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卡罗纳》教学设计(精选35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六组略读延伸课《卡罗纳》
【目标依据】
第二学段最接近目标表述: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紧扣语言、动作和神情描写的词句,感受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领悟表达的丰富性、准确性,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中发现朴素的关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抓住细节描写有感情地复述课文,并掌握复述课文的方法。
3、学会关爱,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意识,美化自己善良的心灵。
【学习重、难点】
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中发现朴素的关爱。并能抓住细节描写有感情地复述课文,掌握复述课文的方法。
【知识链接】
《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作者在序言中说:“这部书是特地献给九岁到十三岁的小学生的。”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学生,还有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等平凡的人。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质。小说写出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
【教学过程预设】
课前谈话:略
一、经典诵读
上节课我们跟随韩老师从平凡的“搭石”中发现了不平凡的美,一只只平凡的小纸船又能承载些什么呢?进入本节课的经典诵读。(大屏幕出示:纸船——寄母亲)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教师范读,试着也读出你的感觉,学生齐读。)
二、承接导入,感悟关爱
师:“搭石”上有美,纸船中有情,《搭石》让我们拥有了一双从平凡人、平凡事中去发现美的眼睛。这节课,让我们继续从平凡人的身上发现美。请齐读课题——卡罗纳。
1、请看大屏幕,这是本课课前预习要求,你完成了吗?谁想展示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
出示预习要求: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这些平凡人的身上哪些平凡的.、细小的举动让你感动?请尽量读出你体会到感情。
2、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的感受。
师:谁先来?
预设1: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生:这是老师的做法,老师的话让我感动。
师:老师的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卡罗纳的关爱。(板书:老师、语言)
师:还有谁接着交流?
预设2: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生:“拉”和老师的语言。
师:不仅话中有爱,轻轻地一拉,也让我们看到了慈母般的师爱。(板书:动作)
师:接着交流。
预设3: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生:
师:是的,虽然同学们(板书:神态)都不说话,但那一双双眼睛里写满了关爱,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师:还有谁想说?
预设4: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开始上课。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生:放、贴、说的话。
师:“我”有千言万语想对他说,却只用了两个简单的动作和一句朴实的话语。(板书:我、动作)
师:还有谁想说?
预设5: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生:围、默默地看着
师:你很会读书,神态中流露出的也是深深的关爱。接着交流。
预设6: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师:你思考了吗?母亲为什么要推开我?(板书:母亲)
生:她怕勾起卡罗纳的回忆而更加伤心。
师指板书: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用神态、语言、动作表达了相同的——关爱。看来,爱不在轰轰烈烈,爱在细微处。
过渡语:故事写得多感人,如果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该有多好!
出示:我会讲故事
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抓住他(她)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小组活动。(3—5分钟)
指生展示,学生评价。
师:关心卡罗纳的仅仅只有这些人吗?他们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安慰他呢?比如:《爱的教育》里面卡罗纳的同学克罗西、弗兰蒂,他们又会怎样做呢?
出示:我爱讲故事
如果能从故事内容想开去,讲出其他人的安慰,故事会更精彩,更感人。试一试吧!
师:请小组长分配好角色,让每位同学都积极参加。
小组活动。(3-5分钟)
小组展示,每展示完一个学生,请学生评价。
师:谁能来完整的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讲故事。
师:太棒了!掌声送给他!
师:同样表达关爱,《搭石》是从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中发现美,选取四件事表达淳朴的乡亲之爱。《卡罗纳》则通过一件事,从平凡的老师、同学、母亲的那些平凡的、细小的举动中表现师生之爱、同学之爱。我们写文章也要向作者那样细致观察,善于从平凡人的言行中感悟爱,表达爱。
师:你学会怎样讲故事了吗?
生:
师:赶快打开《小石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片段,讲给同位听一听。看看从那些平凡人的举动中我们又会感悟些什么呢?
指生讲,生评价。
师:好的文章善于从平凡中发现伟大,这也是《爱的教育》畅销不衰的真正原因。课下,出示:
三、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爱的教育》前十月和十一月的故事,画出细节描写作批注。她将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的。
板书设计:
28、卡罗纳
老师语言
我动作
同学们神态
母亲
修改说明:
复述增加了梯度,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抓住他(她)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在小组交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让学生全班交流,这样能使复述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更加丰满,然后引导学生从故事内容想开去,讲出其他人的安慰,在前面练习复述的基础上,学生就会合理的想象并描述其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又掌握了讲故事的技巧。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遭”“悯”“咛”“咐”“啕”五个字。
2、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4、感受人间美好的爱,课外阅读《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手语表演《爱的奉献》的视频)
这是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的主题歌,操场上节目主持人和四千多名大学生进行手语表演,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手语表演,他们在向世界诉说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正因为有了爱,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阳光,当风雨来袭却依然能感到温暖。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感受发生在一个小男孩身上的故事,他和你们一样大,名字叫卡罗纳。
[板书课题:卡罗纳]
二、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1)多音字:没;屏。
(2)重点词语解释:怜悯、屏息凝神、目不转睛、恍然大悟。
3、用简短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课文讲了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不幸后,老师、同学给予他理解和安慰的故事。
三、整体感知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哪些词语让你感觉到伤心?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明确:“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自己也大病了一场”。教师范读,读出伤心的情感。
2、“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卡罗纳为什么放声大哭?他想起了什么?什么叫千叮咛万嘱咐?哪些词语应该注意?
明确:想到往日情景放声大哭;想起母亲百般呵护;反复叮嘱;“一定”、“总是”。
3、“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号啕大哭是一种怎样的哭泣?应该用怎样的语调读这个词语?
明确:放声大哭,无所顾忌;应用低沉、急速的语调读出卡罗纳的悲伤。
4、“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为什么卡罗纳的目光中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为什么卡罗纳的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他此时想起了什么?看到这样的卡罗纳,你的心情怎么样?
明确:卡罗纳刚失去母亲,看到别的同学有妈妈陪伴时,会想到自己的情形,因而目光充满悲哀;卡罗纳的眼神流露出真心羡慕之情;想到自己再也不能拥抱妈妈;看到这样的卡罗纳心里顿生同情怜悯之情。
四、质疑探究
1、是啊,真是个可怜的孩子。可是卡罗纳失去了母亲,就真的成了孤儿了吗?没有人再爱他了吗?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伤心难过吗?文中的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失去母亲的卡罗纳的?故事中写了哪些人?
学生畅谈,教师总结,明确:卡罗纳虽然失去了母亲,但老师、同学、“我”及“我”的母亲都用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爱。
2、卡罗纳失去了母亲。当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时,老师是怎样做的?老师要求同学们怎么样?你觉得老师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会用怎样的语气?同学们是怎样对待卡罗纳的?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细细地读课文,用心灵去感受,画出这些句子,圈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出相关句子、段落,用心去感受。
3、“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为什么大家都没有说话,都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罗纳?
明确:为卡罗纳失去母亲而感到同情。
4、“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哪几个动作最能反映“我”对卡罗纳的同情与关心?
明确:从“我”的“放”,“贴”和“卡罗纳,别哭了”,让卡罗纳深切感受到“我”对他的同情与关心。
5、“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母亲为什么把“我”推开了?“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你从母亲的“目不转睛”里读懂了什么? 明确:母亲推开“我”是不想让卡罗纳看到此情景再次想起他的母亲而伤心;“目不转睛”意为不转动眼珠地看;“我”从母亲那儿读懂了对失去母亲、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应给予最大的关爱。
6、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什么叫“恍然大悟”?“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明确:突然或一下子明白了;“我”明白母亲是在用她的方式即推开“我”、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来表达对卡罗纳的关爱。
五、课堂小结
虽然卡罗纳失去了最最亲爱的母亲,却得到了身边老师、同学以及同学家长的关心呵护。如果你也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如何表达你的关怀呢?或者,如果你就是卡罗纳,你感受到大家对你的关心,你想说什么?
六、布置作业
相信学习了《卡罗纳》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被深深感动了。这个故事出自一本名叫《爱的教育》的书,这是公认的一部“成长必读书”。书中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个关于爱的故事,每一个爱的故事里都有一颗少年高贵而可敬的心灵。相信通过阅读此书,同学们会受到人类全部美好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课外读读这本书吧!同学间可以交流读后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卡罗纳》这篇课文很令人感动。从学生的朗读中就能感觉到。本堂课我以一段视频《爱的奉献》渲染气氛,引入本堂课主题——爱。导入新课之后,我对字词、文章大意进行了梳理。然后让学生感受卡罗纳的悲伤。通过找出重点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和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进入卡罗纳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去感受他的悲哀,为接下来关爱卡罗纳铺垫情绪。本堂课,我感觉整个教学环节思路较为清晰,但在某些细小环节上花的时间太多,比如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结果学生说了大概有5分钟。我在备课的时候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导致在节奏上,前半节课很缓慢,后半节课又太仓促,今后我会不断改善提高。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文章中的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3、创设情境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了解内容。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写下5组自己认为最难读准的词语,让自己的同桌认读。
二、朗读课外资料《疯娘》,激起感情共鸣。
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找到了很多关于爱的故事,今天老师也找到了一篇,大家想听吗?
老师配乐朗读《疯娘》(背景音乐〈白发亲娘〉)
三、引入新课,借情朗读。
引语:失去母亲的痛苦是巨大的,我们如何去帮助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呢?文章《卡罗纳》告诉我们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并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地方。
1、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最感人的地方。
2、指名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最感人的地方读出来。
师评价: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读得也非常投入,在大家的泪光中我仿佛看到了悲伤的卡罗纳,也仿佛看到了给予卡罗纳无限关爱的人们。(板书:巨大悲痛和无限关爱)
同学们在读课文时肯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自己想到的写在书上。
3、默读课文,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4、交流汇报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5、带着自己的'感悟再次朗读课文。
四、理解内容,体会写法。
师:大家读得这么动情,我仿佛觉得卡罗纳正向我们走来,同学们,当卡罗纳走进教室时,你看到他是什么样子的?
生:她面容灰白,两眼都哭红了……。
师:作者是通过写什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悲痛的形象?
生:“面容灰白”是写人物的神态,“两腿都站不稳”是写他的动作,……。(板书:神态、动作)
师:一个在痛苦中挣扎的孩子得到了老师及时地关爱,作者是通过描写人物的什么让我们看到这一点的?
生:语言、动作……(分别读出相关的内容)。
小结:作者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悲伤的卡罗纳,一个给予他关心和爱护的老师,以及众多关爱他的同学。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文章的理解,带着对人物的理解,再去朗读课文。
五、创设情境,走入人物,再次体验人物情感。
师:既然我们了解和熟悉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那么如果你是卡罗纳,走进教室时应该是什么表情?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又要做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如何说出安慰他的那番话?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人物。
1、找两个学生,一个做“老师”,一个做卡罗纳,其余作他的同学。做“老师”的同学要有感情的读出课文中老师所说的那番话。
情境一:
老师拉着悲伤的卡罗纳走进教室,同学们默默地看着他,这时卡罗纳放声大哭,老师把他搂在怀里安慰他(扮演“老师”的同学读安慰他的话)
2、再找四个学生做卡罗纳的同学,并围在他的周围。
情境二:
师:放学了,同学们没有像往常一样跑出教室,奔向自己的母亲、奔向自己的家,而是围在卡罗纳的周围默默地看着他,这仅仅是默默地注视吗?不,这是默默的关怀,默默的疼爱。在他们的眼里、在他们的心理正流淌着浓浓的情,深深地爱。此时你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卡罗纳说,把想说的说出来吧!
