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网整理的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4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篇1
xxx幼儿园教学楼一幢,楼高三层。一楼2个教学班,二楼4个教学班,三楼2个教学班。在园幼儿209名,教职工40名。每层教学楼内都配备了三组灭火器。教学楼内有疏散通道2处。为更好地做好幼儿园弱势群体的防踩踏工作,提高广大师生防踩踏自救知识与技能,特安排这次防踩踏演练活动。为使演练顺利、安全进行,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演练内容
指挥全体师生安全疏散
二、演练时间:
xxxxxxxx
三、演练程序
主副班教师先带本班幼儿在活动室候命,负责疏散人员听到报警后,立即到指定的地点,维持秩序,加强疏散管理。
四、参加演练人员
全园教职工
五、演练指挥小组:
组长:xxxx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各班班主任
六、负责疏散的管理人员:
发布疏散命令:xxx
一楼东门:xxx
一楼西门:xxx
二楼东楼梯:xxx
三楼西楼梯:xxxxxx
疏散集结地负责人:xxx
七、应急处置分工:
总指挥:xxx电话:xxxxxxxxxxx
副指挥:xxx电话:xxxxxxxxxxx
信息联络:xxx电话:xxxxxxxxxxx
现场保卫:xxx电话:xxxxxxxxxxx
疏散安置:xxx电话:xxxxxxxxxxx
救援:xxx(xxxxxxxxxxx)、xxx
医疗救治:xxx电话:xxxxxxxxxxx
后勤保障:xxx电话:xxxxxxxxxxx
调查处理:xxx
八、疏散路线:
1、一楼两个班:中一在活动室南门往外跑,中二班也在活动室南门往外跑。
2、二楼四个班:中三班、大四班靠东楼梯下楼往外跑,中四班、大三班靠西楼梯下楼往外跑,快速安全疏散至幼儿园操场。
3、三楼两个班:大一班靠东楼梯下楼往外跑,大二班靠西楼梯下楼往外跑,快速安全疏散至幼儿园操场。
在疏散过程中,副班老师在队伍前引领,班主任断后,其他教师在中间,负责确保全部孩子疏散,要求幼儿有秩序的依次快速、安全下楼,疏散到幼儿园操场南头。如两班相遇,则按高年级让低年级,四班让三班,三班让二班,二班让一班的.顺序通过,禁止起哄、抢先、推搡、拥挤等危险行为。
注意:各班孩子在操场距离南墙三米处集结。自东向西排列:(中一中二居中)
九、演练启动方式
演练开始以广播疏散命令为号:“防踩踏疏散演练开始,各班立即组织孩子疏散!”听到命令后,负责疏散人员应立即到岗,现场指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疏散,疏散师生要听从疏散人员的指挥。班主任与配班教师一起带领本班幼儿按照疏散线路快速撤离到幼儿园安全地带。
十、人数清点
各班班主任撤离到操场后立即清点人数,清点无误后向杜晓璐报告安全疏散人数。杜晓璐落实各班无遗漏幼儿后向园领导汇报。
十一、活动总结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与同伴交流,分析,初步得出防踩踏的粗浅经验
2.能够进行初步的分组讨论
3.知道如何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知道什么场景容易人群聚集
物质准备:
带有小男孩和人群标志的纸;PPT视频
活动过程:
1.出示受伤的.小男孩图片,男孩身上有脚印。请幼儿猜一猜男孩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回答,男孩被人家踩伤了。请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谈一谈,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幼儿说,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前期经验)
3.播放视频,出现幼儿被踩踏的过程。请幼儿观看。
4.时光倒流,请幼儿讨论,怎么样才能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①请幼儿看图片分析,防止踩踏事故,需要谁注意行为?(引导幼儿从摔倒的小男孩和周围路人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②请幼儿分成4组,每组3人,分别讨论两个问题:小男孩/路人应该如何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并为幼儿发记录卡,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③教师个别指导:小男孩——小男孩需要大声呼喊引起他人的注意;小男孩要双手抱头,呈现三角,保护脆弱的部位周围路人——大声呼喊,吸引人群的注意;手拉手向后退
④讨论完毕(变换音乐)请幼儿回到座位,把纸自己扎到黑板上,各组发表自己的意见
⑤其他幼儿补充意见
5.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演习(演戏过程使用音乐)
6.发现问题:教师假装因为身体向前倾也不小心摔倒,请幼儿说一说如何避免这个问题。
引导幼儿发现,向后退的时候应该身体向后倾
7.再次演习
给幼儿发防践踏演习的场景图,请不同组的幼儿相互交流经验,再请幼儿跟后面的老师交流,如何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师幼充分认识了解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
2、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活动准备:
踩踏、踩踏后伤亡、预防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了解踩踏的原因
(1)出示图一,这张图上的人怎么了?(都挤在一起了)
(2)想一想,挤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幼儿猜测后出示图二、图三)师小结:他们挤在一起使得有人受伤了甚至死亡了。
(3)那他们怎么会受伤的呢?(因为遇到突然情况比如说一个人摔跤了,他们仍旧继续往前走,脚都踩在了摔在地上的人的身上。后面的人也继续往前走,这样就越来越多的人踩在摔在地上的那个人身上,那个人就会受伤。)
2、了解预防踩踏的方法
(1)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幼儿讨论后师小结
