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短文网

2025-10-09教案

短文网整理的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精选12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篇1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了解习俗中的科学道理,了解月光的形成等一些初步的自然科学常识。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和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小学生要从小尊老敬长,奉献爱心。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七嘴八舌话中秋

1、导入: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老师邀请了三位客人一起参加活动。

2、乐乐猴:让我们一起欢度节日好不好?

3、康康熊:我带来了节日礼物。(月饼)

4、创创鼠: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这么热闹?

5、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告诉它们好吗?

6、创创鼠:哦,这么重要的节日,你们今天打算怎么庆祝?你们的父母都在做哪些准备?

活动(二)——你言我语讲传说

1、下面我们来举办“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中秋故事会,让三位客人分享节日快乐。

2、看录象《嫦娥奔月》,听故事。

3、同学讲故事《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4、同学们找找月饼后面有没有纸条?那上面又写的什么呀?

5、你能用背后的纸条做些什么呢?(祝福,祝愿)

活动(三)——尊老敬长表心愿

1、献个月饼表心意:将自己的月饼献给自己尊敬的人,并在月饼下的纸上写句祝愿的话。

2、你打算把月饼送给谁?打算写上什么祝福的话?

3、学生自由交流。

活动(四)——辨辨做做识月球

1、创创鼠自言自语:八月十五月儿明。

2、学生:中秋的月亮最明亮,你知道月球会发光吗?

3、康康熊:月儿这么高,当然是它在发光,同学们你们说呢……

4、乐乐猴:你们别争了,刚才我变成孙悟空去月球看了看,带回了许多照片。我们一起来认识月球。

5、同学们,你们从照片上发现月球是怎样的?

6、试试:一个学生用小镜子将阳光反射到黑板上,另一个学生拿小手电将光也打在黑板上。请同学比较,镜子射出的光与手电射出的光有什么不同?

7、:月球表面就是这样,像一面面反光镜。它们靠着反射太阳光使月球变得很亮很亮。中秋夜秋高气爽,再加上月球离我们地球最近,所以这晚的月儿就更加明亮。

活动(五)——诵读吟背颂月亮

1、康康熊《静夜思》。

2、同学各自赛一赛。

3、:今天我们不仅是在庆祝中秋节,了解中秋节,还认识了月球,更懂得了尊老敬长的道理。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篇3

主题目标:

1.具有关心、爱护动植物的情感,通过活动和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动植物的喜爱。

2.观察、了解身边常见的动植物,知道和了解一些动植物的基本特征。

教科书分析:

“我喜爱的动植物”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观察、了解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一些基本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动植物的感情。

54页的三幅小照片中分别是松树、孔雀和啄木鸟。中图展示的是三个孩子围坐在一起说自己喜欢的动植物以及对它们的了解。教科书提示语“你最喜欢哪些动物和植物?”意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说说自己喜爱的动植物的基本特征。

55页的背景图:教室里热闹非凡,学生们正在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和植物的小模型。有许多已经完成的作品摆在讲台周围,有橡皮泥做的熊猫、画的小鸟、牙签做的长颈鹿、花的照片、树叶贴画、铅笔屑贴的蝴蝶等。教科书旨在以此为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教师可将学生的作品在教室展出,开展“与朋友在一起”联欢会,让孩子们向大家介绍为什么喜欢它,从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并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常见动植物的基本特征的资料,

2.教师课前将教室的桌椅摆放成联欢会的形式。

3.学生课前搜集常见动植物基本特征的资料,准备自己最喜欢动植物的图片或玩具模型以及做最喜欢的动物和植物的材料。

活动过程

1.游戏:猜猜它是谁?

同位为一组,一个人蒙上眼,另一个人拿着玩具或图片,描述动物或植物的基本特征,让蒙着眼的同学猜是什么动植物。猜中的同学介绍是怎么猜中的。

2.提问激趣:大家想和我们的朋友一起来个联欢会吗?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把他们请到我们身边呢?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可相机介绍书上的方法,鼓励有创意的方法。

3.在欢快的音乐中,开始“与朋友在一起”联欢会。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动植物,将完成的作品摆放在展台上。

(2)学生分组,在组内互相欣赏作品.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班级联欢会。

4.学生自由观赏,听每组的代表介绍自己喜欢的动植物。

5.学生带上自己的作品和小伙伴一起编编有趣的动植物的童话故事。

6.对于这些可爱的动植物,你最想说什么?