生:“别伤心,你要坚强。”“卡罗纳,我们大家都是你的亲人。”
六、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打开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卡罗纳是不幸的,因为他失去了母亲,卡罗纳又是幸福的,应为他身边有这么多疼他爱他的人。正因为这世界上有了爱,我们才有了幸福和快乐。同学们,拿出我们的情吧,去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请大家伸出热情的手,握住你身边的同学,告诉他,我是你的朋友!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4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人教版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四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 卡罗纳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朗读能力比较强。但由于学生还比较小,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还比较差,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要多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脑,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课文讲述的故事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理解、互相关爱;二是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4.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屏息凝神”“怜悯”“号啕大哭”等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不同表达的方法,体会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理解、互相关爱。
4、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5.教学难点分析 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6.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7.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在黑板上板 “母爱”,看着这两个字,脑海里出现怎样的画面?(语言、动作神态)是的,母爱就是当你害怕时,母亲一句鼓励的话语,母爱就是在生病时,母亲细心地照顾,母爱就是在你失败时,母亲默默地支持。可是一个名叫卡罗纳的小男孩却失去了最疼爱他的母亲,陷入无限的悲痛之中,那么他周围的人会怎样对待他呢?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卡罗纳,走进这饱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板课题)打开课文,翻到109页。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预设:感受到卡罗纳可怜、伤心,感受到老师同学、家长很关爱他)
二、自主朗读,体会伤心。
师:刚才同学们感受到卡罗纳失去母亲非常伤心可怜,那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找到相关的句子。
1、浏览课文,划句子。
2、反馈:
(1)“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2)“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3)“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4)“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学生交流体会 。)
3、教师导读:
孩子们,在家里,在学校、在生活中,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场景对我们来说都是最平凡不过,可这一切都刺痛着卡罗纳,因为这里一切都有母亲的影子。
如今卡罗纳一想到,妈妈再也不能来学校接他,所以——学生读第一句话
当他想到永远都不能牵着妈妈温暖的大手,所以——学生读第二句话
当他想到永远不能再扑进母亲的怀抱,所以——学生读第三句话
当他想到再也不能得到妈妈的爱,所以——学生读第四句话
(任何画面只要与妈妈有关,都会深深地刺痛卡罗纳的心),
三、品读涵咏,体会关爱。
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不是从今以后就失去了爱,孤零零地生活在痛苦孤独中吗 ?
1、哪些人在卡罗纳伤心孤独时给了他关爱呢?板(老师、同学、家长)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老师、同学、家长对卡罗纳的关爱呢?请你用波浪线划出来,并及时写上批注。(根据学生的反馈,顺学而导)
板块一:感受来自老师的爱。
句子一:昨天上午。
1、透过老师对同学们的嘱咐,你读懂了什么?(同情、严格要求)
2、理解庄重严肃。
3、理解“昨天上午,”“明天”。
4、指导朗读(老师担心孩子不懂事,任意的`玩耍嬉戏会刺激到卡罗纳,加重他的痛苦(从老师严格的要求,语重心长的嘱咐,我们感受到了老师对卡罗纳的爱,把老师的这份严格这份关心送进去读一读)
句子二:
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
1、师范读。
2、从老师的话语里你感受到什么?(抚慰)(鼓励)(拉、孩子)
3、指导朗读
4、加提示语读,(亲切)(含着泪水)(语重心长)
从老师亲切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爱有时候爱就是一句亲切的话语(板书亲切的话语)
板块二:感受同学的爱。
老师要求同学们严肃庄重、热情对待卡罗纳,同学们是怎么做呢?
1、句子:“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1)理解:“屏息凝神”。屏:抑止凝:集中精力
(2)引读:同学们都盯着他,连气也不敢(喘一口),生怕自己不恰当的动作,生怕不合适的语言触及他脆弱的心,只能……板书(深情地凝望)
2、句子二:“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师:“一切尽在不言中。”是呀,这是多么关切的目光啊!
3、句子三:“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1)角色转换:卡罗纳的同桌:你为什么要把手放在卡罗纳的肩膀上?你为什么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千言万语化为无声的举动(板书无声的举动)
(2)让我们一起用无声的举动来传递我们的关爱。请你来读,把动作背后隐藏着的东西朗读出来。
板块三:感受家长的爱
句子:我看见母亲在等我,跑过去扑进她的怀抱。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1、什么叫目不转睛。母亲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仿佛在说:(多可怜的孩子,我应该把爱分一点给他,不让他那么孤单)多善良的家长,多敏感的家长。
2、母亲的用意卡罗纳明白了吗?从哪个词读懂?(恍然大悟)
学习带“望”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1、从一个目不转睛就传递出了家长对卡罗那的关爱,课文当中像这样描写人们望的句子还有很多。出示句子:
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换成老师是这样写:
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望着他。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看着他。
母亲把我推开了,望着卡罗纳。
2、你觉得哪种写法更好?
3、同样是描写人们用关切的神情请向卡罗那传递关爱,作者却用不同语言描写,可见作者用词用得非常准确生动。
4、一个“望”字就传递出了人们对卡罗那的爱,其实有时爱就是一句亲切的话语、爱就是无声的举动,爱就是深情地凝望!人们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卡罗那传递爱。(回读板书,板画爱心)有了爱,世界处处充满温暖,让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不断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吧!
8.课堂练习
写读后感
1、推荐《爱的教育》。同学们,《卡罗那》这篇课文是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著的《爱的教育》,这是一本以日记形式来写的小说,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各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围绕“爱”来写,非常值得一读,课后可以借来细细品读。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篇《我的好友卡罗那》,我们一起来阅读。
2、出示文章《我的好友卡罗那》。学生自由阅读,并写读后感
3、交流感受。
4、小结。是的 ,正因为卡罗那是一个关心别人 、乐于助人的人,无论什么 时候,只要别人有困难,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友爱之手,所以在他遇到不幸的时候,同样人们也向他传递着爱,可见爱也是——相互的。
9.作业安排
完成读后感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阅读连接:
好友卡罗纳 十月四日
——本文选自《爱的教育》
虽然只有两天的休假,我好像已经有许多日子不见卡罗纳了。我越和卡罗纳熟悉,越觉得他可爱。不但我如此,大家都是这样。
每当大孩子举起手来要打幼小的孩子的时候,幼小的只要一叫“卡罗纳”,那大孩子就会缩回手去的。他为人很好,有人请求他,不论铅笔、橡皮、纸、小刀,都肯借给或赠予。 我看他的时候,他总半闭了眼给我笑脸看,好像在那里说:“喂,安利柯,我们大家做好朋友啊!”我一见卡罗纳总是要笑起来。他的相貌,使人一见就喜欢,全班中谁都喜欢和他同桌。
有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他看见二年级有一个小孩因丢失了钱,不能买笔记本,站在街上哭,他看见了就把钱给那小孩。他在母亲的生日,费了三天工夫,写了一封有八页长的信,纸的四周还画了许多装饰的花样。
我真喜欢卡罗纳。当我握着他那大手的时候,那种欢喜真是非同一般!他的手和我的手相比,就像大人的手了。我的确相信:卡罗纳真是能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这种精神,从他的眼光里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从他那粗大的喉音中,谁都可以听辨出他所含有的动人的真情。
读后感: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对卡罗纳说:“ 。”
11. 自我问答
在教学中我是如何重视朗读,以读带悟的?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要重视朗读,这是学生展开想象,将文本转化为画面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情趣最直接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卡罗纳》一课时,有个学生就谈到这篇课文最令她感动的句子: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她说读到这些句子时,她感动不已,眼泪都流出来了,她仿佛看到了卡罗纳母亲在世时对卡罗纳百般关心,疼爱有加的情景,而卡罗纳夫失去母亲后伤痛的样子令人心痛、伤心。“我觉得卡罗纳太可怜了!”她激动地说。这样,通过朗读就拉近了文本与学生间的距离,进而让学生获得了情感体验。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计
《卡罗纳》是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中的文章。课文讲述了一个叫卡罗纳的孩子失去母亲极度痛苦,在母亲去世后回到学校上课的一天中得到老师、同学、家长关爱的事。
我以提问的方式和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为切入点,一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通过讲述学生的亲身经历来调动起学生的一种生活体验,感受母爱带来的幸福感。再引出失去母亲的可怜的卡罗纳,引起学生对他的同情。
课文顺利地导入后,我出示一个句式:当卡罗纳时,谁是怎么做的?让学生读课文根据这个句式说话。学生找到一处场景,我就课件出示原文。如果学生找不出来,我就通过适当的过渡语出示,指导学习,让生体会情感,理解卡罗纳的悲伤情绪。
同时,在体现“爱”这一主题时,借助其中一个场景时,同学们围在卡罗纳身边没有说一句话——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卡罗纳的同学,把自己想对卡罗纳说的话写下来,进行写作说话练习,让学生把“爱”说出口。
最后通过播放音乐《爱的奉献》进行升华。
课堂小练笔:以卡罗纳的角度对老师、同学、阿姨说几句话。下面是其中三位学生的小练笔:
敬爱的老师,谢谢你!是你把我从悲痛中拉了回来,是你告诉我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她依然关心着我,依然活在我的身边。
亲爱的同学,谢谢你们给我的关爱。我知道母亲永远都不在了,但她却看着我,我会好好表现,我会快乐地生活下去的。
亲爱的阿姨,谢谢您。您不去拉你自己儿子的手,却示意他来拉我的手,给了我无比的`温暖,就好像是我妈妈拉着我的手。
总体说来,我在把握课文的脉络上是比较清晰的。一个又一个环节下来,学生能体会到两大情感:悲伤和爱。
教学反思:
一、朗读训练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起了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但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在每一处文章场景教学后,应该多让学生读,反复又多形式的读,在读中体会感悟,然后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表达感情。显然,我讲得太多,而学生说得太少。
二、评价语
整堂课的评价语比较单调模糊,虽然有几处评得还不错,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恩”、“好的”、“不错”等等语言。
课堂要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虽然自己的感情是调动起来了,但因为没有设计好学生的朗读,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很好得被调动。除此之外,对学生的反馈不够精细等等。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不管得与失,都为我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够好,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分析
《卡罗纳》是人教版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爱”字,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9个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教学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我主要是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三、教学设计
1、课前谈话,作下铺垫
课前谈话为上课作准备,上课之前就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当学生说到妈妈为自己做的事情时,我就引入:“很多小事中都能感受到妈妈的爱,还有什么事也让你感受到妈妈的爱呢?”让学生自己去说,自我激发情感。
2、揭示课题,学习生字新词
通过课前谈话后,顺其自然,一开始就赞美母爱的伟大无私,通过“赞美母爱”与“失去母亲”这两点形成落差来揭示课题《卡罗纳》。在生字新词的反馈中我预设了三种情况的评价:针对读得好,不够好和读错三种情况的三种不同评价。通过让学生体会卡罗纳曾经与母亲在一起的情景和他伤心欲绝的表现,再一次深化“爱”与“失去爱”这个落差。
3、深入研究,品味关爱
从“失去爱”到“得到爱”这样一个转折,真正开始追寻爱的足迹。让学生找出一份自己最感动的爱,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体会,这是小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通过学生找出一份份的爱来品味老师、同学、其他人对卡罗纳的关爱。对于重要的句子,放时间让学生感悟与朗读;相对不重要的句子,让学生口头感悟。这一部分花了最多的时间.