①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②如果路边有超市、理发店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记住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③若已经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④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⑤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幼儿讨论后师小结:
①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
②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急救方法师:我们小朋友看到有很多人挤在一起可以马上打急救电话,急救电话是多少啊?(出示120)
3、说说自己
(1)排队时也经常看到有的小朋友故意摔倒在地上,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对?
(因为如果后面的小朋友没有看到就会压在你身上,这样会把摔跤的小朋友压伤的。)
(2)那上下楼梯应该怎么走呢? (我们小手要扶好扶手,靠右行走。)
四、活动延伸:
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多强调、多提醒。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精选1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为了增强全园师幼的安全意识,掌握有关安全知识,提高应急逃生的本领,打造平安校园,结合我园实际,决定开展“幼儿园师生预防踩踏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本活动旨在预防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全体师生熟悉撤离线路及疏散方法,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有序、安全地通过疏散通道,撤离到指定地点。
2、使全体师生在人多拥挤道窄的地段,文明靠右行走,队伍快、静、齐,了解遇到紧急情况如何逃生的`相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自己保护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月9日下午15:30分
三、组织领导:
(一)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xx、xxx及各班级教师
(二)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幼儿园应急指挥设立应急总指挥和现场应急指挥,应急总指挥由园长(彭xx)担任,在原定总指挥或者现场指挥无法到达现场时,由(谢xx)来担任指挥人员。
1、应急总指挥:(彭xx)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负责发布启动或者解除应急行动的信息;开设现场指挥机构;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
2、现场指挥的职责:(谢xx)负责及时向总指挥(彭xx)报告现场工作情况,保证现场行动与总指挥部的指挥工作协调;(周xx)当在疏散过程中突发紧急事件,如踩压等,立即组织救援工作开展,并通报总指挥部。
3、通信联络组:
负责人:谢xx、周xx
职责:(谢xx)根据情况及时拨打紧急电话“110”,如遇火灾时,(周xx)负责拨打“119”,保证通信联络畅通,保证各种指令信息能够迅速、及时、准确地传达。
4、安全疏散组:
负责人:xxx
成员:xxx及各班级教师
职责:主要负责疏散现场的师生员工。
火灾发生时疏散方向:(郑xx)协助赵玉娇对小二班、小四班幼儿下天井楼梯沿后门进行疏散,(杨xx)协助赵玉娇对小一班、中三班、小三班沿后门进行疏散;黄琴丽协助陈莉娟负责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幼儿从玄厅楼梯沿前门进行疏散,薛晨协助陈莉娟负责带领中一、中二幼儿从楼上下楼梯沿前门进行疏散,将幼儿疏散到前操场空旷平地上,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5、防护救护组
负责人:xx(保健医生)
组员:xx
(王xx)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实施救治和处置。(吴xx)根据伤员情况拨打“120”协助王xx做好紧急救助工作,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6、人数清点组:
负责人:xx
基本职责:待幼儿安全集合后,谢xx、王xx及时清点了班级幼儿人数。并对全园演练情况做了简单小结。
四、具体活动过程
(一)安全教育阶段
各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防止踩踏安全教育,结合户外活动课进行实地多次训练到位,使幼儿了解活动概况,严格遵守撤离要求,避免在演习中发生意外,确保幼儿的安全与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应急演练
1、演练开始
(1)拉响警铃后,全体教职工根据指挥组安排迅速到岗,指挥全体幼儿从疏散方案的安全出口安全撤出教学楼,到指定地点集合。
(2)撤离路线:
(郑xx)协助赵玉娇对小二班、小四班幼儿下天井楼梯沿后门进行疏散,(杨xx)协助赵玉娇对小一班、中三班、小三班沿后门进行疏散;黄琴丽协助陈莉娟负责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幼儿从玄厅楼梯沿前门进行疏散,薛晨协助陈莉娟负责带领中一、中二幼儿从楼上下楼梯沿前门进行疏散,将幼儿疏散到前操场空旷平地上,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撤离方式:
严格按照规定顺序上下楼,不抢不拖,各班幼儿下楼(或行进)时,都不得拥挤、推攘,不得超前,发现前面的人跌倒时,班主任立即吹哨示意停止前进,后面的幼儿应立即扶起前面跌倒的幼儿,以免造成踩踏事故,确保安全。
2、王xx、吴xx、谢xx负责检查幼儿情况,发现受伤幼儿迅速带出危险现场,王xx立即对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实施救治和处置。(吴xx)根据伤员情况拨打“120”协助王xx做好紧急救助工作,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3、各班幼儿全部安全撤离后到指定地点集合,各班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并立即上报总指挥。
