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短文网

2025-05-06报告

短文网整理的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精选9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篇1

调查人:

xxx

班级:

xxx

调查主题:

餐桌浪费

调查内容:

据估算,我国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高达XX亿元,粮食损失浪费量约为2亿亩耕地的产量。XX年,全国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的零售总额为9511.6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XX》)。根据保守的估算,通常一桌饭菜一般会剩下10%甚至更多,如果算上各类中小型餐饮企业、集体食堂和居民家庭的浪费,浪费额更是惊人。有关方面估算,我国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XX亿元,每年的粮食损失浪费量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

建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5、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

同学们,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爱护它,关心它,让我们同心协力,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从细微处做起,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行动中来,让“节约粮食”的.观念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让节约引领风尚,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篇2

一、前言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庭团聚、欢庆的时刻。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春节期间的浪费现象也日益凸显。为了了解春节浪费的情况,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旨在揭示浪费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减少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区的居民,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春节浪费现象的看法和经历。实地观察则是对春节期间的市场、餐饮店、家庭等场所进行走访,观察浪费现象的具体情况。

三、调查结果

1、食品浪费严重

春节期间,家庭聚餐和亲友聚会增多,大量食品被购买和制作。然而,由于食品保存不当、烹饪过量以及剩菜剩饭处理不当等原因,导致大量食品被浪费。许多家庭在春节期间购买的食品远远超过实际需求,最终只能扔掉或过期变质。

2、礼品浪费普遍

春节期间,人们习惯互赠礼品以表达祝福和关心。然而,许多礼品并不符合收礼人的需求或品味,导致礼品被闲置或丢弃。此外,一些礼品包装过于奢华,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

3、烟花爆竹浪费明显

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是传统的.庆祝方式之一。然而,由于燃放不当或过量燃放,导致大量烟花爆竹被浪费。一些居民为了追求刺激和热闹,盲目购买和燃放烟花爆竹,不仅造成了噪音和空气污染,也浪费了金钱和资源。

四、原因分析

1、消费观念不理性

部分居民在春节期间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和面子消费,盲目购买大量食品和礼品,导致浪费现象的产生。

2、缺乏节约意识

一些人在春节期间忽视了节约的重要性,对食品、礼品等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3、传统文化影响

春节作为传统节日,一些传统习俗如燃放烟花爆竹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浪费现象的发生。

五、建议与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加强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大家理性消费,减少浪费。

2、提倡绿色消费

鼓励居民在春节期间选择绿色、环保的消费方式,如购买适量食品、选择实用礼品、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等。

3、完善管理制度

加强对食品、礼品等市场的监管,打击过度包装、虚假宣传等行为,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

六、总结

春节期间的浪费现象是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了食品、礼品和烟花爆竹等方面的浪费问题,并分析了其原因。为了减少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倡绿色消费,完善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努力。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减少春节浪费现象,营造一个更加节约、环保的节日氛围。

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篇3

前言:

生活在这个丰衣足食时代的我们,是否还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深远含义呢?

摘要:

(一)xx月xx日:

在过年前的这段日子里,各地掀起了一股“装修旋风”,装修材料不是别的,而是“够气派的”的黄金,对此人们有着各色的争论……

(二)xx月xx日:

前几天过新年的热闹气氛,随着人们投入到工作中去而慢慢退散了。可是,令人吃惊的是家家户户所剩余的'过年礼品、糖果……

(三)xx月xx日:

今天在网上冲浪,一条标题为《100吨水在途中消失了37吨》的公益广告,显眼地出现在互联网上。因为好奇心驱使,我在搜索栏上打上了“浪费水资源”,结果出现36200多条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湖南的地水资源缺乏”,“中国治理水资源浪费低效”,“餐饮业水资源浪费严重”等等。

调查报告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巨大的.浪费了! 春节诚然是个喜庆的节日,我们在玩闹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节约。

