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窗》有感

短文网

2025-07-24读后感

短文网整理的读《窗》有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窗》有感 篇1

听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读《窗边的小豆豆》是失职,怀着一份对本书的神往,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窗边的小豆豆》。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是童话般的世界,在这里,小豆豆学会了热爱书本,学会了关心别人;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与爱心,宽容与真诚;在这里,同样会体验到恐惧、无奈与忧伤,所有这一切,让小豆豆成长为一个情感丰富、心地善良而又单纯快乐的孩子,就像校长先生经常说的:“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远比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

巴学园,俨然一个教育的理想园,正是因为这样一位理想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在小林先生的眼里,孩子们就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对于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他总是想尽办法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保护他们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他不会阻止孩子们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他也不会要求孩子们刻意的去做什么事情,他总是努力的寻找一些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他的教育观念我知道是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渴望的.,所以大家都希望能有小豆豆那么幸运,我也是。

童年意味着快乐,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应把快乐还给孩子,把孩子从单纯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毫无疑问,学校是培养和教化人的场所。惟其如此,学校应该对所有学生都肩负起责任,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宗旨。这样,对个性极强,或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就应采取独特的教育方法,这里书中的学校——“巴学园”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对于勒令退学的小豆豆,巴学园敞开了大门,不仅愉快地接纳了她,而且还给她和同伴足够的快乐。这些快乐的事情是兴趣的营养剂,使小豆豆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怎样待人,怎样做人。巴学园作为一所学校成功在于,当别的孩子说,这个学校是破学校时,孩子们一起喊:这是一所好学校。

一、尊重平等、热心对待

小林先生的教育方针:“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是的,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走到学生中去,用心去了解学生,用情去感动学生,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独立个体。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

二、真实情感、师生相融

小林老师常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虽然我们不可能使小林老师那样如些彻底地去开发学生的天性,但是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地范围内去呵护学生的天性,尽可能让他们的童年变得多姿多彩一点。

不过我也由衷为小林先生而感慨,他的教育方式在如今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是很难再现的。他可以不为小学的校园建围墙——如果这所学校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出安全事故才怪。他可以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想坐的位置,以至书中的泰明死了,也没有因为坐位空着而勾起学生的伤感。他可以让学生到小溪边野炊,小河边散步,大海边游泳、墓地里扮鬼——今天的孩子因为怕万一,谢绝了一切有安全隐患的集体活动,因噎废食……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但这种感情在各种的场合与人面前都是不同的。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缘于教师这一角色的特殊性。但也决定了师生间这种特殊的情感。学生对于老师有害怕的,有喜欢的,有讨厌的,有崇拜的,有蔑视的等等。总之是各种各样都有。但作为教师,对于学生却不能有所偏爱,要用一颗包容的心一视同仁。既然是要一视同仁当然是发自内心的,要流露的是心中的真情实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真挚之情,用情来温暖他们,用情来融化他们。要是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慢慢地喜欢他。作为一个受广大学生所喜爱的教师,师生情感相融,那么教育教学也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想必每个读后的人都会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了解孩子,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没看书前我一直认为:作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今,教师仅仅做到这几点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这次的读书,让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要永远的激励学生,要用心去爱学生,要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那样才能因材施教,使教育教学得到更好的发挥。

总之,只有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才能真正的体现教育对于他们的作用,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标。

读《窗》有感 篇2

小时候就曾经看过,那个让小豆豆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随心所欲地实践着她天真的脑袋里一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有着独特教育模式的巴学园一度让我神往之极。今天,当我以一名小学教育专业大一学生的身份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了以往所没有的想法和体会。

在日本,窗边族,指的是那些被人们冷落了的孩子。他们不是有生理缺陷,就是有心理上的或者性格上的缺陷。这个词给人一种被排除在外围,而不是处于主体的地位上的感觉。作者黑柳彻子在第一所学校中,想必一定也隐隐约约地有一种被排斥感。所以才会拟这样一个书名。其实在我们看来,像豆豆这样的女孩子,根本没有什么缺陷,就因为她太好奇、太好动、太富于幻想罢了。看见燕子在筑巢,她会和燕子说话;看见化装广告推销员在吹奏音乐,她会邀请他上来演奏,她忘记了这是在学校,是在教室,她还有很多让老师头痛的事,所以,她才上一年级,就被第一个学校开除了。