4、防踩踏演练活动结束。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
集会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的:
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方式:
讲述及案例分析
四、教学过程
(一)拥挤踩踏的事件处理方式
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的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为此,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的事件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的事件。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二)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3.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三)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的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四)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的事件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五)案例分析陕西省某县城关小学19XX年12月28日清晨举行周会。7时许,在学校广播和铃声的催促下,教学楼上千名学生争先恐后奔往学校操场集会。学校副校长杨某未将教学楼西边楼梯铁栅门打开,使得二、三、四楼七百多名学生只得全部涌向东楼梯口。学生们下到二楼和一楼楼梯拐弯处时,因楼道电灯末开,跑在前面的学生摸黑与少数上楼放书包的学生相遇,造成双方拥挤,个别身材小的学生跌倒后引起上下楼梯受阻,造成严重拥挤,酿成特大伤亡事故,死亡6至 11岁的小学生 28人,伤59人。
五、小结在一些集会或大型活动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听从指挥,有秩序地进、离场,不要争先恐后或追逐打闹,要冷静应对一些突发事件。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篇6
为保证教学顺利、安全地进行,为了能在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师生能安全有效地实行疏散。进行一次全校性疏散演练,现制定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1、强化全校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的突发事件时的防踩踏能力,让师生熟悉逃生路线。
2、提高师生进行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的能力。达到在发生火灾、发生踩踏、地震、意外伤害等事故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的目的。
3、通过这次疏散演练,让学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更好进行自我保护的目的;掌握逃生的方法和提高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领导小组
组长:x
副组长:x
组员:xx及全体班主任
三、时间:
20xx年10月30日下午大课间。
四、演练地点及路线
地点:教室、操场
路线:各班由教室经安全的通道疏散至操场集合。
五、演练过程
1、演练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疏散演练时的相关事项说明包括本班学生的逃生路线、到达的目的地及注意事项等;保护人员到指定位置做好准备。
2、以门卫室警笛为信号开始疏散演练,按做操的班级位置集合。
3、演练总结:各班清点人数并上报,评点演练过程,总结得失。各班排队回教室,班主任组织本班对该次疏散演练进行班级总结。
六、注意事项
因本次演练有一定的危险性,各班主任在疏散演练前要加强宣传和教育,要告诉本班学生的逃生路线、到达的目的地及注意事项以确保在演练的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事故。班主任应告知学生如下内容:
1、各班主任在教室里组织好疏散队列(可以按行或列),在学生开始疏散时班主任应在教室门口外侧进行指挥,根据学生的通行情况、保持合适的疏散速度,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随最后一个学生进行疏散。
2、在疏散过程中,注意上下阶梯、转角的安全;大同学不能冲撞小同学;不随意停留;不随意大呼小叫(特殊情况除外)。
3、在疏散过程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到应及时停下脚步,并大声告知后面的同学及时停止前进,摔倒的同学要设法保护好自己。
4、演练前要让学生检查好鞋带,放下不必要随身物品,听到演练信号,立即放下手中物品,不要拣拾疏散过程中掉下的物品,防止人倒地发生踩踏。及时外出逃生。
5、各班上课教师或离教室前后门最近的学生,迅速到教室门口扶好门,保障门口畅通。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篇7
一、 活动的背景:
最近,很多学校都发生了踩踏,造成了多名学生死亡和受伤,其中的厉害程度值得我们引起重视。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这方面的意识更加的薄弱,所以对小班幼儿进行一次踩踏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活动目标:
1. 师幼充分认识了解发生拥挤踩踏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
2. 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 活动准备:
踩踏、踩踏后伤亡、预防的图片
四、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了解踩踏的原因
(1)出示图一,这张图上的人怎么了?(都挤在一起了)
(2)想一想,挤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幼儿猜测后出示图二、图三)
师小结:他们挤在一起使得有人受伤了甚至死亡了。
(3)那他们怎么会受伤的呢?