据调查显示,人们春节期间的浪费竟是平时(非节假日)的10倍!这些数字真要算起来也可说是天文数字了。人们种种的浪费现象,水、电资源与食物资源的浪费尤其严重。“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的广告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真正重视。我国是有大量的“水”,但好的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人们再没有节制地浪费水资源和污染水资源,只靠污水处理是难以扭转缺水这一局面的!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最新的水资源十大浪费现象:

1、刷牙时不关水蛇头;

2、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蛇头;

3、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未得到及时修理;

4、用过量水洗车,洗车的水未能循环使用;

5、随意开启消防蛇头用水;

6、老式便器水箱容量过大,大小不分档;

7、洗衣服时不用手搓而只用水冲;

8、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道路;

9、在公共浴室洗澡后“人离水未关”;

10、解冻海鲜使用“自来水常流法”。

显而易见,这都是我们熟悉的日常行为,勿庸置疑,我们的节约意识还有待提高!调查结论很多人认为,节约是一种“寒酸”的生活方式,现在的生活过得这么舒适,哪一点点浪费又算得上什么呢?我是这样认为的,假如换一个看法,大家眼里所谓的“寒酸”,其实便是节约了。节约是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是一种好习惯,是一种品德。

后记:

“节约资源,从我做起。”杜绝浪费现象,说易不易说难不难,关键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篇4

调查目的:

发现与建议解决春节里的浪费现象

调查对象:

小卖部店主

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调查内容:

春节,是中国从古至今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人们会在春节向周围的人送出来年的祝福,因此,送礼是不可避免的。诸多商家更是瞅准了这个发财的“绝佳机会”,每逢新春佳节之际,便会推出一系列的.“大礼包”。但这些礼品中,也不乏有许多没有“营养价值”的礼包混杂其中,企图鱼目混珠。对此,我在一家小卖部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据小卖部店主说:每到过年这几天,他就会把批发来的一小部分礼品摆放到门口,其余的放到店里。放到门口的礼包多数是大人们走亲戚、串门买的礼品,例如:牛奶大礼包等。而店里的礼包多数是孩子们喜欢的,例如:零食大礼包、饮料大礼包等。每年,店里的礼包销售量总是比店外的礼包多出一到两倍左右。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孩子吵着要买,大人有求必应,或是一部分大人买来送给其他孩子。

为了更好地了解调查,我也买了一包回去,打开一看,里面全部都是一些混杂的`零食,并没有太多价值。但就是这些没有价值的礼包反而更受人们的欢迎,对此,我感触颇深。

反思与建议:

中国是文明古国,一向讲究礼尚往来,每逢新春佳节,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更是会“送礼送情送祝福”。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在送礼的基础上尽量节省开销,不去购买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礼品,例如:零食大礼包等。这些礼品虽然外表好看,但里面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纯属浪费钱财。所以,我认为:春节钱财的浪费主要源于人们大量购买不实用的礼品。大家购买礼品,首先应从营养价值考虑,另外还要看看包装是否是正规厂家产品、生产日期、所含添加剂等信息,所含添加剂太多就不是健康食品,尽量减少购买或不购买。最后希望大家在新春佳节送礼之际,能够慎重挑选礼品,送出一份合适的礼品。

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篇5

一、调查背景:

勤俭节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穿、住、用上渐渐从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社会中开始流行起一些不好的风气,讲排场,铺张,挥霍浪费的现象层出不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似乎早已被家彻底遗忘,学生中的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许多学生把吃不了的剩菜剩饭毫不怜惜的倒入泔水桶中,有些甚至没吃上几口。这种种现象令人深思!于是我们决定就研究我们身边的这种校园粮食浪费现象。

二、调查目的及意义:

希望通过对学校食堂浪费现象的调查,向学生宣传节约粮食的思想,向学校有关领导及食堂提出节约粮食的方案和措施,达到降低浪费的目的。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有所改善学生浪费食物的行为,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唤起学生节约食物、杜绝浪费食物的传统美德。

三、调查时间:

20xx年4月7日20xx年4月21日

四、调查地点

润泽苑食堂、图书馆以及校园

五、调查方法:

1、实地观察

分成三个小组,每组三至四人,在三个食堂餐具回收点观察,由两人通过记录剩饭人数和剩饭量并统计男女比例,另一人负责统计使用一次性饭盒人数,记好数据后进行分析。

2、问卷调查

在图书馆以及校园做问卷调查。

3、问法

在食堂以及校园对学生进行随机的问。

六、调查结果:

通过我小组对三十名学生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男同学都是吃三个菜,并且能全部吃完,女生一般是两个菜,有少部分同学吃不完,造成浪费。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浪费行为,少数人通常是在不好吃、不合胃口的情况下会浪费饭菜,而多数人则是在不想吃的情况下浪费饭菜。多数同学每月的生活费都在5001000元,而且家都觉得不该浪费。80%的同学没有自带饭盒的习惯,都使用一次性饭盒、筷子,我们口头调查了几个同学,他们的回答是放学了回宿舍拿碗会浪费时间,还有同学说懒得拿,嫌麻烦等原因。

七、调查感想:

1、虽然有许多客观因素,如:食堂的饭菜很久不变一次,吃都吃腻了,好像很有理由。但是,同学们要找找自己的原因,食堂的饭菜太难吃了,就不能打少一点,够吃就行了?由此看来同学们对浪费饭菜的问题不太重视,不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这需要提高同学们的素质。要知道钱是你们的,但资源是家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却日益淡化。高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

2、虽然我校食堂有节约粮食的标语,但是饭桌上、垃圾桶里白花花的米饭,堆堆的剩菜仍随处可见。学生挑剩下的尽是肉片,甚至整块红烧肉只咬了一小口就被扔了,鱼也只吃了半条就被“无情抛弃”。

3、让学校食堂尽量把饭菜搞好吃一点。经我们调查,食堂饭菜不知多久了都没变,我们都可以背出来了。所以希望换一换花样,让同学吃好点,避免浪费。

虽然同学们的浪费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请同学们想想我们这些理由是我们浪费的借口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开展节约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我们还可以去体验一下边远山区的生活,这样的方式比口苦婆心的教育方式好得多得多。

八、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学生浪费粮食这一现象,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学生的节约意识,从教育入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食堂的管理,尽可能的提供给学生合适的饭菜。

九、自我小结:

人常言,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可是浪费粮食又是一个怎样性质的行为呢?我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晶,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是不可取的!在我们学校食堂里虽然标语随处可见:粒粒皆辛苦,请珍惜粮食等。但浪费现象总是丝毫未减,这种“不可取”正不断进行着。

每天在食堂吃完饭后,只要看一下餐厅的剩饭桶,总会看到桶里倒满了白花花的米饭,还有肉片、蔬菜据工作人员说,每天这样的剩饭菜要倒掉不止十桶。由此可见,我们学校饭菜浪费现象确实严重。一些同学是基于什么原因,倒掉这么多没有质量问题的饭菜呢?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发现除少数是因为身体不适胃口不好造成的,多数同学是态度问题。

而与此同时,学校里有相当一部分僻生在为如何吃饱饭而奔波苦恼。我们身边的某些来自僻地区的学生,每天要做兼职来换取自己的生活费,还要把钱寄给家里补贴家用,他们每天都要严格控制自己的生活费,从来不会浪费一粒粮食。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最近的5年里,全世界的僻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每天有8.4亿人在挨饿;在发展中国家,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在非洲,有三分之一的儿童营养不良。目前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陷入粮食危机,而我们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解决温饱的僻人口也有2610万。我国是农业国,但目前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达到温饱水平,粮食问题仍然竖民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一靠增产,二就要靠节粮。“节粮”是指在保证基本粮食消费前提下尽量减少在粮食加工、流通、消费过程中不必要损失或浪费。从一定意义上讲节粮就是增产,就是开发“无形良田”。据测算1公斤米约有米粒40000个,我国1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则全国每天可节约32500公斤米,每年可节约1200万公斤米可养活35000人。若以平均亩产1000公斤计,等于每年开发无形良田12000亩。

