爷、邱二妈过继来的江南孩子。邱二妈认为他是奔着自己的财产来的,别人因听不懂他的口音,认为他是个野蛮的孩子,但他并没有因自己被排挤而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其实,所有人都误会他了。在邱二爷死后,他比任何孩子都变得成熟了。
在一个黄昏,他将出去了7天且得病的邱二妈找了回来,又在寒冷的冬天为邱二爷找良方、挖草药。他的手上留着一片一片的血,也要坚持采药。房子没了,他放了一年多的羊,给邱二妈造了一座好房子,这些都是多么的令人感动呀!
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命运递给你一个腐烂的苹果时,我们要用它种出满树香甜的苹果。即使在绝境中,人性也有发出光辉的时刻。所以当苦难来临时,不要逃避,微笑着去面对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