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短文网

2025-07-08报告

短文网整理的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精选3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1

实验内容

蚯蚓的选择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实验器材

蚯蚓、泥土、水、盒子

实验步骤

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实验现象

1、蚯蚓向黑暗的一方爬行。

2、蚯蚓向湿润的一方爬行

实验结论

1、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2、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2

实验内容

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

实验器材

绿豆芽、水、纸巾

实验步骤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

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3

x年级x班x组组长: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目的自主认识小灯泡、电池、导线的构造。

所用器材:(装置)电池、电池夹、开关、小灯泡、灯座、导线、回形针、纸片等。

实验步骤:

1、用一根导线、一个灯泡、一节电池,连接好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2、增加电池夹、小灯座、开关,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结果:

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个部分组成。

认识与结论:

灯泡要亮须有电源、导线、开关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4

实验内容 11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物体的颜色和吸热

实验器材 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

实验步骤

1、把不同颜色的直对着做成袋状。

2、分别插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

实验现象

1、 深色纸比浅色纸升温快

2、 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实验结论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5

x年级x班x组组长:xx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磁铁能吸引那些物体

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所用器材:(装置)钉子、纸、橡皮、别针、铜线、铝线、泡沫塑料、尺子、回形针、水槽、磁铁。

实验步骤:

1、用磁铁分别吸钉子、回形针、大头针,观祭现象;

2、用磁铁分别吸橡皮、纸、铜线、铝线、泡沫塑料、尺子、

水槽,观察现象;

3、给上述材料分类。

实验结果:磁铁能吸引铁质东西最多。

认识与结论:磁铁只能吸引铁质物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6

x年级x班x组组长:xx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磁铁能吸引那些物体

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所用器材:(装置)钉子、纸、橡皮、别针、铜线、铝线、泡沫塑料、尺子、回形针、水槽、磁铁。

实验步骤:

1、用磁铁分别吸钉子、回形针、大头针,观祭现象;

2、用磁铁分别吸橡皮、纸、铜线、铝线、泡沫塑料、尺子、

水槽,观察现象;

3、给上述材料分类。

实验结果:磁铁能吸引铁质东西最多。

认识与结论:磁铁只能吸引铁质物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7

学校:xx

年(班)级:xx

实验小组成员:xx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盐到哪里去了

实验器材:玻璃杯2个、锯末、盐、玻璃棒、小勺、记录卡片、水

我的猜测:化在水里了

我这样做:

1、取一勺盐放一杯里。

2、擦擦勺取一些锯末放一杯

3、将两个杯中倒入相同质量的水

。4、用棒搅拌,下数相同

5、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

1、盐不见了。溶解在水里了。在水中变成变成微小的颗粒。

2、锯末浮在水面

我认为:

1、盐不见了。溶解在水里了。在水中变成变成微小的颗粒。

2、锯末浮在水面,没溶解。

授课教师:xx

评定等级:xx

注:

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8

x年级x班x组组长: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目的自主认识小灯泡、电池、导线的构造。

所用器材:(装置)电池、电池夹、开关、小灯泡、灯座、导线、回形针、纸片等。

实验步骤:

1、用一根导线、一个灯泡、一节电池,连接好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2、增加电池夹、小灯座、开关,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结果:

简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个部分组成。

认识与结论:

灯泡要亮须有电源、导线、开关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9

学校xx

年(班)级xx

实验xx

小组成员xx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实验器材:量杯、量筒、石块、水槽、烧杯

我的猜测:150克

我这样做:

1、用量杯取水倒进量筒里记下刻度;将石块滑入量筒里,记下水面刻度;用现在的刻度减去原来记下的刻度就是不规则十块的体积。

2、将烧杯装满水放在水槽里;将石块滑入烧杯,水会溢出烧杯;用量筒量出溢出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

180克

我认为:溢出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授课教师:xx

评定等级:xx

注:

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10

三年级x班x组组长:实验时间年x月x日

实验名称: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实验目的:想办法把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

所用器材:(装置)烧杯、玻璃棒、水、土壤等。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装半杯水,把土壤慢慢倒入水中。

2、用玻璃棒沿着一个方向轻轻搅拌。

3、静置一会儿,观察水中的土壤。

实验结果:土壤分成了两层。

认识与结论:

上层的土壤颗粒小,是粘土;下层的土壤颗粒大,是砂。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11

实验内容

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器材

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

实验步骤

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

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

实验现象

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

实验结论

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12

实验内容 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 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13

