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1
在G省一个叫双水村的村子里,有那么一户人家,老两口,两儿两女,加上年迈的奶奶,一共七口人。他们住在破败的小窑洞里,光景只能用“烂包”来形容。是的,这就是孙家,大女儿兰花嫁了个“逛鬼”,大儿子孙少安年少辍学,扶持这个家,二儿子孙少平上高中,连一份丙菜也吃不起,小女儿孙兰香更是连学都差点上不下去。正如孙玉厚所说,孙家的祖坟里钻了穷鬼,只有穷的命!
嗬!一晃十年过去,孙家突然彻底改头换面了!孙少安砖厂办得红红火火,为双水村捐了一所学校。孙少平当了城里人,是个光荣的煤矿工人,孙兰香考上了著名的北工大!这瞠目结舌的改变,究竟藏着什么秘诀?
孙家命运的改变首先离不开孙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孙少安辍学务农,与父亲两人扶持整个家,出最多的力,办了砖厂后,亲自忙前忙后,连晚上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学校的庆祝仪式上,只有他明白现在的幸福是由多少辛苦换来的。孙少平到黄原揽工,挑最重最累的活干,瞒着自己当过老师的身份,只为让别人相信他能吃苦。到了大牙湾,当富家子弟都想逃回家时,他每次都全勤,最终尝到了劳动成果的甘甜。孙兰香一直铭记着大哥的话,要学出个样子来,一有空就往数理化老师的办公室跑,达到高中生的水平仍不满足,到了高中,她课余去扛水泥包,只为不给家里添负担,知识改变命运,她终于考上了北工大……
孙家命运的改变也离不开少平开阔的眼界。孙少平其实是块读书的料,却无奈于家境贫寒,但他那阅读的热情从未减少。从古今中外的书籍中,他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无形之中,他的眼界开阔起来。他意识到,回家务农可能并不适合他,真正吸引他的,是“黄原”这个大城市。他毅然远走他乡,婉拒哥哥的邀请,他要自己打拼!的确,他适合城市的生活,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煤矿工人。他在乎的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生活的意义!如果没有这样开阔的眼界,他又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看到的恐怕只能是一个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孙少平!
孙家命运的改变离不开少安过人的胆量。孙少安在“生产责任制”实施后,看准了时机,用运砖得到的第一桶金,开了一家烧砖窑。尽管秀莲想箍窑想得“鬼迷心窍”,他也没有改变主意。他知道,如果拿这钱去箍窑,一时是风光了,可到最后不仍要种地来养家?为了改变命运,他凭着过人的胆量,开办了烧砖窑。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从此这个窑成了他的孵蛋器,慢慢地,这个“窑”变成了一个“场”,少安彻底改变了命运!这叫多少人眼红!但村民们只能羡慕地啧啧称赞,心里明白,自己没有那个胆识!
这些就是孙家改变命运的秘诀,也是中国无数平凡的老百姓们改变自己命运的秘诀。过人的胆量,开阔的眼界,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种种美好的品质,足以让一个平凡的人不再平凡!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今都难全。《平凡的世界》一书,正完美的诠释了这件“难全”之事。这一次次“再见”,一次次相见,也几度让我为之感动。
其中,这几次离合,给我的印象最深。
首先就是孙少平决定离开双水村和亲人们,去黄原闯荡。这次离别,是斟酌了数十次的结果。在离别之前,一家人为了少平,整天忙得昏天黑地:白天为他准备行李,晚上又因为他而睡不着觉。少平走的那天,连少平和哥哥少安、爸爸孙玉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都潸然泪下。所有的这些,都弥漫着浓浓的亲情。
再者是田晓霞的见义勇为让她与世界、亲人以及心爱的人都阴阳两隔。晓霞的死不仅使所有的亲人震惊而后痛哭流涕,还使她爱以及爱他的少平胸膛压了块大矸石,一段时间内不仅变得神魂颠倒,还呼吸困难而急促。所有人都不相信,一个开朗勇敢的女孩儿就这样被洪水淹没。因此,很多人都悲痛万分。
另外则是田润叶和李向前的和好。润叶曾因为感情原因和向前虽为夫妻,却分隔两地。后来向前出车祸,双腿截肢,润叶因心里过意不去才回到向前身边,和残疾丈夫重归于好并恩爱一生。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许多别的或凄楚断肠或喜庆红火的离合经历。虽然各个故事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确实个个有之:每一个遭遇中都包含着一份爱,无论是对乡村、对城市的眷恋,还是对亲人,对朋友的情怀,这份爱都是如此牵动人心,如此催人泪下。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离、合都占了我们情感世界中较大的一部分。几乎每天,我们都会对某些事物分离,有重聚。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对那个居住了十二年的小镇说“再见”,紧握着父母的手,不肯离。
