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彼得·潘读后感700字(精选6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彼得·潘读后感700字 篇1
看完了简直想给翻译者鼓鼓掌,尤其是看完了译后记之后。这个翻译者不仅是表面上准确翻译了这本书,而且他对这本书的内涵了解之深,理解之细腻,更让我思索。很多书中我没有读懂的意象,经过他的解读我都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彼得潘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因为童年时期的贪玩,他错过了回归家庭的时机,也避开了长大成人的结局,从此以后忘掉了时间,永恒保留着童年时期的特性,自大,爱张扬炫耀,以自我为中心,但又勇敢无畏,敢于与恶作斗争,面对恶的时候,也不会心慈手软。多像我们小时候啊,非黑即白,想要的就要留在身边,溜走的就逐渐忘怀,不对的就要抗争到底。
温蒂会长大,长大了就不会飞,甚至会怀疑自己曾经是否真的飞过。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让过去的伙伴彼得永远留存在我们还微完全消逝的童年的美梦里吧,把这些梦幻好好保护在内心,讲给自己的孩子听,让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拥有做梦的能力,让彼得潘再带他们飞翔,孩子会长大,但也总有新的孩子不是吗?
译者给我启发最大的是对于胡克的解读。我在读书的时候,认为彼得潘和胡克船长的斗争,就是童年与成长的抗争,会痛,会挣扎,会有挫败。但是译者直接点明了,其实胡克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年人形象,优良的出身,受过良好的教育,却没有培养出良好的品德,残忍,血腥,暴力,但却执念于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形象,但即使强大如胡克,也有害怕的东西,那就是死亡。彼得潘不用担心,他是永生的孩子,相对于这一点,胡克堆死亡的恐惧,就是他的弱点,她最后也被象征着时间流逝的鳄鱼所吞噬,也印证了这一点。
多讽刺啊,一个骄傲的海盗船长,却害怕身后紧追不舍的鳄鱼,其实就是害怕时间的追逐,再强大也会被时间打败。想想还是时觉得很虚无啊!
彼得·潘读后感700字 篇2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小飞侠彼得潘》。
小飞侠彼得潘,是一位神奇,活泼,充满活力的少年,他满口珍珠般的乳牙,穿一身用树叶和树浆做的衣服,是一个不愿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可爱的小男孩。因为害怕长大,他在出生的第一天,就从家里逃了出来,常去伦敦的肯辛顿公园游荡:如今长住在一个叫“虚无岛”的海岛上,成为一群被大人丢失的孩子们的队长。在一个夏夜里,彼得·潘飞到伦敦,趁达林太太不在家,诱使她的小女孩温迪带着两个小弟弟跟他飞回梦幻岛。大家推举温迪做母亲,从此过上了童话般奇妙的生活。他们一起做了许多英勇的事,包括一次被掠了海盗船,彼得·潘与诡计多端的海盗头子胡克决一死战,使他掉进了鳄鱼的口中。
小飞侠彼得潘有许多别的孩子不曾经历的快乐,但是有一种快乐他永远与之无缘。
人都有不想长大的时候,觉得成人世界太多烦恼,太多金钱、权力、地位、名声的纷争,甚至是情感的纷争。觉得只有孩子的世界才最干净、最单纯,只要心里感到快乐就好了,其他的什么也不用想。想像童话故事里说的去和海盗决斗,去森林探险,想一直和伙伴们一起玩,不回家。
可是,有得必有失。不长大的孩子,在逃避了成人的烦恼和责任之时,也错过了长大的快乐和情感的体验。错过了许多生活的经历,也就少了对世界的感悟,对自己的认识,少了成熟的心智。
人生不可能简单得就像童话世界或童年一样。没有人可以像彼得潘一样永远不长大。但是我们可以在长大的同时保持一颗童心,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对未来的探索精神,不要失去被感动的能力,不要失去对生活对自己的满足感。每天看看天空,看看花草树木;享受每一顿饭,每一次休憩;在烦杂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关心他人的同时收获感动;时不时地对自己笑笑。简单的快乐才是最快乐。
虽然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复杂的世界,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无忧岛。安静的时候,回到无忧岛里飞一会儿吧,一个人在无忧岛里飞那么一会儿。