活动要求

1.孩子对动植物的喜爱,只要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发自内心地表达即可,教师无须对其科学性作过高要求。

2.在制作自己喜爱的动植物的作品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同时鼓励学生相互合作。

活动拓展

1.为自己喜欢的动植物设计名片:

2.认养校园中的一种植物,并做资料牌,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教学:

1.学生是否乐于参加活动,能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联欢会。

2.学生是否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基本特征。

3.学生能否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参加学习活动。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篇4

主题目标:

1.知道动植物也是有生命的,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初步了解一些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它们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尊重动物,爱护植物,初步养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长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我们设计了“可爱的生命”这一活动主题,其中包含两个活动:“它们在生长”和“生命的力量”。

教科书分析:

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都是可爱的生命,它们每天都在生长着。56图展示了一颗小小的莲子成长为荷花、莲蓬最后成长为莲藕的过程,中间是一首小儿歌。这一组图旨在借此让学生认识生命的周期,向学生渗透对生命的尊重意识。教科书提示语“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长过程?说一说。”则是鼓励孩子们去探究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

57页的上方组图展示的是小鸳鸯成长的过程。在妈妈的孵化下,小鸳鸯出生了。妈妈带着它们游水学本领。小鸳鸯们长大了,掌握了本领,在自然界自由自在地生存着。下面的小图中,两只小猫友爱地偎依在一起。本页内容旨在让孩子们对动物这一生命体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知道动物和人一样有感觉,会用独特的方式保护自己,相互之间还会有交流和感情。正如58页教科书提示语所说:动物和人类一样重亲情、爱伙伴呢!

58页的组图进一步展示了动物之间相亲相爱的场景:袋鼠妈妈很爱护自己的孩子,将孩子们装在自己的“口袋”里;冰天雪地中,企鹅一家紧紧挨在一起,互相取暖;鸟妈妈给幼小的鸟宝宝喂食。本页下方的提示语旨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见过的动物之间相亲相爱的场景谈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动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小小的身躯内蕴藏的生命的力量是巨大的。教科书59页的组图展示了动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的情景。教师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资料让孩子们交流、思考,以便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动植物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力量之大。

60页组图通过竹笋和小草的生长过程展示了植物生长力量的巨大。上图展示的是竹笋破土而出的过程。下图表现了秋天已被燃尽的小草在第二年春天又重新生长的情景,旁边配以古诗,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敬佩小小植物所具有的强大的令人惊异的生命力。

教科书这样编排,目的在于引导二年级的小朋友从形象的画面和直观的文字中感受到:动物、植物尽管在外形上相差很大,但他们和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都在不断地生长,都重亲情、爱伙伴,它们体内蕴涵的生命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而激发他们对动植物的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一、它们在生长】

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搜集常见的动植物生长的资料,有相关的资料片更好,准备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磁带。

2.学生课前搜集常见的动植物生长的资料,准备自己最喜欢的动植物的图片或玩具模型。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我们是怎么长大的?引导学生回顾自己长大的过程。

2.阅读教科书:结合教科书56页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莲子的生长过程。

3.读儿歌:诵读教科书56页的小儿歌,可分组诵读或集体诵读。

4.看图了解:教师出示黄豆、小菜秧和小树等常见植物的生长过程的挂图。学生独自或与小伙伴合作看图,思考植物是怎样生长的。

5.趣味表演:用表演、自我介绍或编小儿歌的形式介绍自己看懂的那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6.谈话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长过程呢?拿出自己喜欢的植物的图片,介绍一下。

7.小结要点:自然界中的植物是可爱的生命,它们每天都在生长着。

8.谈话过渡:不光植物在生长,动物也在生长。

9.阅读教科书:结合教科书57页内容,了解小鸳鸯的成长过程。

10.小组交流:你养过什么动物?它们是怎样长大的?

11.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从歌曲中,你知道了什么?

12.阅读教科书:结合教科书58页的内容,了解动物之间重亲情、爱伙伴的例子。

13.全班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之间相亲相爱的故事呢?

