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读《美德故事》有感(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美德故事》有感 篇1
今天,我读完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对我的启发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5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练就是十天,明明已经弹熟了,却还是不肯换新曲。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作曲人的人品、个性、精神甚至外貌,并且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孔子的好学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师襄。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惭愧。有一次,我在我的辅导书上看到了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该怎么做。这时,我突然想起这书后有这道题的答案,就不懂装懂地把答案抄下来,并且交给了老师。老师把我的作业发下来,我得了100分,还表扬我,夸我聪明。可是,现在翻开本子一看,100分上好像多了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仿佛在问我:“你懂了吗?”我越想越觉得难受。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让我又想起了这件事。它提醒我,作为一名学生,对待学习不能不懂装懂,碰到困难要向懂的人虚心请教。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台阶,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学、好学、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明天,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就更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无私的奉献。
读《美德故事》有感 篇2
俗话说得好:''阅读 ,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是人生成功的道路."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念的 树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从小 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中华美德故事】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奋发、友善互助。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得是孝敬父母类的一篇,叫【汉文帝为母尝药】,主要讲了汉文帝,也就是刘恒,当上皇帝之后,不但政绩突出,而且非常孝敬长辈们。可好景不长,刘恒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从此卧床不起,刘恒每天殷勤看护侍候。白天他忙于国政,夜间侍候母亲。每次煮药都是他亲手煮,有时因太忙抽不住时间,只好请太医代劳,不过太医每次煎完药刘恒总要先尝一尝,尝尝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合适了,才拿给母亲喝。我认为汉文帝可称得上是一位仁孝之君,我有一首诗要送给他,歌颂他“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象这样的孝敬父母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花木兰替父从军、缇萦上书救父、伯愈敬母泣杖 .......
我认为‘孝’下面是个‘子’女的‘子’,去掉‘子’。再加上‘匕’,就是老人的‘老’,子女孝敬自己的长辈,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现在的大人整天只想着怎么样赚钱养活家人,往往忽略了家人的感受,总是以为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时万万不能的。从而忽略了家人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我希望小孩能够尊敬长辈,年轻人能够给予长辈关心,关爱,与实际帮助。
读《美德故事》有感 篇3
美德是一座花园,真诚、善良、宽容、无私、仁孝则是这座花园中最娇艳的花朵。只要进入这座美德花园,就能闻到铺面而来的清香······今年暑假我就读完了《中外美德故事》,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华盛顿与樱桃树》这篇故事了。故事的主人公——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是个又聪明又淘气的孩子。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小乔治可高兴啦!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他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樱桃树,微风吹得它一摆一摆的,好像在向他招手,小乔治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栅桃树砍去,一下,两下……樱桃树倒在地上了。一会儿,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很生气。他问小乔治:"是你砍倒了我的樱桃树吗?"小乔治这才明白自己闯了祸,心想:今天准得挨爸爸揍啦!可他从来不爱说谎,就对父亲说:"爸爸!是我砍倒你的樱桃树。我想试一下小斧头快不快。"父亲听了小乔治的话,不仅没有打他,还一下把他抱起来,高兴地说:"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小乔治望着父亲,懂事地点了点头。赞同多么朴实而又饱含父爱的一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文字,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小乔治的一身。让我们也知道了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美好的品德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一生受用不尽的资本。
读《美德故事》有感 篇4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美德故事》,下面我要说说我读完后的感受。
《美德故事》是一本写有许多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需要美好的品德做支撑,如同一个民族需要优良的传统,一个国家需要高贵的精神一样。通过这些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人类共同感情,那些人类的美好之处。
比如说其中的一篇商鞅徒木立信里面商鞅变法前,为了让人们相信他信任他,他决定让人们把木头扛到北门去。谁做到就赏给他黄金可开始人们不信任他,还是没有一个人过来搬木头最后一个壮汉喝醉了酒向人说他力气多大,人们让他去南门扛木头来证明一下。他就去扛了,商鞅真的给他了五十两黄金。后来这件事传遍了全国,人们都信任他了,最后变法很成功看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做人讲诚信的作用,一定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和你交朋友。
这本书告诉我们有美好品德的重要性,希望有时间你也来看一看这本书。
读《美德故事》有感 篇5
同学们,你认识“笨鸟先飞”的左思吗?你知道“闻鸡起舞”的祖荻吗?你了解少年英雄王二小吗?你熟悉“圣女”贞德吗?……在《儿童美德故事》中,这一串串闪闪发亮的名字就像夜幕中的点点繁星,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如同雨露甘霖,滋养着我的心田。
苏秦,东周时代洛阳人,他从小就热爱学习,为了掌握真才实学,他常常读书至深夜。他在书桌上放了一把锥子,当自己一打瞌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打起精神继续学习。经过几年的刻苦攻读,苏秦终于学有所成。我们都知道,勤奋是通向成功的阶梯,苏秦“悬梁刺股”的做法虽然不值得我们效仿,但他孜孜不倦、发愤读书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全国优秀少先队员韩余娟,从二年级开始就主动承担起照顾孤寡老人傅奶奶重任。在一个暴雨狂泄的深夜,小余娟被响雷惊醒,她发现房顶水泥棱条断裂,就在整个房子下塌的一瞬间,小余娟毫不迟疑地将老人推向了墙角,自己却被掉下的水泥棱条砸倒在血泊中。她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感动啊!在她身上,我深深体会到了奉献的含义,她永远是我们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他一生贫困,后来又患上耳疾,最终完全失去听觉。尽管如此,他却从未放弃对音乐的热爱。他说:“我要死死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多么顽强的毅力啊!他这种不向命运屈服、勇敢拼搏的精神,赢得了全世界人民对他的由衷尊敬,也使我深深明白:成功的道路崎岖不平,只有勇敢顽强地面对,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通过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学会了勤奋与友善,懂得了团结与奉献,知道了勇敢与诚信……它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啊!
读《美德故事》有感 篇6
最近,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其中《孔子学而不倦》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多岁了,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了,但他还要拜师学琴,而且学得非常刻苦。其他同班的年轻人学一首曲子只练了两三天就迫不及待想要学新的了,而孔子学一首曲子要勤奋练习好多天。不是他学得慢,而是他明明练得很熟了,却还那么刻苦练习,因为他想真正感受作者写这首曲子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想想自己,我觉得很惭愧。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学小提琴了,四五年过去了可是我的琴技并不怎么好。每次老师布制作业回到家,我完成得一点也不积极,每次都能躲就躲能拖就拖总要妈妈再三催促以后才很不情愿地拉每个曲子五六遍,就觉得很熟了,但是到老师那里便被老师指出一大堆错误来。从孔子身上,我感受到了他勤奋学习的伟大精神。孔子都那么大的年纪了还能坚持不懈地潜心学习,我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更应该勤奋努力。
我决心今后不管是练琴还是学习其他的本领都要保持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态度,不要别人催促,自己主动。相信只要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