当那些数字计算出来时,我们非常震惊;当看到那些僻学生在艰难与困苦中奋起拼搏时,我们非常感动;当这样的现象及信息呈现在你我面前时,对待浪费,你是否还会无动于衷?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每个人都需要扪心自问:“我们凭什么浪费?”因为花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钱是你们的,但资源却是家的!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吗?这简直是强词夺理,食堂的饭菜未必十全十美,但同样是劳动成果。在你把饭菜倒进垃圾桶的同时,就构成了对别人劳动的不尊重,更是在挥霍父母的血汗。须知,任何人都无权浪费!不能无知和麻木到这种程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铺张浪费、比吃比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对于这种情况,我想说:节俭并不是贫穷的人无可奈何的下策,而是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具备的美德。

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篇6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和消费水平也随之提升。然而,在欢庆佳节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春节期间的'严重浪费现象。本报告旨在通过深入调查和数据分析,揭示春节浪费现象的具体表现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以及数据统计等多种方式,涵盖了全国多个地区,重点关注食品浪费、礼品浪费、资源浪费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食品浪费:春节期间,家庭聚餐、亲友宴请频繁,大量食物被过度准备或剩余,未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严重的食品浪费。据统计,春节期间每户家庭的食物浪费量较平时显著增加。

2、礼品浪费:节日礼品市场繁荣,但部分礼品过于注重包装,甚至出现“买椟还珠”的现象,同时,因送礼习俗,很多礼品并未得到实际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3、能源浪费: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灯光秀等活动导致能源消耗大幅上升,且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四、原因剖析

春节浪费现象的产生,既有传统文化中讲究排场、面子的心理因素,也有缺乏节约意识、计划性不足的生活习惯因素,同时还有社会消费观念引导及公共宣传力度不够等深层次原因。

五、建议与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树立绿色、环保、低碳的春节新理念。

2、提升公众理性消费意识,提倡适量备餐、合理送礼,避免盲目攀比和无谓浪费。

3、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节日消费市场,限制过度包装,鼓励可持续发展。

4、推广电子的烟花、虚拟红包等形式,减少实物资源的消耗。

六、结语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其内涵不仅在于欢庆团圆,更在于弘扬优良传统美德,倡导和谐共生的理念。全社会应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春节回归温馨、祥和的本质,杜绝浪费现象,构建更加文明、绿色的春节文化。

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篇7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庆祝方式与消费水平也随之提升。然而,在欢庆的背后,春节期间的.浪费现象也日益凸显,这不仅违背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对资源环境构成了压力。本报告通过对全国各地春节期间浪费现象进行深入调查,旨在揭示问题现状,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以及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调查对象涵盖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收入层次的家庭和个人,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春节期间的浪费现象。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食物浪费: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频繁,大量食物被过度准备或剩余丢弃,调查显示,约有7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物浪费。

2、礼品浪费:

礼品包装过度,且部分礼品实用性不高,导致节后出现大量未拆封或闲置物品,调查显示,近60%的'受访者表示收到过不实用的礼品。

3、能源浪费:

春节期间,大规模的烟花燃放活动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同时,家庭用电、用水量在春节期间显著增加,反映出能源使用的浪费现象。

四、对策与建议

1、提倡节俭文明过节,鼓励适量备餐、合理购买礼品,推广“光盘行动”,引导公众形成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

2、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平台宣传节约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鼓励使用电子红包等环保型祝福方式。

3、政府层面应出台相关政策,限制过度包装,推广简约设计,并加大对浪费行为的约束和惩处力度。

4、餐饮企业应推出小份菜、半份菜等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有效减少食物浪费。

五、结语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更应该传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共同抵制和纠正各种形式的浪费现象,让春节过得更加文明、环保和有意义。