14.小结要点: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爱自己的家人、关心自己的伙伴。

15.你想对这些懂得爱的小动物们说些什么?齐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活动要求

1.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孩子们欣赏相应的影片。

2.乡村的孩子学习本课可能比较有切身体会,教师可以将课堂引向大自然。

对城市的孩子来说,本活动的内容可能比较生疏,教师

应该准备相应的资料,给学生直观的认识。

活动拓展

课后开展展简单的植物种植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感受动植物生长的不易,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

【二、生命的力量】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动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的音像资料和《春笋》的录音带。

2.教师课前编排童话故事小品《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具体内容见活动过程)。

3.学生课前搜集动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长的资料。

活动过程

1.表演小品:《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学生分角色扮演小骆驼、小红马和骆驼妈妈(戴上相应的头饰)。

小红马讥笑小骆驼长得难看:“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啊!”骆驼妈妈知道后,带着小骆驼去沙漠旅行了一次。在旅行中,小骆驼知道了:脚掌长得又大又厚是为了不陷进沙子里,肉疙瘩叫驼峰可以贮存养料,两层眼毛可以防止风沙吹进眼睛。他觉得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2.讨论:你想对小骆驼和小红马分别说些什么?

3.谈话导入:动物生命的力量可大了!

4.看录像,谈感受:播放动物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的录像:请学生用一句话夸夸自己最佩服的动物。

5.过渡:植物生长的力量也很大。

6.听录音,看教科书:学生一边听《春笋》的录音,一边阅读教科书60页上方的三幅图,然后说一说小春笋的生长过程。

7.诵古诗:结合教科书60页下图,引导学生感受小草的强大的生命力,并诵读古诗《草》。有条件的话可播放相应的资料片,让孩子们有更直观的感受。

交流举例:用多种形式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动植物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资料。

9.讨论:你想对这些植物说些什么?

10.教师小结:在植物小小的身躯内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生命力!动物和植物,它们生命的力量可真大啊!

活动要求

1.教师应尽量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2.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教师可以结合动物爱护伙伴的学习内容,相机对学生进行关爱身边亲人和伙伴的教育。

活动拓展

1.引导学生开展动物饲养、植物栽培等动手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实践过程中的成果做成展览,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2.制作以《可爱的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或电子小报,班级可开展小报评选。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乐于参加活动,能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活动。

2.学生是否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3.学生是否在活动中懂得了动植物和人类一样有宝贵的生命,能否感受到动植物生命力的巨大,是否热爱、尊重动植物的生命。

4、学生是否会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篇5

执行时间:xx年xx月xx日

教学目标:

1 、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

2 、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

2 、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回忆一件自己和同学或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件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一起已经生活一年了,大家相互关心、共同学习和游戏,是不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呀?我们来讲一讲、演一演我们班的故事。

二、新授:

1、导入:黑板出示10、11页的图画。

(1)图1、大家好!我叫李燕,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发生在我和同学之间的故事。记得春游那天我忘记带水了,我们组的李晓明发现了,马上把他带的两瓶水分给我一瓶,我接过同学递过来的水,感激地说:“谢谢你!”王晓东看见了也要把他带的饮料送给我喝,我连忙说:“够了,够了!”

(2)过渡语: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你和你的同学之间、你和老师之间是不是也发生了像李燕和他的同学之间这样的故事。

(3)图2 、11页的三幅图:当你生病的时候,老师……;当你和伙伴有了矛盾的时候……;当我们班获奖的时候……。

(4)这些故事你能和你的同学讲讲吗?

2、分小组讲一讲你和同学之间,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并推荐出组内讲得较好的同学。

3、全班汇报:请组内推荐的同学给全班同学讲讲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也可以邀请帮助过自己的同学和自己一起演一演)听了这位同学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1)过渡语:老师、同学曾经给予你多少帮助,那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感谢谁?把最想感谢的同学的名字记在绿树叶上。

(2)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3)记下你最想感谢的同学的名字,并贴在黑板的大树上。

4、制作感谢卡

(1)过渡语:一年中,在我们中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我们感谢这些同学,衷心的向他们说一句:“谢谢你们!”要感谢的同学还有很多很多,是谁还帮助过你?什么事情?用什么画面表现出来?写一句什么话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些感谢卡吧!

(2)学生制作感谢卡

(3)同桌交流。然后把它送给自己所感谢的人。

三、作业:

当别人帮助了你,就请你及时的去感谢别人。一句“谢谢您!”“多谢您了!”既是礼节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

四、小结:

我们的班级就像我们自己的家,在这里只要我们有了困难,就会得到帮助,我们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集体中的老师与同学。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集体的温暖是时时刻刻存在的。

五、板书设计:

我们班里故事多

老师的关心

同学的友爱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篇6

活动目标:使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能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活动准备:学生事先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并带好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小鸟的家在哪里?小鱼的.家在那里?我们的家乡在那里?{学生自由发言}

二、说说自己的家:

1、你的家在哪里?那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介绍给同学听}

2、交朋友:与自己同住一处的人,互相认识,交朋友;与自己不同住处的人互相介绍,交朋友。

3、上台介绍自己的家,介绍你交到的好朋友的家。

4、:不管生活在哪里,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

三、学会说清自己的住处:

1、你能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家的具体住址吗?