彼得·潘读后感700字 篇3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梦,那就是——飞翔。想想,如果一个人插上一对洁白的翅膀,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那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寒假,我读了一本名叫《小飞侠彼得?潘》的书。书中,有一个叫彼得?潘的男孩,他会飞,并且他只要撒一点精灵粉在别人身上,那个人也能飞了!多么神奇啊!这本书写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夜晚,彼得?潘因为寻找自己丢失的影子而来到了小姑娘温迪家,温迪发现了他,于是彼得?潘给她和她的两个弟弟洒上精灵粉,教他们在天空飞翔,并把他们带到了永无岛。他们一到岛上,历险就接连不断。
他们遇到了聪明的印第安人、恶毒的海盗、美丽的美人鱼……由于海盗船长胡克作恶多端,战争不断爆发,永无岛没有宁静的日子。但尽管不幸的事件接踵而至,彼得?潘却总能大显身手,想出妙计,搭救出伙伴们。随着冒险的深入,彼得他们终于战胜了海盗,温迪和弟弟们也重新回归了家庭。彼得?潘非常勇敢。
他曾在书中说过:“***也是一次极大的冒险。”这位小飞侠就靠这句话,战胜了一切困难。他还冒死去救温迪,具有着常人少有的气魄和勇气。一次,他和温迪被困在礁石上,很快就会被海水吞没。面对仅有的一只能救命的风筝,彼得毫不犹豫地推给温迪,让她飘走,而自己差点被淹死,我非常敬佩他。彼得?潘很傲慢,甚至有时会傲慢得令人吃惊,然而这股傲气正是胡克最嫉妒的地方。很多人都认为彼得?潘很快乐,但我不这么认为。虽然他能飞,永远不会长大,和小精灵一起,无忧无虑。但是,要知道虽然他不会长大,他的朋友会长大,渐渐离他而去,他会变得很孤独。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必要羡慕小飞侠彼得?潘,而应该过自己的生活,找出自己生活的乐趣,我们同样也会很快乐的!
总之,我还是很喜欢彼得·潘的,他那么勇敢、那么淘气、那么可爱,我还是梦想着哪一天,能够像他一样,在天空中飞翔!
彼得·潘读后感700字 篇4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叫《彼得·潘》的书。它主要讲述了一个永远长不大的男孩子彼得。潘与一个小女孩温迪之间的故事。伟大的苏格兰小说家詹姆斯·马修·巴里在肯辛顿公园看到几个孩子拿树枝盖房子,拿泥巴做点心,扮仙女、扮海盗,玩得很开心,其中有一个男孩子特别活跃,就以此男孩为原型创作了舞台剧,后来又改编为小说。
这个叫彼得·潘的小男孩住英国梦幻岛,他与别人不同,他可以飞行,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的性格特点是纯洁无邪、坚强、骄傲自大。故事主要讲了有一天晚上,彼得。潘他悄悄来到达林先生的家里。他教会了温迪和她的两个弟弟约翰、迈克尔如何在空中飞行。趁父母不在他们连夜飞向奇异的虚无岛。他们到岛上,历险就连连不断。他们遇到了印第安人、海盗、美人鱼……由于海盗胡克的作祟,战争不断爆发,海岛无宁静之日。但尽管不幸事件接踵而至,彼得潘却总能大显身手,想出巧计搭救伙伴们。最后温迪想妈妈了,在她的动员下,孩子们告别了给他们带来过无限欢乐的虚无岛,回到家中。后来他们都长大成人,只有彼得。潘永不长大也永不回家,他很多孩子带离家庭到虚无岛上去享受自由自在的童年欢乐。彼得·潘是真的永远长不大吗?我觉得他只是不想上学、不想上班,只想永远玩耍,不承担那些大人们的责任。最主要我觉得彼得。潘是一个缺少爱的孩子。如果他的妈妈也像达林夫人一样,永远为他留着窗户,永远为他敞开心门,给予了他足够的关怀和等待,他还会愿意做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吗?即便是达林夫人愿意收留他,可是对于他来说,那是别人的妈妈,不是他特有的,他的自尊和骄傲不允许自己就这样留下来,慢慢成长成一个大人。彼得。潘有许多别的孩子不曾经历的快乐,但是有一种快乐他永远与之无缘。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可以像彼得。潘一样永远不长大。但是我们可以保持一颗童心。我很羡慕彼得。潘可以不用长大,不用那么多的烦恼,但是我不想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不过我希望梦中可以与彼得。潘一起到虚无岛游历一番,一定很刺激,很有趣。
彼得·潘读后感700字 篇5
