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线上课堂心得体会(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线上课堂心得体会 篇1
这个寒假时间差不多赶上暑假了,本来孩子上高中住校以后,我们可以省心不少。他已经初步习惯了在学校自己照顾自己的日子,反正眼不见心不烦,生活习惯上的一些问题被掩盖了。这次假期回家又都暴露出来了。
在学校有各种规章制度,有老师的督导,估计该起床,该学习,该休息这些都还能按作息时间进行吧!这一回家,原型毕露了,早上睡到8点都不起床,每天都要叫,还得给他准备早中晚餐。虽然我们这段时间也是在家办公,但也忙的不厌其烦啊!
当然还得不断的督促他该干嘛干嘛,按正常的假期时间每天老师每天都有作业安排,还能去按计划完成,这假期时间一延长,除了每天上午下午的四节网课之外,感觉他又无所适从了,不知道余下的时间该干点什么。
16岁的.孩子了,一点自律都没有,头痛啊!学习成绩本来就不好,这假期利用得好,不正是查漏补缺的机会吗?数学差选读文科,但地理也不好,还是短板太多。数学可以找老师补课,但没听说地理也有开辅导班的吧!
初三时掌门一对一一直补物理,中考最后也只是考了个B,高中以后改成补数学,然而效果也不好,数学一直维持在30分左右,不知道是老师教得不好还是他自己没学进去。想换线下的辅导又由于这疫情特殊时期,这些本地老师都不敢开课了,只得继续在掌门一对一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这"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感觉也是瞎折腾,首先不是每家都软硬件俱全的,电脑,ipad,电视虽然都可以播放,但实际操作起来没那么简单。
刚开始我让儿子在书房用手提电脑学,这样不受妹妹影响效果能好不少,但实际上行不通,广西广电网络网页的空中课堂根本就上不去,一下涌进这么多流量这个小网站哪里吃得消。只能在客厅电视观看了,外带一个两岁的娃要抢着看动画片,又哭又闹的,他能静下来学习?
再说了,这网课只有老师在那自编自演,孩子是否听懂,是否领会,没人知道。没有同学之间的思维的相互激发,没有老师与孩子之间眼神的对视,这种缺乏没有互动的教学方式效果能好到哪里去。
更何况我家这种孩子,感觉他无非是迫于压力而坐在屏幕前面罢了,听了就听了,听课效果怎么样不知道,问他课后有没有布置作业,他说有啊,但又不见他做,听课时手里也不拿着书本,这种上课的效果如何也没有办法检查!假期越长,估计被别人家孩子拉开的距离越大,越让做家长的我们不蛋定了。
学校除了每天都在家长群统计学生的身体状况外,似乎没有了新的指示,这估计和文理分班有关,他们所在的班大部分都选了读理科,估计会分到其他班级,而他选的文科又由于总分成绩不好,能否留下还不清楚,所以老师就只能布置让学生自己观看网课了。
对于不自律的孩子,我们家长还能做什么呢?再多报一些网课,强迫他学习,估计效果也不好。除非是他真正喜欢的科目,比如英语,在51talk上与外教倒是聊得很Hi。
我老婆一直让我和孩子好好沟通,让他明白不好好学习以后找不到好的工作,他自己过不好还拖累我们,但是除了吃饭时间能聊几句之外,其他时间他上完网课后都把自己关书房了,沟通的时间也有限,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躲在书房是做作业还是在干其他也不让我们知道,只能提醒他做完作业多看点书,对语文成绩提升有好处,但一个假期下来也不懂他是否看完了语文老师要求看的那本《红楼梦》。
这长假对孩子是自律程度是一种考验,对家长更是一种折磨。哎!疫情还是早点过去吧!让孩子们早点回到学校,让我们省省心吧!