4、“爱”的小结,课外延伸
说到“爱之花”在卡罗纳身边开放时将板书“成花”加深学生的视觉印象,之后,过渡到课外延伸的环节:联系学生生活,让他们说说自己生活中的“爱之花”(有谁关爱过你或者你关爱过谁?)→推荐并向学生介绍《爱的教育》这本书,给学生一个悬念,让他们课外自主去看→送给学生一份礼物,通过感情朗读深化主题→在语文书的扉页,写下一个“爱”字,升华感情。
5、 回归整体,升华感情
让学生明白爱是一种能力,真正的落实,要从关爱身边的人做起,学会关爱他人。
四、自认为的几个亮点
1、潜移默化地转变学生的思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生字新词时,我问:“还有谁要读?”而不是“谁来读?”在找爱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说所找的那份爱的体会,再作补充与交流。
2、板书的设计。这堂课的板书做到图文结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设计时插入“爱之花”这个元素,便于学生理解与加深印象,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从板书上看,重点很明确,就是围绕一个“爱”字展开。
3、感情朗读。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会思想感情,启发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心情,主要体现在:说到老师的关爱时,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卡罗纳的老师会怎样跟大家说这件事,再去读悟;说到同学的关爱时,让学生以卡罗纳同学的身份去读,读出人物的感情,过字面想象人物的所思所想。当然,我也适当指导、点拨,也进行了范读。
4、课后学生跟我说:“徐老师,我快感动地哭了。”我说:“是嘛!”还有学生说:“关爱他人,幸福自己。”我说:“是呀!”从学生的话中我知道我的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
五、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 在这一节课中没有针对一个方面进行深入教学。
2、 时间的控制不是很好。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设想:
《卡罗纳》一文,情意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打动读者的是人与人之间深厚的爱,生发的点是什么呢?是人物关爱他人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意,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找准了“点”,就能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学设计以“爱”为线,创设情境,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其次,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做精当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过程方法:
在读中感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人和人之间深厚而真挚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读过《爱的教育》这本书吗?《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齐读课题《卡罗纳》。
二、初读课文。
1、卡罗纳是个外国孩子的名字,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本课生字不多,都集中在几个句子中,谁来读读这些句子。(指名读句子)
(1)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读准“怜悯”和“屏息凝神”两个词语,学生齐读句子。
(2)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叮咛”和“嘱咐”是一对近义词,一起读这个词。
(3)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号淘大哭”的“号”是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大声哭泣的意思。齐读这个词。
3、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说)这真是个感人的故事。
三、感悟伤心:
1、母亲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名字,是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那个人。师深情朗诵歌颂母爱的诗歌。(配乐)
母爱是香甜可口的饭菜,是温暖柔软的毛衣;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是孜孜不倦的教诲。
母爱,溶入我的血液;母爱,渗入我的骨髓;母爱,涌入我的心窝。
2、可是卡罗纳的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他再也享受不到这样的母爱了,读读老师摘录的描写卡罗纳伤心的句子,读出他的感受。
(出示描写卡罗纳伤心的四个句子,学生自由读。)
3、指导朗读四个句子,体会卡罗纳的伤心。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指名读。卡罗纳真的大病了一场吗?那是什么?是啊,失去了母亲让卡罗纳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2)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女生读这个句子。以往的千叮咛万嘱咐现在一句也听不到了,卡罗纳放声大哭。
(3)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指名读。你注意到了“号啕大哭”这个词,是什么让卡罗纳号啕大哭呢?是啊,母亲拉着儿子的手多么平常的画面,卡罗纳却再也没有了。
(4)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指名读。那目光中无法形容的悲哀就是他再也不能拥抱自己的妈妈了,他的妈妈去世了。一起读。
四、感受幸福:
1、默读课文2—7自然段,划出周围人是怎样对待卡罗纳的句子,自由练读,读出感受。
2、交流划出的6个句子,师指导朗读,体会周围人对卡罗纳的关爱、同情和鼓励。
(1)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指名读,从“屏息凝神”这个词体会到什么?(同学对卡罗纳不知道说什么好,就用眼神送去关心和安慰。)(板书:屏息凝神地望着)指导读好“同情和怜悯”“屏息凝神地望着”。齐读。
(2)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指名读。指导读“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你要坚强”体会老师对卡罗纳的鼓励和安慰。如果此时卡罗纳在这里,会对大家说什么?一起学着老师的样子鼓励卡罗纳。齐读。
(3)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现在上课。
老师会怎样暗示大家?老师对卡罗纳的关心就淡化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里,齐读。
(4)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指名读。我把对卡罗纳的关心,想对他说的话都化为两个动作,是什么?(放、贴)通过一放一贴又想告诉卡罗纳什么?指导读“卡罗纳,别哭了”以及“放、贴”体会我对同桌卡罗纳的关怀与鼓励。
(5)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指名读。指导读“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板书:默默地看着)体会全班同学在默默地关心卡罗纳。
(6)我看见母亲在等我,跑过去扑进她的怀抱。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指名读。母亲把我一推,为什么?从目不转睛地望着我体会到什么?(板书:目不转睛的望着)让学生感受一个同学家长都能如此关心卡罗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指导朗读。
3、写话。卡罗纳失去了母爱,收获了更多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同学家长的爱,没有太多的言语,只要一个眼神就够了。(齐读板书3个表示眼神的词语)在这无声的眼神背后传达是怎样的心声?这眼神仿佛在告诉卡罗纳什么?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人物的眼神写下来。(学生自由写话)
师配乐引读课文,学生交流。
可怜的卡罗纳来到学校,他面容憔悴,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好像在对卡罗纳说:“”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望着他。仿佛在告诉卡罗纳:“”
当我扑进母亲的怀抱,母亲却把我推开了,而是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好像在对卡罗纳说:“”
4、改变人称引读第一段,让学生体会三种人物的心情。
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个个看似普通的眼神背后竟饱含着如此深情的`关怀和鼓励。大家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老师提出的要求。(出示第一段)齐读。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板书:庄重严肃热情)
这不仅仅是说给同学们听的,也是老师这样告诉自己的。(老师范读改变人称的第一段)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我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不跟他开玩笑,不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也这样对自己说:(学生齐读)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我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我的母亲知道了这个消息,也这样告诉自己:(学生再次齐读)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我也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不跟他开玩笑,不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当别人遭受不幸时,我们就应该这样对待他——(齐读:庄重严肃热情)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惊天动地,只要——(齐读:庄重严肃热情)一个轻轻的动作,一个深情的眼神,这就是——(齐读:庄重严肃热情)
在这庄重严肃热情的背后分明是一份浓浓的爱。浸润在这样的爱中,卡罗纳一定会从失去母亲的悲痛中走出来,浸润在这样的爱中,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都变得温暖,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坚强!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孩子们,我们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你享受了哪些爱?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什么?有一个小朋友卡罗纳在也无法享受母爱,因为他的母亲去世了。今天我们学习《卡罗纳》看看大家是怎样做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再读课文,勾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
三、交流阅读中的收获
1、说说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2、读4~8段,找出大家知道卡罗纳母亲去世见到卡罗纳的言行举止,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大家的表现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
5、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
五、读读“资料袋”并推荐《爱的教育》此书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爱
【课后小结】
1、亲近文本,品词析句: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注重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抓住“古怪”与“可爱”,通过品重点的关联词、成语等,采用换词比较等的方式,以词推进到句与语段的学习上,环环紧扣,“步步为营”,在亲近文本中,触摸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注重迁移,“现买现卖”学了第二自然段的总分关系的写法后,要求学生以此为蓝本,将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文句进行扩充“补白”,既立足文本,又寻求有效的“读写结合点”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3、追求朴实,操作性强本份教学设计能有适当的预设,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应对策略,同时还能设计一些填空类的题目,引领学生有效地深入学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2、创设情境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的极度悲伤以及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给予的关爱。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感铺垫,渲染爱
1、同学们一定很熟悉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响起)听了歌曲你想说什么?
是啊,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母亲,是给我们温暖呵护的人,母亲,一个最温暖的名字。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享受万般温暖的母爱时,有一个跟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他,却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母亲,他再也无法享受母爱,因为残酷的病魔夺走了他母亲的生命。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是卡罗纳(出示课题23、卡罗纳)。
2、齐读课题。
(利用学生熟悉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让学生想象失去母亲后的卡罗纳是什么样的`、为下文体会卡罗纳的悲痛作铺垫。)
二、品读课文,感悟关爱
1、体会卡罗纳的悲痛:
⑴ 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会是怎样的?(随机板书:巨大悲痛)让我们打开书本,用我们喜欢的方式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失去母亲的卡罗纳很可怜,再读一读,读出卡罗纳的悲伤来。
⑵ 自由读思考圈划→用低沉悲伤的语气练读。
⑶ 师生交流反馈:
(课件随机出示四个句子在读中体会悲痛,略。)
① 你从课文哪些地方让感觉到失去母亲的卡罗纳很可怜,很伤心?──为什么?
② 指名读。
③ 评价、范读。
⑷ 师:可怜的卡罗纳他失去母亲的同时,也失去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让我们一起用低沉缓慢的语气来读读这四个句子。读出卡罗纳失去母亲的悲伤。
(配乐读。)
⑸ 从中你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卡罗纳?
(这环节不进行细细品读,在粗线上体会。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师生评价,在评价中提升、感悟卡罗纳的悲伤。由自由读→练读→指名读→评价范读→配乐感情朗读。音乐的渲染进一步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
2、体会无限关爱:
⑴ 师:此时此刻,沉浸在悲痛中的卡罗纳最需要什么呢?面对这样一个不幸的卡罗纳,面对这样一个可怜的卡罗纳,大家纷纷给予他无限的关爱。(板书:无限关爱)现在就让我们再细细地默读课文,用心灵去感受,看看卡罗纳身边的人都是怎么样做的?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也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学生默读课文后,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全班交流。)
⑵ 师:谁来把自己找的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
⑶ 师生交流反馈:
① 随机出示老师、同学、我、我的母亲关爱卡罗纳的句子。
② 抓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反馈有关句子。
师:课文除了写了老师和同学们对卡罗纳的关爱外,还写了谁?
(预设本课重点放在体会、感悟大家对卡罗纳的无限关爱上。因此在教学这环节上,我重点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品读,抓住人物的动作、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入手,深层次地在品词品句中感悟,在朗读中提升。并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拓展延伸,爱的升华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样去宽慰卡罗纳呢?
2、师:今天,不仅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让我很感动,还有我们四⑹班的全体同学也让我感动、板书:
四六班全体同学,啊,这关爱卡罗纳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了。
3、同学们,卡罗纳在这么多人爱的关爱中会感到幸福的。是啊,爱,有时的确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惊天动地。爱,是一句真诚的话;是一个轻轻的接触;就是这朴素的爱,让我们每个人深受感动。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选自哪儿吗? 出示书读读这本书吧,会给你更多的感动。
(从体会、感悟关爱到设身处地去实践关爱他人。在 一种和谐的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走向《爱的教育》。)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打开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卡罗纳是不幸的,因为他失去了母亲,卡罗纳又是幸福的,应为他身边有这么多疼他爱他的人。正因为这世界上有了爱,我们才有了幸福和快乐,。同学们,拿出我们的情吧,去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请大家伸出热情的手,握住你身边的同学,告诉他,我是你的朋友!
(课尾用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作结,既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又能对整堂课的教学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材分析
《卡罗纳》是人教版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爱”字,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9个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教学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我主要是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三、教学设计
1、课前谈话,作下铺垫
课前谈话为上课作准备,上课之前就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当学生说到妈妈为自己做的事情时,我就引入:“很多小事中都能感受到妈妈的爱,还有什么事也让你感受到妈妈的爱呢?”让学生自己去说,自我激发情感。
2、揭示课题,学习生字新词
通过课前谈话后,顺其自然,一开始就赞美母爱的伟大无私,通过“赞美母爱”与“失去母亲”这两点形成落差来揭示课题《卡罗纳》。在生字新词的反馈中我预设了三种情况的评价:针对读得好,不够好和读错三种情况的三种不同评价。通过让学生体会卡罗纳曾经与母亲在一起的情景和他伤心欲绝的表现,再一次深化“爱”与“失去爱”这个落差。
3、深入研究,品味关爱
从“失去爱”到“得到爱”这样一个转折,真正开始追寻爱的足迹。让学生找出一份自己最感动的爱,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体会,这是小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通过学生找出一份份的爱来品味老师、同学、其他人对卡罗纳的关爱。对于重要的句子,放时间让学生感悟与朗读;相对不重要的句子,让学生口头感悟。这一部分花了最多的时间.
4、“爱”的小结,课外延伸
说到“爱之花”在卡罗纳身边开放时将板书“成花”加深学生的视觉印象,之后,过渡到课外延伸的环节:联系学生生活,让他们说说自己生活中的“爱之花”(有谁关爱过你或者你关爱过谁?)→推荐并向学生介绍《爱的教育》这本书,给学生一个悬念,让他们课外自主去看→送给学生一份礼物,通过感情朗读深化主题→在语文书的扉页,写下一个“爱”字,升华感情。
5、 回归整体,升华感情
让学生明白爱是一种能力,真正的.落实,要从关爱身边的人做起,学会关爱他人。
四、自认为的几个亮点
1、潜移默化地转变学生的思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生字新词时,我问:“还有谁要读?”而不是“谁来读?”在找爱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说所找的那份爱的体会,再作补充与交流。
2、板书的设计。这堂课的板书做到图文结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设计时插入“爱之花”这个元素,便于学生理解与加深印象,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从板书上看,重点很明确,就是围绕一个“爱”字展开。
3、感情朗读。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会思想感情,启发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心情,主要体现在:说到老师的关爱时,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卡罗纳的老师会怎样跟大家说这件事,再去读悟;说到同学的关爱时,让学生以卡罗纳同学的身份去读,读出人物的感情,过字面想象人物的所思所想。当然,我也适当指导、点拨,也进行了范读。
4、课后学生跟我说:“徐老师,我快感动地哭了。”我说:“是嘛!”还有学生说:“关爱他人,幸福自己。”我说:“是呀!”从学生的话中我知道我的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
五、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 在这一节课中没有针对一个方面进行深入教学。
2、 时间的控制不是很好。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分析:
《卡罗纳》选自人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的。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品读,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
3、懂得在别人遭遇不幸时,给予帮助、关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阅读体会和感受。
2、通过字面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爱的教育》有关资料;幻灯课件。
设计理念:
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效果;进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教学过程:
一、突显母爱——情境导入
1、(板书:母亲)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妈妈对你的关爱?