(因为遇到突然情况比如说一个人摔跤了,他们仍旧继续往前走,脚都踩在了摔在地上的人的身上。后面的人也继续往前走,这样就越来越多的人踩在摔在地上的那个人身上,那个人就会受伤。)
2.了解预防踩踏的方法
(1)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幼儿讨论后师小结①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②如果路边有超市、理发店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记住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③若已经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④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⑤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幼儿讨论后师小结:①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②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急救方法
师:我们小朋友看到有很多人挤在一起可以马上打急救电话,急救电话是多少啊?(出示120)
3.说说自己
(1)排队时也经常看到有的小朋友故意摔倒在地上,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对?
(因为如果后面的小朋友没有看到就会压在你身上,这样会把摔跤的小朋友压伤的。)
(2)那上下楼梯应该怎么走呢?
(我们小手要扶好扶手,靠右行走。)
五、 活动延伸:
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多强调、多提醒。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够与同伴交流,分析,初步得出防踩踏的粗浅经验
2. 能够进行初步的分组讨论
3.知道如何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知道什么场景容易人群聚集
物质准备:
带有小男孩和人群标志的纸;PPT视频
活动过程:
幼儿手拉手走进教室
1. 出示受伤的小男孩图片,男孩身上有脚印。请幼儿猜一猜男孩发生了什么事情
2. 幼儿回答,男孩被人家踩伤了。请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谈一谈,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幼儿说,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前期经验)
3. 播放视频,出现幼儿被踩踏的过程。请幼儿观看。
4. 时光倒流,请幼儿讨论,怎么样才能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①请幼儿看图片分析,防止踩踏事故,需要谁注意行为?(引导幼儿从摔倒的小男孩和周围路人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②请幼儿分成4组,每组3人,分别讨论两个问题:小男孩/路人应该如何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并为幼儿发记录卡,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③教师个别指导:小男孩——小男孩需要大声呼喊引起他人的注意;
小男孩要双手抱头,呈现三角,保护脆弱的部位;
周围路人——大声呼喊,吸引人群的注意;手拉手向后退;
④讨论完毕(变换音乐)请幼儿回到座位,把纸自己扎到黑板上,各组发表自己的意见;
⑤其他幼儿补充意见
5.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演习(演戏过程使用音乐)
6. 发现问题:教师假装因为身体向前倾也不小心摔倒,请幼儿说一说如何避免这个问题。
引导幼儿发现,向后退的时候应该身体向后倾
7. 再次演习
给幼儿发防践踏演习的场景图,请不同组的幼儿相互交流经验,再请幼儿跟后面的老师交流,如何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总结:
[本次活动幼儿的自主性非常强,充分表现了以幼儿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的作用。]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篇9
教案目标:
1、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
2、帮助幼儿掌握防止踩踏及发生踩踏事故后的自我保护方法。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案准备:
有关踩踏事件的录像短片。
教案流程:
1、观看踩踏事件的录像短片,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
(一)通过短片让孩子们知道踩踏事故是由于人流量过大,过于拥挤发生的意外事故。
(二)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踩踏事故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引导:因为他受的伤太过严重了,如果不能及时被送到医院救治,有可能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哦。
帮助幼儿掌握一些火灾发生时自我保护和自救的方法?