那是我上初中前的三天——军训。尽管以前也有离开故乡好几天的时候,但几乎每次都有亲人在身边,因此并没有对故乡如此眷恋。军训的第一天,不,是离开父母的第一分钟,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身边的一群同学、老师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新学校那一颗颗似曾相识的银杏,当时我觉得都是对我的一种居高临下,一种极其紧张的压迫感。晚饭时,接过妈妈的电话,我的双眼便噙满了泪珠,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晚上躺在被窝里,一种莫名的悲伤席卷而来,泪珠又情不自禁地如泉涌般淌下。
三天的军训终于结束,我终于又看见了爸爸妈妈,又看见了他们那微笑的脸庞。那时,我的心里是愉悦的,也是兴奋的。回到家里,三天似乎如数百日,使家中的都变得陌生又熟悉。拥入家这个温暖的怀抱。在我的眼中,所有的家的一切都是久别重逢,焕然一新的。
分离纵然是悲伤的,相见亦仍然是美好的。但离和合不仅仅是一对反义词,其实它们在一些人的眼中,也是一对近义甚至同义词。不是吗?它们都包含了美好的期盼和祝愿,都包裹了一份令所有人感动的爱。
人生路漫漫,我们又何必去在意那一次次的离和合呢?只要我们永远对这一切抱一种眷恋的、深爱的感情,那么身边的所有便深深的印在脑海中,刻在心坎上,永远也不会忘怀。这不就像在我们的身边一样吗?
永远用相同的态度去对待离合吧,因为他们背后的行囊都是满满的爱。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3
地球上有亿亿万万的人,他们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种族身份,我们亦是亿万之一,亿万平凡之一。平凡不是贬义词,它是我们最普遍的形容词,最大众化的,因为我们不会是每个人都是伟大的,如何守住平凡创造非凡才是最重要的。
书中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许多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农民,一代又一代演绎着一幕又一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或正剧?也许都有每个多少都有一点。在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惊险离奇的情节或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生活、感情、故事。
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他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强大的精神力量、巨大的勇气。从学生到成年,他经历的是艰苦的人生奋斗,不断在痛苦与磨砺中,他有了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
“……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经历了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确信自己千辛万苦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白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想到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只有孙少平的百万分之一——我们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吗?
“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结论,这是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的是两种人,一个勤劳、一个懒散。人生生来是没有差别的,在经过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事实上,孙少平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一个对生存的意义有了更高追求的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淋漓地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我们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陌生的世界。不怕苦难!只要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耐痛苦,你一定要坚持下去。“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个对生存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为平凡的人呢。就算是平凡,也是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幸福的是,我们生活在这样平稳的时代,可以有着安稳的生活,不会遭遇到孙少平的苦难,但是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历练,我们是平凡的一员,要跨过泥泞,我们要做不平凡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4