2、师:是呀,妈妈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曾有一位男孩儿在***妈生日那天为向他母亲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给他母亲写了一封长达8页纸的信,在信的四周还画上了漂亮的花朵。(稍停顿)可是半年后,无限疼爱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了,这个才四年级的男孩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他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
这个可怜的孩子名字就叫“卡罗纳”。(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再现妈妈的关爱、生活的幸福;再通过老师的煽情表述,垫定哀伤基调。】
二、走进内心——感受伤痛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卡罗纳,走进这饱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想一想,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儿感受到的,并在句子旁写上批注。
2、交流感受:我体会到了一个(怎样)的卡罗纳,是从(文中句子)感受到的。(伤心、可怜、痛苦、悲哀……)理解“号啕大哭”的意思。
3、学习表现卡罗纳伤心的四句话。
课件一起出示: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2)“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3)“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4)“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①、指名读感受最深的句子。
②、说说你从哪感受到卡罗纳的伤心?(引导抓住字词理解:面容灰白、放声大哭、号啕大哭、趴、抱等)
③、渲染气氛,激情引读:(音乐《神秘园》旋律响起)是啊,孩子们!家里、学校、生活中、学习上,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场景,对于我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可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着卡罗纳幼小的心。因为在这一切当中都留有妈妈的影子。而如今妈妈再也不能帮他辅导功课了,所以他(读第2句),再也不能和妈妈手牵着手了,所以他读第3句;甚至再也不能投进妈妈那温暖的怀抱了,所以他(读第4句);当他想到再也得不到妈妈的爱时,所以他(读第1句);任何画面只要与妈妈有关,都会深深地刺痛卡罗纳的心,让我们一起来再一次读好这几句话,读出卡罗纳的伤心。(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用比较经济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感悟句子、体会卡罗纳的伤痛。渲染气氛,再次营造更深层次的哀伤基调,作第二个铺垫。】
三、身临其境——体味关爱
过渡:作者通过描写卡罗纳的神态、动作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卡罗纳失去母爱的那份伤,那份痛!失去母爱的卡罗纳来到学校得到了谁的爱?你能找出这些充满关爱的句子吗?请在你用波浪线划出来,并及时作上批注。(四人小组合作,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
预设交流:
(一)、来自老师的关爱。(板书:老师的爱)
1、“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1)从一个词,一个标点中你都能感受到这份爱,谁想说?请读读。(“!”——非常严肃、命令)
(2)为什么不许、不许什么?再来读读。
(3)老师对卡罗纳充满同情和关爱,她怀着热切的希望,要我们郑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让我们一起读。
2、课件出示:“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孩子,你要坚强哟。”
(1)联系上文读读,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老师对卡罗纳的爱?带着感受朗读。
(2)感悟:“拉到、孩子”,再来读。
(3)师小结:伟大的作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让我们用最真诚的语言,发自内心的再来安慰他一次。(齐读)
(二)、来自同学们的关爱
1、生汇报:“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1)理解:“屏息凝神”。
(2)引读:同学们都盯着他,连气也不敢(喘一口),生怕……生怕……
2、生汇报:“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师:“一切尽在不言中。”是呀,这是多么关切的目光啊!
3、课件出示:“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1)细细地读,一边读,一边感受,不要放过一个字,你会突然发现有几个词跳进你的眼帘。(“放 贴 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千言万语化为一个动作,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请你来读,把动作背后隐藏着的东西朗读出来。
(3)千言万语还化为一句话——齐读。
(三)、来自长辈的关爱
1、出示:“卡罗纳站在……所以母亲把我推开了,她怕……”
(1)母亲的用意我最后明白了吗?从哪个词知道,母亲这个举动想告诉我什么?
(2)是啊,此时他正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无法形容的悲哀)他看到我的母亲来(接我),看到我扑进母亲的(怀抱),他彻底崩溃了,他仿佛在说:……(生想象说)看到这情景,我明白了母亲的用意,我恍然(大悟),没有再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了卡的手一起(回家去了)。
2、语言训练:
请你模仿这句话,把下面这句改了条件的话语补充完整,和同桌说一句类似的话,可以把前面的条件进行改编。
课件出示:
孩子即将远行,他的妈妈目光里充满着 ,
那神情仿佛在说:“ 。”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的设计,给予了学生充分思考、自主学生的时间,通过四人小组的合作读、悟、初次交流,再集体深入探讨。由于,讨论的句子较多,我注意了交流时的节奏。简单的句子,只要求学生读好就行;对于重要的句子,则课件出示,紧抠字词、咬文嚼字,把文字里头的情感充分挖掘出来。并通过品读、评读及引读、导读,去体味老师、同学、长辈带给卡罗纳的关爱,最终使学生入情入境。】
四、还原生活——直抒胸臆
1、师:生活中难免遭到不幸,我们应该正确面对。今天我们通过朗读、体会,学习了这篇选自《爱的教育》的文章。相信大家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育,也会明白在遇到伤心失望的人的时候,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怎么伸出援助之手来表达我们的爱!
2、练笔: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像卡罗纳这样遭遇不幸的人,你会怎样做?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3、指名交流。
4、总结: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齐读)
5、全体起立,师生打手语(齐念):“心地善良,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他人;心地善良,心中有爱,社会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你。”
【设计意图:通过二、三板块的学习,已使学生走入了卡罗纳的精神世界,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此环节的设计,正好把学生积蓄胸中的感受,一迸发泄出来。还原生活,直抒胸臆,在学生精彩的表述中,达到课堂的.
板书设计:
23 *卡罗纳
——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
老师的爱
痛失母爱 (不幸) 得到 同学的爱(幸福)
长辈的爱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了解人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4、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课前准备】
1、《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录音带。
2、写有词语的小黑板,写有重点句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录音带。
2、听了后,你想到了什么?
3、老师小结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小黑板,读准词语。
3、小组内轮读课文,读不对的地方互相纠正。读后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出示阅读提示,弄清阅读要求。
2、默读课文,用“—”画出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用“~~”画出有关句子,并用铅笔在空白处写写你的感受,体会或疑问。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欣赏评价,延伸教育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你从大家的言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2、老师小结后,问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样对待他?
3、本课的作者是谁呀?他写了一本以爱为主题的小说叫《爱的教育》。这些故事都很感人,同学们,有空你们读一读《爱的教育》,这必将会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读《同步阅读》中的《我的同学科列帝》和《朱塞佩·玛志尼》。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13
教材分析:
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个方面展开来 写的。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行的时候是怎样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学情分析:
这是一个发生在同龄人身上的故事,因此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学生会很容易进入情境的。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4、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
学习难点:
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资源:
亚米契斯的资料,《爱的教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在家里同学们能享受到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什么?母爱 有一位叫卡罗纳的小朋友却再也享受不到母爱了,因为她的母亲去世了,当他第一天来上学时发生了那些感人的故事呢?
二、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准下面的词语。
遭到 怜悯 叮咛 号啕大哭 恍然大悟
泛起 端详 嘱咐 屏息凝神 俯下身子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万分伤心的?用“———————————————————” 画出说一说
4、遭到不幸的卡罗纳,心情怎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5、此时此刻,卡罗纳最需要的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老师、我、同学们、妈妈……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从课文中找出老师、同学们、我,以及我的母亲对卡罗纳关爱的句子。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
老师
我
同学们
妈妈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去安慰卡罗纳呢?
(3)如果本课课题换一个,你认为是什么?——————爱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
爱,也许是一句(温暖)的话语,
爱,也许是一道(关切)的目,
爱,也许是一个(亲密)的动作,
爱,也许是( ),
爱,更是一种理解和体谅,
只要我们用(心)感受,
爱,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四、总结感悟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板书设计
老师
母亲去世———————————卡罗纳———————————同学们
失去爱 关爱 我
母亲
23、卡罗纳 问题生成—————————评价单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一、自主学习
1、填空:
《卡罗纳》的作者是________作家________。本文选自他的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体儿童小说。我们还曾学过里面的另一篇故事________。
2、读准下面的词语,在横线上抄写一遍
遭到 怜悯 叮咛 号啕大哭 恍然大悟 泛起 端详 嘱咐 屏息凝神 俯下身子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忽然醒悟。()
(2)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
(3)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 )
4、课文是抓住卡罗纳失去( )后,第一天( )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 )和身边人对他的( )这两个方面展开来写的。
二、合作探究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老师、我、同学们、妈妈……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从课文中找出老师、同学们、我,以及我的母亲对卡罗纳的关爱句子。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
老师
我
同学们
妈妈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去安慰卡罗纳呢?
3、如果本课课题换一个,你认为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
爱,也许是一句( )的话语,
爱,也许是一道( )的目光,
爱,也许是一个( )的动作,
爱,也许是( ),
爱,更是一种理解和体谅,
只要我们用( )感受,
爱,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评价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有两条主线:一,描写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二,描写老师,同学和家长关心卡罗纳的句子。通过讲读卡罗纳的伤心句子让学生感受到此时身边人的关怀对卡罗纳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理解的卡罗纳伤心的句子时,我让学生深入课文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学生运用"感同身受"的方法理解的很深刻,感受到卡罗纳的痛苦。此时卡罗纳最需要的就是身边的人对他的关爱。这部分我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比如: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学生说:"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的胸前"这个动作看出了老师把卡罗纳当作自己的孩子,给他安慰。学生能从"拉"这个细小的动作感受到老师的母亲般的关爱。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设计
《卡罗纳》是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中的文章。课文讲述了一个叫卡罗纳的孩子失去母亲极度痛苦,在母亲去世后回到学校上课的一天中得到老师、同学、家长关爱的事。
我以提问的方式和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为切入点,一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通过讲述学生的亲身经历来调动起学生的一种生活体验,感受母爱带来的幸福感。再引出失去母亲的可怜的卡罗纳,引起学生对他的同情。
课文顺利地导入后,我出示一个句式:当卡罗纳时,谁是怎么做的?让学生读课文根据这个句式说话。学生找到一处场景,我就课件出示原文。如果学生找不出来,我就通过适当的过渡语出示,指导学习,让生体会情感,理解卡罗纳的悲伤情绪。
同时,在体现“爱”这一主题时,借助其中一个场景时,同学们围在卡罗纳身边没有说一句话——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卡罗纳的同学,把自己想对卡罗纳说的话写下来,进行写作说话练习,让学生把“爱”说出口。
最后通过播放音乐《爱的奉献》进行升华。
课堂小练笔:以卡罗纳的角度对老师、同学、阿姨说几句话。下面是其中三位学生的小练笔:
敬爱的老师,谢谢你!是你把我从悲痛中拉了回来,是你告诉我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她依然关心着我,依然活在我的身边。
亲爱的同学,谢谢你们给我的关爱。我知道母亲永远都不在了,但她却看着我,我会好好表现,我会快乐地生活下去的。
亲爱的阿姨,谢谢您。您不去拉你自己儿子的手,却示意他来拉我的手,给了我无比的温暖,就好像是我妈妈拉着我的手。
总体说来,我在把握课文的脉络上是比较清晰的。一个又一个环节下来,学生能体会到两大情感:悲伤和爱。
教学反思:
一、朗读训练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起了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但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在每一处文章场景教学后,应该多让学生读,反复又多形式的读,在读中体会感悟,然后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表达感情。显然,我讲得太多,而学生说得太少。
二、评价语
整堂课的评价语比较单调模糊,虽然有几处评得还不错,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恩”、“好的”、“不错”等等语言。
课堂要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虽然自己的感情是调动起来了,但因为没有设计好学生的朗读,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很好得被调动。除此之外,对学生的反馈不够精细等等。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不管得与失,都为我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够好,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卡罗纳》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卡罗纳》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激发情感
1、直接揭题:
师: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体现关爱之情的文章──卡罗纳。
(课件出示课题。)
2、名言:
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亲爱的母亲,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古今中外,许多人写下了有关母亲的感言,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课件出示名人名言。)
师:确实,妈妈在哪里,哪里就有快乐。但是,小小的卡罗纳却失去了亲爱的妈妈,他遭遇巨大的不幸后,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要求: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3、学生说课文大意,教师适时引导并指导概括大意的方法:
大意:卡罗纳母亲去世了,老师提醒大家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卡罗纳来到学校,伤心地哭了,大家到很关心他。老师把他拉到胸前,我也轻轻地安慰他,最后我和卡罗纳手拉手跟着我妈妈回家了。
三、细读课文,交流感受
1、默读课文,分别画出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和体现大家对他关爱的句子,并在空白处写下批注(自己的理解、感受或疑问)。
(课件出示。)
2、同桌交流:
读一读,说一说自己读了句子后的感受,或同桌两人尝试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
师:读完课文,每位同学肯定都有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请你来读一读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并说说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
⑴请四位同学读、说,其他同学补充。
板书:
悲痛
通过朗读,表现卡罗纳当时悲痛的心情。
师:当卡罗纳如此不幸,如此悲伤时,身边的人又是怎样做的呢?