学习了小学生心理学,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心理的发展其实是一个过程,一个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学校是把儿童从家庭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的过渡机构,它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需求的新成员。一所学校的校风,校园设施,学生所接触的老师以及学生的同年龄团体等构成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教师,同年龄团体尤为重要。小豆豆幸运的来到了巴学园,也为她以后的成功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洗足池水虽然浅,却能打动伟人心”这样的校歌,只有几十名学生,几个电车教室的巴学园,其崇尚自然教育、还孩子自由天性的的教育理念却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巴学园的上课方式。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那道题开始做。“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课也行,先上算术课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在写作文,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在已经习惯了背着小手、中规中矩的中国小学生看来,这一切似乎是“天方夜谭”,但这是真实的。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来“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却很管用:随着小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还有巴学园的音乐课,“能使人体的固有组织更为精巧,同时又能培养心灵节奏”的旋律教育法,它让孩子们用心灵去听,去感知音乐,而不只是死板板的教育,唤起孩子们的感知能力……巴学园还在暑假期间组织像温泉旅行这样的各种集体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相处,彼此熟悉,高度的凝聚力使孩子们之间心理相容,朝气蓬勃。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个性及各项能力的发展。从黑柳彻子的后记中我们发现巴学园的小学生们最后都有着一个不错的归宿,这些都是巴学园成功的有力佐证。

读《窗》有感 篇3

读完了《窗边的小豆豆》,我真舍不得合上书,总想看看书中的小豆豆是怎么调皮捣蛋的,再听听小林校长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一个令人头疼的小女孩是怎样变好的,书中描述了一个特殊的学校——巴学园和一位与众不同的好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在小林校长的指导下,很多让人头疼的孩子渐渐变得乖巧、可爱了。

小林校长很温和,不管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他都不会严厉地批评他(她),而是告诉他(她)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还记得有一次,小豆豆把心爱的钱包掉进厕所了,她还把便池里的东西全部挖出来,被小林校长看见了,他只是微微一笑,然后提醒她说:“记得要放回去哦!”

在生活中,我也有这样的老师。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上体育课,我的同桌郑可,他被另一位同学一不小心把头弄到了,伤了很大一个口子,老师很着急,连忙把他带到医务室并给郑可家长打电话,家长把郑可带去了医院,可过了一会儿,老师还是不放心,又给郑可的家长打电话问郑可的情况,直到老师听到郑可已经没事后才放心。

爸爸妈妈更是对我无限的宽容,有一次,我考试只考了85分,刚开始我怕爸爸会骂我,可我回到家,把试卷小心地递给了爸爸,我不敢看爸爸,可我却听到爸爸说:“别怕,我们来分析一下……”

合上《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记住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我想:生活中的我得到了老师、父母这么多的关心、爱护和鼓励,我一定会在他们的关爱下自由自在地“飞翔”!

读《窗》有感 篇4

暑假曲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好书——《窗边的小豆豆》。回到家里我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这一看便爱不释手了。我还是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吧:文中主要描写了一个名叫小豆豆的孩子,因为调皮一年级的时候就被原来学校退学了,以后她进入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引导和爱护下,由一般人眼里的“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孩子。其实这本书之所以这样吸引着我,还是因为我特别特别地像文中的小豆豆,从小豆豆的身上我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哎呀,还是让我跟大家详细地说说吧!

小豆豆是一个总喜欢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孩子。记得有一次老师让小豆豆站在窗边听课,她由于看到窗外的宣传艺人而按捺不住兴奋地心情竟然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大声跟宣传艺人们打招呼,结果可想而知了,闹得全班同学都认为她“怪怪的”。其实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呢!记得那时我刚上一年级,课间的时候我去操场“勘探地形”意外地发现了“大野猫”(我认为的)的脚印,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地事情啊!我必须找同学一起分享一下,可是事与愿违,这时候上课铃响了,当我跑到教室的时候,白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这可怎么办?这件事情让我坐立不安,于是我就冲白老师举起了手,可是白老师就像是知道我要说什么似的,示意我把手放下。这可怎么办呢?这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我必须告诉白老师!于是,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站起来大声地喊道:“白老师,我告诉您,咱们操场上有大野猫,我看见它留下来的脚印了!”顿时课堂上一片哄堂大笑,连白老师也忍不住地笑了,你们看,我是不是跟小豆豆有点相似啊?