(三)小朋友,如果不小心发生了踩踏事故,我们该怎么做呢?
(四)教师对正确的做法进行小结: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3)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4)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常
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3、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
4、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如果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及时报警、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999或120等。
(2)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够与同伴交流,分析,初步得出防踩踏的粗浅经验
2.能够进行初步的分组讨论
3.知道如何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知道什么场景容易人群聚集
物质准备:
带有小男孩和人群标志的.纸;PPT视频
活动过程:
1.出示受伤的小男孩图片,男孩身上有脚印。请幼儿猜一猜男孩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回答,男孩被人家踩伤了。请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谈一谈,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幼儿说,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前期经验)
3.播放视频,出现幼儿被踩踏的过程。请幼儿观看。
4.时光倒流,请幼儿讨论,怎么样才能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①请幼儿看图片分析,防止踩踏事故,需要谁注意行为?(引导幼儿从摔倒的小男孩和周围路人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②请幼儿分成4组,每组3人,分别讨论两个问题:小男孩/路人应该如何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并为幼儿发记录卡,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③教师个别指导:小男孩——小男孩需要大声呼喊引起他人的注意;小男孩要双手抱头,呈现三角,保护脆弱的部位周围路人——大声呼喊,吸引人群的注意;手拉手向后退
④讨论完毕(变换音乐)请幼儿回到座位,把纸自己扎到黑板上,各组发表自己的意见
⑤其他幼儿补充意见
5.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演习(演戏过程使用音乐)
6.发现问题:教师假装因为身体向前倾也不小心摔倒,请幼儿说一说如何避免这个问题。
引导幼儿发现,向后退的时候应该身体向后倾
7.再次演习
给幼儿发防践踏演习的场景图,请不同组的幼儿相互交流经验,再请幼儿跟后面的老师交流,如何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篇11
活动名称:争做安全小卫士
活动目标:
1、学习防溺水、防踩踏、交通安全、食物中毒等安全知识。
2、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交通安全图片、及踩踏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教师:刘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看看!(教师让幼儿观看图片)
教师:看完了图片,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完图片后的感受。)
教师小结:这些图片都是小朋友受伤的图片,看完后感觉特别的难过,就是因为许多的不小心,所以发生了事故。我们要从小学会保护自己。
二、了解安全知识,教育幼儿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了解预防踩踏的方法。
(1)教师:(出示拥挤的图片)这张图片上的人怎样?(挤在一起)这样挤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出示受伤的图片)那他们怎么会受伤?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当有拥挤人群时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如果路边有超市、理发店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记住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若已经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教师: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教师小结: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教师:平时我们上下楼梯该注意什么呢?
教师:平时我们在上下楼梯时候,小手扶好扶手,靠右行,不推不挤。
2、出示交通安全标志。
教师:这些图片你们还记得吗?都是什么标志?我们一起来看看。平时我们在出门的时候看见这些标志应该怎么做呢?(按标志的行驶)平时你们都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出门呢?我们乘坐这些交通工具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平时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按交通标志来行驶,在做公交车的时候一定要抓好把手,要和大人一起;还要系好安全带,不在车厢内乱走,不把头探出窗外。
3、防溺水的安全知识。