2、看看书上同学用的是什么方法介绍的。

介绍方法。{具体门牌、楼栋、方位、标志性建筑物}

3、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家庭住址。{学生自由发言}

四、活动:画出你生活的地方。

1、独立完成。

2、上台展示,介绍。

1、全课。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能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以“嗨,我这个人”为题,每一个同学写一简短的能反映自己性格特点、行为习惯、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小文章。文章中可以写出同学、家长、老师对自己的看法。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让你了解我

每一个同学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简单地说说自己的性格特点。

二、想想议议——给“像不像”命令

1、想一想:分析同学的性格、情绪的优缺点。

2、讨论用什么事物可以比拟某位同学的积极情绪和良好性格。如某位同学美丽善良、助人为乐,我们把她比做“田螺姑娘”;某位同学性格倔强,但做事有始有终,有一股子拼劲,可以把他比做“小犟牛”等。以此为形式,讨论出“像不像”的名称(赞美性质),并想好赠语,准备制作一张美丽的情绪卡。

以小组为单位,以此为形式,继续讨论“像不像”的名称(带好鼓励性质的),然后商量制作一份小礼品,写上真诚的祝福话语。

三、动手操作——制作“像不像”

以小组为单位,出谋划策,共同制作“像不像”,形式可以是画画、小制作、剪纸、缝制、泥塑等。

四、互相活动——赠送“像不像”

举行“赠你一件像不像”的赠礼仪式,鼓励人人争当个性美、心灵美的孩子。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故事会、学会想像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可爱、科学发明的无限魅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树立动手动脑解决生活问题的积极态度。

2.行为与习惯

在对前人科学发明过程的了解中,逐步培养学生遇事勤动脑、善思考的行为与习惯。

3.知识与技能

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想像,初步尝试和学习有创意地生活的知识和技能。

4.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会想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异想天开的快乐。通过“动手做、做中学”感受动手的欢愉和创造的快乐。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的故事,准备活动工具(橘子、叉子、调羹、透明胶、洗衣夹)。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活动工具(橘子、叉子、调羹、透明胶、洗衣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趣

师:同学们看,谁来了?对,智慧老人。今天这节《品德与生活》课,智慧老人要带大家坐上时空穿梭机,去参观群星闪烁、高朋满座的聪明屋。大家高兴吗?(边课件演示)

生:高兴!

师:让我们一起欢呼吧――(边课件演示)

师生:走进聪明屋,智力大冲浪!

二、活动

活动一:聪明屋里明星多

师:聪明屋里有许许多多古今中外的著名科学家,他们用自己的发明创造造福了人类。他们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闪烁的明星。你猜,我们今天的旅途中可能会遇见哪些科学家?为什么?

生1:我猜会遇见瓦特。因为他发明了蒸汽机。

生2:我猜会遇见鲁班。因为他是我们古代有名的.发明大王,听说雨伞就是他发明的。

生3:我猜会遇见爱迪生。因为他发明了电灯等等好多东西。

……

师:看,老师用望远镜发现了谁?快和这些科学家们打声招呼吧!

(边课件演示:群星璀璨图)这位是――

生:瓦特!

师:瓦特你好!谢谢你为人类发明了――

生:蒸汽机!

生1:富兰克林你好!谢谢你为人类发明了避雷针!

生2:莱特兄弟你们好!谢谢你们为人类发明了飞机!

生3:爱迪生你好!谢谢你为人类发明了电灯、留声机……

师:小朋友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刚才看到的都是国外的科学家。

生4:张衡你好!谢谢你发明了地动仪!

生5:蔡伦你好!谢谢你发明了造纸术!

生6:李时珍你好!谢谢你编写了《本草纲目》!

生7:鲁班你好!谢谢你发明了锯子、雨伞……

师:上面几位都是我们古代了不起的发明家。下面来看看这位,认识吗?他叫王永民,是五笔字型的发明者。像王叔叔这样的现代发明家,我们还有许多许多。

活动二:聪明屋里故事多

师:其实,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天生的发明家。聪明屋里就有不少少年发明家。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能不能介绍?