所有的孩子都曾经生出过这样的一个愿望——不想长大,巴里笔下的彼得·潘也有这个愿望,但只有他真的没有长大,而我们都在慢慢长大。
在他还是满口乳牙的时候就因害怕长大、讨厌学校里那些正儿八经的东西而逃出了家,和小仙子们一起飞到了永无乡,与那儿的人鱼、野兽、印第安人和由他带领的一群被父母丢失的孩子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虽然岛上也有凶狠的海盗头子胡克,彼得·潘还是要和他发生争斗,但总体还算快活。
彼得·潘和那群他带领的孩子不用上学,整天都在玩耍中度过。这样的生活快乐吗?当然快乐。但这世上还有另一种快乐——去接触知识。
这是我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明白的,记得我刚进小学,第一次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无精打采地瘫坐在椅子上,后悔地想:这儿整天都要面对沉重的书包和一堆作业,不活泼,不生动,早知不进小学了。我本来能在幼儿园自由自在地玩耍,多开心啊!要是我不长大,永远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该多好啊!但现实不容我,我必须在小学学习,只好鼓足了勇气和信心,奋力用脑解决困难,“啊!对了!”当我解决了困难时,我才感觉小学学习是那么重要。从这以后,我就爱上了小学,并且更加认真地走进学习的空间里。渐渐地,我明白了:在生活中,玩也需要,但学习也不可缺少,它并不是束缚人的包袱,有了它才会见识懂得更多世间的事,生活才会多姿多彩,灵魂也不再是幼稚天真的了。
而彼得·潘不敢打开学习的门,这不就是在逃避一切吗?学习虽刻苦,但换来的是一颗黑白分明、成熟懂事的心灵,这是彼得·潘永远都悟不出的。正所以,他永远长不大,这不是年龄上的不增长,而是心灵上未脱的稚气,他面对胡克现实的劝告“你可爱的温迪最终还是会离开你”也听不进去,但温迪和其他孩子最后还是回到了家,长大成人,温迪也当了母亲。虽然他们当年答应了彼得·潘不长大,但现实不像彼得·潘想得那么简单,当他去找他以往的朋友时,大家都在假假地应付他,回避他,甚至遗忘他,大家都长大了,童年的一起的快乐终会成泡影,最后他只有孤身哭泣的能力。
还好,温迪的女儿同情他,与他一起飞到了永无乡……温迪的一代一代与彼得·潘在永无乡重复着同样的故事,而彼得·潘的永远是幼儿时代的思想,他也只能跟小孩一起玩,这也就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彼得·潘读后感700字 篇6
深蓝的天空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天空中,几颗星星顽皮地眨巴着小眼睛。远处,一个小黑影愈来愈近。那不是小彼得潘吗?永无乡那群孩子的队长呀!
我惊喜地叫到:“彼得潘,小队长,我在这。”只可惜,他只冲我笑了笑遍飞进了达林太太的家。达林太太与达林先生已经去参加晚会了,只有3个孩子在床上。保姆狗娜娜被栓起来,女佣人在做蛋糕,一切都是那么祥和。
彼得潘出生7天就讨厌长大而出逃,他和小仙子们住在一起,肯德辛公园是他们常玩的地方。但是,彼得却飞到了一个远离本土的岛上,带领着一帮遗失的孩子,住在地下的家里,与最坏的海盗詹姆斗争,与人鱼说笑,但是他们缺少一位母亲,所以彼得把达林太太的3个孩子*到永无乡来,大女儿温迪成了小母亲,二儿子约翰与小儿子迈克尔也成了队伍的一员。数日后,3个孩子因为想家请求彼得送他们回家,其他的孩子也想跟着回到温迪的家,除了彼得。以后每年,温迪都会到永无乡去打扫游玩一星期,几年后,温迪长大了,她的孩子一代一代地被彼得接到永无乡,可彼得却还是那个满口乳牙的小男孩,一点也没变。
这是一本成人儿童共读的书。书中巧妙得将孩子与成人联系起来,完美无暇。书中最刺激的当然是结尾部分彼得与海盗大战的情景,悲惨而又美好的结局,海盗完成他死前最后一个心愿――请求彼得把他一脚踢下河,跳进那只最爱吃海盗的鳄鱼嘴里。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童年的我,爱闹,爱哭,爱玩,坚强勇敢,无私,可爱。那时的我多么的幼稚,单纯,可是,时光消逝,一转眼,小学六年级就要画上句号了。可是谁也不知道人是会长大的,不可能永远留在儿时的天空里,人永要一步一步地迈向成熟的世界,迈向长大的国度。
曾记得几时我捧起心爱的书,阅读那一首首写给童年的信,曾记得几时,我敲打着单纯的轻快的琴键,曾记得几时,我低吟“我们那时是小孩”一诗。儿时的游戏早已过去,一切都无影无踪,金钱、世界和时代,信仰和友谊和忠诚。
珍惜时光吧,童年也许正悄悄地溜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