⑵请几位同学读、说,其他同学补充。
板书:
关爱(神态、动作、语言)
深切的爱,尽在小小的`一言一行中,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传递这份真情吧!用心读一读体现身边人关爱卡罗纳的句子。
四、再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
五、内化拓展
1、给卡罗纳写一封信,给他以春天般的温暖,让他心头的悲伤早日消退。
2、请您代表卡罗纳,向关爱他的人(选取其中的一个)写一封信,感谢他对卡罗纳的无限关爱和帮助。学生选择写信,交流。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16
教材分析:
《卡罗纳》选自人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的。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品读,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
3、懂得在别人遭遇不幸时,给予帮助、关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阅读体会和感受。
2、通过字面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爱的教育》有关资料;幻灯课件。
设计理念:
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效果;进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教学过程:
一、突显母爱——情境导入
1、(板书:母亲)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妈妈对你的关爱?
2、师:是呀,妈妈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曾有一位男孩儿在***妈生日那天为向他母亲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给他母亲写了一封长达8页纸的信,在信的四周还画上了漂亮的花朵。(稍停顿)可是半年后,无限疼爱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了,这个才四年级的男孩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他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
这个可怜的孩子名字就叫“卡罗纳”。(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再现妈妈的关爱、生活的幸福;再通过老师的煽情表述,垫定哀伤基调。】
二、走进内心——感受伤痛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卡罗纳,走进这饱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想一想,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儿感受到的,并在句子旁写上批注。
2、交流感受:我体会到了一个(怎样)的`卡罗纳,是从(文中句子)感受到的。(伤心、可怜、痛苦、悲哀……)理解“号啕大哭”的意思。
3、学习表现卡罗纳伤心的四句话。
课件一起出示: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2)“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3)“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4)“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①、指名读感受最深的句子。
②、说说你从哪感受到卡罗纳的伤心?(引导抓住字词理解:面容灰白、放声大哭、号啕大哭、趴、抱等)
③、渲染气氛,激情引读:(音乐《神秘园》旋律响起)是啊,孩子们!家里、学校、生活中、学习上,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场景,对于我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可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着卡罗纳幼小的心。因为在这一切当中都留有妈妈的影子。而如今妈妈再也不能帮他辅导功课了,所以他(读第2句),再也不能和妈妈手牵着手了,所以他读第3句;甚至再也不能投进妈妈那温暖的怀抱了,所以他(读第4句);当他想到再也得不到妈妈的爱时,所以他(读第1句);任何画面只要与妈妈有关,都会深深地刺痛卡罗纳的心,让我们一起来再一次读好这几句话,读出卡罗纳的伤心。(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用比较经济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感悟句子、体会卡罗纳的伤痛。渲染气氛,再次营造更深层次的哀伤基调,作第二个铺垫。】
三、身临其境——体味关爱
过渡:作者通过描写卡罗纳的神态、动作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卡罗纳失去母爱的那份伤,那份痛!失去母爱的卡罗纳来到学校得到了谁的爱?你能找出这些充满关爱的句子吗?请在你用波浪线划出来,并及时作上批注。(四人小组合作,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
预设交流:
(一)、来自老师的关爱。(板书:老师的爱)
1、“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1)从一个词,一个标点中你都能感受到这份爱,谁想说?请读读。(“!”——非常严肃、命令)
(2)为什么不许、不许什么?再来读读。
(3)老师对卡罗纳充满同情和关爱,她怀着热切的希望,要我们郑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让我们一起读。
2、课件出示:“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孩子,你要坚强哟。”
(1)联系上文读读,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老师对卡罗纳的爱?带着感受朗读。
(2)感悟:“拉到、孩子”,再来读。
(3)师小结:伟大的作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让我们用最真诚的语言,发自内心的再来安慰他一次。(齐读)
(二)、来自同学们的关爱
1、生汇报:“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1)理解:“屏息凝神”。
(2)引读:同学们都盯着他,连气也不敢(喘一口),生怕……生怕……
2、生汇报:“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师:“一切尽在不言中。”是呀,这是多么关切的目光啊!
3、课件出示:“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1)细细地读,一边读,一边感受,不要放过一个字,你会突然发现有几个词跳进你的眼帘。(“放 贴 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千言万语化为一个动作,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请你来读,把动作背后隐藏着的东西朗读出来。
(3)千言万语还化为一句话——齐读。
(三)、来自长辈的关爱
1、出示:“卡罗纳站在……所以母亲把我推开了,她怕……”
(1)母亲的用意我最后明白了吗?从哪个词知道,母亲这个举动想告诉我什么?
(2)是啊,此时他正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无法形容的悲哀)他看到我的母亲来(接我),看到我扑进母亲的(怀抱),他彻底崩溃了,他仿佛在说:……(生想象说)看到这情景,我明白了母亲的用意,我恍然(大悟),没有再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了卡的手一起(回家去了)。
2、语言训练:
请你模仿这句话,把下面这句改了条件的话语补充完整,和同桌说一句类似的话,可以把前面的条件进行改编。
课件出示:
孩子即将远行,他的妈妈目光里充满着 ,
那神情仿佛在说:“ 。”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的设计,给予了学生充分思考、自主学生的时间,通过四人小组的合作读、悟、初次交流,再集体深入探讨。由于,讨论的句子较多,我注意了交流时的节奏。简单的句子,只要求学生读好就行;对于重要的句子,则课件出示,紧抠字词、咬文嚼字,把文字里头的情感充分挖掘出来。并通过品读、评读及引读、导读,去体味老师、同学、长辈带给卡罗纳的关爱,最终使学生入情入境。】
四、还原生活——直抒胸臆
1、师:生活中难免遭到不幸,我们应该正确面对。今天我们通过朗读、体会,学习了这篇选自《爱的教育》的文章。相信大家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育,也会明白在遇到伤心失望的人的时候,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怎么伸出援助之手来表达我们的爱!
2、练笔: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像卡罗纳这样遭遇不幸的人,你会怎样做?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3、指名交流。
4、总结: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齐读)
5、全体起立,师生打手语(齐念):“心地善良,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他人;心地善良,心中有爱,社会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你。”
【设计意图:通过二、三板块的学习,已使学生走入了卡罗纳的精神世界,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此环节的设计,正好把学生积蓄胸中的感受,一迸发泄出来。还原生活,直抒胸臆,在学生精彩的表述中,达到课堂的.
板书设计:
23 *卡罗纳
——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
老师的爱
痛失母爱 (不幸) 得到 同学的爱(幸福)
长辈的爱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1、认识文章中的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3、创设情境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了解内容。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写下5组自己认为最难读准的词语,让自己的同桌认读。
二、朗读课外资料《疯娘》,激起感情共鸣。
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找到了很多关于爱的故事,今天老师也找到了一篇,大家想听吗?
老师配乐朗读《疯娘》(背景音乐〈白发亲娘〉)
三、引入新课,借情朗读。
引语:失去母亲的痛苦是巨大的,我们如何去帮助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呢?文章《卡罗纳》告诉我们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并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地方。
1、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最感人的地方。
2、指名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最感人的地方读出来。
师评价: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读得也非常投入,在大家的泪光中我仿佛看到了悲伤的卡罗纳,也仿佛看到了给予卡罗纳无限关爱的.人们。(板书:巨大悲痛和无限关爱)
同学们在读课文时肯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自己想到的写在书上。
3、默读课文,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4、交流汇报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5、带着自己的感悟再次朗读课文。
四、理解内容,体会写法。
师:大家读得这么动情,我仿佛觉得卡罗纳正向我们走来,同学们,当卡罗纳走进教室时,你看到他是什么样子的?
生:她面容灰白,两眼都哭红了……。
师:作者是通过写什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悲痛的形象?
生:“面容灰白”是写人物的神态,“两腿都站不稳”是写他的动作,……。(板书:神态、动作)
师:一个在痛苦中挣扎的孩子得到了老师及时地关爱,作者是通过描写人物的什么让我们看到这一点的?
生:语言、动作……(分别读出相关的内容)。
小结:作者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悲伤的卡罗纳,一个给予他关心和爱护的老师,以及众多关爱他的同学。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文章的理解,带着对人物的理解,再去朗读课文。
五、创设情境,走入人物,再次体验人物情感。
师:既然我们了解和熟悉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那么如果你是卡罗纳,走进教室时应该是什么表情?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又要做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如何说出安慰他的那番话?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人物。
1、找两个学生,一个做“老师”,一个做卡罗纳,其余作他的同学。做“老师”的同学要有感情的读出课文中老师所说的那番话。
情境一:
老师拉着悲伤的卡罗纳走进教室,同学们默默地看着他,这时卡罗纳放声大哭,老师把他搂在怀里安慰他(扮演“老师”的同学读安慰他的话)
2、再找四个学生做卡罗纳的同学,并围在他的周围。
情境二:
师:放学了,同学们没有像往常一样跑出教室,奔向自己的母亲、奔向自己的家,而是围在卡罗纳的周围默默地看着他,这仅仅是默默地注视吗?不,这是默默的关怀,默默的疼爱。在他们的眼里、在他们的心理正流淌着浓浓的情,深深地爱。此时你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卡罗纳说,把想说的说出来吧!
生:“别伤心,你要坚强。”“卡罗纳,我们大家都是你的亲人。”
六、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打开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卡罗纳是不幸的,因为他失去了母亲,卡罗纳又是幸福的,应为他身边有这么多疼他爱他的人。正因为这世界上有了爱,我们才有了幸福和快乐。同学们,拿出我们的情吧,去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请大家伸出热情的手,握住你身边的同学,告诉他,我是你的朋友!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1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2、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3、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
教学难点:
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准备:
1、课文插页的挂图。
2、写有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推介新书,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永恒的,令人百读不厌。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本书,该书曾在19世纪轰动了意大利文坛,并且先后被译成了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你们想知道这书叫什么名字吗?《爱的教育》真的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里边的一篇故事。
二、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比较长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小黑板,读准9个词语。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出现的问题,同学互相帮助纠正。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提纲导读,感悟理解
1、出示“导读提纲”,学生自读课文。
a、当知道卡罗纳所遭遇的不幸时,老师是怎么做的?
b.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万分伤心的?
c、“我”和同学们是怎样传达对卡罗纳的关爱的?
d.当“我”跑过来扑进母亲的怀抱时,她为什么把“我”推开了?“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
你从母亲的“目不转睛”里读懂了什么?“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2、学生读读、画画、议议。
3、提供范例,指导交流。
a、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脚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b.他的脑海里一下子闪现出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c、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起来。
4、学生交流。
四、欣赏评价,延伸教育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去宽慰卡罗纳呢?