教师:夏天的时候,你们最喜欢什么活动?(游泳)游泳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小结:夏天快到了,热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水,平时在游泳的时候一定跟着大人,在大人的看护下才能去玩,并且玩的'时候要带好救生圈。平时我们在家里浴缸里洗澡的时候,不能独自躲在浴缸里玩水。
4、食物中毒安全知识。
教师:现在是春季了,春季是细菌繁盛的季节,春季像土豆发了芽就不能吃了,发了芽的土豆有毒。生吃的蔬菜、瓜果、梨桃之类的食物一定要洗净皮,最好在开水里烫3—5分钟再食用。选择食品时一定要新鲜、干净,不要吃隔夜变味的饭菜。绝对不能食用腐烂变质的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剩饭菜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食用时一定要再蒸熟、煮透,夏季气候炎热一定要喝开水。生水中含有大量矿物质和细菌,未经煮沸饮用也会发生中毒。外出参观、实习、旅游购买饮料、食品时,一定要购买有注册商标、厂家、产地、近期出厂的商品。最好不到没有卫生合格证、经营许可证的个体摊点购买食品,以防上当受骗引起食物中毒。另外认不准的野菜、磨菇等不要乱吃。
三、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到这么多安全知识,要把它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学会怎样来更好的保护自己,安全第一。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篇12
一、演练目的:
模拟情景,培养幼儿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服从指挥、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实地操作,检验全校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旨在培养教师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正确指挥的能力。
二、演练时间:
20xx年12月2日课间操
三、演练形式:
实地操作
四、演练信号:
吹哨(蒲东孝)
蓝天学校安全演练领导小组。
总指挥:徐肖松
副总指挥:何老师
指挥员:各班主任老师及课任教师
五、演练指挥员分配:
1、操场指挥员:何老师(负责各班幼儿有序集合)
2、楼道指挥员:科任老师(负责楼道的畅通)
六、安全疏散撤离路线
从教室排队出来,下楼后到操场按升国旗的位置站好,以班级为单位集中,班主任清点人数。
七、现场模拟程序:
20xx年12月2日课间操,总指挥徐肖松指挥老师吹哨,全校师生紧急撤离到安全区域(操场),进行安全疏散预防踩踏演练。
1、听到第一声哨响,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抓紧时间到岗到位,班主任到教室组织幼儿站队准备出门。
2、听到第二声哨响,班主任组织幼儿出门。(站队时两人一队,教室最南侧的幼儿先走,然后是中间的幼儿,最后走的是北侧的幼儿。每个班确定一个幼儿带队。班主任老师要等前一个班开始下楼时再让带队幼儿领幼儿出门,尽量缩短幼儿在楼道的等待时间。班主任走在班级最后)
3、所有老师回到预案指定位置,组织幼儿有序下楼,到操场集合。
4、各班主任清点人数,总指挥作总结讲话。
5、有序集散(按升国旗解散顺序)。
1.按规定的疏散路线与秩序向规定的'地方迅速撤离,撤离过程中要有序。
2.提醒幼儿门口、楼道、楼梯等通道较窄的地方不要拥挤、推撞,有序排队迅速通过。
3.演练过程中,速度不要太快,根据情况而定,不要推拉前面的同学,以防撞倒前面的同学。
4.下楼梯时绝对不能打闹开玩笑,保持安静。
5.不要拣拾疏散过程中掉下的物品,防止人倒地发生踩踏。
6.一定要听从指挥,不得随意乱窜,更不要从高处往下跳。
7.听到学校发出的哨音声后,全体师生放下手中所有工作,全校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上课教师立即停止讲课指挥幼儿撤离,其他教师立即进入角色冲向教室或者制定区域指挥幼儿撤离。
8.各班上课教师或离教室前后门最近的幼儿,迅速到教室门口扶好门,保障门口畅通。
9.发挥班干部作用,照顾身体残疾或者体弱、当天有疾病的幼儿。
10.班主任老师事先向幼儿讲清此次活动的意义、活动方式及活动注意事项,以免演练时引起幼儿恐慌。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
1、通过了解世界各地惨不忍睹的踩踏事件,让学生认识其后果的严重性和事故发生原因。
2、通过知识问答,让学生知道遇有紧急情况如何应对,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
3、通过防踩踏演习,把安全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展示踩踏事件的新闻报道、图片、视频)
观看了国内外、校内外发生的触目惊心的有代表性的踩踏事件。让学生说出看后的感受。
二、同学发言,分析原因
1、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
师提出问题:联系上面出现的视屏,分析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2、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场所
三、联系实际,寻找隐患
问题:在我们的校园里,哪些地方可能发生踩踏事件?(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评选安全小组)得出:
(一)在我们学校踩踏事故的诱发因素存在:
四、解决问题,消除隐患
问题: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在上下楼梯时应该注意什么?(请同学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梳理并课件出示下面的做法:
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遵守秩序,靠右行走。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3、在楼梯间不打闹、不搞恶作剧等。
五、完成问答,提高认识
问答题(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补充,最后评出安全小组)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我们面临危险情况怎么办?如: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还是快跑?为什么?