实验内容 9光的反射能力

实验地点 五年级教室

实验目的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实验器材 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 实验步骤 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实验现象 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 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

实验人

试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14

实验内容 4蚯蚓的选择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实验器材 蚯蚓、泥土、水、盒子

实验步骤 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实验现象 1、蚯蚓向黑暗的一方爬行。

2、蚯蚓向湿润的一方爬行

实验结论 1、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2、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15

x年级x班x组组长:xx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磁铁能吸引那些物体

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所用器材:(装置)钉子、纸、橡皮、别针、铜线、铝线、泡沫塑料、尺子、回形针、水槽、磁铁。

实验步骤:

1、用磁铁分别吸钉子、回形针、大头针,观祭现象;

2、用磁铁分别吸橡皮、纸、铜线、铝线、泡沫塑料、尺子、

水槽,观察现象;

3、给上述材料分类。

实验结果:磁铁能吸引铁质东西最多。

认识与结论:磁铁只能吸引铁质物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16

实验内容:

10光与热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

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

实验步骤: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一镜反射或多镜反射)

实验现象: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17

实验内容 7阳光下的影子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橡皮泥、木棒

实验步骤 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2、每隔十分钟,量铅笔影子的长度,在白纸上做下记录。

实验现象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结论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18

实验内容

蚯蚓的选择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实验器材

蚯蚓、泥土、水、盒子

实验步骤

1、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2、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实验现象

1、蚯蚓向黑暗的一方爬行。

2、蚯蚓向湿润的一方爬行

实验结论

1、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2、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19

实验内容

改变生态瓶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器材

生态瓶、小鱼、水草

实验步骤

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2、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实验现象

1.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2.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实验结论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20

实验内容 11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物体的颜色和吸热

实验器材 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

实验步骤 1、把不同颜色的直对着做成袋状。

2、分别插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

实验现象 1、 深色纸比浅色纸升温快

2、 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实验结论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21

实验内容: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地点:实验室。

实验材料:绿豆芽、水、纸巾。

实验步骤: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至5天后观察观察。

现象和结论:

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22

实验内容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

实验器材

绿豆芽、实验盒

实验步骤

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

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23

实验内容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实验器材 温度计、黑色纸袋

实验步骤

1、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

2、看哪个升温快。

实验现象 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实验结论 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24

实验内容 光的反射能力

实验地点 五年级教室

实验目的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实验器材 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 实验步骤

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实验现象 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 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

实验人

试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25

实验内容: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

实验器材:

绿豆芽、实验盒

实验步骤:

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

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

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26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材料:生态瓶、小鱼、水草。

实验步骤:

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2、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实验现象:

1、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2、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实验结论: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27

x年级x班x组组长:xx

实验时间:xx

实验名称:xx

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目的: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所用器材:(装置)盆子,玻璃杯,水等。

实验步骤

1、打一盆清水,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竖直倒扣在装满清水的盆中。

2、观察玻璃杯里是否进满了水。

实验现象:水不能充满整个玻璃杯。

认识与结论:说明空气也占据空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28

实验内容 11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物体的颜色和吸热

实验器材 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

实验步骤

1、把不同颜色的直对着做成袋状。

2、分别插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

实验现象

1、 深色纸比浅色纸升温快

2、 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实验结论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29

实验内容 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

实验器材 绿豆芽、水、纸巾

实验步骤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 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30

实验内容 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

实验器材 绿豆芽、水、纸巾

实验步骤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 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31

实验内容 7阳光下的影子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橡皮泥、木棒

实验步骤

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2、每隔十分钟,量铅笔影子的长度,在白纸上做下记录。

实验现象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结论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效果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32

实验内容 9光的反射能力

实验地点 五年级教室

实验目的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实验器材 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 实验步骤 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实验现象

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

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

实验人

试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33

实验内容

光的'反射能力

实验地点

五年级教室

实验目的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实验器材

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实验步骤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实验现象

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

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

实验人

试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34

实验内容 光与热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 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

实验步骤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一镜反射或多镜反射)

实验现象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 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篇35

实验内容 4蚯蚓的选择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实验器材 蚯蚓、泥土、水、盒子

实验步骤 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实验现象 1、蚯蚓向黑暗的一方爬行。

2、蚯蚓向湿润的一方爬行

实验结论 1、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2、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