线上课堂心得体会 篇2
学校开展线上教学已经一个月了,我也慢慢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而我秉承的教学理念是——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会喜欢什么样的线上教学呢?怎么样教,我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带着双重角色,我开始了《管理心理学》线上教学。
一、课前充分准备
先以学生角色提前进入网课学习,做好笔记;后以教师身份总结线上视频的的重点和难点;再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社会实际,补充相关专业知识,并制作成PPT,以QQ群课堂直播方式进行教学,图文并茂,还原线下课堂教学情景。
二、实训报告标准化
《管理心理学》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训如何做?以什么方式呈现,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实训任务?结合课程,精心选取了实训项目,并制作电子版实训报告模板,将实训目的、实训功能、实训设备、实训步骤等内容固定化,学生要写的.内容以红色字体标出,按照标准完成实训任务。
三、分层教学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额外布置其它任务:如课外阅读资料、自行思考案例分析、企业相关知识的应用报告等;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则要求认真看视频做笔记,一步步教实训任,且带着他们一起做案例分析。
四、关爱是最好的互动
对未能及时签到和上课的同学,发个信息询问一下具体情况。有个学生网课考勤迟到,无法正常考勤。询问后得知因家里停电,没办法上网课,然后跑到别人家去蹭网课,就耽搁时间迟到了。还有个学生因手机欠费停机了,无法上网课,事后告诉我他刚充完话费,晚一点再补上视频。原来他平时话费最多80元,现在网课一个月要180左右。上网课毕竟有很多干扰因素,及时询问情况,并作出处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关爱。
线上课堂心得体会 篇3
初春伊始,这场突发的疫情让这座小城按下了暂停键,不但打乱了生活节奏,也阻挡了师生们重逢的脚步,为确保孩子们学业正常进行,全市实施了“停课不停学”的举措。
网络架起了师生传道授业,交流互动的桥梁,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业内容,为孩子们的学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组织开展的“居家看冬奥”、“天宫小课堂”、“云端诗词大会”更是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
最为值得点赞的是班主任老师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网课,老师牺牲自己的时间,为同学们梳理课程的知识点与难点,每一道题每一个关键点都凝结着她们的辛勤汗水!如果把孩子们成才的过程比喻锻造钢铁,那么老师就是最好的“催化剂”,事实证明,孩子看见老师出来时,不但特别的亲切而且一下子就坐姿端正起来,目不转睛地聆听老师的讲授,生怕漏掉什么。我想,这充分印证了那句“老师出关,神兽归笼”的说法吧。
线上课堂心得体会 篇4
受疫情影响,我所在的城市未能按期开学。因此,这学期的课程只能根据疫情情况先采用线上授课的方式进行。
通过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和学校的周密部署,我们可以采用有线电视和网络直播平台等多种渠道接收线上授课的.内容,很快捷,也很方便,可以和老师亲切互动,也能接受老师的提问,和平时的上课基本一样,很容易接受;同时,网络授课类似“一对一”的感受,能够比平时更加仔细倾听班主任赵老师的声音,老师声音很好听,代入感也很强,每节课我都听得很明白。
由于很早就预判了不能及时开学复课的形势,学校及时采用预案,所以我们的课本都是通过邮寄方式收到的,保证了在2月28日召开主题班会、3月1日及时复课、所有的教学有序进行。让我感受到了在特殊时期,市教育局、我的学校大力保证每名学生按时授课、不负韶华的坚定信心和良苦用心,我一定要上好每一节课。
此外,课程表的制定也与平日里上课有所不同:课时缩短,做到短而精;内容丰富,做到不枯燥。由于我们年纪还小,眼睛尚处于发育阶段,不可以长时间收看电子产品,所以增加了眼保健操的次数和室内活动的时间,要不然我们的眼睛可真受不了呢!感谢学校和老师的细心安排!
线上课堂心得体会 篇5
依据学校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线上优势,认真开展线上教学,确保班级学生线上学习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本学期承担了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对于我来说,虽然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但课前的准备工作却是格外“磨”教师的。尤其是对于从未涉足过的“线上教学”,更是“磨”上再加一层“磨”,线上教学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下面我从三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课前准备:一切从磨砺出发
磨教学平台,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我校使用智慧树线上教学平台进行教学,经过近两小时的摸索、试用,利用QQ群视频通话共享屏幕功能和智慧树平台共同来完成我的线上教学。
磨教学内容,选定了教学平台后,进入备课的关键环节,确定教学内容。遵循我院线上教学教师指南,“三个转变”、“三个不变”、“三个关键”的原则,根据教学设计,做到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重难点突出,知识点逻辑清晰。
二、课中教学:此时无生似有生
我的授课课程都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创新思维强,例如:《创意设计》课程,上课前会在QQ群公告栏中下达今日学习单,使同学们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线上资源等。指导学生在智慧树平台中学习关于本次课的理论知识点并做好相关笔记,然后使用QQ视频共享桌面的'方式补充知识点,辅导与答疑,布置作业,安排任务,作业收齐后,会使用视频的方式与学生通话,每位同学都必须发言,共同讨论交流设计心得。从学习效果可以看出,同学们对网课热情度极高,作业完成非常出色,有的同学作品创意突出、有的同学口才了得,使我对他们刮目相看,对他们也有了新的认识。
三、课后反思:绝知此事要躬行
首次尝试“线上教学”,使我对“互联网+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方面,线上教育使教师和学生联系更加密切,学生们也利用互联网开启了汲取新知识的大门。另一方面,通过便捷的数据反馈,使得学校能够更直接的掌握每名师生的工作学习状态,对线上教学技术的掌握都愈发成熟,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相信在未来我会更好地利用线上教学方式,扬长避短,让线上和线下相辅相成。
当下,面对疫情,作为一名专职教师,好好备课,上好网络直播课,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就是在履行自己的另一份防疫责任!