2、你对卡罗纳身边的人们是怎么看的,请选择一个作一番评价。
3、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积累9个词语。
2、摘抄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3、谈谈自己对本课课题的理解,这个标题好吗?若不好,你能给它换一个更好的课题吗?并用文字将自己的想法记述下来。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1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2、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3、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
教学难点:
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准备:
1、课文插页的挂图。
2、写有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推介新书,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永恒的,令人百读不厌。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本书,该书曾在19世纪轰动了意大利文坛,并且先后被译成了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你们想知道这书叫什么名字吗?《爱的教育》真的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里边的一篇故事。
二、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比较长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小黑板,读准9个词语。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出现的问题,同学互相帮助纠正。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提纲导读,感悟理解
1、出示“导读提纲”,学生自读课文。
a、当知道卡罗纳所遭遇的不幸时,老师是怎么做的?
b.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万分伤心的?
c、“我”和同学们是怎样传达对卡罗纳的关爱的?
d.当“我”跑过来扑进母亲的怀抱时,她为什么把“我”推开了?“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
你从母亲的“目不转睛”里读懂了什么?“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2、学生读读、画画、议议。
3、提供范例,指导交流。
a、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脚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b.他的脑海里一下子闪现出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c、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起来。
4、学生交流。
四、欣赏评价,延伸教育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去宽慰卡罗纳呢?
2、你对卡罗纳身边的人们是怎么看的,请选择一个作一番评价。
3、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积累9个词语。
2、摘抄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3、谈谈自己对本课课题的理解,这个标题好吗?若不好,你能给它换一个更好的课题吗?并用文字将自己的想法记述下来。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20
教学设计
《卡罗纳》是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中的文章。课文讲述了一个叫卡罗纳的孩子失去母亲极度痛苦,在母亲去世后回到学校上课的一天中得到老师、同学、家长关爱的事。
我以提问的方式和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为切入点,一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通过讲述学生的亲身经历来调动起学生的一种生活体验,感受母爱带来的幸福感。再引出失去母亲的可怜的卡罗纳,引起学生对他的同情。
课文顺利地导入后,我出示一个句式:当卡罗纳时,谁是怎么做的?让学生读课文根据这个句式说话。学生找到一处场景,我就课件出示原文。如果学生找不出来,我就通过适当的过渡语出示,指导学习,让生体会情感,理解卡罗纳的悲伤情绪。
同时,在体现“爱”这一主题时,借助其中一个场景时,同学们围在卡罗纳身边没有说一句话——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卡罗纳的同学,把自己想对卡罗纳说的话写下来,进行写作说话练习,让学生把“爱”说出口。
最后通过播放音乐《爱的奉献》进行升华。
课堂小练笔:以卡罗纳的角度对老师、同学、阿姨说几句话。下面是其中三位学生的小练笔:
敬爱的老师,谢谢你!是你把我从悲痛中拉了回来,是你告诉我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她依然关心着我,依然活在我的身边。
亲爱的同学,谢谢你们给我的关爱。我知道母亲永远都不在了,但她却看着我,我会好好表现,我会快乐地生活下去的。
亲爱的阿姨,谢谢您。您不去拉你自己儿子的手,却示意他来拉我的手,给了我无比的温暖,就好像是我妈妈拉着我的手。
总体说来,我在把握课文的脉络上是比较清晰的`。一个又一个环节下来,学生能体会到两大情感:悲伤和爱。
教学反思:
一、朗读训练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起了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但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在每一处文章场景教学后,应该多让学生读,反复又多形式的读,在读中体会感悟,然后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表达感情。显然,我讲得太多,而学生说得太少。
二、评价语
整堂课的评价语比较单调模糊,虽然有几处评得还不错,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恩”、“好的”、“不错”等等语言。
课堂要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虽然自己的感情是调动起来了,但因为没有设计好学生的朗读,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很好得被调动。除此之外,对学生的反馈不够精细等等。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不管得与失,都为我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够好,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2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2、创设情境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的极度悲伤以及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给予的关爱。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感铺垫,渲染爱
1、同学们一定很熟悉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响起)听了歌曲你想说什么?
是啊,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母亲,是给我们温暖呵护的人,母亲,一个最温暖的名字。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享受万般温暖的母爱时,有一个跟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他,却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母亲,他再也无法享受母爱,因为残酷的病魔夺走了他母亲的生命。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是卡罗纳(出示课题23、卡罗纳)。
2、齐读课题。
(利用学生熟悉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让学生想象失去母亲后的卡罗纳是什么样的、为下文体会卡罗纳的悲痛作铺垫。)
二、品读课文,感悟关爱
1、体会卡罗纳的悲痛:
⑴ 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会是怎样的?(随机板书:巨大悲痛)让我们打开书本,用我们喜欢的方式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失去母亲的卡罗纳很可怜,再读一读,读出卡罗纳的悲伤来。
⑵ 自由读思考圈划→用低沉悲伤的语气练读。
⑶ 师生交流反馈:
(课件随机出示四个句子在读中体会悲痛,略。)
① 你从课文哪些地方让感觉到失去母亲的卡罗纳很可怜,很伤心?──为什么?
② 指名读。
③ 评价、范读。
⑷ 师:可怜的卡罗纳他失去母亲的同时,也失去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让我们一起用低沉缓慢的语气来读读这四个句子。读出卡罗纳失去母亲的悲伤。
(配乐读。)
⑸ 从中你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卡罗纳?
(这环节不进行细细品读,在粗线上体会。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师生评价,在评价中提升、感悟卡罗纳的悲伤。由自由读→练读→指名读→评价范读→配乐感情朗读。音乐的渲染进一步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
2、体会无限关爱:
⑴ 师:此时此刻,沉浸在悲痛中的卡罗纳最需要什么呢?面对这样一个不幸的卡罗纳,面对这样一个可怜的卡罗纳,大家纷纷给予他无限的关爱。(板书:无限关爱)现在就让我们再细细地默读课文,用心灵去感受,看看卡罗纳身边的人都是怎么样做的'?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也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学生默读课文后,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全班交流。)
⑵ 师:谁来把自己找的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
⑶ 师生交流反馈:
① 随机出示老师、同学、我、我的母亲关爱卡罗纳的句子。
② 抓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反馈有关句子。
师:课文除了写了老师和同学们对卡罗纳的关爱外,还写了谁?
(预设本课重点放在体会、感悟大家对卡罗纳的无限关爱上。因此在教学这环节上,我重点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品读,抓住人物的动作、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入手,深层次地在品词品句中感悟,在朗读中提升。并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拓展延伸,爱的升华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样去宽慰卡罗纳呢?
2、师:今天,不仅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让我很感动,还有我们四⑹班的全体同学也让我感动、板书:
四六班全体同学,啊,这关爱卡罗纳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了。
3、同学们,卡罗纳在这么多人爱的关爱中会感到幸福的。是啊,爱,有时的确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惊天动地。爱,是一句真诚的话;是一个轻轻的接触;就是这朴素的爱,让我们每个人深受感动。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选自哪儿吗? 出示书读读这本书吧,会给你更多的感动。
(从体会、感悟关爱到设身处地去实践关爱他人。在 一种和谐的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走向《爱的教育》。)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打开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卡罗纳是不幸的,因为他失去了母亲,卡罗纳又是幸福的,应为他身边有这么多疼他爱他的人。正因为这世界上有了爱,我们才有了幸福和快乐,。同学们,拿出我们的情吧,去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请大家伸出热情的手,握住你身边的同学,告诉他,我是你的朋友!
(课尾用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作结,既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又能对整堂课的教学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2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学会关爱他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重、难点:
1、体会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学会关爱他人。
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记得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课文《争吵》后,不少同学纷纷买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来看。今天,我们还要学习里边的另一个故事《23*卡罗纳》(板书)
二、读词
1、老师相信同学们能把这些词语读正确。(出示词语)指名读,其他同学听他读对了就跟着读三遍,要是他读了,赶紧举手来指正。
2、当我第一次读这个故事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的眼眶湿润了,喉咙里像是有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怪难受的。你也有这样的感受吗,你为什么难过?
生:因为卡罗纳失去了母亲,很可怜。
3、从课文中,我们体会到卡罗纳失去了母亲,心情是多么悲痛。(板书“悲痛”)
三、感受卡罗纳的悲痛。
1、从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卡罗纳失去母亲后无比悲痛呢?请翻开语文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用~~~画出来。
2、个别汇报。适时指导朗读。
3、师生接读课文。
四、根据导读学习,体会大家体会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学会关爱他人。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这是这篇课文的导读给我们的问题。略读课文上面的导读部分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它指引着我们学好这篇课文的方向和目标。要是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将大功告成,要不要自己试试看,好,开始吧!(出示导读问题,提示做法)
2、现在把你的想法告诉你们的小组的其他同学,你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在小组里共同思考。
3、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有不少举手)等等,先说说“大家”是指文中的谁?(学生说后分别在黑板上画线处板书:老师 “我” 同学们 “我”的`母亲)好,我们分别来说说他们怎么做,要回答这个问题的请这样举手,(低举)其他同学在注意听回答时有新的疑问可以在他说完后把手举高。
学生提问:
为什么“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开始上课。”
母亲为什么把“我”推开?“我”恍然大悟什么?
“我不知说什么才好”,为什么又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
4、从大家的做法中,你能体会或感觉到什么?(板书:关爱并画一颗心)
师: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相信卡罗纳在大家的关爱中,心情会慢慢好转,会从悲痛的深谷中走出来。此时,他肯定有好多话要跟大家说,他会说什么呢?
5、是啊,关爱的力量多么伟大,他可以给人勇气,让人变得坚强,他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品质。你从大家对卡罗纳关爱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关爱他人——父母、老师、同学;老弱病残等)
6、爱,让人间充满温馨,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带着关爱,走进课文,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外延伸。
我们知道这篇感人的故事出自《爱的教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本书,课文后面资料袋有介绍。(指名读)这本书里还写到了卡罗纳失去母亲之前和之后的事,同学们有空多读读,让爱永驻我们每个人的心间!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2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课文讲述的故事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理解、互相关爱;
2、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想咱们先聊聊天,可以吗?课间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同学不小心摔倒了,你会怎么做?(主动帮助)上课的时候有同学回答问题答错了,你又会怎么做呢?现在就要上课了,老师有点紧张,你准备怎么帮助我呢?看得出,你们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1、课前板书课题:卡罗纳
有一个和同学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名字叫卡罗纳。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疼他爱他的妈妈去世了。这一天他来到了学校,你看他面容灰白,眼睛通红,两腿站不稳,好像大病了一场似的。
来,让我们轻声呼唤他的名字。
再深情一些。
二、感知课文,了解大概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让我帮大家再来回顾一下。
首先请大家看几个词语
遭到 号啕大哭 端详 悲哀
(这几个词语都是写谁的?——卡罗纳。谁能用上这几个词语来说说卡罗纳,一个也行。)
2、卡罗纳失去了母亲,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啊!同学们,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关爱,板书:爱)
是啊,那卡罗纳身边的人又会怎样给他关爱,安慰他受伤的心灵呢?
三、直奔重点,感悟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找寻一下都是哪些人给了卡罗纳关爱?
2、指名说。师随机板书:老师 同学 朋友 我母亲
3、请同学们看背投,你会说吗?
卡罗纳年纪这么小就失去了母亲,非常可怜, 所以说他是不幸的;可他身边又有这么多人关心他,所以说他又是幸福的!
(老师用红笔圈一个心,完成板书)
4、现在就让我们赶紧走近这些人,看他们是怎样关爱这个不幸的孩子的?请同学们读课文,用心去触摸这些人的心灵,并在你最感动的地方认真地写上你的感受,时间暂定5分钟。
5、汇报交流。
指名说。谁对卡罗纳的.关爱最让你感动,读读你画的句子吧!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老师把卡罗纳……你要坚强哟!”
(从这里你能感受到什么?)
母亲把我推开,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当时我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读完这两段话,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6、指导朗读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同学们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爱的教育》,书中讲的就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真诚理解,互相关爱的一系列感人故事,可以说处处充满着真爱。今天我们学了其中这么一篇,相信同学们都有很深的感受。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爱的奉献》这首唱出亿万人们心灵的歌曲,完成几个练习。
出示练习:
1)读了《卡罗纳》的故事,我想,当——,我会——,还会——。
2)我觉得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爱能——,爱能——。
3)是啊,爱是人间最温暖的春风,爱是联结人与人情感的最动人的红丝带,让我们都来做有爱心的人,让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爱。
非常感谢同学们,下课!
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对我而言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每次课堂教学,总想给学生更多的感悟和收获,可每每又总会留下些许遗憾。本节课我主要想让学生“读中生感,感中悟情,情中升华”。
也许正是因为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才会有如此大的魅力,才会让我们这些喜欢语文教学的人为之勤耕不辍,奋斗终生。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24
教学目标
1、认识文章中的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师: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谁?你能说说你的妈妈吗?