当然我身上还有好多跟小豆豆非常相似的地方,比如说善良、调皮、好奇心重等等。小豆豆是因为有了巴学园、有了小林校长,她的生活才那么地丰富多彩。而我也非常庆幸自己生活在407班这个大家庭,这里有跟小林校长一样的曲老师和白老师等一些好老师的用心地教导,有团结友爱的一帮好同学。短短的三年中我学会了很多,学会了用自己的好奇心去探究知识,学会了用自己的善良去交往了一群好朋友,我的积极向上地发展都来自于我所在的班级,来自于精心培育我的好老师们,我感谢我的班集体,我更感谢精心教育的老师们!

如今的小豆豆早已经是著名的电视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亲善大使的世界名人了,那么我该怎么做呢?我想小豆豆就是我的榜样,我也该像小豆豆一样,用我的好奇、用我的聪明、用我的善良……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美好未来。

读《窗》有感 篇5

《窗边的小豆豆》讲的是小豆豆在巴学院学习和生活的事。开始她是一个怪怪地、另人讨厌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好孩子。

我很羡慕小豆豆的学校和她们的校长,我多么希望也能参加“温泉旅行”、“课间游泳”、“试胆量比赛”、“泉岳寺”等有趣的活动啊!

我觉得小豆豆太可爱了,我很佩服她乐于助人、纯真善良的品质。

读《窗》有感 篇6

“巴学园”,读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的同学一定不陌生,那是一个建立在废弃公共汽车里的学校。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还有这样的学校吗?这不是童话里的故事吧?刚开始读的时候,我一连串的疑问。

不过,读着读着,我渐渐的相信了,真有“巴学园”,因为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就好像在我的身边一样,就在我们彭埠二小的校园里。

先说说校长吧,我们的曹校长和“巴学园”里的小林校长像极了,只是他比小林校长要年轻许多,也要瘦许多,大概还要黑许多。曹校长的脸黑黑的,小小的眼睛带着小小的眼镜,天天早上站在校门口迎接我们。他还能叫得出我的名字:“嘿,张益超!你怎么这么瘦啊,要多吃点,多锻炼哦。”每次他说到这儿,我总是害羞地一笑,滋溜一下从他的腋下钻进校园,他就在我身后“嘿嘿”地笑。可是,我很喜欢他,一点都没有校长的架子,像个邻家大叔叔。不过他重复来重复去,就是这两句话,你说好笑不好笑?

再说说小豆豆吧,我觉得班里的郑佳妮长得就像小豆豆,更重要的是,她和小豆豆一样是颗“糊涂豆子”。这是我给她起的外号,可别让她听见了,不过听见了也无所谓,她最多嘻嘻的笑,因为她的脾气特别好。嗯,郑佳妮最大的特点就是糊涂外加脾气好。明明本子带了吧,可是她自己却老找不到,几次三番,搞得楼老师特别郁闷。有一次,楼老师忍无可忍、无须再忍,终于严厉地批评了她,郑佳妮一脸茫然,好像批评的是隔壁班的同学。这下,楼老师更郁闷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对她厉声呵斥过。

我们的课堂也有点像“巴学园”,特别是郑老师的科学课,那真是“自由”。同学们的意见,她总能洗耳恭听,好像她是学生,我们是老师似的。要给蚯蚓“动手术”了,大家于心不忍,纷纷“抗议”,郑老师只切了一刀,就不了了之;要解剖鱼了,大家不让杀生,郑老师只好到菜场买了死鱼,进行尸体解剖。不过,直到今天,大家都在怀疑:菜场有那么多死鱼吗?不管它,反正我们没杀生。我们高兴了,郑老师就高兴,你说这个老师多好玩。

不过,我还是很向往“巴学园”的,因为有一点,我们学校还没有:那就是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想读几年级,就读几年级。但是我知道,我身边也没有这样的学校,所以也就不特别要求了。

我喜欢“巴学园”,我也喜欢我自己的学校——杭州市彭埠第二小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