线上课堂心得体会 篇6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改变了我们正常的教学模式,由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变成了隔屏传递信息,这种“线上教学”给我们“0起点”的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种“停课不停学”的模式连续持续了四周之久。现将这段时间的做法反思如下:
一、不要低估学生的“智商”。
在新知的探究过程中,我们教师总是对学生不放心,一遍遍不厌其烦的重复着,特别是近段的隔屏教学,总是心怀忐忑,感觉学生不在自己的视线内,总怕学生不会,更不敢放手。因为课表给我们只有30分钟的时间,恐怕这30分钟的时间给“浪费了”。
在讲“鸡兔同笼”时,我们五数组老师先听了刘淑萍主任的一节课,她善于把重点、疑点、难点设计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提供展示的舞台,而她关注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给与高度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我在讲这节课时,也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其中有这样一环节:通过列表法引导让学生去发现‘小汽车减少一辆,摩托车增加一辆,车轮的总数就会减少2个’时,我班学生马一可说:老师,“减少一辆小汽车时,我就用小汽车的辆数乘4得到轮子数跟题中告诉的轮子数相比,比它还大,就说明小汽车还是多,不用再加摩托车的轮子数了”。听到这里,我很是吃惊,真没想到,她能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多么聪明的学生,我及时给与高度评价。实践再次证明,不论线下还是线上教学,我们老师都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要充分信任学生。你给他一份信任,他真的能还你一份精彩。
二、面对问题,讲究策略
对于“线上授课”,刚开始我发现我班孩子很“乖”,从不打扰您,只做老师忠实的听众,尽管你一再鼓励积极连麦,还是无动于衷。课后我在想,可能是学生不会操作,也可能是学生心理素质不好,恐怕说错,不敢连麦,缺乏勇气和主动性,怎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连麦呢?
在上课前我先给学生聊,我说:“孩子们,我们线上学习和在教室里学习是一样的,不要有所顾忌,回答问题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学习态度,只要你积极主动连麦,老师都给与表扬和点赞,结果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你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你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期待你们的改变。
学生在连麦回答问题时,我有意提醒他们提起头,老师给你拍照做为纪念。下课后,我还把照片传到班级钉钉群和微信群,并附文字说明,表扬他们课堂上积极连麦,还让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经过这样尝试,连麦的'学生明显比以前多了。
三、不求更好,只求做好
刚开始我班参与直播的人数不多,往往差十几人,有时差二十人,这事很让我头疼,我也曾在班群里强调过要按时听课,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思来想去,干脆来个“不好意思”+“强制性”,也就是每次直播后,我就查看数据并导出数据,看看是哪些同学没有参与直播,哪些同学参与的时间短,做到心中有数。当不参与直播的人数较多时,我就把他们统计后用红色字体标出截屏发到班群中,让全体学生都知道这次谁没有参与直播。当人数较少时,我就电话联系家长甚至是学生,给他们讲清楚参与直播的重要性,让他们多关注老师发的信息,对孩子要起到提醒监督的作用,每次都这样做,坚持几天,他们就不好意思了,就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采用这种措施后,参与直播人数明显增多。这正是我们没法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的策略,尽量让参与人数最大化。
近段我们虽然很累,但也很充实,正如韩校长说的那样“唯
有变化,才能成长”。师生双方正在互动着、改变着、成长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