2、遭遇拥挤的人流时,鞋子被踩掉或鞋带开了怎么办?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怎么办?
4、若被推倒怎么办?
(全班同学模拟动作)
六、实际行动,形成能力
防踩踏演习(评出安全团队)
(模拟出操时大量学生同时下楼时的情景)
七、全课总结
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防止学生发生踩踏事故是校园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的楼梯是发生踩踏事故的主要地点,为了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设计了《公共场所防踩踏》这节课。通过教学,学生体会到发生踩踏事故的严重性,体会到防止踩踏事故的重要性,知道了学校存在发生踩踏事件的地点,懂得了如何防止在校园内发生踩踏事故,学生也通过演练和模拟动作提高了能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防止拥挤踩踏安全教育教案 篇14
一、基本情况
我园主体建筑是三幢教学楼加办公楼,教学楼是跳空楼中楼三层,楼层高达20米左右、目前我园500多名幼儿,都是3—6岁的无任何防御能力的幼儿,如果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幼儿惊慌失措蜂拥而至,很容易发生拥挤、踩踏、坍塌等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演练目的:
为了进一步强化师幼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自救能力,我园模拟情景,培养幼儿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服从指挥、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实地操作,检验全园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旨在培养教师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正确指挥的能力。
三、组织领导
总指挥:方幼红
副指挥:葛亚荇、蓝燕燕
成员:各段年级组长、保育组长、各部门负责人
通讯联络人
组长:柳辉娜(拨打119报警)
疏散引导组
组长:葛亚荇(负责一楼通道)蓝燕燕(负责二楼通道)张奕琴(负责三楼通道)
组员:各班班主任、配班教师以及后勤工作人员
安全防护组
组长:唐杰
组员:李存汉(负责开门)、骆旭波、汪静云、戴亚齐
医疗救护组
组长:黄泽亚杨雅敏(同时负责拍照)
四、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1月31日(星期四)上午9:00
地点:教学楼各活动室(起点)、幼儿园操场(疏散集合点,)
五、演练项目与过程
(一)地震逃生疏散演练
1、紧急避震
2、信号员(唐杰)发出“地震警报”信号(拉响警报声)、广播喇叭通知班级逃生。
3、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幼儿“地震来了,不要慌”,教育幼儿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活动室、并指挥幼儿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三角处或课桌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他物保护头部,但不要靠近窗口。
(二)地震后紧急疏散演练
3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广播通知开始疏散。
幼儿复位,老师告知幼儿,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活动室,准备进入紧急疏散、各班主任负责本班人员疏散,按照指定的疏散次序和疏散路线,迅速到操场集合、注意:疏散引导组在地震发生时,要先疏散需要紧急救护的人员如儿童及行为能力差的人员。
六、预定路线撤离(如遇特殊情况,由总指挥另行安排)
1、一幢楼大二班、中二班所有人员从东边楼梯按秩序下楼到幼儿园操场转移;
2、一幢楼大一班、中一班所有人员从中间楼梯下到幼儿园操场转移;二幢楼中四班、大四班从中间楼梯下到幼儿园操场。
3、二幢楼小三班从大型玩具二的大门出口去幼儿园操场集合;小四、小五从通往保管室的通道大门绕大型玩具三去幼儿园操场;
4、二幢楼大五班、、中五班从东边楼梯下去幼儿园操场集合;
5、二幢楼大三班、中三班从西边楼梯下去幼儿园操场集合;
汇聚地点:幼儿园操场,大家按做操的秩序排列,小班统一在西边路道。
6、严格按照规定顺序上下楼,不抢不拖,各班幼儿下楼(或行进)时,都不得拥挤、推攘,不得超前,发现前面的人跌倒时(可以在训练时指定一名本班的教职工跌倒),班主任立即吹哨示意停止前进,后面的幼儿应立即扶起前面跌倒的幼儿,以免造成事故,确保安全。
7、各班操场集中后及时清点人数,将人数统计情况报告副指挥。
8、总指挥方园长总结本次演练。
9、班主任老师事先向幼儿讲清此次活动的意义、活动方式及活动注意事项,以免演练时引起幼儿恐慌、事后应做好心理辅导,注意分析事件中出现的隐患,以便在以后的训练中改进。