生交流少年发明家的故事。

师补充介绍。

活动三:闯关走进聪明屋

师:听了这么多故事,认识了这么多发明家,你现在想不想马上进入神奇的聪明屋啊?走!咦?怎么拦着一条横幅啊?去问问智慧老人。哦,原来想得到进聪明屋的通行证,先得回答一道爱因斯坦先生出的口算题,一道100以内的口算题。谁有胆量回答,就请站起来听题!(边课件演示)

生:1分天才99分汗水=成功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难点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2、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

2、演示电脑课件。(小红、小丽介绍自己家乡的物产)

3、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

4、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

5、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

(二)家乡特产

活动一:介绍家乡物产

1、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生自由发言)

2、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

活动二:展示自己家乡物产

1、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

2、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学生各自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家乡特产,如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3、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最精彩。

4、小组互评。

5、老师小结活动,给各小组颁奖。(优秀解说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展示组……)

(三)活动总结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

2、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物产。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

2、能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

2、能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生活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课件。

(一组不同地方的风景图),观察组图,请小朋友们说说这都是一些什么地方?你知道那里都有什么好玩的?

2、出示课件,教师读出课件内容:P48儿歌。

小结: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课件(P49图),看图:说说他们的家在哪里?他们生活的快乐吗?

2、看到这些小朋友在自己的家乡快乐的生活,那么,你的家在哪里呢,你能说清楚自己住在哪里吗?别着急,让我们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怎么介绍他们的家的吧!

3、学生自由阅读课文50---51页内容。

4、看了小朋友的介绍,你知道怎样才能把自己住的地方说清楚吗?

三、介绍我的家

1、分学习小组说说你家住在什么地方?

2、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四、总结

1、当朋友听了你的介绍还是不太明白你住的地方时,你有什么好办法向他说清楚吗?说出自己家附近的标志性建筑及其方位,比如:书店、饮食店、菜市场、学校等。

五、实践活动

你家周围还有些什么呢?画画你生活的地方。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的:

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了解习俗中的科学道理,了解月光的形成等一些初步的自然科学常识。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和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小学生要从小尊老敬长,奉献爱心。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七嘴八舌话中秋

1、导入: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老师邀请了三位客人一起参加活动。

2、乐乐猴:让我们一起欢度节日好不好?

3、康康熊:我带来了节日礼物。(月饼)

4、创创鼠: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这么热闹?

5、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告诉它们好吗?

6、创创鼠:哦,这么重要的节日,你们今天打算怎么庆祝?你们的父母都在做哪些准备?

活动(二)——你言我语讲传说

1、下面我们来举办“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中秋故事会,让三位客人分享节日快乐。

2、看录象《嫦娥奔月》,听故事。

3、同学讲故事《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4、同学们找找月饼后面有没有纸条?那上面又写的什么呀?

5、你能用背后的纸条做些什么呢?(祝福,祝愿)

活动(三)——尊老敬长表心愿

1、献个月饼表心意:将自己的月饼献给自己尊敬的人,并在月饼下的纸上写句祝愿的话。

2、你打算把月饼送给谁?打算写上什么祝福的话?

3、学生自由交流。

活动(四)——辨辨做做识月球

1、创创鼠自言自语:八月十五月儿明。

2、学生:中秋的月亮最明亮,你知道月球会发光吗?

3、康康熊:月儿这么高,当然是它在发光,同学们你们说呢……

4、乐乐猴:你们别争了,刚才我变成孙悟空去月球看了看,带回了许多照片。我们一起来认识月球。

5、同学们,你们从照片上发现月球是怎样的?

6、试试:一个学生用小镜子将阳光反射到黑板上,另一个学生拿小手电将光也打在黑板上。请同学比较,镜子射出的光与手电射出的光有什么不同?