3、师:母亲,是给我们温暖呵护的人,母亲,一个最温暖的名字。可是,只读小学3年级的卡罗纳却失去了无限疼爱他的母亲,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连两腿也站不稳,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他万分伤心。
4、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你的心情怎样?
5、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会是怎样的?
二、自由读文,个性感知
1、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并且说说失去母亲后的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看到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这样投入,说明同学们被这篇课文感动了,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吧。先自己读(出示生词课件)
3、这些生字词大家都会读了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交流: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快速地读一读课文,划出描写卡罗纳不幸的句子。
6、出示句子,选择一句仔细地读
7、师:卡罗纳那么可怜,那么不幸,都是因为他失去了——(母亲),他痛失了母爱。板书:痛失母爱
三、品读课文感受幸福
1、师: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不幸的,但是他又是幸福的,因为他得到了身边很多人的关爱。请你们细细地默读课文,划出大家关爱他的句子,好好读一读,并说说你的体会。
2、师:谁来把自己找的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
(出示)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让学生说,师小结:这真是一位细心、善解人意的老师。
你能读好老师说的话吗?试一试
(出示)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①自由读句子,你从哪几个词语中特别能感受到老师对卡罗纳的关爱
②抓住“拉”、“痛痛快快地哭吧”、“你要坚强哟”
③师:老师的动作中、话语中都充满安慰和鼓励,饱含了深深的爱意。板书:老师的爱
④请你像老师一样说说这一段话
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开始上课。
①师:老师的语言、动作都让你们感动,老师还有哪个动作让你们感动呢?
师小结:是呀,老师想用上课来缓解卡罗纳的悲伤,多么细心的老师啊!
过渡:师:老师把对卡罗纳真切的关爱淡化在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眼神里,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中。老师时时刻刻都记着不要伤害到卡罗纳,她的良苦用心真让我们感动。还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大家对他的关爱
(出示)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①师:“屏息凝神”是什么意思?
②师:同学们都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罗纳,同学们的心里、目光中充满了什么?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同学对他的爱呢?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出示)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①学生谈体会
②师:哪几个词特别能体会到这种关爱。抓住“放”、“贴”
②一个轻微的动作传递着一份同学的爱,同时卡罗纳接受了这份爱,也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③请你轻轻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这份爱
(出示)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回家去。①“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忽然明白的意思。)
②我恍然大悟了什么?出示: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当时我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
③师:当时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④师:一个并不是经常与卡罗纳接触的人,一个同学的家长,对卡罗纳也是如此的同情和关心,这里包含了一个长辈的爱。板书:长辈的爱
⑤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四、拓展延伸,理解关爱
1、师:卡罗纳是幸福的,他得到了那么多人的爱。爱,无需豪言壮语;爱,无需惊天动地。只需一句真诚的话语,只需一个轻微的动作,更只需一个深情的眼神。老师、同学、家长,用自己的真诚理解、安慰、关爱着遭遇不幸的卡罗纳。2、师: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3、师: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退。爱,让人间充满温馨。
5、你知道这篇文章出自哪本书?——《爱的教育》。这本曾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同学们,让我们有空多读一读《爱的教育》吧!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25
教材分析:
《卡罗纳》选自人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的。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品读,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
3、懂得在别人遭遇不幸时,给予帮助、关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阅读体会和感受。
2、通过字面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爱的教育》有关资料;幻灯课件。
设计理念:
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效果;进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教学过程:
一、突显母爱——情境导入
1、(板书:母亲)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妈妈对你的关爱?
2、师:是呀,妈妈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曾有一位男孩儿在***妈生日那天为向他母亲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给他母亲写了一封长达8页纸的信,在信的四周还画上了漂亮的花朵。(稍停顿)可是半年后,无限疼爱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了,这个才四年级的男孩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他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
这个可怜的孩子名字就叫“卡罗纳”。(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再现妈妈的关爱、生活的幸福;再通过老师的煽情表述,垫定哀伤基调。】
二、走进内心——感受伤痛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卡罗纳,走进这饱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想一想,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儿感受到的,并在句子旁写上批注。
2、交流感受:我体会到了一个(怎样)的卡罗纳,是从(文中句子)感受到的。(伤心、可怜、痛苦、悲哀……)理解“号啕大哭”的意思。
3、学习表现卡罗纳伤心的四句话。
课件一起出示:
(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2)“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3)“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4)“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①、指名读感受最深的句子。
②、说说你从哪感受到卡罗纳的伤心?(引导抓住字词理解:面容灰白、放声大哭、号啕大哭、趴、抱等)
③、渲染气氛,激情引读:(音乐《神秘园》旋律响起)是啊,孩子们!家里、学校、生活中、学习上,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场景,对于我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可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着卡罗纳幼小的心。因为在这一切当中都留有妈妈的影子。而如今妈妈再也不能帮他辅导功课了,所以他(读第2句),再也不能和妈妈手牵着手了,所以他读第3句;甚至再也不能投进妈妈那温暖的怀抱了,所以他(读第4句);当他想到再也得不到妈妈的爱时,所以他(读第1句);任何画面只要与妈妈有关,都会深深地刺痛卡罗纳的心,让我们一起来再一次读好这几句话,读出卡罗纳的伤心。(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用比较经济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感悟句子、体会卡罗纳的伤痛。渲染气氛,再次营造更深层次的哀伤基调,作第二个铺垫。】
三、身临其境——体味关爱
过渡:作者通过描写卡罗纳的神态、动作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卡罗纳失去母爱的那份伤,那份痛!失去母爱的卡罗纳来到学校得到了谁的爱?你能找出这些充满关爱的句子吗?请在你用波浪线划出来,并及时作上批注。(四人小组合作,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
预设交流:
(一)、来自老师的关爱。(板书:老师的爱)
1、“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1)从一个词,一个标点中你都能感受到这份爱,谁想说?请读读。(“!”——非常严肃、命令)
(2)为什么不许、不许什么?再来读读。
(3)老师对卡罗纳充满同情和关爱,她怀着热切的希望,要我们郑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让我们一起读。
2、课件出示:“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孩子,你要坚强哟。”
(1)联系上文读读,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老师对卡罗纳的爱?带着感受朗读。
(2)感悟:“拉到、孩子”,再来读。
(3)师小结:伟大的'作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让我们用最真诚的语言,发自内心的再来安慰他一次。(齐读)
(二)、来自同学们的关爱
1、生汇报:“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1)理解:“屏息凝神”。
(2)引读:同学们都盯着他,连气也不敢(喘一口),生怕……生怕……
2、生汇报:“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师:“一切尽在不言中。”是呀,这是多么关切的目光啊!
3、课件出示:“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1)细细地读,一边读,一边感受,不要放过一个字,你会突然发现有几个词跳进你的眼帘。(“放 贴 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千言万语化为一个动作,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请你来读,把动作背后隐藏着的东西朗读出来。
(3)千言万语还化为一句话——齐读。
(三)、来自长辈的关爱
1、出示:“卡罗纳站在……所以母亲把我推开了,她怕……”
(1)母亲的用意我最后明白了吗?从哪个词知道,母亲这个举动想告诉我什么?
(2)是啊,此时他正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无法形容的悲哀)他看到我的母亲来(接我),看到我扑进母亲的(怀抱),他彻底崩溃了,他仿佛在说:……(生想象说)看到这情景,我明白了母亲的用意,我恍然(大悟),没有再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了卡的手一起(回家去了)。
2、语言训练:
请你模仿这句话,把下面这句改了条件的话语补充完整,和同桌说一句类似的话,可以把前面的条件进行改编。
课件出示:
孩子即将远行,他的妈妈目光里充满着 ,
那神情仿佛在说:“ 。”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的设计,给予了学生充分思考、自主学生的时间,通过四人小组的合作读、悟、初次交流,再集体深入探讨。由于,讨论的句子较多,我注意了交流时的节奏。简单的句子,只要求学生读好就行;对于重要的句子,则课件出示,紧抠字词、咬文嚼字,把文字里头的情感充分挖掘出来。并通过品读、评读及引读、导读,去体味老师、同学、长辈带给卡罗纳的关爱,最终使学生入情入境。】
四、还原生活——直抒胸臆
1、师:生活中难免遭到不幸,我们应该正确面对。今天我们通过朗读、体会,学习了这篇选自《爱的教育》的文章。相信大家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育,也会明白在遇到伤心失望的人的时候,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怎么伸出援助之手来表达我们的爱!
2、练笔: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像卡罗纳这样遭遇不幸的人,你会怎样做?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3、指名交流。
4、总结: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齐读)
5、全体起立,师生打手语(齐念):“心地善良,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他人;心地善良,心中有爱,社会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你。”
【设计意图:通过二、三板块的学习,已使学生走入了卡罗纳的精神世界,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此环节的设计,正好把学生积蓄胸中的感受,一迸发泄出来。还原生活,直抒胸臆,在学生精彩的表述中,达到课堂的.
板书设计:
23 *卡罗纳
——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
老师的爱
痛失母爱 (不幸) 得到 同学的爱(幸福)
长辈的爱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26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孩子们,我们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你享受了哪些爱?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什么?有一个小朋友卡罗纳在也无法享受母爱,因为他的母亲去世了。今天我们学习《卡罗纳》看看大家是怎样做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再读课文,勾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
三、交流阅读中的收获
1、说说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2、读4~8段,找出大家知道卡罗纳母亲去世见到卡罗纳的言行举止,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大家的表现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
5、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
五、读读“资料袋”并推荐《爱的教育》此书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爱
【课后小结】
1、亲近文本,品词析句: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注重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抓住“古怪”与“可爱”,通过品重点的关联词、成语等,采用换词比较等的方式,以词推进到句与语段的学习上,环环紧扣,“步步为营”,在亲近文本中,触摸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注重迁移,“现买现卖”学了第二自然段的总分关系的写法后,要求学生以此为蓝本,将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文句进行扩充“补白”,既立足文本,又寻求有效的“读写结合点”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3、追求朴实,操作性强本份教学设计能有适当的预设,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应对策略,同时还能设计一些填空类的题目,引领学生有效地深入学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27
教学设计
《卡罗纳》是节选自《爱的教育》一书中的文章。课文讲述了一个叫卡罗纳的孩子失去母亲极度痛苦,在母亲去世后回到学校上课的一天中得到老师、同学、家长关爱的事。
我以提问的方式和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为切入点,一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通过讲述学生的亲身经历来调动起学生的一种生活体验,感受母爱带来的幸福感。再引出失去母亲的可怜的卡罗纳,引起学生对他的同情。
课文顺利地导入后,我出示一个句式:当卡罗纳时,谁是怎么做的?让学生读课文根据这个句式说话。学生找到一处场景,我就课件出示原文。如果学生找不出来,我就通过适当的过渡语出示,指导学习,让生体会情感,理解卡罗纳的悲伤情绪。
同时,在体现“爱”这一主题时,借助其中一个场景时,同学们围在卡罗纳身边没有说一句话——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卡罗纳的同学,把自己想对卡罗纳说的'话写下来,进行写作说话练习,让学生把“爱”说出口。
最后通过播放音乐《爱的奉献》进行升华。
课堂小练笔:以卡罗纳的角度对老师、同学、阿姨说几句话。下面是其中三位学生的小练笔:
敬爱的老师,谢谢你!是你把我从悲痛中拉了回来,是你告诉我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她依然关心着我,依然活在我的身边。
亲爱的同学,谢谢你们给我的关爱。我知道母亲永远都不在了,但她却看着我,我会好好表现,我会快乐地生活下去的。
亲爱的阿姨,谢谢您。您不去拉你自己儿子的手,却示意他来拉我的手,给了我无比的温暖,就好像是我妈妈拉着我的手。
总体说来,我在把握课文的脉络上是比较清晰的。一个又一个环节下来,学生能体会到两大情感:悲伤和爱。
教学反思:
一、朗读训练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起了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但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在每一处文章场景教学后,应该多让学生读,反复又多形式的读,在读中体会感悟,然后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表达感情。显然,我讲得太多,而学生说得太少。
二、评价语
整堂课的评价语比较单调模糊,虽然有几处评得还不错,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恩”、“好的”、“不错”等等语言。
课堂要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虽然自己的感情是调动起来了,但因为没有设计好学生的朗读,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很好得被调动。除此之外,对学生的反馈不够精细等等。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不管得与失,都为我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只有知道哪里做得不够好,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28
教学目标:
1、认识五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抓住人物的神态、言行感受人物心情,从而体会一个“爱”字。
教学设计:
一、课前说话:
1、介绍《爱的教育》2、围绕“爱”字,引出课题(板书:卡罗纳)3、读题。
二、初学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归纳内容。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引导学生把内容概要说完整:课文讲了卡罗纳在妈妈去世后第一天上学,他总是想到妈妈,非常伤心;老师和同学以及家长都很关心他。)
反馈时,生成板书:伤心、关心
三、感受卡纳罗的“伤心”。
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找找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卡罗纳的“伤心”,用“——”划出。
反馈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⑴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一场似的。
⑵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⑶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上号啕大哭。
⑷我发现卡罗纳独自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种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三、感悟大家的“关心”。
1、静静地读课文,找找在卡罗纳最悲痛的时刻,大家是怎么给予卡罗纳关爱的。用~~划出相关语句,写上自己的感受,然后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重点朗读感悟:
⑴老师的两段话。
⑵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⑶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⑷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⑸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四:拓展阅读。(机动)
1、阅读课外材料(《好友卡罗纳》)
2、再说说卡罗纳是个怎样的人。
3、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可敬而又可怜的卡罗纳说?