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篇8

一、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春节期间我国民众的庆祝方式日趋丰富多样,然而,在欢庆之余,不容忽视的是春节期间存在的严重浪费现象。本报告通过深入调查与数据分析,旨在揭示春节期间食物浪费、资源浪费、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以期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并倡导节约文明过节的新风尚。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1、食物浪费:对全国各地春节期间家庭聚餐、酒店宴席、单位团拜等情况的食物剩余量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群众对于食物浪费的认知及行为习惯。

2、资源浪费:考察春节期间礼品过度包装、一次性用品过度使用、电力资源浪费(如过度照明、装饰)等问题。

3、环境影响:关注烟花爆竹燃放导致的空气质量下降、噪音污染以及废弃物处理压力增大等问题。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食物浪费方面:据统计,春节期间大量食物被浪费,尤其是在餐饮场所和家庭聚会中,食物剩余率较高,且存在明显的攀比心理和面子文化等因素驱动的浪费现象。

2、资源浪费方面:春节期间,礼品包装豪华复杂,一次性餐具使用激增,同时,为了营造节日氛围,部分区域用电量大幅增加,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3、环境影响方面:烟花爆竹燃放产生的污染物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噪音污染问题也尤为突出,此外,各类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给垃圾处理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四、建议与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勤俭节约的节日消费观,提倡合理饮食,避免“剩宴”现象。

2、严格限制过度包装,推广环保型、可循环利用的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3、积极推广电子的.烟花、环保鞭炮等替代品,鼓励绿色低碳的庆祝方式,减轻环境污染。

4、提高城市垃圾处理能力,推广垃圾分类,鼓励春节期间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

五、结语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其庆祝方式应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走向节约、环保、文明的新路径。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从自我做起,让春节真正成为传承文化、增进亲情、共享和谐的美好时光,而非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时节。

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篇9

一、焦作市餐桌浪费现象调查

调研时间:20xx年7月13日——20xx年7月26日。调研地点:焦作市各区高、中、低档酒店。调研对象:焦作市各酒店餐馆消费者。调研方法:实地走访,面对面交流,调查问卷。

二、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和掌握焦作市餐桌浪费现象及广大消费者就餐的节约意识的基本情况,我们组织开展了“焦作市餐桌浪费现象”的调研。我们主要在酒店餐馆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调研。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3份。回收率达96·6%,其中有效问卷475份,其中男女青年分别占了52·4%和47·6%。问卷内容主要为消费者在外就餐点菜习惯、浪费情况及打包剩菜习惯等密切相关的20道题,调查不同层次、各年龄段的消费者,16~35岁青年为主要对象。在本次调查中16~35岁青年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61%,另外36~55岁的顾客占总调查人数的20%。

三、基本情况

根据问卷所设的题及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分析可了解一定的情况。基本情况如下所列:

1、您一般是抱什么态度选择菜品的多少的?

(1)实事求是,按饥饿程度

(2)尽量多点,如果不够再买太麻烦

(3)点少一点,如果不够再考虑加菜

(4)随机,按自己心情

此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还是按照自己的能力点菜的,也有一部分人会少点一些。不够的话再加菜。这个结果表明,本市的人还是比较节约的',不是特别的浪费的。但16~35岁的市民会多点,或者按心情点菜。这些市民的节约意识海有待提高。

2、您每次餐后剩余的饭菜量是?

(1)完全没有

(2)基本没有

(3)四分之一

(4)二分之一

此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吃饭过程中还是会将自己点的饭菜吃完的,但还是有部分人会剩菜。16~35岁的青年人是浪费人群里的大户,这些人一部分是进入大学的学生,一部分是刚进入社会的青年,节约意识不是特别强。

3、您有就餐后打包剩菜的习惯吗?

(1)经常

(2)一般

(3)偶尔

(4)基本没有

此题调查显示,有打包习惯的大多都是56岁以上的老人。而年轻人都不常有这个习惯。

4、您认为人们不愿意将未吃完的食物打包的原因是什么?

(1)怕丢面子

(2)嫌麻烦

(3)担心食品卫生

(4)公款消费

(5)其他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