7、:月球表面就是这样,像一面面反光镜。它们靠着反射太阳光使月球变得很亮很亮。中秋夜秋高气爽,再加上月球离我们地球最近,所以这晚的月儿就更加明亮。

活动(五)——诵读吟背颂月亮

1、康康熊《静夜思》。

2、同学各自赛一赛。

3、:今天我们不仅是在庆祝中秋节,了解中秋节,还认识了月球,更懂得了尊老敬长的道理。

二年级上册品德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勇敢地尝试,不怕难,不轻易放弃的好品质。

行为与习惯:养成探究的习惯,初步具有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活动中与小伙伴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或活动成果。

知识与技能:学习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解决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做中学,尝试成功的快乐,在实践中收获。

教学重难点:动手实践,得到收获。

教具准备:纸鹦鹉,回形针。

教学过程:

活动一:实物激趣,引入新课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件科技小发明的作品,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出示作品)

生:想。

师:这些是我们实验小学的小发明家发明创造的两件作品,其中这个是石柳同学发明的升降黑板擦,低年级的同学擦黑板的时候擦不到黑板的上方,用这个就方便多了(边讲边并示范)…这两件作品还在市科技节获了奖呢,大家觉得怎么样呢(它们做的很好,他们很聪明,动手能力很强。)那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呢

生:想来动手试一试。

活动二:尝试动手,畅谈感受

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老师发觉啊,我们二(4)班的同学也很聪明,动手能力也很强,今天老师带来了纸鹦鹉和回形针,看看谁能想办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指尖上呢(请几位同学上前来试试)

生:动手研究(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有的放弃,有的还在坚持)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在动手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其实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类似的困难。同学们,你在动手实践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说给我们听听吧!(老师引导,我知道大家以前动手做过降落伞,不倒翁,沙包,毽子,那你们在做的时候有遇到什么困难了吗{老师以前在动手实践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生:……

师:看来大家在动手实践中都遇到过很多的困难,那你们都是怎么面对的呢讲一讲吧!

生:……

活动三:故事激励,再次动手

师:我们在动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困难,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有谁知道美国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他一生中,发明了许多东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其中有一样电灯泡,它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又有了一个太阳,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人们的活动不再受到黑夜的制约了。电灯泡的发光部件是灯丝,可是这一根细细的不起眼的灯丝却是通过无数次反复的实验,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最终研究出来的,有哪位同学知道关于他发明电灯时面对困难的故事有谁能跟我们讲一讲呢

生:……

师:(学生讲的有错误的地方指出来,讲不出来的话再讲给学生听。)好了,那让我来把这个故事讲听听吧!『故事:略』)

师:听了这个故事以后,你又有什么想法呢爱迪生是怎么面对困难的(请几位学生再说说)

生:遇到困难不可怕,要勇敢试一试,就有可能成功;我们遇到了困难不能轻易的放弃;遇到困难要坚持……

师:既然同学们都认为遇到困难不能轻易放弃要坚持,失败了不要紧,那让我们一起来找出原因吧,再勇敢试一试!一起来让小鹦鹉站在自己的指尖上,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为什么纸鹦鹉不能站在指尖上呢大家来观察一下吧!(老师进行示范)纸鹦鹉它是怎么掉下去的是往哪边掉下去的大家发现什么

生:纸鹦鹉的头往下栽。

师:那大家再想一想,为什么纸鹦鹉的头往下栽呢

生:可能是纸鹦鹉的头比较重吧;可能是纸鹦鹉的头比它的尾巴重吧;可能是纸鹦鹉的尾巴比它的头轻吧…

师:既然有同学认为是纸鹦鹉的头比尾巴重引起的,那我

们再来动手试一试吧!大家不要忘了我还了另一样工具呢。(回形针到底应该别再哪里呢)

生:(学生分组动手实践,4人一小组。老师可以边观察学生再进一步的引导。)

师:现在有谁能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指尖了

生:我能,我能。

师:请你演示看一看好吗

生:(学生进行演示。)

活动四:体验成功,分享快乐

师:通过我们刚才一起动脑动手试了试,现在已经很多同学都能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指尖了,那我想问问大家,你成功了的心情怎样

生:纸鹦鹉能站在我的指尖上了,我感觉非常的高兴;我很开心;我很快乐;我觉得很自豪;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师:老师也很开心,为你们而自豪。那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如何让纸鹦鹉站在指尖了;我们把困难给解决了很快乐,很开心(自豪,成就感);我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我也很高兴,因为我学到了知识,有了很多收获;我通过观察,和小伙伴合作交流(讨论),实验后最终获得了成功,我很快乐;以后在动手实践中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我们要坚持,不能轻易的放弃;困难并不可怕,要勇敢试一试,就有可能成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思考,还要多动手实践。

师:是啊,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聪明的孩子不仅要勤于思考,还要不怕困难,勤于动手实践。在动手实践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收获都特别的开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11。做中学,我快乐

今天和大家合作真开心!大家只要勤动手勤动脑,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快乐!千万不要让你的两件宝贝浪费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