五、师生小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想说说?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29
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过程:
一、名言导入激发情感
1、直接揭题。
师: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体现关爱之情的文章--卡罗纳。
[课件出示课题]
2、名言激情
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亲爱的母亲,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古今中外,许多人写下了有关母亲的感言,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课件出示名人名言]
师:确实,妈妈在哪里,哪里就有快乐。但是,小小的卡罗纳却失去了亲爱的妈妈,他遭遇巨大的不幸后,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要求。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大体了解课文内容。[课件出示]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3、学生说课文大意,教师适时引导并指导概括大意的方法。
大意:卡罗纳母亲去世了,老师提醒大家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卡罗纳来到学校,伤心地哭了,大家到很关心他。老师把他拉到胸前,我也轻轻地安慰他,最后我和卡罗纳手拉手跟着我妈妈回家了。
三、细读课文交流感受
1、默读课文,分别画出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和体现大家对他关爱的句子,并在空白处写下批注(自己的理解、感受或疑问)。[课件出示]
2、同桌交流。
读一读,说一说自己读了句子后的感受,或同桌两人尝试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
师:读完课文,每位同学肯定都有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请你来读一读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并说说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
(1)、请四位同学读、说,其他同学补充。
板书:悲痛
通过朗读,表现卡罗纳当时悲痛的'心情。
师:当卡罗纳如此不幸,如此悲伤时,身边的人又是怎样做的呢?
(2)、请几位同学读、说,其他同学补充。
板书:关爱(神态、动作、语言)
深切的爱,尽在小小的一言一行中,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传递这份真情吧!用心读一读体现身边人关爱卡罗纳的句子。
四、再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
五、内化拓展
1、给卡罗纳写一封信,给他以春天般的温暖,让他心头的悲伤早日消退。
2、请您代表卡罗纳,向关爱他的人(选取其中的一个)写一封信,感谢他对卡罗纳的无限关爱和帮助。
学生选择写信,交流。
六、读读“资料袋”并推荐《爱的教育》此书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爱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30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4.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在卡罗纳遭遇不幸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推介新书,揭示课题
同学们,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令人百读不厌,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曾经在19世纪轰动了意大利文坛,并且先后被翻译成了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这本书就是《爱的教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书中的一个人物——卡罗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多读几遍,并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感受不幸
1.卡罗纳遭遇到了什么不幸?此时的卡罗纳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用“——”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2.学生交流体会,教师适时引导。
(1)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①说体会,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朗读,请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从卡罗纳的外貌、神态、行动中感受到了他的可怜与不幸。)
②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请找出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朗读各自找到的句子。
①卡罗纳的母亲病得很厉害,卡罗纳很多天没来上学了。
想一想:这几天卡罗纳会做些什么呢?
②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③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仔细读读②③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理解“放声大哭”和“号啕大哭”,和同桌交流一下,他为什么哭?
读出自己的感受来(指名读)。
3.教师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抓住了重点词句,并且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深入体会到了人物的感受,读出了卡罗纳的伤心与痛苦。
四、细读课文,感受幸福
老师启发:卡罗纳失去了母亲,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呀!他失去了母亲,今后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呢?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什么?那么,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呢?
教师出示“导读提纲”,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导读提纲”仔细读课文,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①当知道卡罗纳所遭遇的不幸时,老师是怎么做的?
②“我”和同学们是怎样传达对卡罗纳的关爱的?
③当“我”跑过去扑进母亲的怀抱时,她为什么把“我”推开?你从母亲的`“目不转睛”中读懂了什么?“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3.学生读读、画画、议议。教师适时指导交流。
五、欣赏评价,升华情感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为他做些什么?
2.对于关爱卡罗纳的人们,你是怎样看的,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发表你自己的看法。
3.卡罗纳是不幸的,因为他失去了母亲,但卡罗纳又是幸福的,因为他身边有这么多疼他爱他的人,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退的。同学们,让我们去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他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正因为这世界上有了爱,我们才有了幸福和快乐。让我们有空读读《爱的教育》,她将提升我们爱的情感。
六、拓展练习
1.给卡罗纳写一封信,让他心头的悲伤早日消退。
2.积累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3.读一读《爱的教育》一书。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3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世上只有妈妈好》和《爱的奉献》两首音乐,做好幻灯课件。
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收集《爱的教育》有关资料并阅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师引导,世上只有妈妈好,母亲给我们无微不至的`爱,可是有一个我们的同龄人,他的母亲却因病去世了。他的名叫——卡罗纳,板书,齐读。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通读课文,划出生字和词语;卡罗纳失去了母亲,心情是怎样的,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用横线划;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用波浪线划。
3、读后交流,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4、大家看,卡罗纳虽然失去了母爱,可是,他又得到了什么?
交流,板书
老师的爱
同学的爱
长辈的爱
5、这些爱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交流,板书
语言动作神情
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投影出示表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6、同学交流,口头填表。
7、是啊,卡罗纳失去母亲,多么不幸啊,可是,他又是幸运的,有那么好的师长,那么多的好同学爱着他,关心着他。
8、让我们在《爱的奉献》这一旋律下,有感情地朗读本文,注意生字读音及多音字“(号)啕大哭”。
9、大家读得可真好!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么做呢?相信大家读了这一课,都得到了深刻教育,也会明白在遇到伤心失望的人的时候,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该怎么做。
10、投影出示:
推荐阅读《爱的教育》
说说你课前收集和阅读的情况,课外继续读完,谈谈感想。
11、作业
摘录好词好句;
在自己的电脑上写下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
23、卡罗纳
语言
动作
神情
老师的爱
痛失母爱
得到
同学的爱(我)
长辈的爱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32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了解人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4、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课前准备】
1、《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录音带。
2、写有词语的小黑板,写有重点句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录音带。
2、听了后,你想到了什么?
3、老师小结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小黑板,读准词语。
3、小组内轮读课文,读不对的地方互相纠正。读后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出示阅读提示,弄清阅读要求。
2、默读课文,用“—”画出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用“~~”画出有关句子,并用铅笔在空白处写写你的感受,体会或疑问。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欣赏评价,延伸教育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你从大家的言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2、老师小结后,问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样对待他?
3、本课的作者是谁呀?他写了一本以爱为主题的小说叫《爱的教育》。这些故事都很感人,同学们,有空你们读一读《爱的教育》,这必将会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读《同步阅读》中的《我的同学科列帝》和《朱塞佩·玛志尼》。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3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课文讲述的故事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理解、互相关爱;
2、在阅读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想咱们先聊聊天,可以吗?课间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同学不小心摔倒了,你会怎么做?(主动帮助)上课的时候有同学回答问题答错了,你又会怎么做呢?现在就要上课了,老师有点紧张,你准备怎么帮助我呢?看得出,你们心地善良,善解人意,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1、课前板书课题:卡罗纳
有一个和同学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名字叫卡罗纳。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疼他爱他的妈妈去世了。这一天他来到了学校,你看他面容灰白,眼睛通红,两腿站不稳,好像大病了一场似的。
来,让我们轻声呼唤他的名字。
再深情一些。
二、感知课文,了解大概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让我帮大家再来回顾一下。
首先请大家看几个词语
遭到 号啕大哭 端详 悲哀
(这几个词语都是写谁的?——卡罗纳。谁能用上这几个词语来说说卡罗纳,一个也行。)
2、卡罗纳失去了母亲,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啊!同学们,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关爱,板书:爱)
是啊,那卡罗纳身边的人又会怎样给他关爱,安慰他受伤的心灵呢?
三、直奔重点,感悟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找寻一下都是哪些人给了卡罗纳关爱?
2、指名说。师随机板书:老师 同学 朋友 我母亲
3、请同学们看背投,你会说吗?
卡罗纳年纪这么小就失去了母亲,非常可怜, 所以说他是不幸的;可他身边又有这么多人关心他,所以说他又是幸福的!
(老师用红笔圈一个心,完成板书)
4、现在就让我们赶紧走近这些人,看他们是怎样关爱这个不幸的孩子的?请同学们读课文,用心去触摸这些人的心灵,并在你最感动的地方认真地写上你的感受,时间暂定5分钟。
5、汇报交流。
指名说。谁对卡罗纳的关爱最让你感动,读读你画的句子吧!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老师把卡罗纳……你要坚强哟!”
(从这里你能感受到什么?)
母亲把我推开,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当时我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读完这两段话,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6、指导朗读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同学们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爱的教育》,书中讲的就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真诚理解,互相关爱的一系列感人故事,可以说处处充满着真爱。今天我们学了其中这么一篇,相信同学们都有很深的.感受。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爱的奉献》这首唱出亿万人们心灵的歌曲,完成几个练习。
出示练习:
1)读了《卡罗纳》的故事,我想,当——,我会——,还会——。
2)我觉得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爱能——,爱能——。
3)是啊,爱是人间最温暖的春风,爱是联结人与人情感的最动人的红丝带,让我们都来做有爱心的人,让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爱。
非常感谢同学们,下课!
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对我而言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每次课堂教学,总想给学生更多的感悟和收获,可每每又总会留下些许遗憾。本节课我主要想让学生“读中生感,感中悟情,情中升华”。
也许正是因为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才会有如此大的魅力,才会让我们这些喜欢语文教学的人为之勤耕不辍,奋斗终生。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34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3、了解人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4、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课前准备】
1、《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录音带。
2、写有词语的小黑板,写有重点句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录音带。
2、听了后,你想到了什么?
3、老师小结后,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小黑板,读准词语。
3、小组内轮读课文,读不对的地方互相纠正。读后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出示阅读提示,弄清阅读要求。
2、默读课文,用“—”画出表现卡罗纳内心悲痛的句子,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用“~~”画出有关句子,并用铅笔在空白处写写你的感受,体会或疑问。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欣赏评价,延伸教育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你从大家的言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2、老师小结后,问如果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会怎样对待他?
3、本课的作者是谁呀?他写了一本以爱为主题的小说叫《爱的教育》。这些故事都很感人,同学们,有空你们读一读《爱的教育》,这必将会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读《同步阅读》中的《我的同学科列帝》和《朱塞佩·玛志尼》。
《卡罗纳》教学设计 篇35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孩子们,我们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你享受了哪些爱?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什么?有一个小朋友卡罗纳在也无法享受母爱,因为他的母亲去世了。今天我们学习《卡罗纳》看看大家是怎样做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再读课文,勾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
三、交流阅读中的'收获
1、说说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2、读4~8段,找出大家知道卡罗纳母亲去世见到卡罗纳的言行举止,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大家的表现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
5、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
五、读读“资料袋”并推荐《爱的教育》此书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爱
【课后小结】
1、亲近文本,品词析句: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注重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抓住“古怪”与“可爱”,通过品重点的关联词、成语等,采用换词比较等的方式,以词推进到句与语段的学习上,环环紧扣,“步步为营”,在亲近文本中,触摸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注重迁移,“现买现卖”学了第二自然段的总分关系的写法后,要求学生以此为蓝本,将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文句进行扩充“补白”,既立足文本,又寻求有效的“读写结合点”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3、追求朴实,操作性强本份教学设计能有适当的预设,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应对策略,同时还能设计一些填空类的题目,引领学生有效地深入学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