看完了,终于看完了《平凡的世界》,感悟颇多。只是心口有点堵,看不到真爱的结尾,看不到幸福圆满的结局,主人公孙少平毅然的走着自己的坚实,不卑不亢,不屈不饶,那些真心的爱没有成为他的幸福,或遗憾,或退避,都是为了爱。一种大义凛然,包容博爱,真正男人的形象。恐怕这就是作者所希望读者所领悟的,一种奋发的精神。
看完了,留在脑海里的,慢慢的勾起童年时的模糊的记忆,一种似曾相识的情节,浓缩了的人生精华,不管世事变化沧桑,如何跌宕。支配人的是精神,是不屈的意志。
看完了,获得了什么?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历经苦难,享受爱情亲情友情,领悟生活的基本要素,站稳自己,让思想去飞,肆意奔放。也有自卑,落泊的日子,走过,变成记忆,变成财富,锻炼出不羁的灵魂。
最欣赏主人公孙少平的刻画,真实,顽强,这样的意志定会鼓舞很多人,脚踏实地的向前。美好而寒酸的初恋,却是靠最简朴的饭食而引起的同病相怜;贫富地位如天壤之别的温暖热烈,却以阴阳之隔而让人荡气回肠,真是欲哭无泪。最后走向的是什么?尽管不得而知,但经历之多,人生历练之厚重,不会阻碍他前进的步伐。
当金波找寻蒙古姑娘的罗曼蒂克的爱情的时候,联想起人生的种种冲动,一种纯自然的爱,盘踞着灵魂,八年。人不是应该活在自己的意象中,但你能不为这样的痴情而感动,而落泪?当,心中如期而遇的爱情来到时,是用世俗的眼光打量?是用市侩的天平称量?还是跟着爱情的脚步,信马由缰。当金波唱起别人以为是神经病的歌的时候,不要去怀疑金波的傻,千万不要,原谅年轻,原谅时代。让我们留下敬意,憧憬。愿那份美好,永伴一生。
当田晓霞随洪水逝去的时候,默默的为孙少平难过,就像天边美丽的星星的陨落,为什么如此美好,如此真诚善良的田晓霞,人生的脚步却如此匆匆。美好的一切,不定会长远,人生失望的环节,痛苦的片段,都是人生旅途上无法避免的事实。让思绪痛苦,清醒,只是为了更好的走好人生的未来之路,这样的代价是大的,但又会若隐若现在生活中,在痛苦中感受世事无常,感受天灾人祸,只要不倒下,昂首吧,继续自己的路。
时代的烙印,渗透其中,更增加了文章的现实意义,在特定环境下的思维,呈现着反反复复的,不停地锤炼着人格,信仰。感受时代的进步,感受人的成长。
田润叶,多年前,这样的女人很多,这是我们善良民族的体现,是一种挣脱,尽管无谓,尽管折磨,但为了心中的那种朦胧,那种兄妹似的初恋情节,多么希望自己勇敢的找寻自己的幸福,不管世俗。但人是现实的,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为了亲情,惟有舍掉自己。当李向前腿残废之后,却毅然担当起责任,不仅仅是同情,是一种悔过,是一种成熟,是一种对生命的责任。
孙少安,成长于苦海,精明却懦弱,其实用懦弱,苛刻了点,只是家的责任,对爱的天平的砝码,缺乏一种价值观念,要走出那样的特定的世界,不融入无奈,真的很难。
里面的人物,都鲜明着自己的性格,浓缩了很多很多,客观的看待,领略路遥先生的意境,在自己的生活中借鉴发扬。
真情的贯穿,是小说的魅力不竭的源泉,重温自会有更进一层的体会。粗读之后,不吐不快。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5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以前痴迷武侠小说到现在读一些名家名作,关于读书的感触越来越深,愈来愈觉得读书确实是个好习惯,在繁杂忙碌生活中,不得不硬着头皮应对世俗种种,唯有那宁静沉寂在书中世界的片刻才最充实。
我读过很多书,虽然后来大部分情节记得不那么清楚了,但书中的人物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就像我喜欢金庸先生的著作,侠肝义胆的萧峰、潇洒不羁的令狐冲、古灵精怪的黄蓉,还有生性淳朴一根筋的狄云都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小的时候,我向往那个爱憎分明的武侠江湖,那里面有我们那一代燃烧的热血青春,可随着生活的尖刀在我们的头顶不断回旋劈砍,空有一身傲气,又能奈何?
等到心静下来,回头一看,自己已然是两鬓染雪,被江湖无情的抛弃在了千里之外,这个时候选择读的书,反而是小时候觉得无趣枯燥的现代文学,比如余华的《活着》,亦或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12年,我读的《平凡的世界》,随着对书籍深入的阅读,也让我越来越倾慕作者的笔风,整篇故事从头到尾叙述的是那么流畅,那么自然,书中的人物仿佛就是活在我们身边的人,鲜活灵动,虽然不是一个年代,但同样源于生活。
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不同的人生境遇,通过自己改变生活的事迹,比如孙少安背负了养活一大家子人的重担,但他并没有感到不应该。家人在他结婚后又那么通情达理的理解他,理解他媳妇,而他在富裕以后因为家人不再像以前那么理所应当的接受他的帮助而苦恼。
而他的兄弟孙少平为了自己那描述不上来的梦想,执着的追求,受着苦,但又那么“乐意”,那么担当,这又哪一点不像当初的我们?
另外使我很感动的是作者对于感情的描写,向前和润叶,润生和红梅。向前那么爱润叶,然而结婚了,却得不到对方的心,无法生活也不离婚,义无反顾的做着感动润叶,感动她家人的事情,只因为他爱润叶。但是讽刺的是润叶却因为得不到青梅竹马的少安的爱而苦恼,因为一桩自己认为是对父亲有帮助才委曲求全的婚姻而苦恼。
可往往被感动要来的晚一些,等到向前因为思念润叶,喝多出车祸被截肢的时候,润叶才突然发现,自己对对方是这么的不公平,是如此的吝啬自己的爱,她决心永远守护着向前,向前当然在情感上是得偿所愿了,可到了这时候这算是喜剧还是悲剧?谁又能说的清呢?
润叶的弟弟润生,一个在前半部毫不起眼的少年,逐渐长成懂得人情世故,敢说敢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可怜的郝红梅,这个女子,刚开始我并不喜欢,心计太重,选择顾养民固然是好的打算,但和少平在最后去拿下等吃食的时候,在和少平交换书籍的时候,我明明看到了一股萌动,当我看到她偷丝巾被抓住的时候,我心中还很痛快,这不活该吗!
可是当顾养民得知她偷丝巾的事以后,因为家风的问题弃他而去的时候,她又突然变得那么的漠然,等到描述她结婚,我还很忧郁的为她默哀,上天对她真不公平,润生在看到身边那么多悲催的事,悲催的爱,偶遇郝红梅后,把一腔热情倾注到帮助郝红梅的事情上,同时,他不知道的是他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带着孩子的寡妇。
就写这么多吧,结局如何,也不需说的那么清楚了,因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爱情,这就是我们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6
《平凡的世界》一书,我读过好几遍。因为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书中描写的孙玉厚一家的艰难日子,感同身受。少安被生活所迫的早熟与豁达,少平因为贫穷而常常受伤的自尊心,许多农村青年都深有体会。孙家的两个后生都是农村里的有志青年。优秀的人在哪里都发光。优秀的男人,无论处在什么境况下,都有女人爱。
爱情是不分阶层和区域的。在物质和精神都匮乏的年代,爱情像灯塔,给人前进的勇气;爱情像雨露,滋润着人们干渴的心灵。润叶对于少安,小霞对于少平,就像黑夜中的月光,照亮他们前进的路。他们感到自豪,感到幸福就在前头,于是,再多的障碍也要跨过去。
在黄原揽工时,孙少平就幸福地想到,有了他和小霞的这段美好感情,不管将来怎么样,他已经比那些老了以后只能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炫耀说,他们年轻那会能吃几篦子馍,力气有多大的父辈们强多了。少安为家里的烂包日子苦熬着,没有太多时间遐想,但润叶对他的爱,仍然是他贫困生活中的一抹亮光。
在当时情况下,润叶爱上少安,小霞爱上少平,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只是小霞和少平的事一直在暗处,没有受到阻力。润叶和少安的爱情,刚一有行动就被田福堂掐灭了。实际上,田福堂掐灭的只是少安的妄想,他的女儿润叶,开始并没有屈服。润叶屈服于对少安的失望!少安娶了秀莲,润月的精神支柱彻底崩塌。在她二妈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无奈走进了和向前的婚姻殿堂。
润叶已经够不幸的了,作者路遥为了突显润月的足够善良,又让她的丈夫向前出车祸截了双腿。这时候润月反而担起了一个妻子的责任,和向前过起了真正的夫妻生活。照顾他,包容他,还给他生了儿子。
我觉得好像是善良的人不能犯错误,犯了错就要受到更严苛的惩罚。向前对润月的爱比少安执着多了,润月绝情地对待了向前,所以命运就来报复她。
小霞和少平的爱情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使两颗心彼此吸引在一起。这种爱情是几近幻想和浪漫的精神恋爱。这种爱情在接触烟火红尘前越是唯美,在融入到真正的柴米油盐的生活后就死的越快。路遥为了让这份美好的爱情不被污染,断然把小霞写死了。
秀莲对少安的爱,爱的火热,爱的真实。其实,少安真正需要的正是秀莲这样的媳妇。秀莲跟着少安,吃最烂的饭,还要干最多的活,照顾少安一大家子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住饲养室,和牲口住一起。秀莲爱少安这个人,觉着跟着他有奔头,甘愿吃苦受累。少安能办起砖窑,把日子过红火,其中有秀莲一半功劳。
这样一位热情洋溢,善良能干的好媳妇,作者路遥为啥也让她得了肺癌呢?小说中有句话,这个最应该享受美好生活的人却得了绝症。说的就是秀莲。我想作者路遥这样写,是在揭示人生的一种定律吧。
人生总是苦乐交替。男主角孙少安在致富的道路上也是一波三折。小说结尾,少安的事业攀上了一个高峰,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金钱和荣誉。事业上处于幸福巅峰的少安,却突遇妻子秀莲病倒,而且还是不治之症。笑模样还没有从脸上褪去,厄运却突然降临。
《平凡的世界》里的三个女主,是作者理想中的女性。不管她们在故事中的结局如何,她们都像传说中的女神一样,定格在了银幕上,把美好留在了观众的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